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玄宗因她一天杀了三个亲生儿子,她却因为自己的阴谋诡计被吓死

唐玄宗因她一天杀了三个亲生儿子,她却因为自己的阴谋诡计被吓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802 更新时间:2024/1/21 4:11:45

01

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家喻户晓,实际上杨贵妃入宫的时候,玄宗已是五十多岁的老头子了。那么在杨贵妃入宫之前,玄宗最宠爱的女人是谁?他大好的青春年华都与谁消磨了呢?

这个在玄宗心目中能与杨玉环并肩,甚至比杨玉环更尊贵的女人就是武惠妃,也就是武则天的侄孙女,寿王李瑁的母亲,杨贵妃的亲婆婆。她的父亲是恒安王武攸止,因父亲早逝,武则天将其接到宫中抚养。

武则天年老体衰后,大臣们发动“神龙政变”,将皇位抢了回来,可惜被扶上皇位的李显懦弱无能,被妻子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玩弄于股掌之间,眼看李家天下又要落入外戚手中。

英明果敢的李隆基联合姑姑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铲除了韦后的势力,将父亲李旦推向皇位,不久同样懦弱的李旦退位,传位给儿子李隆基,是为唐玄宗。

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侄孙女,李隆基是武则天的孙子,二人虽然说不上多熟悉,但还是见过面的,还是临淄王的时候,李隆基就对这个娇媚动人的小女孩颇有好感。

继位后,李隆基便刻意询问武惠妃的下落,此时武惠妃早已长成一位美艳绝伦的大美女,李隆基大喜,将其带回去,封为婕妤。

02

自幼在宫中长大,又亲眼目睹了两次政变,武惠妃还是有一定心机的,但跟武则天比起来,显然不可同日而语。当然,玄宗喜欢的正是她这种既善解人意又柔弱乖巧的小女子。若真的和武则天一样争强好胜,武惠妃能不能受宠都是个未知数了。

因玄宗的偏爱,武惠妃一入宫就是专宠,几乎抢了所有嫔妃的风头,接连生了三个孩子,长得都很漂亮,奇怪的是,孩子生下来不过一两年都早早的夭折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武惠妃早期对后妃之间阴暗血腥的争斗经验不足。

回过味的武惠妃生下第四胎,也就是寿王李瑁后,要求将孩子寄养在宫外。虽不合宫中规矩,却不忍武惠妃伤心,玄宗答应了她的请求,此后武惠妃又生下一男两女,全都平安的长大了。

历史上的玄宗对武惠妃究竟有多宠爱?玄宗一生有三十个皇子,但对武惠妃生的孩子格外恩宠,享有其他皇子没有的殊荣。寿王李瑁封王后遥领益州大都督、剑南节度使;盛王李琦封王后领扬州大都督;咸宜公主,得实封一千户,大大超过了公主本来的五百户;太华公主作为二人最小的孩子,不但实封一千户,还得到崇仁坊的一所宅院。

因武惠妃孩子们的超规格待遇,不断有大臣上谏书,玄宗一概置之不理。寿王李瑁想要求娶蜀州司户杨玄琰的女儿,也就是杨玉环为妃,武惠妃几句温言软语,便促成了这桩婚事。在古代,就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对自己的婚事都没有主动权,更别说皇家了,但寿王李瑁有个无所不能的好母亲。从历史记载来看,武惠妃提出的要求,玄宗几乎没有不满足的。

03

与对武惠妃情深义重相对应的便是对原配王氏的冷漠。王皇后虽然出身不是特别高贵,但因父亲李旦被武则天流放排挤,李隆基只是顶着临淄王的头衔,并没有皇子皇孙的待遇,两人也算门当户对。

刚结婚时,小夫妻还是比较和睦的。王氏本是将门虎女,有胆有识,智勇双全。在玄宗发动政变诛杀韦后时,王氏淡定从容的在幕后出谋划策,并让父亲王仁皎和兄长王守一全力助其一臂之力。

李隆基登基后,虽然感念王氏的同舟共济,将之册封为皇后,但因其没有子嗣,便将赵丽妃的儿子郢王李瑛立为太子。赵丽妃出身低微,是潞州名动一时的名妓,在武惠妃没有进宫之前是玄宗最为宠爱的女子之一。

庶子被册立为太子使得王氏的心理落差很大,却又无可奈何,随着宫中各色美人的增多和自己的年老色衰,她越来越苦闷:自古无情帝王家,那份患难与共的情义能支持她走多远呢?

