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朝之前,是否就是夏朝?二里头遗址反映了什么?

商朝之前,是否就是夏朝?二里头遗址反映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853 更新时间:2024/1/20 4:03:17

但是证实了商朝存在,并不能证明夏朝也是存在的,

所以迄今为止,有关夏朝的历史和文化,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这是不争的事实。

即使如此,目前来说将新时代晚期至殷商之间借用历史文献记载的“夏代”来表示 ,这一点还是能达成共识的。

根据殷墟考古发掘的结果证明,商朝距今约有3600年,

而且根据出土的甲骨文、精美的青铜礼器来看,商朝是一个有着发达经济文明的社会,

历史的发展是需要在不断深化推进的,在商朝之前必然也存在过一个文明社会,

那么,商朝之前是否就是夏朝?

当然,在历史文献中,商朝之前便是夏朝,只不过还需要运用考古手段去证实和补充。

01历史文献中的“夏朝‍‍‍‍”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地方政权,

同时也是一个扑朔迷离的朝代,半是文献史,半是神话史,缺的偏偏是考古实证,

因此我们今天只能借助历史文献的记载,勾勒夏朝的大致轮廓。

据《史记》记载,夏朝的建立者是禹,他因治水有功,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立国称夏后氏。

禹,姓姒,其父名gǔn。

鲧是黄帝的六世孙,在帝时期因建造城郭有功被封于崇地(嵩山),为伯爵(公、侯、伯、子、男为五个爵位等级),负责管理那里的土地和人民,故称崇伯,

后来鲧因治水失败,被尧帝流放到了羽山,终伤于此;

也有一种说法是,鲧因争夺王权,对尧、舜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失败被害,与治水无关。

鲧伤后,其子禹被任命为司空,继任治水之事,

禹通过总结其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后,采用“疏导”的方法,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治水成功,也因此受舜帝禅让而继承帝位。

当然,关于舜“禅让”禹的说法也是存疑的,荀子认为根本没有禅让这回事,韩非子更是直言不讳说这是“臣弑君”的结果。

有人认为“尧舜禅让”说是墨家创造的说法,而“舜禹禅让”却是儒家新添的故事,

这些看法也并非捕风捉影,前面我们说到私有制产生后出现了以掠夺为目的的战争,部落之间频繁爆发战争,促使首领的军事权力不断加强,

禹在会见诸侯时,防风氏的首领因迟到而被禹斩杀(《国语》),可见禹的权力之大,说杀就杀,当时哪里还有民主议事的传统可言,因此“弑君夺位”也并非不可能,

在这个前提下,禹伤后传位于益,益又“禅让”于禹的儿子“启”这种说法也就不那么靠谱了,

不少人认为,启用武力夺取了天下,结束了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禅让制度,

代之以父子世袭的家天下,从而建立了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

启成为夏朝的第一任国王。

当然也迎来第一波反抗,有扈氏不服,于是夏启发兵征讨有扈氏,灭掉了这个部落后,启的统治地位才被认可。

夏启伤后,他的儿子太康即位。

但是这个太康整日沉迷于游猎,这就让原本就晃悠的夏朝政权进入了重大危机中,

有穷氏的首领羿趁机联合夏人将太康驱逐,并拥立太康的弟弟仲康为王,

这就是“太康失国”,

仲康伤后,羿就从仲康的儿子相手里夺取了政权,这便是“后羿代夏”,

但是羿夺权后,也不理政事,反而将朝政交给了宠臣寒浞

而寒浞对王位也垂涎很久了,他设计害伤了羿和羿的儿子,夺取了王位并霸占了羿的女子,

羿妻为寒浞生下了两个儿子浇及豷,

寒浞即位后,并不敢有丝毫大意,

他担心夏王族会有卷土重来权的一天,所以他时时刻刻都在蓄谋如何能够斩草除根,

寒浞的儿子浇长大后,杀掉了相,以及收留相的斟寻氏、斟灌氏,

但相的孕妻后缗氏却逃回了娘家有仍氏,并生下了儿子少康

少康长大后,被夏的遗臣靡和有鬲氏,以及斟寻氏、斟灌氏的残余势力扶立为王,

并开始与有穷氏战斗,最后消灭了浇和豷,从有穷氏手中夺回了政权,

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史称“少康中兴”(《左传》),

这个时候,夏王朝的制度才算得以确立。

少康伤后,继位的是其儿子 予,

之后的顺序是:

