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让北宋头痛不已的“契丹”,是现在的哪个民族?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让北宋头痛不已的“契丹”,是现在的哪个民族?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472 更新时间:2023/12/19 17:43:24

在西周时,狄、戎则时常侵扰着周朝,“非我族类,必有异心”,所以在当时便有了“夷夏之防”的理论。从魏晋开始,民族之间开始融合,到了唐朝时,则对各民族爱之如一。那么在民族融合时,让北宋头痛不已的“契丹”,现在又是哪个民族呢?讲出来你或许都不会相信。

契丹的起源与衰亡

契丹曾是起源于东北的游牧民族。关于它的起源则是有着几种传说。传闻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上,流淌着两条河,而契丹便是源自于此;还有有一种传说则源自其民族内部,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位“天女”和“仙人”的后代。

关于契丹的记载很多,最初则是见于《魏书》。书中在记录与魏有往来的民族时,为契丹立了传。在宋朝以前的记载中,契丹源自鲜卑,而在此后宋朝的记载中,则称契丹是匈奴的后代。

但是无论何种说法,契丹族在当时则是日渐强盛,并渐渐的开始向外发展。唐初以前还是部落,尔后形成了部落联盟,在唐太宗时,契丹归顺唐朝。皇帝曾赐其首领旗鼓,这便是此后可汗权利的象征。

907年,耶律阿保机当选可汗,在当时的规定中,若是可汗的位置落入其他家族之手,则这个家族中的所有男性,都有当可汗的机会。但因他羡慕皇帝的“终身制”,所以拒绝让位,而后便发生为了逼他让位的“诸弟之乱”。

内有本民族兄弟的叛乱,外有其他七个民族的反对,为了清除这些反对势力,阿保机又发动了“盐池之变”,统一了诸部。916年,阿保机建立了辽国,在韩廷徽等汉人的辅佐之下,辽国内部开始发展起来。

而在辽国进攻中原的诸多战役中,最有利的因素还是得益于取得了燕云十六州。因燕云十六州的割让,契丹的兵马进入中原更加容易,此后在与中原的诸多战役中,中原王朝多处于劣势。

在古时候,天下大势多是从建立到兴盛最后走到衰亡的结局,这是当时历史的一个趋势,辽国也不可幸免。辽国到了辽兴宗时,已经积重难返了,亡国之相渐露。

彼时,辽国内部民不聊生,地方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明显的衰亡迹象,辽兴宗不致力于改善地方内部情况,相反,他连年征战。这些内忧外患,最终受苦的还是百姓。辽道宗即位后,也不致力于改善地方,直至耶律延禧继位后,完颜阿骨打开始了反辽之战。

孟子曾说:“民为重”,辽国的皇帝没有将百姓的苦难放进眼里,而只是一味沿用祖辈留下的制度,为了一己私欲,不顾地方与百姓的安危,最终的结局无外乎两种:内部揭竿而起亦或是外敌入侵。

1114年,在完颜阿骨打进攻辽国时,耶律延禧还未将他作为威胁,但派出的军队全遭失败,次年耶律延禧亲征女真,也失败,同年辽国内部发生叛乱,分裂了辽国,此后的诸多战役中,辽军大多惨败。1125年,耶律延禧被金人抓住,后押送金上京,他被降为海滨王。

辽国的后裔及对外联系

在时间的推移中,辽国的实力逐渐衰退直至覆灭。有人不禁会问,辽国灭亡后,契丹族人呢?根据相关专家的考察研究提出:达斡尔族以及云南地区的阿、莽以及蒋姓“本人”是契丹族的后裔。

其中达斡尔族与契丹有着最近的遗传联系,而云南地区的三姓“本人”与达斡尔族有着十分相似的父系起源,因此这两大族人是契丹族的后裔。而此后的深入研究,更加印证了这个结论。

根据调查过程和结果,专家们得出一些结论:契丹被收服后,而后分散各地,达斡尔族作为民族的幸存,得以保留下来,继续生活。但其中有的人难免已经被同化了,而且契丹一直有着“外婚制”的传统,在时代的诸多变换之中,很难再找到真正的契丹族人了。

但我们讨论的是历史的变换,通过历史和时间见证我们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我们探究的是源头和过程。但在我们的情感中,无论历史如何变幻,终究已是过去式,现如今,多民族是我们的骄傲,它体现的不仅是我们我们的“海纳百川”,更是每一个我们人对同胞深深的情谊。

而在辽国对外的诸多战役中,最为人所谈论的大多是燕云十六州及与当时的强国北宋之间的联系。

唐亡之后,在北方中原地区出现五个存在时间较短的王朝,其中石敬瑭为推翻后唐,建立后晋,便向契丹求助,得其军事支持,其中一项便是将燕云十六州献给契丹。

这对北方的中原地区而言,无疑是新的屏障,一旦失手,契丹从此便更加肆无忌惮。事实上,在献给契丹后,中原在与契丹之间的联系中,一直处于劣势地位。为夺回燕云十六州,拿回主动权,宋太宗曾乘辽国的君主初立,根基不稳之时,分三路攻击。