武惠妃艳压六宫粉黛,进宫之后赵丽妃、刘华妃、皇甫德仪等人很快失宠,王氏也更加清冷孤寂。之前的赵丽妃虽然受宠,儿子也被封为太子,但直到武惠妃进宫之后,玄宗才真正起了废后的念头。

玄宗将心中的想法告诉了大臣姜晈,姜晈嘴巴不严,将这事泄露了出去,惊恐失措的王氏哭泣着央求玄宗:“陛下独不念阿忠脱紫半臂易斗面,为生日汤饼邪?”

阿忠是王氏父亲王仁皎的小名,这句话的意思是,皇上,您难道忘了穷困之时,我爹脱掉身上的衣服,典当了换来一斗面,给您做汤饼过生日的事了吗?

玄宗听之动容,又想到王皇后平时为人和善,与嫔妃宫女相处得很融洽,废后之事不再提起,并斩杀了多嘴的姜晈。虽然暂时保住了后位,但王氏和兄长王守一的危机感并没有彻底消除,觉得没有子嗣绝非长久之计。

王守一花重金请来和尚明悟,取霹雳木刻上天地文与玄宗的名讳,上写有早生贵子,与则天比肩之类的话语,让王氏随身佩带。

此秘密被武惠妃知晓后,便暗地里向玄宗揭发,玄宗派人去查,竟然真有此事,于是龙颜大怒,先有武则天几令大唐江山易姓,后有韦皇后干政,导致朝局大乱,现在又有人想学武则天,玄宗岂能容忍?王氏遂被废,三个月后抑郁而终,兄长王守一被处死。

04

王氏被废后,玄宗一心想把武惠妃扶上后位,无奈朝中大臣极力反对。御史潘好礼上疏表示,前朝的教训太深刻了,武惠妃的远房叔公武三思与远房叔父武延秀都是干纪乱常之人,武惠妃作为武则天的侄孙女,能常伴君王侧已是最大的荣幸了,不可再予以后位,以免后患无穷。

玄宗虽然极其宠爱武惠妃,但朝廷上下正处在一致反武的高潮下,玄宗也对武氏之乱及其影响心有余悸,立后之事只好搁置不提。

武惠妃虽因此与皇后之位无缘,其规格待遇却比皇后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但如此,其母杨氏被封为郑国夫人,弟弟武忠与武信也被加官晋爵。

武惠妃盛宠不衰,所出子女也被玄宗视若珍宝,太子李瑛因长期被冷落而多有怨言,并有意扩张自己的势力。武惠妃之女咸宜公主的驸马杨洄是个有野心的人,且善于逢迎,处处留心观察李瑛的短处,并向武惠妃打小报告。

武惠妃借机向玄宗哭诉太子结党营私,想要谋害她们母子。玄宗果然震怒,欲废太子,却遭到朝中大臣的一致反对。中书张九龄以骊姬、江充贾南风、独孤皇后等人故事劝谏玄宗不要轻易废太子,乱了朝纲,玄宗只好作罢。

张九龄罢官后,奸相李林甫取而代之。李林甫揣摩武惠妃的心意,时常对玄宗说寿王的好话,武惠妃十分感激,把他当成自己人。

一次,驸马杨洄再次向武惠妃透露,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与太子妃薛氏之兄薛锈经常聚在一起,共谋异事。

武惠妃觉得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便设计派人去召三王入宫,说是宫中有贼,想请他们进宫护卫。也是三人急功近利,立功心切,竟然未加思索便答应了。武惠妃转过脸又告诉玄宗:“太子素来不满皇上对臣妾母子的抬爱,如今跟二王要谋反,已经身穿铁甲进宫了!”

