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为何不立太子?人生三重困境缠身,历代帝王多半都知道答案

秦始皇为何不立太子?人生三重困境缠身,历代帝王多半都知道答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937 更新时间:2023/12/23 3:51:06

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巨大,但留下的历史遗憾也不小。如果他当初立有太子,或许就不会有沙丘之变,更或许秦朝就不会那么快的退出历史舞台了。

对于秦始皇不立太子一事,历史争议不断。个人认为,要找其中的原因,最重要的还是要从帝王本身的困境出发。

那么,秦始皇他本人有什么困境呢?大致来说,他的人生有三重困境:

  • 其一,求长生不得
  • 秦始皇晚年信道求仙,求长生,这在不少史料中都有记载,而且围绕他的这一信仰,不仅产生了不少传说,就连他自己也沦为了笑话。

    实现大一统之后的秦始皇,尽享人间欢乐,但也不得不面对终老将死的现实。为了求得长生,他大搞求仙寻药活动。于是,便有不少好事者投其所好。

    公元前219年,他东巡至齐国故地东海之滨,齐人徐市(也叫徐福)便上书,说东海之中有蓬莱、方丈和瀛洲三座仙岛,岛上有仙人,可求仙药以长生。

    为此,秦始皇不惜花费巨资,派出数千童男童女随同入海求药,然而九年时间过去了,徐市一无所得。

    但这个人胆子也够大,公元前210年左右,他再度见到了秦始皇,又编出了另一个版本的故事,说蓬莱岛上的仙药本来是可以得到的,但是因为海上有大鲛鱼阻挠,推翻船只,伤人性命,因此难以靠近仙岛。

    所以,他再次请求秦始皇派出结弩射手,必能得仙药。后来,秦始皇本人也去了,大鱼确实有,但秦始皇不但没有登上仙岛,反而在归返途中病逝于沙丘。

    司马迁在《史记》中也对此进行了记载,但有一点似乎又是很矛盾的。如今我们看到的秦始皇陵,规模宏大,气势逼人,从他建立秦朝开始修建,一直到秦二世才修完,说明他的生死观并没有问题。

    不过矛盾的地方,也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关于秦始皇最早求仙药的时间始于前219年,那时他大约就是四十岁左右的年纪,统一六国也不过两三年的时间,而秦始皇陵则是在他成为秦王之后就开始了,那时他才十二三岁。

    十几岁的秦王,还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对秦国的未来充满信心,自然不会把心思放在求仙长生上,但生死则是人之常理,所以修建陵墓在他的心中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在他统一六国后,这一伟大成就,不仅在今人眼中是一项壮举,在当时的秦始皇心中所产生的冲击力也是巨大的。

    因此,从思想上,他会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特别是接近晚年的帝王,都好犯自负的毛病,如唐太宗、雍正,都有好道求仙的嗜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总对生死抱有一种侥幸。

    对于秦始皇而言,他对求仙寻药抱有幻想,平时又食丹药,并没有想到自己会在五十岁终结。而就在他将死之时,他便立即下诏给公子扶苏,这又说明在他心中是有太子人选的。

    所以,秦始皇未立太子的可能原因,并不排除他对自己生命的过高估计,因此而没来得及册立太子。

  • 其二,对女人有恐惧感
  • 我们注意到,秦始皇生前不仅没有册立太子,就连皇后也是没有册封的。他13岁登基,22岁亲政,50岁暴毙,在长达37年的执政生涯中,竟然也没有册立过皇后。

    秦始皇的母亲赵姬,从后世对她争议就可看出,此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女性。在《史记》中对她的记述前后不一,一种说她的身份是歌姬,而另一种身份则说她是豪门之女。而且由于她与吕不韦之间的关系,由此还产生了秦始皇是吕不韦之子的说法。

    事实证明,赵姬也的确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在秦始皇登基后,作为太后的她,不仅与吕不韦私通,而且联合吕不韦把持朝政长达十多年。

    更为离谱的是,在她擅权期间,还豢养了男宠嫪毐,与其育有两子不说,关键嫪毐心比天高,为上位不惜拿鸡蛋碰石头,还起来造反了。

    可以说,赵姬凭一己之力撬动了秦国政坛,导致多派斗争。可见,一个擅权的太后还是挺可怕的!

