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曹植虽然遥遥领先,但却始终没能让曹操下定最后的决心,这也给曹丕留下了翻盘的希望。事实上,最终曹丕能够反败为胜,主要还是曹植给机会。他犯了一个巨大的政治错误,亲手葬送了自己的前程,那就是强闯司马门事件。
司马门在邺城的魏王宫内,按汉朝的国法,除了皇帝本人,任何人包括曹操在内,都不得乘车穿越司马门,必须步行通过。可216年的某天,曹植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驾着马车从司马门急驰而过,此举大失人心,舆论一片哗然。
人们背地里怀疑曹植是得到父亲的默许,曹操的政治野心瞬间就被暴露无遗,其苦心经营的汉臣形象也遭到了抹黑。曹操闻讯后大怒,他命人将看守司马门的公车令处死,有加重了限制王子诸侯的法令。
此事过后,曹植在曹操心目中的形象急转直下,对曹植的宠爱,一天不如一天。不久在一次典礼上,曹操无意中发现曹植的妻子崔氏衣着十分华美。曹操为人简朴,厉行节约,连卞夫人都不穿绫罗绸缎,他还曾专门下令禁止贵族过分奢侈。
可现在自己的儿媳妇竟然带头违令,曹操再次大怒,他当即下令将崔氏赐死。按说崔氏是曹植的结发妻子,又是尚书崔琰的侄女,就为了这么一点小事送了命实在是有点冤。但关键是对曹植无视法纪、任性骄纵的行为,曹操已是失望透顶。
217年的某天,曹操与贾诩闲聊,当时他摒退众人询问贾诩关于立储的意见,贾诩却默然不语。曹操问:文和你为什么不说话呢?贾诩回答:我正在思考袁绍和刘表父子的事儿,所以不能立即回答呀。说完,两人互相对视,随即放声大笑。
当年袁绍和刘表都因废长立幼造成内耗,而让曹操渔翁得利。贾诩这个人异常精明,这番话即使放到一年以前他也是绝不肯说的。但是现在时间、地点、用词、语气却是如此的恰到好处,持续了近四年之久的夺帝之争,至此彻底尘埃落定。
同年十月,曹操正式下诏册封五官中郎将曹丕为魏国太子。接令后,曹丕再也无法克制内心的狂喜。当时曹丕刚走出王宫,便一把搂起了议郎辛毗的脖子,说:“辛先生,你知道吗?我好高兴。”
辛毗是颍川四大名士之一,辅佐曹操统一河北的老臣,他哪见过曹丕这种德性,惊得当场目瞪口呆。事后连辛毗的女儿,一代才女辛宪英都说:“太子是代理君王主理宗庙社稷的人物,需常怀忧虑戒惧之心,现在太子表现得如此喜悦,魏国又怎能长久昌盛呢?”
其实这是曹丕压抑许久的心情突然得到释放后的正常反应。何况曹丕的稳重本身就是表演成分居多,这种级别的政治斗争输了就任人宰割,一无所有,赢了就富有天下,杀伐自专。自古至今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