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曾赞朱棣像年轻的自己,但为何他却皇位交给了朱允炆?

朱元璋曾赞朱棣像年轻的自己,但为何他却皇位交给了朱允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900 更新时间:2024/1/15 23:27:01

首先,马上可打天下,却无法治天下,地方想要繁荣富强需要仁君。朱棣出生时,朱元璋正在跟陈友谅激战,双方为夺得整片南方的控制权,打得是不可开交。正是这样,朱棣自幼在军营中长大,耳濡目染人彪悍杀伐之气,长大自然也成为了一名可玩谋略、又可亲统兵的帅才,刀剑在他手中甚至能玩出花来。朱元璋每每看到朱棣,都十分满意地对其称赞,说自己的一众儿子里,唯有朱棣最像自己。

朱允炆则不同,他父亲朱标深谙儒学中的“仁义”二字,自然也从小用儒家文化培养朱允炆,他们两父子皆是宅心仁厚、可谓是仁义之君。儒学大家宋濂曾受朱元璋聘书,奉命教导太子朱标儒家经典,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朱标对师父宋濂极尽仁义之事,在宋濂卷入政治纷争,要被朱元璋定罪杀头时,朱标不惜冒着触怒朱元璋,也要帮师父宋濂求情。

朱元璋当时虽然大怒,狠狠责罚了朱标,但终究还是放了宋濂,并跟朱标叹道:“朕以铁血手腕帮你打天下,你上位后再以仁义治天下,这不正好吗?”所以从这可以看出,朱元璋是希望仁君上位,将明朝治理出繁荣盛世的。而朱棣和朱允炆相较之下,自然是后者儒学气息更浓,更利于让百姓安居乐业。

其次,朱元璋太过喜欢朱标,可惜朱标却英年早逝,爱屋及乌之下,朱允炆成了弥补朱元璋心中,那份亲情空缺的最佳人选。上一点也粗略的提了一下,朱元璋对朱标可谓是关爱至极,不但将自己的开国功臣一个个拉来教导朱标,而且还大肆为他继位铺路,把其他儿子赶到边疆地带当王,不让他们觊觎朱标的皇位,而朱棣也是如此,才被分封到了北京。

然而在迁都一事中,朱标赴各地考察归来时,不幸突然恶疾,不久后便不治身亡了,这让晚年的朱元璋悲痛不已、心力交瘁,而朱允炆作为朱标的长子,成了朱元璋可以聊以寄慰的人,看到他就宛如看到了朱标一样。所以在立储君一事上,为了填补内心的空缺,朱元璋选择了朱允炆。

最后,受“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封建观念影响,唯有将嫡系子孙立为储君,最容易服众。而朱元璋的嫡长子为朱标,他也将其封为了太子,朱标伤后,嫡系就还剩下嫡孙朱允炆,若在嫡系尚在的情况下,改立亲王朱棣为储君,那么就意味着朱元璋的每一个儿子,都有着皇位继承权。这非常不利于皇位的顺利传承,哪怕朱元璋排除众异,强硬要求朱棣上位,那么在他伤后,还有谁能镇压这群亲王?

他们心里都会想,同样是父皇的儿子,朱标是嫡长子当皇帝也就算了,凭什么你一个四子朱棣也能继位?那把老二、老三放在哪里?所以定然会引起兄弟们间的手足相残,导致边境亲王纷纷起兵作乱,而不用有任何顾忌,他们同样有着继承权,只是在争夺这份权利而已,本就无可厚非,这就极其容易让明朝瓦解于内部。所以朱元璋唯有立嫡孙朱允炆为储君,这样就是告诉亲王们,皇位还是只能从嫡系出,这是自古的规矩,这样一来,哪怕他们想造反也名不正言不顺。

正是这样,朱元璋最终将皇位交给了朱允炆,只是后来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造反,这就不是朱元璋的意料之中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何不将皇位传给朱棣?专家:谁都行,就朱棣不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天子守国门”展现了大明的骨气,“郑和下西洋”让大明影响力辐射到大半个地球。这两件事都离不开明成祖朱棣的影子,毕竟都是他当皇帝时候的事。明成祖朱棣作为明朝第三个皇帝年号永乐,朱棣在位时候首先就是迁都北京。因为当时山海关外都是满族等许多敌对势力,北方边患十分严重.朱元璋觉得朱棣性格和自己一样,有些残忍

  • 唐朝时期的国土面积有多大,包括哪些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武德元年(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次年二月,开州蛮首冉肇则攻陷通州、开州城。 武德三年(620)十二月,李靖收复开、通二州。安史之乱后,陇右地区多为吐蕃所据,直至851年唐边镇克复陇右秦原等三州七关,沙州张义潮逐吐蕃守将以瓜、沙、伊、西等十一州归唐,到861年又收复凉州,自此除河北三镇外

