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为什么非杀杨修不可?原因二人心知肚明,却不愿说破

曹操为什么非杀杨修不可?原因二人心知肚明,却不愿说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420 更新时间:2023/12/30 21:42:04

曹操杨修之父素有恩怨,杨修父亲是东汉末年的名臣,是东汉名门“弘农杨氏”的掌舵人,他历任侍中、五官中郎将、卫尉、司空、司徒、太尉等职,那他如何与曹操结怨的呢?建安元年的时候,汉献帝从洛阳迁到许昌,天子新迁,汉献帝自然要大会公卿,曹操上殿,看到当时任太尉的杨彪的脸色不对,曹操多疑,恐怕杨彪会趁机害他,吓得连宴会都没有参加,于是就借口上厕所跑了。

其实曹操会害怕原因很明显就是“心虚”了,当初曹操迎接汉献帝到许昌的目的就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害怕自己的计谋会被杨彪所发现,所以就以为杨彪想害他,之后就借口溜掉了。再之后的不久,杨彪便被罢免,并且曹操还诬陷杨彪与袁术是姻亲,想要将其下狱杀害,幸好这时候有孔融力保,所以杨彪得以幸免于难,这之后曹杨两家就彻底的结下了梁子。

曾经曹操盖了一座花园,盖成之后前去观看,曹操当时并没有说些什么,只是在门上面写了一个活字。众人看得不解,只有杨修出来显摆,说门内添活正是“阔”字,丞相的意思就是嫌这个园门太阔了,于是工匠对其改造。之后曹操再去看时,非常的高兴,就问是什么人知道自己的心意,大家都说是杨修,曹操虽然夸赞他,但是心里边还是挺忌恨的。

俗话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建安24年(公元219年)秋,曹操罗织罪名,以教唆曹植图谋不轨为由判杨修死罪,其实,这一幕杨修早已料到,临刑前,杨修对家人说,曹操早有杀我之心,按照我的推断,他能把我留到今天才动手已经是格外开恩、出乎意料了。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守陵人的头为何一夜之间全都消失?考古人员一席话让人心惊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白羊城守陵人,清朝守陵人简介,守陵人真实图片

    有一话说当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时候,来到乾陵,看见有外国人的雕像在守卫陵墓,外国使臣石像,都毕恭毕敬,觉得非常丢人,同样感到很受侮辱,生气之余就把雕像的脑袋给砍了下来。把石像的头部给砍掉了。考古人员一席话让人心惊,研究分析,在明朝嘉庆皇帝年间,陕西发生了地震,地震级数达到8——10级,也就是说比08

  • 如果庞统没死,诸葛亮和关羽留守荆州,刘备能一统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羽和庞统怎么搭配,正史中庞统建议刘备放下荆州吗,如果庞统没死诸葛亮没有入蜀

    西川虽有天险,刘璋却暗弱无能。手下也没有能打的大将,更何况那法正此前已暗通刘备。刘备若早早里应外合,不讲什么仁义道德,庞统哪用去死,来成全刘备一个师出有名!庞统不死,荆州不失,那蜀汉北伐就有了战争主动权。荆州富饶,粮草供应不成问题,蜀汉也可将大部分兵力屯于荆州,随时都可以发动北伐战争!在庞统做耒阳县

  • 武则天死后,李隆基为何不肯放过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这点太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太平公主帮的不是李隆基,只是因为当时大家和大目标相同而因此合作。大目标达成,各自有自己的目标,如果发生了冲突肯定要解决。也不存在唐玄宗是否不肯放过姑姑太平公主这样的说话。如果是太平公主取得了政权,也一定不会放过侄儿李隆基。唐中宗景隆年间,中宗李显被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毒死。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尽管各自原本

  • 项羽麾下五员悍将,一人与韩信齐名,一人纯属虚构,只有一人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龙且,他是项羽手下第一名悍将,从小与项羽一起长大,是死党中的死党,最早的时候,他跟项羽一起随项梁起兵,在历次战斗中,均冲锋在前,屡建战功,后来还是汉王的刘邦起兵平定三秦,他与汉将曹参、灌婴在定陶以南交战失败,后来又与韩信在潍水对阵,结果被韩信用水将大军截断,然后韩信挥军猛烈截杀,龙且被灌婴手下丁义斩

  • 刘备提拔李严,真是为了制约诸葛亮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次在别的问题中说过,李严不是用来约束诸葛亮的,也约束不了诸葛亮。他只是一个摆设,是刘备用来告诉益州人自己的政权一视同仁,绝不只是偏袒旧部,仅此而已。先来看看所谓李严制约诸葛亮的理由,也就是《三国志•李严传》里写的:(章武)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

  • 萧何为何要骗韩信呢?难道韩信真的不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196年,汉丞相府,此时的萧何内心翻腾,他要去做一件大事,尽管他这一生做过无数大事,就连汉帝国建立这种大事,他都是功劳第一。但今天他要做的大事不一般,他要去杀韩信,当然他不会亲自动手,他是要去把韩信骗到长信宫去,执行计划的是吕雉。而此时的刘邦,并不在长安,吕雉知道刘邦已经下不了决心杀韩信,于是

  • 这位混血儿是晋朝历史上唯一的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可见记载的后妃不多,仅有五人,生育了六子一女。司马睿晚年受制于权臣、大将军王敦,名为天子,其号令却出不去宫门。晋明帝司马绍,字道畿,生于西晋元康九年(299年),祖籍河内郡温县,生于琅琊国(今属山东省临沂市),晋元帝长子,晋简文帝司马昱异母兄,生母为宫人荀氏。司马绍年幼时

  • 唯一没立皇后的秦始皇独宠的巴寡妇清曾作为当时唯一女性跻身富豪榜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始皇晚年最宠的妃子,胡亥和秦始皇的关系,秦始皇霸气语录

    秦始皇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立过皇后的皇帝,但这个受母亲赵姬影响的男人身边却有珍上待遇极为特殊的女人,这个女人要是病人,秦始皇会守在她的床前照顾,她要是来了,秦始皇会跟她平起平坐。更有甚者这个女人去世了,秦始皇还专门为她建立了一台子纪念她,并取名为“怀清台”。这个令秦始皇情有独钟的女人叫巴寡妇清,就是

  • 这位唐朝宰相上班途中遇刺,随侍身负重伤,一顶毡帽救了宰相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武元衡当场殒命,而斐度只是受到一点轻伤,几天就好了,他为啥如此幸运呢?因为斐度头上戴着一顶高高的大毡帽,救了他一命。裴度先后辅佐过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是唐帝国著名的宰相,做事刚毅果断,与同为宰相的武元衡全力支持唐宪宗,消除藩镇给朝廷带来的威胁。为此,两位宰相触怒了既得利益的藩镇势力,得罪了李

  • 这位南北朝时期的大臣一百零七岁时还坚守在工作岗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代国有拓跋、贺兰、独孤等三十六部,后被前秦灭掉,代国国君拓跋什翼犍的孙子拓跋珪外逃至母亲的老家贺兰部,老将罗结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追随者。罗结的选择是正确的,十五岁的拓跋珪凭借政治影响力重建代国,次年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拓跋珪称帝,罗结被封为屈蛇侯,成为北魏建国之初的开国元老。历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