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禄山如此强大的军队,为什么安史之乱仅仅几年就被平定了?

安禄山如此强大的军队,为什么安史之乱仅仅几年就被平定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600 更新时间:2024/2/6 11:30:19

背后的始作俑者安禄山,凭借一场安史之乱,声名大噪,然而他的所作所为,却给整个盛唐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危机与风险,实际上按照当时安禄山的兵力,是完全能够与唐军所抗衡的,而且在起兵造反之前,安禄山就用自己独特的神技,将大唐的统治者安抚的顺顺当当。

安史之乱总共持续了7年有余,这场反叛的最终领导者安禄山,如果能够从头到尾贯彻这场战乱,相信还是可以打到10年之久的。

当时仅仅在安史之乱发生没多久,安禄山就已经因为内斗撒手人寰,而且是死于自己的亲儿子之手,整个安史之乱的二头领史思明,最终也在安史之乱的倒数第2年,被自己的儿子史朝义杀害,群龙也不可无首,对于整体战略格局的掌控者安禄山一死,再加上史思明的死亡,这场起义最终的败局已定。

当然,在这里并非有否定史思明能力不行之意,实际上史思明的领兵作战能力远在安禄山之上

只不过他们二人术业有专攻,史思明掌握着用兵大权,而安禄山在当时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了安抚君心,正是由于这样的天合之作,才为整个安史之乱的爆发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否则要在此前没有准备好之前,他们贸然行动,势必会提前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实际上这场安史之乱的平定,在安禄山死后,本来可以速战速决,轻松完胜

因为当时看见大势已去的史思明已经率部下8万余人投降,只有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还在孤军作战,但就因为当时的统治者唐肃宗协调有误,并没有集中兵力将其一举歼灭,反而在那样的危急关头,怀疑衷心于自己的部下,甚至怀疑到了自己的儿子头上,所以进一步削弱了唐军战斗力,又是一盘散沙的唐军,也毫无疑问地被安庆绪打败了。

这下可好,本来当时已经投降的史思明,看到唐军竟然如此不堪一击,此前那颗蠢蠢欲动的心再次膨胀起来

所以当即决定再次反叛,杀唐军一个回马枪,何况当时由于消息传达并不及时,许多唐军都误认为史思明的部下就是自己人,正因为如此,也进一步加剧了唐军的溃败之势,最终死伤惨重。

老谋深算的史思明,最终成功诱杀了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自己再一次成为叛军首领,通过称帝进一步彰显自身地位。明明知道是自己的过错,才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而当时的唐肃宗却似乎不敢承认是自己的过失,反而拉上无辜的将领当垫背的背锅侠。

“一失足成千古恨”,唐肃宗也就在一次次的作死过程当中,逐渐偏离正轨

不仅自己决断失误,反而一次次干扰当时的指挥官的视线,唐军优秀将领为了避嫌,都已经不愿意再拿出100%的实力为唐王朝效力,这才是最终延长战事的根本原因,就这样唐军在一次次迂回折返当中,也被搞得精疲力尽。当时的唐肃宗甚至怀疑到了世代忠将仆固怀恩家族的头上,最终又一次加剧了唐王朝的危机。

要不是在安史之乱第6年,史思明最终死于自己的儿子史朝义,这场战乱还会被无限期的延长下去,安禄山的叛军实力虽强,但却终究不得民心,尽管整个唐王朝的唐军,不能够齐心协力,但他们最终代表的也是正统皇家地位。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代皇权在不断的重构中,有遇到哪些困境吗?如何解决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一句话概括明代皇权,明朝皇权转移的危机,明朝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在新型的政治体制中,皇权逐步退居幕后,日益呈现礼仪化的形态,皇权开始受到政治体制内部的各种力量的制约。不仅要面临文官集团的制约,还要受到宦官集团的制约,同时日益独立的舆论环境也使得皇权面临着儒家道统的驯政,旧有的洪武式皇权开始进入困境之中。在这一局面下,皇权不得不使用包括暴力钳制、留中怠政等被动的手

  • 唐玄宗因她一天杀了三个亲生儿子,她却因为自己的阴谋诡计被吓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玄宗一日杀三个儿子,赵文瑄唐玄宗,唐玄宗为什么能封钟馗

    01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家喻户晓,实际上杨贵妃入宫的时候,玄宗已是五十多岁的老头子了。那么在杨贵妃入宫之前,玄宗最宠爱的女人是谁?他大好的青春年华都与谁消磨了呢?这个在玄宗心目中能与杨玉环并肩,甚至比杨玉环更尊贵的女人就是武惠妃,也就是武则天的侄孙女,寿王李瑁的母亲,杨贵妃的亲婆婆。她的父亲是恒安

