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代名相魏征,为何被称为“千古第一诤臣”,他是勇于进言的典范

一代名相魏征,为何被称为“千古第一诤臣”,他是勇于进言的典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37 更新时间:2024/2/18 23:41:37

唐太宗刚刚即位时,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民生凋敝,土地荒芜,内部农民不断占山为贼,外部突厥等少数民族屡为边患。如何治理这个国家,如何将唐朝的统治稳定下来,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头等大事。他即位之初,对于短时间内治理好这样一个国家完全没有信心,但他手下的谏议大夫魏征却不这么看,他对唐太宗说:“人口渴了就想喝水,肚子饿了就想吃东西。天下经过大乱之后,老百姓就渴望安定,所以其实并不难治理。”他劝导唐太宗对百姓施以教化,用礼义教育百姓,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效果。

然而宰相封德彝并不同意魏征的意见:“夏商周以后的朝代,百姓越来越刁蛮,所以秦朝才会用酷法,汉朝才会仁义与高压并行,这两朝都想达到国家的安定,但是却无法做到。因此对老百姓一定要比之前更加的严厉。魏征不过是个好发牢骚的书生,对于治理国家只会说些没意义的空话,皇上不必相信他。

魏征据理力争:“商汤将夏朝的最后一个君主夏流放之后,还有周武王率兵讨伐商纣王之后,因为君主实行教化,都在短时间内出现了安定繁荣的局面。其实道理很简单,用对付强盗的严刑峻法对待百姓,百姓就会变成强盗。用礼义来教化百姓,百姓就会知书达礼。”唐太宗最终采纳了魏征的意见,而没有选择封德彝严刑峻法的主张。

在礼义推行的整个过程中,魏征都严格要求唐太宗。只要觉得唐太宗的行为不合礼义,他就直言进谏。即使有时候让唐太宗十分生气,他也面不改色,决不改变自己的主张。

有一次,大臣们请求太宗去泰山封禅,想借此炫耀功德和国家富强,只有魏征表示反对。

唐太宗觉得奇怪,便问魏征:“你不同意进行封禅,是不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

魏征回答说:“隋末天下大乱以来,百姓生活尚未恢复,国库空虛,--路出行肯定耗资巨大,沿途百姓怎么承受得了?''

唐太宗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便打消了封禅的念头。

由于唐太宗对魏征越发器重,引来了一些人的妒忌,他们在唐太宗面前诬告魏征以权谋私,后来虽查无实据,但唐太宗仍叫人吩咐魏征要注意检点行为,避免他人猜忌。

然而魏征却根本不管这些,在第二天见到唐太宗时他直接说:“君臣应该默契一体,才能将国家治理得当。如果臣每天心里想着的,不是国家大事,而是怎么检点行为,不让他人猜忌,那么我就没有办法完成自己的职责。如果所有的大臣都这样的话,那国家就很难强盛。

一席话说完,唐太宗非常赞同他的看法。魏征却并未就此停下,他接着问唐太宗是想让他成为忠臣还是良臣。唐太宗十分不解,问:“这二者有什么区别吗?”魏征答道:“姜子牙管仲这类人,能够和君主同心治国,国家强盛,百姓安定,君主和臣子都万古流芳,他们就是良臣。而龙逄、比干这种人,在朝廷上和君主争得面红耳赤,最后却不过是自己被杀而国家也一同灭亡,他们让君主获得了杀忠臣的恶名,自己却留下忠心敢谏的名声,他们就是所谓的忠臣。这就是二者的区别。''

魏征的话表明了他自己的理想抱负是和贤明的君主一起,使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同时希望唐太宗能够像历史上的贤明君主一样,和他一起留美名于后世,而唐太宗的想法也与魏征不谋而合。

唐太宗和魏征是我国历史上君臣相处的典范。

更多文章

  • 一小兵因砍了项羽一只大腿,结果,后代出了2个皇帝、12个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世界上的平凡人太多了,他们就像是游戏里的固定的人物,每个人只要在游戏中按照给定的路线打完自己的那场戏之外,其余的几乎和他们没关系。但是现实不是游戏,现实是残酷的,默默无闻的人高不成低不就,力争上游的人遍体鳞伤,最后爬上高处的人也戴上了面具。真正聪明的人是知道怎样自保的,懂得低调而不是外扬,懂得公私分