槐——芒——泄——不降——扃——厪——孔甲——皋——发——履癸(即夏),

共传十七帝,传国约471年(包含羿和寒浞篡夏时期)。

夏王朝的衰落正是从孔甲在位时期开始的,史称“孔甲乱夏,四世而陨”,

而桀便是孔甲下传的第四世,也是夏王朝最后的王,

相传夏桀继位后,非常残暴,“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

同时引起各部落的不满和反抗,最终被商汤所灭,夏亡。

以上便是文献中关于夏朝的世系记载,

那么,为什么目前为止,考古实证上还有所欠缺。

02证明“夏朝”存在的基本标准——文字

我们在诸多先秦文献中,都能看到关于夏朝的记载,但是在考古发掘中却不那么给力,

我们所说的“夏”,其实有三个含义:

一是,某一段历史时期,夏代;

二是,文献中记述的“夏朝”及其诸侯国;

三是,夏族。

从概念上来说,

不管是夏朝、夏代还是夏族,证实“夏”拥有比原始部落更进步的文明,最基本的标准就是——有文字可考。

迄今为止发现我们最早的文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的甲骨文,这个时间点已经是商代中晚期了,

而且这些甲骨文以及青铜铭文所反映出的商朝世系与历史文献记载的大多能相互印证,

但目前为止我们没有发现夏代的文字,“夏朝”的世系也不能得到证实。

那么二里头文化遗址,难道不能证实夏朝的存在吗?

03二里头文化遗址反映出什么了?

1.注意“文化”两个字,二里头反映的是早商之前的文化。

从年代上,这个遗址与文献中的“夏朝”有重叠的部分(碳14测定),在约公元前1900年左右,相当于夏代,距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

从地点上,二里头位于殷墟遗址西方,伊洛两水汇流之地,这与夏人主要活动区域也有吻合的部分,

而且发现了早期青铜器,以及大型宫殿建筑群,也有诸多大型的礼仪建筑,

文化面貌既不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也不同于商代文化,

怎么看,怎么都像是“夏朝”,

但这些若作为“夏朝”存在的证据显然是不足的。

实际上,学术界一般把二里头文化分为四期,每期又可分为早、晚两段,

值得注意的是,在它的三、四期出现了一些同商文化相近的器物。

因此,对于二里头文化所属问题,有一期或者一二期,一二三期是夏文化,

而二期之后,三四期,四期是商代早期文化的说法。

毕竟,从文献来看,夏末和商初是并存的,碳14并不能检测出改朝换代的政治事情,

而且日用器皿也表现不出来 ,所以能确定的是二里头反映出早商文化。

2.映射出“夏朝”的存在。

二里头发掘的宫殿遗址,这样规模庞大的工程,绝不是少数个体劳动力能完成的,

尤其是原始社会时期,参照当时的社会情况,更不可能调动如此大量的劳动力,

因此,它只能是奴隶社会的产物,并且在奴隶主强制驱动下才能完成。

此外,二里头发现的普通房屋类型,主要有三种:

1)平地建起的;

2)半地穴式的;

3)窑洞式的。

咱们对比一下新石器时期的住房情况,类型几乎都是差不多的,部落里唯独一处大一些的房屋还是公用场所,

但是二里头文化遗址的房屋,居住条件却是有明显差异的,显然这是阶级社会才能存在的。

另外,二里头遗址的数量不多的中小型墓,从墓穴规格和随葬品情况来看,伤者生前也有了贫富贵贱之分,

不过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墓葬也出现了这一现象,比如大汶口文化遗址,具体可以看上一篇。

那为什么说它反映出了“夏朝”的存在?

还是要从这四期文化入手来说,

二里头遗址的规模和布局,俨然是王朝都城才会具有的,

但这座都城的使用时间到废弃时间的界限在哪不太好确定,一般认为是从四期(衰落)开始的,

这个问题很关键,一般来说都城整体被废弃总有原因的,要么自然环境的原因,要么政治原因。

考古学家们通过对四期遗址的道路、城墙、墓葬、作坊、器物等对比发现,

二里头原有的新的文化遗存在四期开始相继被彻底废弃、破新,

且周围没有出现类似的遗址,

这意味着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王国,因某个突发事情整体衰败,

也即可能是商汤灭夏的结果。

(参考资料《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文化四期晚段遗存探析》)

作为早商的文化,却存在着政权交替的痕迹,

所以,它可以映射出“夏朝”的存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一座千年古墓的出土,揭秘汉军为何能深入匈奴腹地作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军吸引漠北匈奴主力,匈奴墓葬有多可怕,三百汉军大战匈奴电影

    汉朝当时行动非常迅速,哪怕是匈奴自己都没有想到,汉朝将领不仅将匈奴给打的落花流水,更重要的一点便是说他们深入匈奴的腹地进行作战,不过当时在没有导航仪的情况下,汉军是如何做到的精确打击敌人呢?当时哪怕是历史学家都非常的无法解释,不过随着一座千年古墓的出现,这就使得一切都得到完美的解释!1973年长沙马