  • 用地理视角,深度分析朱元璋崛起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伯陵说:这是元明风云的第二篇,我们从地理的角度,聊聊开局一个碗的朱元璋,是如何打下万里江山的。一、在数千年历史上,自南向北统一我们的例子只有两个,一个是定都南京的朱明王朝,另一个是广东国民政府。但广东国民政府的统一,只是形式上的统一,而且是世界革命的大潮流下,国内外势力共同推动的、以新主义击败旧思想

  • 宋代冰裂纹瓷器真品图片特征和鉴赏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冰裂纹"也就是开片,又叫断纹瓷,是古代龙泉青瓷中的一个品种,因其纹片如冰破裂,裂片层叠,有立体感而称之。在哥窑的各种釉裂纹片中,"冰裂纹"排名首位,素有"哥窑品格,纹取冰裂为上"的美誉。因其在烧制过程中的独特开裂,展示出无限的自然美。可惜的是,烧制"冰裂纹"的工艺在宋代后失传了。↓↓↓浑然天成的冰

  • 崖山海战南宋虽亡,但民族气节仍在,“宋末三杰”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男子便是左丞相陆秀夫,而他背上的少年,则是南宋末代帝王赵昺,当时跟随南宋朝廷流亡军民,宁死不屈,纷纷投海明志。而这一跃,宣告立国319年的大宋王朝灭亡。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南宋最后的气节——宋末三杰。1273年,与蒙古抗衡了近四十年之久的襄阳失守,使南宋的防卫系统彻底崩溃。在伯颜的带领下,元兵于12

  • 唐朝宰相被贬,愤然自比橘子,留下了惊艳世界的千古名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被贬的著名诗人,唐朝产橘子,唐朝被贬官员的称呼

    说起张九龄,我们往往会想到他是开元盛世中最后一位名相。如果说起他的诗歌,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是那首《望月怀远》。其中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引发千年的思念之情。这是张九龄在贬谪出朝廷之后所作,其实他当时还写下了《感遇十二首》。这十二首诗,篇篇托物言志,抒发了高尚的情怀,其中最著名的还是第七首:

  • 历史上的狄仁杰,被外国人扭曲,他在唐朝究竟是什么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狄仁杰对唐朝有贡献吗,唐朝诡事录狄仁杰在哪,唐朝历史人物狄仁杰

    前些年出现了一部电视剧叫做神探狄仁杰,这部电视剧让后人对狄仁杰变得非常熟悉。在电视剧中,出现了狄仁杰破案的事情,而且狄仁杰是无一冤案的,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狄仁杰的破案才能,足以媲美后世的包拯。历史上的狄仁杰与电视剧中的一样,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不仅是帮助了百姓,同时破获了非常多的案件,而且无一冤案

  • “我爸是李刚”之宋代分纲——最后的真男人到底是干了些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代李刚,李刚案判决书,我的老爸是李刚

    相信李刚之事大家早有耳闻,笔者也就不多说了,接下来我们要介绍的这个北宋王朝的“李纲分纲”,虽然无论是在血缘,还是在时代上,他们两个都没有任何联系,但是他们两个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同样是凭借个人的努力获得了较高的社会政治地位,却也同样因为倒霉最终失去了所有。下面就由笔者来带领大家走进这一段可歌可泣而

  • 王阳明:你遇到的,都是“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阳明命,佛说发生的一切都是命,王阳明人生的路

    王阳明,明朝时的名人,不仅是思想家,还是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可是他的人生并不顺畅,却在沉沉浮浮中,改变了命运。正所谓,你遇见的,绝非偶然,总要带给你什么。智者逆天改命,愚者听天由命。若你能像王阳明一样,把遇到的一切,当成一种历练,一定会变成命好的人。01困住你的,摆脱了,叫“自渡”。二十多岁的王

  • 宋代是如何对待冤假错案的?又是怎样追究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也曾发生过类似的错案。宋代发生了一起错案。南宋孝宗淳熙年间,一封从边境寄往朝廷的军事密信被私拆,里面塞着匿名信。经朝廷彻查,火思是池州的棋子,即传递军事信件的士兵。王青的民营企业制度。当时宋朝在边境与金国对峙,王庆违反军纪,事关边角,后果十分严重,因此被判斩首。谁知几年后,别人的眼光才发现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