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冷兵器时代骑兵有多重要,唐朝骑兵占比最多,宋朝骑兵没有马

冷兵器时代骑兵有多重要,唐朝骑兵占比最多,宋朝骑兵没有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857 更新时间:2024/3/11 12:38:49

骑兵

“中行穆子之败翟于大陆,得之毁车崇卒;而智伯欲代仇犹;遗之大钟,以开其道,其不利于车可知矣。势不得不变而为骑,骑射所以便山谷也。”(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九》)

清朝顾炎武在中记载道:春秋时期荀吴在大原之战中毁战车改用步兵大胜戎狄,智伯为灭仇犹国先以赠送大钟为名义,实则伏兵全在大车之后。可见山道作战,车兵和步兵都不如骑兵敏捷。但当时华夏各族都是宽袖长袍,骑在马背上很难做出射箭的动作。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在与北方匈奴的作战中,推行“胡服骑射”,将骑兵的服装改为游牧民族的窄袖短袍,建立了可以与游牧民族作战的骑兵。时赵国以李牧为统帅,训练骑兵骑射,骑兵1.3万人,击败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十几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赵国军事力量一跃为战国群雄前列,成为了山东六国的抗秦主力。

霍去病任骠骑将军

西汉时期,为了与匈奴作战,建立起了大规模的骑兵部队。朝廷设置有专门的“车骑将军”、“骠骑将军”、“骁骑将军”等名号,北军中也有“屯骑校尉”、“越骑校尉”、“胡骑校尉”,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出动的骑兵数以十万计,超过步兵数量。东汉时期保留了西汉的制度,但数量有所下降,主要依靠内附的南匈奴和羌族部落的骑兵作战。

东汉末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以5000骑兵突袭袁绍后勤基地乌巢,获得胜利。曹操的虎豹骑部队更是百里挑一,战绩彪炳。

辽代竹马镫

十六国时期,由于马镫等马具的普及应用,重装骑兵也全面登上历史舞台,在军队中所占比重也大大增加,成为决定战场胜负的关键因素。如肥水之战时,前秦军队号称步兵60万,骑兵27万大举进攻东晋。北魏进攻南朝宋时更是出动骑兵60万,营寨连绵3000里。到了唐朝,军队的标准编制是骑兵占战斗部队的30%,盛唐时期全部57万常备军中有16万骑兵,也大体符合这个标准。唐中期开始,汉族朝廷逐渐丧失了对马匹产区的控制。骑兵比重逐渐下降。

北宋时期,朝廷千方百计促进马匹的养育,但是南方农业区并不合适大批马群放牧,马匹产量长期萎缩,特意设置的“马军”也名不副实,大部分军队都是没有马的步兵。南宋时期,疆域的进一步缩小,导致马的来源更加捉襟见肘,只能装备以广西生产的矮种马,骑兵只占军队的5%,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屡战屡败。能与北方游牧毛南族一战的南宋军队,一般都配备着大量的骑兵,比如岳飞依靠俘获的马匹,训练的8000骑“背嵬军”在对金军作战中取得胜利。

到了明朝初期,朝廷又加大了骑兵的力量。如在永乐年间,朱棣亲征漠北动用了大量的骑兵。1409,鞑靼可汗本雅失里杀死明朝使臣郭骥,朱棣命丘福征讨,丘福率十万骑兵奔袭,最终全军覆没。半年后,明朝又动员组建出30万骑兵。但是1449年“土木之变”后,朝廷掌握的京军全军覆没,骑兵损失再也没有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倒退到两宋的水平。

清八旗兵的主体主要是骑兵,骑、步比大约是1:1;而绿营兵则是步兵为主,马、步比大约是3:7。不过清朝时的“马兵”已经称为泛指级别最高、俸禄最多的士兵,不一定配备有马匹,比例可能更低。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王阳明到底有多牛,如何评价王阳明?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思想家,他开创了儒学新天地,成为一代心学宗师,立言为后人留下思想学识。他的心学思想融合了儒、释、道三家之精髓,是心学之集大成者,与孔子、孟子并称为圣人。作为军事家,他立下不世之功,彪炳史册。平定广西内乱,平定宁王之乱,剿灭南赣盗贼,用孝道感化少数民族头领归服。无过便是功,无怨便是德,对于平叛大功

  • 唐朝的数学教育,始于李世民,开创我们古代通过数学入仕的先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古代,早在周朝就开始了民间的数学教育。到了唐朝,开始把数学变成一门学科列入高等教育的范畴,并允许学生参加科举考试,通过考试入仕的算学学生称为明算出身。(《隋书》当中也有在国子寺中设置算学博士2人、助教2人、学生80人的记录,但并无其他内容,根据《我们科学技术史稿》一书,认为是唐朝开始的数学地方

