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夷陵之战后吴国国力超过蜀国,为何却从不北伐呢?

夷陵之战后吴国国力超过蜀国,为何却从不北伐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899 更新时间:2024/2/16 0:13:36

大家都知道三国英雄辈,这个时代中的英雄,都想成就一番自己的作为。然而真正能青史留名的却只有少数,经过一番残酷的吞并割据后,只剩下了魏蜀吴三个国呈三足鼎立之势。三国鼎立之时,互为牵制,弱弱联手制衡强势的一方。不过三国的后期吴国却很少参与,倒是蜀国和魏国之间战事连连,诸葛亮六出祁山更是耳熟能详。那么吴国是没有一统三国的想法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夷陵之战后,蜀国元气大伤,而久居富庶之地的吴国,不仅占据整个江东,此时荆州也回到了东吴的掌控之内,此时吴国的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蜀国,但是吴国却很少有过很大的战役。此时蜀国明明国力衰弱,但诸葛亮仍然多次北伐,想要一统三国。要说大将,此时大败刘备陆逊年轻有为,然而吴国却从未北伐。

其实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刚刚夺回荆州,已经与蜀国交恶,不仅需要防范魏国,还需要防范蜀国。因为荆州并没有蜀汉那般地形上的天然防守优势。陆逊为防司马懿偷袭荆州,不敢有一天的懈怠。同时,陆逊还需要安抚荆州本地的势力,吴国可以说是自顾不暇,那有精力去准备战事,讨伐他国呢?

除了外患外,吴国的内政也和蜀汉不一样,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亮在蜀国的地位,可以说是无人能出其右。诸葛亮每次北伐之时,都能调动举国十分之九的兵力。加上政务上的操持,可以说是已经完全将蜀汉军政大权集于一身。而陆逊在吴国的权力,比诸葛亮差了好几个档次。

孙权作为三国中活的比较久的一位,可以说是一直把吴国的大权掌握在自己手里。陆逊表面上看起来是国之重臣,但其实是孙权顾忌陆逊这个江东本地大家族的代表人物,实际上孙权对陆逊并不信任,即使陆逊想要带兵出征,孙权也不会允许的。而孙权此人虽然也算是一代英雄,不过就如孙策临终所言,孙权擅政事而不擅战事。一向求稳的孙权,自然不敢贸然调兵北伐,一旦后方空虚,吴国可没有蜀国那样的险峻的山岭当做缓冲带,这也是吴国无法北伐的原因之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鲁仲连的一番话,秦军撤退,赵国获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鲁仲连,春秋,历史解密

    鲁仲连是齐国人,他很有才能,比较擅长于谋略和辩论,但是他却一直都不肯做官。在长平的时候,和敌军打仗赵军失败了,第二年敌军更过分的向东边进发,后来把邯郸围起来了。平原君眼看着自己国家的城池越来越危险,可是却没有一个国家敢过来帮助自己,心中十分苦恼。后来魏王派了一个人过来对他说:“秦之所以要围攻你们国家

  • 解析:春秋时期的宴席之道,卫国大夫的服饰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春秋,历史解密

    过新年,穿新衣。逛庙会,有宴席。中国人在元宵佳节,往往都会穿上好看的衣服,到人潮拥挤的庙会之上,参加隆重的活动。不同的时代,人们会穿不同的衣服,但终归是色彩艳丽的,自春秋战国到今天,元宵即为佳节,良辰美景不可错过,这似也是中国人的一种礼仪之道,从来就没有被人们忘记过。元宵佳节有美食,人们相聚成欢,堆

  • 为什么司马师没能成为晋朝的开国皇帝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群雄逐鹿,鏖战中原,乱世尘烟三国鼎立,大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轰轰烈烈的三国故事的最终章,便是三分归晋——在那么多英雄豪杰之中,司马家笑到了最后。公元266年,晋王司马炎登基称帝,标志着西晋王朝的开始。如果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标志着汉末乱世的开始,那么八十余年之后,中国重归大一统王朝。时间往前倒回1

  • 明朝时期泛滥的倭寇,为何清朝就消失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倭寇是元朝后期开始有的,日本国内混战不止,开始有大名武士浪人到中国沿海抢劫。明朝期间,倭寇横行。所谓乱世出英雄,戚继光、俞大猷等抗倭名将都是那个时代的大英雄。可为什么在明代十分活跃的倭寇,在清朝的时候就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呢?这是因为在明朝的时候以戚继光和俞大猷等为首的中国将领已经将沿海地区的倭寇全部

  • 布列斯特和约的来龙去脉是什么样的 和约结果的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俄国,十月革命,历史解密

    和约的来龙去脉起因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由于原来俄国属于协约国一方而与同盟国处于交战状态,为了退出战争,新成立不久的苏俄政府在提出的和平建议被协约国拒绝后,便与同盟国的德国进行和平谈判。经过1917年12月3日,谈判开始,德国提出了把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的局部和拉脱维亚、白俄罗斯的全部

  • 明朝官员王之仁生平简介,史书记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王之仁(?-1646年)字九如,北直隶保定人,传为崇祯末年东厂提督太监王之心堂兄弟,官苏松总兵。南明弘光时官至浙江定海总兵,统水师。清兵下浙东,曾奉表投降,旋为民众抗清义举所感动而悔之,乃积极拥立监国鲁王,进封武宁侯。录鲁监国元年(1646年)六月清军渡钱塘江,当江上师溃,众军皆遁,唯之仁一师坚守驻

  • 历史上真有燕云十八骑吗?他们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小伙伴在看了《隋唐英雄传》后,都对罗艺带领的燕云十八骑印象深刻。这十八个人各个身手不凡,就像是现代的特种部队一样。燕云十八骑基本上都是在沙漠中行动,很少来到中原,但每次出现必将展开一场杀戮。不过在历史上真有燕云十八骑吗?其实这只是《隋唐英雄传》杜撰出来的一支部队,正史中并没有什么燕云十八骑。小说

  • 荀彧和诸葛亮同为忠臣,为何评价完全不同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孔明密如神鬼,疾如风雷。进不可当,退不可追。诸葛武侯的名号,流传了千百年,仍然是十分响亮。他在世时,联吴抗曹,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此后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为蜀汉立下了不世之功。后世有很多君王都不遗余力的为其加封,尤其是在唐朝,他被抬进了武庙,后世为其撰写的诗歌传记,更是不

  • 杨秀清要是不死,太平天国能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杨秀清要是不死,太平天国能成功?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一)杨秀清之能可以说,真正让太平天国运动走向社会革命的领导者是杨秀清,他虽然只是个烧炭工,却极具政治、军事天赋,自从萧朝贵和冯云山在前期战死后,杨秀清就把控了太平天国的实际指挥权,领导一众跳大神的底层信徒一路从广西打到了江苏等地,并

  • 徐晃在没有受伤的情况下,为什么不敢继续和颜良打?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题主这话说的,交手不是说一定要受伤了才叫战败,徐晃败给颜良不是放水,而是真打不过。徐晃二十合败给颜良,是发生在白马之战时,颜良先后杀死了宋宪和魏续两人,曹操又命徐晃出战,结果徐晃也被颜良二十合击败。而徐晃二虽败,却没有受伤,那么他在没有受伤的情况下,为什么不继续和颜良打,而是“拔马而走”?其实徐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