    那么,秦始皇对母亲的所作所为又是什么反应呢?在他得知嫪毐一事后,将母亲赵姬关入大狱,两个年幼的弟弟也被乱棒打死,嫪毐遭车裂,吕不韦因此被否定的一文不值。

    透过这些事儿,秦始皇深刻感受到,如果后宫主人擅权,其结果是相当可怕的,搞不好国家会遭遇灭顶之灾,出现像田氏代齐那样的事件。

    对秦始皇而言,他自称始皇帝,一旦立后,那么这位皇后与他一样,也是空前的,同时所生的儿子也必定是太子人选,所受到的荣誉也一样是空前的。

    从后世的封建王朝发展可以看出,当权力高度集中于个人时,帝王将权力看得无比重要,根本不容他人分享,甚至包括子女。比如唐朝发生的玄武门之变,太子李承乾叛乱,唐玄宗一日杀三子,等等诸如此类事件,都是皇族内部的流血事件,背后都是权力的争夺。

    那么,对秦始皇同样也有着这样的困扰,他不想与任何人分享自己的权力,所以他在生前既不立后,也不立太子。

  • 其三,多子的困扰
  • 关于秦始皇的记载中,有关他的后妃记录不多,但他的儿子们却是不少的。史料记载,秦始皇的儿子多达二十多个,与后来的康熙也有得一比。

    同是封建帝王,儿子多的后果大致也是一样的,那就是为皇位争破头,互相残杀。

    以康熙为例,他倒是早早就立了太子,但立了废,废了又复立,把个二皇子折腾得够呛,同时自己也是心力交瘁。

    后来干脆不立太子,但儿子们当中总要有一位来继承大统,到底鹿死谁手,此后又演绎了惊心动魄的九子夺嫡,最后雍正虽然得了位,但关于他的争议也是不断。

    所以到了雍正,他发明了一个办法,就是将储君人选放于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额之后,这样在帝王生前至少免去争储的烦恼。

    难道秦始皇就没有这样的烦恼吗?个人相信是有的,或许他也是忌惮于诸子争位,所以在生前才没有立太子。

    对于上述三种观点,个人更倾向于他对权力的执着,就看秦始皇陵便足以感受他对这个世界的占有欲有多强烈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张骞出发时是一百多人,回来时为何只剩下两个人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就是因为当时的匈奴越来越嚣张,所以汉朝才想着要自己谋求一条新的道路。所以,当时就想到了要和大月氏结盟,共同抗击匈奴。但是要去到大月氏,必须要经过匈奴的地方。所以,这个出使的任务,本来就是一个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张骞还是去了。在出发之后没有多久,在穿过河西走廊的时候,就碰上了匈奴的骑兵。所以张骞

    • 战国时期,魏国到底在干什么,为何留不住人才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战国时期魏国为什么人才居多,小说颠覆战国之魏国,战国魏国40集电视剧

      [var1]当然,成也人才,败也人才,伴随着人才的流失,魏国在战国中期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落。那么,问题来了,战国时期,魏国到底在干什么,为何留不住人才呢?对此,在笔者看来,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首先,就第一点来说,则是因为魏国人才太过丰富,乃至于出现了外溢的情况。三家分晋后,魏文侯任用西门豹、子夏

    • 为什么刘邦手下的能人那么多,这背后的秘密是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邦的手下大将有哪些,刘邦手下重要人物,刘邦手下骊姬