玄宗闻言大惊,忙派人察看,果真如此,问宰相李林甫商议如何处置。李林甫心知是武惠妃的诡计,便道:“这是陛下的家务事,不是臣等应该干预的。”玄宗遂废三王为庶人,赐死薛锈。不久,三位庶人皆遇害。

05

铲除了太子,武惠妃距离自己的目标又近了一步,纵然会有朝臣反对,但以武惠妃统领后宫多年,类似于皇后的地位,以及玄宗对武惠妃的包容宠爱,寿王李瑁被册封为太子指日可待。

只是心中有鬼,便怕鬼敲门。三王死后武惠妃惊吓过度,害了疑心病,声称夜深人静会看到太子等人的鬼魂找她索命,自此一病不起。玄宗为给爱妃治病,请来巫师在夜里作法,并为三王按照皇子的规格改葬,甚至还处死其他人来陪葬,以消除三王的怨气。只是各种办法用尽,武惠妃却没有一点起色,最终被自己吓死,时年38岁。

比起武则天,武惠妃显然谋略不足,也不够狠绝,却偏偏做了自己心理承受范围之外的事,最终落得香消玉损,也算是罪有应得。玄宗追赠其为皇后,葬于敬陵,谥为贞顺皇后。

值得玩味的是,皇子李琮请示是否完全按照皇后的丧仪,皇帝所有子女都为其服丧?玄宗叹息许久,命沿用妃嫔丧仪,仅让其亲生子女服丧。可见玄宗对武惠妃害死三王也是痛心不已,只是生前不忍责备罢了。

武惠妃死后,玄宗感觉自己一下子成了垂暮的老人,时常伤春悲秋,每日自怨自艾,几乎荒废了朝政。在太子的人选上,他综合朝臣们的意见,把皇三子李玙立为太子。寿王李瑁因母亲失德而与太子之位失之交臂,武惠妃算计一生,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为别人做了嫁衣裳。

看到玄宗茶饭不思,郁郁寡欢,宦官高力士献言说,寿王妃杨玉环和逝世的武惠妃在容貌和气质上都极为相似,可以找机会让两人见上一面。玄宗一见杨玉环的真容,便放不下了,此时杨玉环嫁给寿王李瑁已经五年,只是尚无子嗣。

武惠妃万万想不到的是,自己死后,顶替这个空缺的竟然是自己的亲儿媳,而寿王李瑁不但太子的位置没捞到,反而被父皇抢了老婆,可算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倘若没有构陷三王事件的发生,武惠妃便一直是那个等同于皇后的宠妃,倘若武惠妃没有香消玉损,玄宗也断然不会对自己的儿媳起了贪念。如此看来,武惠妃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成全的只是别人的一场风花雪月。

策划:鱼羊史记监制:鱼公子

撰文:洛轻尘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本文由「鱼羊史记」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欢迎转发朋友圈。

更多文章

  • 用地理视角,深度分析朱元璋崛起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伯陵说:这是元明风云的第二篇,我们从地理的角度,聊聊开局一个碗的朱元璋,是如何打下万里江山的。一、在数千年历史上,自南向北统一我们的例子只有两个,一个是定都南京的朱明王朝,另一个是广东国民政府。但广东国民政府的统一,只是形式上的统一,而且是世界革命的大潮流下,国内外势力共同推动的、以新主义击败旧思想

  • 宋代冰裂纹瓷器真品图片特征和鉴赏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冰裂纹"也就是开片,又叫断纹瓷,是古代龙泉青瓷中的一个品种,因其纹片如冰破裂,裂片层叠,有立体感而称之。在哥窑的各种釉裂纹片中,"冰裂纹"排名首位,素有"哥窑品格,纹取冰裂为上"的美誉。因其在烧制过程中的独特开裂,展示出无限的自然美。可惜的是,烧制"冰裂纹"的工艺在宋代后失传了。↓↓↓浑然天成的冰