  • 状元给皇帝戴帽子,引发后宫震动,锦衣卫勘破谜案,揭露人心险恶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锦衣卫简介,锦衣卫东厂西厂,明朝野史锦衣卫

    明宣宗明宣宗年间,民间沸沸扬扬地传着一件令帝王之家难以启齿的事情——明宣宗的宠妃兰妃与新状元李文清勾搭,给他戴了一顶帽子子。这兰妃乃是兖州知府张涛之女,自宣明宗见此女之后,就像是被勾了魂似的整日不离其左右。明宣宗独宠兰妃,其他妃子自然嫉妒,尤其是那一手遮天、皇帝也要忌惮三分的梅妃早就把她当作是眼中钉

  • 朱棣兵变造反,攻陷皇宫发现1圣旨,看完放声大哭:我对不起我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在他登基后,就立大儿子朱标立为太子,可惜的是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就立了朱允炆为皇太孙。当时朱棣的能力很强,而且也很有野心,朱元璋很早就看出了他的心思,于是就对他非常的忌惮。朱棣其实一直对皇位有意,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像朱元璋的性格,在朱标伤后,朱棣想,这我有机会了吧。很可惜朱元

  • 299清帝退位,淮军进入大同抢劫,大同起义领袖多数遇害 1912.2.25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大同府,朱衣阁。1907年法国汉学家沙畹拍摄。1912年2月12日,清廷宣读了宣统皇帝退位诏书。清朝268年的历史宣告终结。民国南北统一,全国遍悬五色旗。1912年2月23日(正月初六)清军率部进入大同城,入城部队是由郭殿邦、杨荣泰的淮军和陈希义率领的毅军两部分合成的。淮军军纪不严,入城后大索三日,

  • 靖康之耻有多耻辱?皇后宽衣解带牵羊礼后离去,妃嫔公主如娼妓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第1个耻辱就是赔钱,要知道战争是非常消耗钱财的,两个地方爆发了战争,战争结束之后,钱财方面也是需要补偿的,所以就看哪个地方是战败国了。每当这个时候,战胜国都会狮子大开口,开口索要大量的金银珠宝作为损失和补偿。金国胜利之后,就要求宋国赔偿,当时的宋朝因为战争国库空虚,而且连年的战争都没有民不聊生,金国

  • 乾隆退位给嘉庆帝后,太上皇的日子过得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太上皇,一般指的是当朝皇帝的父亲,或者退位的皇帝。历史上的能当太上皇屈指可数,能过得像乾隆一样滋润的太上皇更是没有。但是,虽然乾隆让位给嘉庆,但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手中的权势,像批阅奏折,人事任免调动,军事行动都需要乾隆亲自拍板,而嘉庆只负责主持庆典,出席一些典礼活动,国家大事依然牢牢地掌控在乾隆手上。

  • 包拯又不是皇帝,为什么有资格穿龙袍呢?不妨来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电视剧当中之所以让包公穿龙袍,那是为了彰显主角光环,也更是为了突出包公这个人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而且元、明、清时期戏曲比较发达,所以就衍生出了戏服、戏袍,这种戏曲服装上面的图案即使都属于四爪的蟒袍,老百姓也不知道真正的龙袍是什么样,毕竟山高皇帝远没见过,大家都以为这就是龙袍。所以包拯不是皇亲国戚,也

  • 考生因相貌太丑乾隆出上联挖苦,却被当场对出,乾隆大喜:赐探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科举考试中曾经有个规定,五官不全的人是不能高中及第,走马上任当官的。当官也得看脸,要是长得不好看,或者有什么残疾,肯定没有什么好前程。1789年,乾隆举办科举考试的时候,就遇上了一位相貌奇丑、五官有残疾的人。他在朝堂上宣召了这个人,第一眼就料定他肯定不是块当官的好材料,还拿他的样貌做起了文章,

  • 古代女子谁能在现代混得如鱼得水?我首推:李清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清照丈夫简介,点绛唇李清照经典语录,残花是李清照写的吗

    如果古代的女子穿越到现代,能混得如鱼得水的,我想了一圈,首推:李清照,一个拥有现代人灵魂的奇女子!下面来介绍一下在我心中,她当选的理由。一、妥妥的学霸一枚,文科理科啥都行,不偏科李清照出身诗书宦官家庭,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有很深的学术造诣,母亲王氏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文学修养很高,在这样的家庭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