  • 为啥李隆基当上皇帝第一件事,就是干掉太平公主,其中有啥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在武则天晚期的时候,太平公主对朝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因为武则天的布局便是李家和武家共权力,其中维持权力平衡的关键人物便是太平公主。虽然她是武则天之女,并且第二个男子还是武则天的堂侄,但是她并不是属于武家的势力。因为血缘上来讲太平公主既是武则天之女,同时也是李唐的公主,而且还是武家的媳妇,所以在武则

  • 曹操为何会对曹植失望透顶?曹丕能成功即位,谁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因此曹植虽然遥遥领先,但却始终没能让曹操下定最后的决心,这也给曹丕留下了翻盘的希望。事实上,最终曹丕能够反败为胜,主要还是曹植给机会。他犯了一个巨大的政治错误,亲手葬送了自己的前程,那就是强闯司马门事件。司马门在邺城的魏王宫内,按汉朝的国法,除了皇帝本人,任何人包括曹操在内,都不得乘车穿越司马门,必

  • 唐朝大将竟以“纸棺”下葬,专家:稀世珍宝,媲美秦始皇“金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不用遗憾,考古专家在新疆地区又发现了一处棺椁,完全可以与金棺媲美,它就是大唐纸棺,看到这是不是非常疑惑,纸棺难道不是纸做的吗?经历了一千多年还能保存下来,这简直就是开玩笑。但是不用怀疑,这就是事实。这处纸棺出土于新疆著名的阿斯塔那古墓群,这里地下有五百多座古墓。从晋代到唐城都有,各种珍贵文物的出

  • 武则天首个男宠薛怀义为啥被害?女皇把他当玩具,他却以为是爱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薛怀义原名叫冯小宝,本来是洛阳城一个卖药小贩,被千金公主一个侍女看上了,两人成了情人。一次,两人正幽会时,被千金公主抓个现行。千金公主本来很生气,但一看到跪在地上的冯小宝,面相英俊身材魁梧,顿觉眼前一亮,怒气烟消云散,然后自己留用了。用后不久,千金公主就把冯小宝送给了武则天,可能是觉得效果不错。千金

  • 有位女子命犯桃花,5个皇帝疯抢几十年,最后被李世民纳入后宫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萧皇后的命运可谓是富贵而又有些凄凉,她出身于古代最顶级的四大门阀之一——兰陵萧,他的父亲是梁孝明帝萧岿,出身极其显赫。但是越是显赫的世家讲究的就会越多,果不其然,由于萧皇后出生的月份被认为太不吉利,所以被送给了舅父张轲收养,本贵为一国公主,只因出生月份,却最终与普通女子无异。萧皇后虽然没有得到她应有

  • 为什么说蜀汉的灭亡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一连串的偶然形成了必然!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我们翻阅史料,会发现蜀汉的灭亡其实有很大的偶然性。如果这些偶然稍微错失,那么蜀汉就很可能不会灭亡。然而,多个偶然性叠加在一切,那么就成为了必然。1. 魏国群臣不支持伐蜀262年,掌握曹魏朝政的司马昭分析了当时的局势,认为蜀汉已经“师老民疲,我今伐之,如指掌耳”,决定采取“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后,因

  • 被称为千古第一奇妒的独孤皇后,直接把隋文帝杨坚气得离家出走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独孤求胜,独孤九式图片大全,独孤靖瑶下场

    杨坚是出身豪门的公子哥,她老婆独孤氏的娘家照样权势滔天,杨坚跟她谈情说爱,没办法像糊弄小姑娘一样,吃干净抹嘴就想开溜,毕竟他老丈人一生气,自己屁股可能要被抽烂。而且独孤氏不但长得漂亮,智商更是妖孽级别,杨坚想当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公子哥都不行,独孤氏就整天给他灌“当皇帝”的迷魂汤。杨坚想不想做皇帝

  • 曹操的一位好兄弟,却和吕布勾结,那么此人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尤其是曹操,更是将张邈视为自己的好兄弟,在张邈和袁绍关系破裂的时候,曹操依然选择支持相对弱小的张邈,甚至愿意将自己的家人托付给张邈。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张邈不仅背叛了曹操,还差点毁掉了曹操的未来。一具体来说,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张邈年少的时候,和曹操、袁绍都是很好的朋友。成年后,他在东汉

  • 历史上最残暴的皇帝,李隆基连杀三个儿子,就因为这个红颜祸水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没有了先前的励精图治精神,也没有变化时的节俭之风了。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李隆基因所宠武惠妃谗言,将三个儿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并伤害,改立三子忠王李玙为太子。同年,武惠妃病伤,李隆基日夜寝食不安,后宫虽多美人,但没有一个能使他满意。听人说武惠妃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玉环美貌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