  • 崖山海战南宋虽亡,但民族气节仍在,“宋末三杰”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男子便是左丞相陆秀夫,而他背上的少年,则是南宋末代帝王赵昺,当时跟随南宋朝廷流亡军民,宁死不屈,纷纷投海明志。而这一跃,宣告立国319年的大宋王朝灭亡。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南宋最后的气节——宋末三杰。1273年,与蒙古抗衡了近四十年之久的襄阳失守,使南宋的防卫系统彻底崩溃。在伯颜的带领下,元兵于12

  • 唐朝宰相被贬,愤然自比橘子,留下了惊艳世界的千古名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被贬的著名诗人,唐朝产橘子,唐朝被贬官员的称呼

    说起张九龄,我们往往会想到他是开元盛世中最后一位名相。如果说起他的诗歌,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是那首《望月怀远》。其中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引发千年的思念之情。这是张九龄在贬谪出朝廷之后所作,其实他当时还写下了《感遇十二首》。这十二首诗,篇篇托物言志,抒发了高尚的情怀,其中最著名的还是第七首:

  • 历史上的狄仁杰,被外国人扭曲,他在唐朝究竟是什么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狄仁杰对唐朝有贡献吗,唐朝诡事录狄仁杰在哪,唐朝历史人物狄仁杰

    前些年出现了一部电视剧叫做神探狄仁杰,这部电视剧让后人对狄仁杰变得非常熟悉。在电视剧中,出现了狄仁杰破案的事情,而且狄仁杰是无一冤案的,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狄仁杰的破案才能,足以媲美后世的包拯。历史上的狄仁杰与电视剧中的一样,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不仅是帮助了百姓,同时破获了非常多的案件,而且无一冤案

  • “我爸是李刚”之宋代分纲——最后的真男人到底是干了些啥?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代李刚,李刚案判决书,我的老爸是李刚

    相信李刚之事大家早有耳闻,笔者也就不多说了,接下来我们要介绍的这个北宋王朝的“李纲分纲”,虽然无论是在血缘,还是在时代上,他们两个都没有任何联系,但是他们两个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同样是凭借个人的努力获得了较高的社会政治地位,却也同样因为倒霉最终失去了所有。下面就由笔者来带领大家走进这一段可歌可泣而

  • 王阳明:你遇到的,都是“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阳明命,佛说发生的一切都是命,王阳明人生的路

    王阳明,明朝时的名人,不仅是思想家,还是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可是他的人生并不顺畅,却在沉沉浮浮中,改变了命运。正所谓,你遇见的,绝非偶然,总要带给你什么。智者逆天改命,愚者听天由命。若你能像王阳明一样,把遇到的一切,当成一种历练,一定会变成命好的人。01困住你的,摆脱了,叫“自渡”。二十多岁的王

  • 宋代是如何对待冤假错案的?又是怎样追究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也曾发生过类似的错案。宋代发生了一起错案。南宋孝宗淳熙年间,一封从边境寄往朝廷的军事密信被私拆,里面塞着匿名信。经朝廷彻查,火思是池州的棋子,即传递军事信件的士兵。王青的民营企业制度。当时宋朝在边境与金国对峙,王庆违反军纪,事关边角,后果十分严重,因此被判斩首。谁知几年后,别人的眼光才发现是其

  • 如何给自己选择合适的人才?学学曾国藩这几点能力可以减少选错率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曾国藩一生当中,最佩服的是他能够尽忠职守,能够反躬自省,有胆魄。对上敢于直言极谏,对下能够谦恭。而且他还有着识人用人选人之明。当时的学生,有左宗棠、李鸿章等学生都是他一手提拔出来的。当时有一天,李鸿章领了三个人来见老师曾国藩,刚好曾国藩不在家,于是李鸿章和这三个人就在家里等老师回来。过了许久,曾国藩

  • 我们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被慈禧看中后,却拒绝赐婚迎娶女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要讲的主人公和慈禧有着莫大的联系,他是我们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状元,是由慈禧亲自选出的,这位最后的状元叫做刘春霖。刘春霖从小家境贫寒,他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但是到了父亲那一辈,父亲转行做了一个小贩,而母亲在大户人家里做女仆。生活艰难,世道艰辛,刘春霖这一家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后来刘春霖的父亲因病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