  • 我们古代最白痴的皇帝,这个白痴皇帝就是晋惠帝司马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晋惠帝司马衷,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

    259年,司马衷出生在洛阳皇家,他才出生的时候,其父皇帝司马炎就很喜欢他,不但每天都要去陪她,还给她安排了最好的老师,希望他能成才。结果一天天过去,司马炎感觉这孩子不太对劲儿,司马衷反应不够灵敏,学说话比较吃力,读书识字都很慢。任何一个超过三笔的字,他都要学十多遍才能勉强记住,由于它也没有受什么伤,

  • 朱元璋当皇帝后,想认朱熹为祖宗,没想到一理发匠打消了他的念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很多皇帝即位后,都想着要将家族祖先的血统追溯得更光辉一些,其实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是一样,如果在人群社会中有了事业上的成就,就一定要寻根找根,而且会将根塑造得尽可能光辉一点,像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就想要找一个光辉的根,追溯历史,李姓人物,最著名有影响力的莫过于老子,老子在学术上的成

  • 宫心计2深宫计:太平公主用白绫自尽,王蓁在冷宫度过余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李隆基恩准尚宫局一局四司可以自选去留,陆碧云决定与徐相思出宫开店,安度余生。南宫琹决定出宫找成恭,相见团聚。汪敏无依无靠,便决定留在宫中,章琼香决定辞官退隐,长守仪光庙。为了向两位先皇后表达歉意,章琼香决定日日添香赎罪。太平公主本该去往蒲州,却又策马而归,太平公主担心杀机四伏,自己会踏上黄泉陌路。就

  • 在对日本关系上整个明朝时期一直都处于被动屈辱状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次年,各国纷纷遣使向南京朝拜新天子,唯独派往日本的使臣久无音讯,日本也尚未来朝贡。直到后来明廷才查清,赴日使臣早已死于非命!他们一入日本,便被日本人袭杀,诏书也溺毁无存。根据日方文献《明国书并明使仲猷、无逸尺牍》记载明僧致日本天龙寺信中所说,“舟至境内,遇贼杀,杀害来使,诏书溺毁”,洪武二年二月大明

  • 李世民的“傻”弟弟:一生忙着“胡作非为”,连武则天都懒得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626年,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得储位之争的胜利,之后登基即位为帝,开创了贞观之治。虽然李世民十分的有智慧,但却有一个“傻”弟弟,别人忙着争权夺利,他忙着做“荒唐事”,甚至连武则天都懒得杀他。此人就是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李元婴,唐朝有名的“荒唐王爷”。玄武门之变发生的时候,李元婴还十分年幼,所

  • 他被称为妖僧,助朱棣夺位做太子老师,博学善诗,他的诗你读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棣最有名的诗句,朱棣最残暴的一个事迹,大明妖僧

    姚广孝书法他野心勃勃,誓要做一番大事业。他希望自己能做一个执棋人,而不是一枚棋子。他不仅有政治野心,还很有谋略,他辅佐朱棣篡位登基,以燕地一方兵马敌全国兵马,且取得了胜利,这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朱棣称帝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因他精通阴阳五行,迁都事宜由他一手负

  • 武则天晚年还宠幸男侍,难道只为满足私欲?其实你们都想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身边的大太监,武则天对他有多宠爱,武则天晚年为什么疯狂

    中国历史上有一种畸形审美情趣:男女着装佩饰以“阴阳颠倒”为美。女子常着男人装,而男子则“为妇人之饰”,尤其是上层社会的一些名流,过分注重其仪容的修饰与化妆,用面脂、唇膏、簪花等女用化妆品粉头饰面,一度成为一种时尚。身为男子却爱化女性妆、佩女性饰。这种畸形审美情趣,古月清照认为与时下的“伪娘”其实有过

  • 为预防士兵逃亡,北宋政府竟强迫士兵在脸部手臂上刺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北宋对士兵刺字现象沿自五代。《文献通考》记载:五代时“征讨不息、师人疲苦,多亡命者。梁祖患之,乃令诸军悉黯面为字,以识军号”。“北宋初期,凡投充禁军、厢军者,都强迫刺面。刺字的部位除了面部外,还应有两鬓或额角”。事实上,刺字的部位因兵种不同有所区别。义勇、枪杖手、弓箭手等乡兵刺字的部位与禁、厢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