战争之初,三路大军屡屡胜利。但胜败之事除了“天时、地利”之外,新的的主观因素还是“人和”,因三路大军协调不当等原因,此战最终失败,北宋不仅放弃了收复计划,更对辽国采取消极的防守态度。而此后辽国与北宋之间亦有诸多的战争。

契丹内部的统治

一个地方的建立,其中必然涉及方方面面。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经验,创立一套适合于国人的制度。耶律阿保机在当上可汗后,不仅学习中原皇帝的“终身制”,同时也吸收着汉民族的文化。

早在部落联盟时期,其首领是由世选的方式产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部落强盛的同时,也伴随着很多旧制的衰亡。耶律阿保机担任可汗后,吸收当时实力及文化底蕴强盛的汉族制度。

古代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则是农业,土地对于国人而言,一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所以他在吸收汉族制度时,也会注重发展农业,就这样,以汉族为学习目标,契丹迅速向封建社会过渡。

但是因为地域、习惯等众多的不同,一味学习汉族的制度并不利于本国的发展。所以到了辽国时,为了能够更好的统治地方内部,他们以本国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确立统治制度来管理地方。

他们管理地方的方式则是“因俗而治”,即是以本民族的制度管理契丹,至于汉人,则是仿照汉族的制度进行管理。这是辽代的2023官制,这样做不仅解决了南北之间的差异,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契丹因是游牧民族,所以在长久的发展中养成了善于骑射、勇敢等精神,这对他们的军事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了民族更好的发展,他们选择了对外扩张,辽国建立后,由皇帝掌握军权,并设立很多由皇帝直接管控的办事机构。

但在这其中还有很多未完善的方面,例如“打草谷”:这是军队的一种劫掠行为,最初辽代的军队是没有后勤保障的。我们都知晓后勤补给对出征的军队有多么的新的。

但是没有后勤保障的辽军只能采取劫掠,这激起了很多中原人的愤怒和反抗,而辽太宗在此后也意识到了自己行为有失,因此在后来的军事建设中,很注重军队的后勤补给。

而关于辽代的文化,也是深受中原的影响。他们的文字深受汉字的影响,创有大字,而小字则与回鹘文有关,并对大字改写而成的。民族意识体现于诸多方面,而造字则是其中极其新的的一项,文字背后所涵盖的意义是统治者对地方和民族强盛发展的殷切期望。

文字不仅用于日常交流,更可记录历史与诗作,供后人瞻仰。即使辽国在此后衰亡,但历史不会湮灭,纵然某段历史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渐暗淡,但后来人终究会拨开迷雾,借光窥得当时的盛世繁华,为这段历史带来新的璀璨。

我国每个地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风土人情,在中原的传统习俗中,融合了各民族的特色,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以及顽强的生命力。契丹族本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因与其他民族的不断交流,加之深受汉族文化的熏陶,契丹的民族乐舞逐渐发展起来。

契丹的统治者大多信奉佛教,曾斥巨资建造众多的寺院。在庆州白塔内曾出土了大量有关佛教的文物,这些都是辽代的艺术品。

总结

我们的地方走过千年,在这千年的时光中,出现过无数传奇的英雄,纵然人总有一伤,但他们对历史和地方的贡献重如泰山。在我们的民族情感中,一直教导我们要爱护同胞,无论历史如何变换,现如今的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我们人。

近些年,表达同胞之情、民族之情的电影众多,我们深受感动。相信你一定看过吴京的《战狼》,也有看过今年的贺岁档电影《满江红》,刨除众多的评价,就电影本身想要传达出的情感,我相信大家一定都接收的到。

从小到大,我们一直深受我们文化的熏陶,立志要为了地方的建设做出贡献,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使命,但也是每一个我们人内心坚定不移要做的事。

在民族融合之后的时光中,我们一起经历过很多事,我们受过屈辱,也一起通过努力创造出辉煌。回溯这些历史,是我们一同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的见证。现如今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为了祖国稳步发展前进,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纵使我们是普通人,但也依然可以为地方发展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屏幕前的朋友们,看到这里,你们有什么感想呢?可在评论区里留言,我们一起进行讨论。

更多文章

  • 隋朝堪称最富的朝代,为何却迅速灭亡?唐朝名臣说出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朝怎么灭亡的唐朝怎样开国,隋朝与唐朝的思维导图,隋朝与唐朝的共同点

    一、富甲天下史学家钱穆先生指出,“自汉以来,人口之繁衍,府库之丰实,莫如隋”。首先是人口的大幅度增长。589年,隋朝灭掉陈朝,此时的户数是410万,人口为3000万。到了609年,全国户数为907万,人口更是达到了4500万以上,有的学者推测隋朝人口最多时达到5800万。这个数字已经远远超过唐朝贞观

