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盛极一时,是什么原因造成墨家逐渐没落

战国盛极一时,是什么原因造成墨家逐渐没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590 更新时间:2024/2/8 20:54:52

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宗法制遭到冲击,周王室的统治能力日益衰微,诸侯们为了掠夺更多的资源,吞并其他政权,招纳贤士,互相征伐,使得当时社会出现了百年的动荡变革。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社会产生了剧烈变化,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各国统治者为了寻求变革治国之道,大力发展私学,鼓励学者们著书立说,热烈争辩,阐述各自的政治主张和思想主张,使得当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

据不完全统计,当时社会共有190多种思想学派,其中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儒家和道家了,当时甚至还传出了非儒即墨这样的观点,如果说孔子是春秋时期影响力最大的思想家,那么墨子便是战国时期最伟大的思想家了。

墨子反对战争,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提倡兼爱非攻,非常关注百姓的利益,与儒家思想有多处相悖之处。

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儒家却成为了我们古代正统思想,但是墨家却慢慢销声匿迹,其地位甚至还不如法家,那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墨家究竟为何会没落呢?

[var1]

孔子

红极一时多风光

墨家的鼻祖是墨子,他曾经在宋国做过大夫,他少年之时曾在手工行业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他精通器械制造,是当时非常著名的军事器械制造家,他的技术甚至可以与鲁班齐名。

墨子是我们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农民出身的哲学家,他所创立的墨家是一个政党组织,墨家在诸子百家中的名气极高,是少有的能文能武,又能制造尖端武器的组织。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前科技部主任李约瑟曾经在《我们科技史》上这样评价过墨子,他说:“仅一个墨子就能够抵得上整个古希腊”,他这句话高度赞扬了墨家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技术。

[var1]

墨子

墨家与其他学派不同,墨家是一个非常严密,纪律严格的学术团体,墨家前期非常关注社会、政治、人生、战争问题,而后期则在逻辑学和科学器具方面做出过杰出贡献。

墨家以兼爱非攻为主,与道家的杨朱学派并称为两大显学,孟子当年就曾评价过:“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由此可见,墨家思想的影响力极其之大。

墨家反对战争,反对铺张浪费,主张不分彼此,杜绝亲属有别,与儒家的部分主张针锋相对。

[var1]

孟子

兼爱非攻脱实际

墨家的主要思想有五点,第一点便是兼爱非攻,墨家认为各国政权之所以会互相攻伐,互相残害,就是因为他们不相爱,墨家提倡人的心中应当有爱,不仅要爱自己,而且还要爱别人,把别人的家当做自己的家,把别人的国看作自己的国,唯有不分亲疏,同等看待世间的一切,才能够杜绝战乱。

墨子认为只有大家做到兼爱,便能够非攻,互相攻伐不仅会破新生产,伤害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还会破新自然,他认为,所有的进攻型战争都不值得被提倡。

兼爱非攻的思想虽然非常美好,但是却是一种不合实际的空想,与当时社会主流思想和大环境不相符,所以并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墨家提倡尚同和尚贤,在墨子看来,没有与生俱来的富贵,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尊卑,他非常反对世袭制度,认为世袭制度极度不公平。

[var1]

墨家

如果官员世家能凭借世袭永久保持高贵地位,而民众则一直处于卑贱地位的话,那社会就会产生动乱。

孟子认为与其追求血缘的尊贵性,更应该崇尚贤才,让真正有实力的人做官治国,即便是农民和工匠,只要他们有才能,就应该被举荐出来做官,他的这种思想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取得话语权和政治地位的思想。

尚同思想是尚贤思想的扩大,墨子认为不只是官员,就连天子也要由贤者来担任,他觉得如果能够让天下人共同抉择出真正有智慧的人来做天子的话,那天下就就会太平了,但是可惜的是墨子的尚贤、尚同思想只是一种善良的愿景罢了,当时社会根本就不可能实现这种思想。

尚同与尚贤的思想既危害了地主和官僚集团的利益,而且还危及到了天子的统治地位。

[var1]

墨家

第三是节约和节葬,这种节约思想同样是墨子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墨子认为统治者应当勤俭节约,增加生产,与其去侵占他人的领土,抢掠他人的资源,不如将目光放在本国之中,大力开发本国资源。

为了更好地达到节约的目的,墨子又针对儒家的厚葬思想做出了抨击,墨子主张葬礼不分贵贱,既不需要放陪葬品,也不需要人守丧,已去之人埋葬之后,应当马上参加生产劳动。

将财富埋在坟墓里,一直为伤去之人守丧既会影响生产劳动,也会阻碍地方富强。

墨子的这一点思想同样具备进步性,能够切实的维护生者的利益,但是由于礼乐思想根深蒂固,他的这条主张违背了尊卑和人们抒发情感,所以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最后两点是非乐和非命,墨子说“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他认为音乐是享乐的一部分,如果统治者和官员整日沉迷音乐的话,将会影响他们治理朝政。