  • 一场大雨冲开关羽墓,看到一样东西,拜错关羽2000年,民众痛哭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就连他的敌人曹操也是非常敬佩他的人品,屡次招降未果仍然备存惜才之心,不忍杀之。吕蒙杀了关羽后,孙权将关羽的头颅送给了曹操,曹操用贵重的金丝楠木给关羽做了身体,完整的将它埋藏起来,正因为关羽的忠义与刚正形象渐渐被世人神化,各地都建有大小不一的关帝庙以方便祭拜。可是在洛阳,人们想要祭拜关羽就没有那么容易

  • 这位给匈奴做带路党的太监,究竟是不是叛徒?网友争辩不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匈奴最厉害的6个将军,匈奴暴君桑儿,广西匈奴后裔

    写这篇文章,是听说这个美籍华裔学者火了,美国有人还称他是美国的“国宝”。其实在古代历史上,这样的人不少。想起了汉朝的中行说。是个代表。他是不是汉奸?网友争辩不休。01自汉高祖白登之役败北之后,西汉改变了原来的对匈战略,由积极备战转为和亲。汉文帝元年,匈奴老上单于背弃和亲之约,率领14万大军入北地郡,

  • 唐玄宗当太上皇的日子原本逍遥自在,为何突然被儿子关了起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中,安禄山叛军攻破潼关,唐玄宗仓皇逃往蜀中。途中,太子李亨意图自立为帝,便与父亲分道扬镳。他北上灵武,高举起平叛的大旗,当了皇帝,史称唐肃宗。(肃宗李亨剧照)肃宗年富力强,就近指挥,对平叛大业十分有利。面对形势,玄宗展现了大政治家的身材怀,虽不情愿,但也无可奈何的当了太上皇。至德二载(757

  • 这个三国人物遇到的都是能容人的上司若摊上曹丞相可能死八回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后因参与夺嫡之争,结果被曹操给咔嚓了。三国时还有一位姓杨的才子,恃才傲物,他叫杨戏。蜀国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丞相诸葛亮病逝,益州刺史蒋琬主持军国大政,以杨戏担任治中从事史,就是刺史的主要副手,地位仅次于别驾。延熙元年(238年),蒋琬任职大将军,请杨戏担任东曹掾,相当于高级助手。杨戏这个人很

  • 一个寡妇竟然让刘邦追念一生,不远万里亲自迎接入宫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他们日常平常经常到乡里的一家小饭馆用饭喝酒。饭馆的老板是个脾性极为豪爽的年轻孀妇。所以在刘邦和这些仕宦来饭馆用饭时,经常和他们喝酒划拳。时辰一长,刘邦就和饭馆老板孀妇曹氏脾性相投,走到了一起。之后孀妇曹氏就给刘邦生下了宗子刘肥。可是不知为何孀妇曹氏却没有和刘邦结婚。刘邦后来因获得了迁居沛县擅长相面的

  • 十个冷知识!李白和杜甫两个人认识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1、基本上很少有人能够将铅笔用到完全没有了,基本在用到一半的时候就会被扔掉了!2、你做的梦中有一大半,你都完全记不住!而记住的那些,有一大半也是你自己睡醒之后脑补的!3、李白和杜甫两个人认识么?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其实是认识的,但是,李白对杜甫不怎么感冒,杜甫却十分崇拜李白!4、两条鱼在没有水的时候

  • 一代名相魏征,为何被称为“千古第一诤臣”,他是勇于进言的典范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魏征个人资料简介,唐太宗以魏征为镜子,赞扬魏征敢于进言的作文

    唐太宗刚刚即位时,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民生凋敝,土地荒芜,内部农民不断占山为贼,外部突厥等少数民族屡为边患。如何治理这个国家,如何将唐朝的统治稳定下来,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头等大事。他即位之初,对于短时间内治理好这样一个国家完全没有信心,但他手下的谏议大夫魏征却不这么看,他对唐太宗说:“人口渴了就想喝水

  • 一小兵因砍了项羽一只大腿,结果,后代出了2个皇帝、12个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世界上的平凡人太多了,他们就像是游戏里的固定的人物,每个人只要在游戏中按照给定的路线打完自己的那场戏之外,其余的几乎和他们没关系。但是现实不是游戏,现实是残酷的,默默无闻的人高不成低不就,力争上游的人遍体鳞伤,最后爬上高处的人也戴上了面具。真正聪明的人是知道怎样自保的,懂得低调而不是外扬,懂得公私分

  • 为啥李隆基当上皇帝第一件事,就是干掉太平公主,其中有啥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在武则天晚期的时候,太平公主对朝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因为武则天的布局便是李家和武家共权力,其中维持权力平衡的关键人物便是太平公主。虽然她是武则天之女,并且第二个男子还是武则天的堂侄,但是她并不是属于武家的势力。因为血缘上来讲太平公主既是武则天之女,同时也是李唐的公主,而且还是武家的媳妇,所以在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