      刘邦笑了笑,对大家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是因为我得到了汉初三杰的帮助,而项羽只有一个范增,还不能够信用,因此他才失败了!”大家都随声附和说:“陛下说的对,陛下说的对!”刘邦心里暗喜,“看来这些人都好对付,眼下的当务之急,是要把那些实力雄厚,且野心勃勃的异姓诸侯们,给彻底解决掉,他们和我一样,

    • 楚怀王这位脑袋一根筋的君王,如何把楚国坑到倾家荡产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楚怀王熊心简介,楚国为何不救楚怀王,楚怀王墓

      [var1]影视剧中的楚怀王他派遣使者到各国游说,积极出钱出力,组建“合纵倒秦”联盟,出军击秦,结果秦国开关延敌,大败联军,这让楚怀王意识到成事不在人多,人多不如人精,所以也不在搞倒秦了,而是和齐国结成联盟,共同抗秦,虽然不能对秦国形成实际威胁,至少也能威慑秦国不要乱来。秦国见状派出张仪游说楚怀王,

    • 她是战国四大美女之一,2个国家因争抢她而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国时期十大美女,战国中的四大美人,战国有名的三个女人

      息妫,与西施、文姜、夏姬并称为春秋时期四大美女。史书上描写她:面若桃花,明眸似水,修短适中,顾盼生辉。历史上又称她为桃花夫人。[var1]息妫是陈国美丽高贵的公主,不但生得好而且嫁得也好。她有个姐姐嫁给了蔡国国君,息妫嫁给了息国国君,在当时传为佳话。息妫远嫁异国他乡,因为思念亲人,心情烦闷,睡不好,

    • 廉颇征战一生却无耀眼战绩,是否可称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大浪淘沙,我们再回首那段慷慨激昂的岁月,习惯性会找出四位军事大家,把他们列为战国四大名将。[var1]他们分别是白起,廉颇,王翦和李牧。但我们仔细的了解一下这四位,会发现老将廉颇会经常让我后人争议,他真的有资格被称为名将吗?白起破韩魏于伊阙,淹楚军于鄢城,歼赵军于长平等等李牧军事史上以步克骑第一人,

    • 云南密码(一):楚庄蹻入滇称王,汉武帝望云感伤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的云南虽然是蛮荒之地,却也发展有序,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打了血流成河、人仰马翻的时候,土著云南人还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一直到了公元前279年,楚国被秦国打的丢盔卸甲,为了寻找退路和向南发展,楚顷襄王派将领庄蹻率军通过黔中郡向西南进攻,经过沅水,向西南攻克且兰,征服夜郎国,一直攻打到滇池一带。此时的

    • 袁绍集团实力雄厚,为何会败于曹操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一个团队如果说想要变的英勇无敌,能够去抵御外界的攻击的话,那么团队内部首先就要保持统一以及团结。但是在当时袁绍的团队虽然说比较的集中,人数也非常的多,实力更是十分的雄厚,但是在袁绍集团的内部斗争实在是太多。袁绍他本人其实是非常有勇有谋的,而且在他当时手下的一些文臣或者是武将都比较的杰出。可是比较可惜

    • 资源贫乏|地缘劣势,燕国扼守北疆依附政策却能在大国夹缝中生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燕国侯府全文,燕国在山东有领土吗,燕国十大名将

      [var1]在那个依靠农业经济为国家财政收入主流的时代,燕国如此的农业条件为经济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阻碍,而那时整个天下的商业本身就不发达,燕国又不像齐国那样位居东海之滨,有着在海上贸易的先决条件。所以,这个国家的财政收入一直都比较薄弱,可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强盛的经济实力,国家各个方面的发展都

    • 孔子被笑“乡巴佬”,是如何逆袭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孔子小时候很聪明,但他的父亲去世后,家境变得贫困。孔子十五岁时,成为了一个牧羊人,一面放牛,一面默默地读书学习。后来孔子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教师,许多学生来到他的门下求学。他的教学方法非常严格,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能力。[var1]孔子的智慧和博学使得他受到了各个国家的重视,他曾经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