[var1]

墨子

若是老百姓整日沉迷音乐的话,则会大量占用劳动的时间,阻碍天下进步,因此墨家对音乐等享乐之事极为不满,主张废除音乐。

最后一点主张非命则于明鬼相冲突,墨子认为人可以相信鬼神,如果天下之人都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赏罚分明的话,那便不会做乱了。

但是他又提出如果大家都相信天命之说,也会使朝中大臣滥竽断案、农民懒于耕种、妇女懒于织布,造成天下大乱,不过不论是明鬼还是非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从墨子的主要思想中可以看出他的主张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是可惜这些主张并不适用于春秋战国的社会背景。

若强行推行,必然会引起统治阶级特别是儒家子弟的不满,所以春秋战国结束,汉朝登上历史舞台之后,墨家便很快销声匿迹了。

[var1]

墨家

销声匿迹多遗憾

墨家衰微主要有六点原因。

其一,墨家是诸子百家当中最重视科技发展的学派,这群能工巧匠齐聚一堂,确实制造了大量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精妙工具,但是他们对于科技的重视却脱离了当时的时代需求。

墨家太注重器具的创新性,而忽视了传承能力,造成了后期青黄不接的现象。

无论是春秋战国、大秦王朝还是大汉王朝,最注重的便是驾驭百姓,维护统治,统治者最迫切的需求便是维护思想上的统一,但是墨家思想的内核却与统治者的思想相悖,注定无法得到发展。

其二,墨家思想具备排他性,无法扬长避短,不论是儒家思想还是道家思想,都愿意结合其他学派的闪光点,顺应时代发展,改正自身错误,但是墨家学说却具有极强的排他性。

[var1]

墨子

由于墨家的规章制度及其严格,行为准则清晰严明,墨子本人性格倔强,所以墨家弟子很难接纳不同的意见,拒绝批判自己的学说,导致墨家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其他学生拉开了差距。

第三,墨家忽视了当权者的利益,冒犯了既得利益者,所以一直为统治阶级所不容。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说墨家的思想理论为当时社会所不容,但是对于当今社会来说却有着非凡的借鉴意义。

第四,墨家思想过于理想化,通过分析墨子的思想主张,我们会发现他的理论与人性相悖,人性的本质是利己和贪婪,他想抹去人的贪欲,创造平等社会,在封建时代是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的。

[var1]

墨子

第五,墨家思想本身就非常的矛盾,墨家思想的兼爱体现了他们对平等的关注,但是他又承认君主、臣子、百姓之间的阶级联系,这就导致从理论层面,他的主张就无法实现。

更何况他的非命和明鬼在理论上也不能共存,因此墨家学者在与其他学派辩论之时,很容易受到抨击。

第六,墨家思想衰微也与外部原因息息相关,彼时,儒家、道家等其他学派都想让自己的思想推而广之,所以他们便会在辩论的过程中互相排斥、打压其他学说,墨家作为除儒家外的第一学说,也受到了其他学说的打压。

因此秦汉大一统,法家和儒家得到重用之后,墨家思想便逐渐销声匿迹,不为世人所重视了。

[var1]

墨子

墨家学派机构严明,墨家思想机制严格,与封建社会的发展进程和发展潮流相悖。

墨子的主张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性,必然无法得到发展,因此不懂得与时俱进的墨家便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了一大遗憾。

参考资料

墨翟与柳下跖——兼论“显学”墨家的没落.李昆

诸子百家之—墨家思想.历史大全网

诸子百家的思想及特点.环球网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张飞马超谁地位高?古籍记载颠覆历史,史学家:二人不在一个等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话说,三国属于我国一段非凡的战乱年代,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乱世,才让时势成就了无数的英雄,也为后世留下无数传奇故事,但是在这些故事中,有很多是后人编撰的,只有很少数的才是属于史实的。再加上三国距今已有1800来年太过于久远,现在的人们也只能依靠一些历史遗留线索来推演当年的历史真相,这样难免会出现各种偏差

  • 邯郸保卫战:战国最后一次大国博弈,赵国凭何逆风翻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国为啥打赢邯郸之战,赵国起,邯郸赵国王宫复原图

    [var1]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秦赵长平之战爆发。规模空前的两家主力的最后决斗,最终是秦军摘走了胜利的花魁。面对失败的对手,洋洋得意的统帅白起坑填赵卒四十万,秦皇无动于衷,赵军却自此蓬勃,成功笑到最后,成为战国最后一次大国博弈的赢家。反对出兵的白起长平之战已有八月,铺天盖地的喜悦被时间消磨,秦王再也按