  • 朱元璋真是鞋拔子脸吗?他是帝王异相还是正常模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离去之后,也留下了一个谜团——朱元璋究竟是何模样?鞋拔子脸样式的朱元璋鞋拔子脸,也就是所谓的猪腰子脸,这种脸型已经完全超出人类头骨脸骨变异的可能了。朱元璋如果真是这个模样,那可真的是吓煞众人,不要说什么天人异相了,至于这其中有没有抹黑,就有待考证了。朱元璋长什么样,看他的后代的模样嫡长子 朱标

  • 阎王为何要给李世民下跪,你看他的前世是谁?连玉帝都得礼让三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十大阎王跪拜李世民,李世民阎王殿的故事,十殿阎王对李世民评价

    正是由于这次特殊的“经历”,这才决定寻一个取经人,到西方极乐取经从而普渡天下众生。可以说,这是引出后面唐僧西天取经的直接原因所在。而令人诧异的是,太宗魂魄到阴间地府中,见到阴间的“十殿阎罗”。这些来自地狱的掌管者,竟然还要向太宗行“跪拜礼”,实在是让人不可思议。虽然唐太宗是人间帝王,但毕竟还是凡人,

  • 明朝初年,新婚三天的新郎突然离去,新娘随后悬梁自尽 朱元璋得知后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这新娘的婆婆周氏,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还和县衙里的文官打情说俏,很快就穿金戴银了![下雨]而这名文官乃是当地知县的心腹,最擅长八卦,消息十分灵通,知县经常要仰仗他的消息,于是这名文官经常仗着自己和知县的联系鱼肉乡里。当地的乡亲们虽然鄙夷文官的做法,但也没人敢说什么。至于周氏,她性格跋扈,也跟着文官为

  • 武则天私生活虽混乱,但她的一项发明,却让无数人受益,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则天的真实作风,武则天发明的逍遥床干嘛用的,唐武则天发明的锣鼓

    唐太宗去世后,武则天被安排出家,后被继位的唐高宗李治接回了皇宫,封为昭仪,宠爱有加,后来更是为了废掉了之前的王皇后,将武媚娘册封为后。后来李治去世后,武则天更是废掉了自己的儿子,自己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掌权后的私生活却是混乱不堪,在后宫中养了一大批男宠供自己享乐,比如冯小宝,张易之和

  • 棉花出现于宋朝,在那之前的古人们,用什么来抵御寒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为啥南方能种棉花,棉花搓纺,2米x2.3米被子用几斤棉花

    这种说法是有一定依据的,棉花的广泛使用是在我国的19世纪,也就是工业革命时期,而在此之前,棉花更多地出现于美洲。这也就是说,元朝之前是有棉花的,但在我国内非常少,而且极其珍贵,是作为奢侈品传入内地的,也只有勋贵之家才得以一见,且只能将它用于寝具使用。宋朝之前的古人,根本就不知道棉被、棉袄是什么存在,

  • 玄武门之变,若李渊不退位交出权力,李世民会不会杀他?事实惊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玄武门之变纯粹是太子党李建成和实力派李世民之间的长久争斗之后的最后决战。而事情的起因是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多次联合李渊嫔妃向皇上李渊诬陷李世民,李建成甚至用毒酒毒害过李世民。而且李渊又常李世民去平定边患,并许以立他为太子。李渊无数次的举棋不定,太子党无数次的挑衅,烦不胜烦,战功卓著的李世民这才和唐

  • 徐达与朱元璋下棋,下到一半徐达突然不动,原来棋盘上出现了2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徐达是朱元璋的爱将,做人做事很讨朱元璋欢心。(影视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徐达(1332年-1385年)明朝开国元勋,也是朱元璋的爱将;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为淮西二十四将之一。他在鄱阳湖之战中大败陈友谅,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灭亡元朝。此后,徐达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

  • 为何司马炎放进刘禅棺材里的3件东西,能让刘禅祖宗8代都蒙羞?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为人所知的是,历史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国时代最终以统一归晋而画上句号。三国中的蜀汉政权,是刘备、诸葛亮等人白手起家一手创立,属于创业一代。汉献帝刘协禅位曹魏后,刘备自立称帝,成为蜀汉开国皇帝。而蜀汉的第二任皇帝,也就是刘备的儿子刘禅,史称蜀汉后主,历来被人认为是“扶不起的阿斗”,当然,也有人认

  • 都说明朝处于“小冰河”时期,三百年前的我们,到底有多冷? 都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的冰河时期是全球的吗,老梁讲明朝历史40分钟,明朝真有这么不堪吗

    都说明朝处于“小冰河”时期,三百年前的明朝到底有多冷,太寒冷天气又给明朝的百姓带去哪些麻烦呢?明朝的“小冰河”可以说是历史上最为最严重的一次,无数的老百姓因此而丧命,朝廷也对这寒冷的天气束手无策。这天,一位老者拄着拐杖站在自家院子里,看着黑黢黢的天空,他心里隐隐约约有些不安:“是要发生啥事了吗,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