  • 刘备少时家境贫寒,织席贩履的涿郡贫农,是否真是汉室宗亲?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然后父亲早亡,被迫织席贩履了几年,和母亲相依为命,这几年内他家的生活水平应该只比普通农民稍好一点。但是他早年在宗族子弟中的表现很好,所以宗族里有一个堂叔很看好他,觉得自己这个皇族旁支能不能东山再起,希望就在这个侄子身上,所以资助他去游学,这才认识了卢植,公孙瓒等等。刘备早年的家境,虽然不能跟曹操袁绍

  • 上下五千年33:郑庄公乱世奸雄,繻葛之战,春秋五霸拉开序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春秋战国徐公简介,历史上的春秋五霸之战,春秋五霸郑庄

    郑庄公上集欲擒故纵害伤自己的弟弟太叔段,后来又掘地见母,赢得好名声,这次他又要出场了。话说周宣王在位的时候,为了防止东夷的入侵,在周朝东南边境分封了很多的同姓诸侯国,他的弟弟姬友被分封到郑,史称郑桓公,周幽王时期,郑桓公任周朝卿士,相当于周朝的宰相。申氏和西戎攻陷西周首都镐京的时候,郑桓公护驾战伤,

  • 为什么刘备和曹操,都愿意先抢地盘,再抢对手儿媳?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各个年龄看曹操和刘备,曹操和他的儿媳,刘备为何开枪打死曹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曹操的故事。事实上,大多数人都熟悉它。官渡之战后,打败了比自己强大得多的袁绍。打败袁绍父子后,曹操见到了袁绍那个美得可以用惊天动地来形容的儿媳妇,就是袁熙的妻子甄氏,也就是后世传说中的甄宓。以曹操的性格,把这个女俘俘虏留在身边也是情理之中,但问题是,按照主流的说法,甄宓是被曹丕发现

  • 堪比吕布马超的三国名将,却被刘备遗憾错失,不然必入蜀汉五虎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马超个人简介,马超龙雀,正史记录刘备马超

    三国时期是一个群雄称霸的年代,但凡有一些本事和势力之人都纷纷建立自己的山头,野心大的想建立自己的国度,比如袁绍、孙坚等党羽,野心小点的也是想浑水摸鱼,这样的枭雄自然占据大多数,公孙瓒、刘表等人就是如此,争来争去剩下了最有势力的三方,那就是曹操、刘备与孙权,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魏、蜀、吴三

  • 小伍叔讲春秋战国之齐国(3)小白是如何成功登上国君之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国七雄之齐国简介,解读春秋战国之三十,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牛人

    [var1]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说这管仲在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的时候,每次分钱的时候管仲都多拿一些,鲍叔牙就说是因为管仲家里穷,他原意多分些给管仲;管仲当兵出去打仗,每次都躲在最后,别人都笑话管仲贪生怕伤,而鲍叔牙却说,不是管仲贪生怕伤,而是家里有老母亲

  •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一生为赵国南征北战,最后为何客伤他乡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国赵国十大名将排名,战国四大武安君赵国,战国四大名将字号

    战国有四大名将,记住他们很容易:秦国有白起、王翦;赵国有廉颇、李牧。长平之战白起未到时,廉颇在前线、白起到达战场后廉颇已归;灭赵国之战王翦到,李牧却被赵王迁斩杀了。所以,战国四大名将中白起与廉颇从未正面交锋过,王翦与李牧也未真正碰面过。也可幸他们没有直接接触、碰面,一接触必有胜负、一碰面必有输赢,而

  • 说一说刘备伐吴,真是一个战略失误?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伐吴的真实经历,刘备伐吴完整版,三国演义老版刘备伐吴

    这个(天下形势有变)应该就是指吴蜀国力已达相当对抗曹魏又愿意共同举兵讨伐的时候,所以说最正确的方针就应该是让吴蜀两国关系搞好,国力增好,一同倾全力伐魏,更可号召其它种簇加入伐魏,才能灭除刘蜀的真正敌人,当曹魏被灭后,东吴就不属于很难对付的对手了,之所以说东吴不难对付,就是看一下后来蜀国被魏邓艾灭后,

  • 司马懿死前留一计,千年后被农民破解,为何有人说他不如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据说司马懿跟诸葛亮就是一对生死冤家,活着时斗,死了还在斗。两人死前还各自留下一计互相掐斗。然而诸葛亮厉害就厉害在他所留的计谋,至今都没有能破解,而司马懿的计谋时过千年就被一个老农民给破解了,因此大家都笑称司马懿始终不敌诸葛亮聪明。时间约在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左右,我国河南省偃师市的南蔡庄有一个姓杨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