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精讲《雍正王朝》,换个角度重新解读经典剧(4)

精讲《雍正王朝》,换个角度重新解读经典剧(4)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646 更新时间:2024/1/9 14:35:28

这一条堪称是“一剑封喉”,直至八爷党的钱袋子。

其实,结合后面的剧情我们知道,此时的康熙或许并不知道国库科的真实存银情况,而他个人账户上还有200万两银子的存款。

这200万两银子,称得上是康熙应付一切危机的最后“棺材本”。

有了这笔银子,康熙才会在雷光电闪的朝堂之上,气定神闲地站立着。

后来康熙在接待因为胤禛追比国库欠款,而跑到皇宫来上访的老臣之时,曾经说过,万一胤禛他们在江南筹款不利的话,这200万两存款将会交给胤禛拿去赈灾。

可见,彼时的康熙从内心底也并不看好胤禛一定能够从八爷党势力盘亘的江南,筹集到银两。

试想,曾经的康熙经历过金戈铁马、经历过血雨腥风,什么恶劣场面没有经历过,什么样的枭雄豪杰没有败在他的手下。

然而,此时的康熙却不得不对任伯安这类既得利益者进行妥协。

个中缘由,除了因为康熙年过半百,已然失去了年轻时挥斥方遒的意气风发之外,也是因为在康熙稳定统治的这几十年来,滋生了很多类似于任伯安那样的蟊贼,他们攀附于各种势力圈子,以攫取利益为目的,相互勾连、罗织,如同不计其数的病菌,一起吸附在整个清朝身上,不断蚕食着整个帝国的精血。

他们不是单独一个个体,而是形成了非庞大的利益集团,足以左右整个帝国的命运。

“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被攻克”。

康熙治下的清王朝,之所以会走到如今这个局面,说到底是这个帝国既有的制度、体系,已经成为那些蟊贼们滋生、繁衍的温床。想要破除这个局面,需要破除太多太多。

面对这些,康熙自感力不从心。

而放眼他的身边,无论是贴身的皇子,还是被他依赖的朝臣,似乎都无法完成康熙的这个决心。

就拿国之储君——太子胤礽来说,这个被康熙苦练了三十多年的小号,眼下看来已经被练废了。

康熙自己一生纵横万里,自信人生三百年,然而这些慷慨豪迈的品性,却在胤礽身上一点也看不出来。

在国家遭遇重大灾害的时候,胤礽却想不出一个应对之策。

所以,他最后走被废,是注定的。

其他皇子也是各有各的心思,眼下康熙暂时还无法看出他们当中谁能够担此大任。

至于百官之首、上书房首辅大臣佟国维,从他在后面剧情中的表现来看。年迈的他,已经将主要精力用在如安排布局佟氏家族的荣耀如何延续下去,对于那些需要躬身入局、大刀阔斧开展的变法革新,佟国维更是能躲多远就躲多远。

最后,康熙站在自己当年亲笔撰写的对联下,做总结发言的时候,其内心是无比孤独的。

蓦然间,他发现原来整个国家,似乎只有他一个人在为国事操心,而他身边连一个可以真正依靠、分忧的人都没有。

这种孤独感,简直令他脊背发凉。

康熙百年之后,这个国家将交付于谁呢?它的命运将是如何呢?

自信了几十年的康熙,或许在此刻才明白,原来在天意、命运面前,每个人都是无力的。

随后,画面一转。

大雨滂沱中,康熙乘坐着马车,行驶在泥泞的道路上。

马车上只有不久前刚和胤礽温存过的妃子郑春华陪伴着他。

康熙的心情,也宛如这马车轮子艰难地碾过泥水坑那般,糟糕透顶。

电视剧通过这样一个镜头,或许是想表达康熙为了国事日夜操劳的沉重心情。

然而,以郑春华的视角来看,眼前的康熙皇帝,是让她又敬又怕。

她一个弱女子,和心里装着一座江山的康熙之间,实在是无法建立起什么情感交流。

面对一脸深沉的康熙,郑春华显得无所适从,只能在一旁机械地、小心翼翼地服侍着。

此刻,郑春华的心,也许早已飘到懂得怜香惜玉的胤礽那边。

这短短的几秒钟镜头,什么都没说,但是却似乎告诉了每个观众太多信息。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舞弊奇案:一品主考官因门房而丧命,审案的大臣也离奇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科场舞弊案在之前顺治十四年发生过,更早在康熙五十年也发生过,但这次丧命的主考官柏葰是咸丰朝的一品大员,成为清代因科场案而丧命的最高级别官员。而参与审案的兵部尚书陈孚恩之死更是离奇。清朝大臣兼外交官薛福成在他写的《庸盫笔记》中详细记载了这件事。清朝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被认为立朝正直的蒙古人柏葰担

  • 清朝前期为什么能轻松收服蒙古?看看他们有多穷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怎么解决蒙古问题,漠北蒙古与清朝关系,清朝为什么能永久解决蒙古边患

    蒙古人的穷困状态吸引蒙古人的最好办法就是给钱给粮给盐,明末打不赢后金的时候就经常这样做,悬赏杀掉一个后金人头就赏赐多少银子。到清朝初年的时候,蒙古部落基本臣服清朝,从清朝成功入关之中收获很大,但那个时候因为处于小冰河时代,蒙古人的生活状态依旧很糟糕。糟糕到什么程度呢?史书之中记载漠南蒙古那个时候基本

  • 清军落败后,八国联军打开军火库,场景让所有人脸色大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但从战斗力上来说,清军是不弱的,曾经八国联军侵华胜利之后,打开清军的军火库,映入眼帘的场景让所有人脸色大变,十分的震撼。因为在里面摆放着整整齐齐的武器装备,能够组成的战斗力丝毫不弱于八国联军手里的家伙,假如清军全力反击的话,他们压根讨不到任何的便宜。其中有有加特林机枪、诺登飞多管排列机枪、曼里彻式来

  • 历史与现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什么,义和团起源知乎,义和团的起源读后感

    凡事都由起源、经过、结果三部分构成。然而,受限于人类自身的认知偏好,人们更喜欢关注事件的经过和结果,而很少去探究起源。这是造成认知盲区,甚至导致悲剧、灾难不断重复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过程、结果,很大程度上是由起源塑造的。对历史事件更是如此。比如,人人都知道义和团运动的结果: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 大清历代皇帝的满语名字,您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天命 太祖高皇帝 努尔哈赤 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天聪 崇德 太宗文皇帝 皇太极 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顺治 世祖章皇帝 福临 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康熙 圣祖仁皇帝 玄烨 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

  • 为什么明朝是276年,而清朝却只坚持了268年,很难超过300年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满清入关后,继续开疆拓土,但是由于闭关锁国,导致后期与世界脱节,最后被列强处处侵犯,封建王朝彻底结束,清朝坚持了268年,也没有超过三百年。这些王朝的灭亡,都离不开社会矛盾,内外战乱,天灾这些因素,三百年不是一个魔咒,而是因为在这些年里,很难保证不发生使国家灭亡的灾难和矛盾。首先个人认为对于朝代长短

  • 雍正53:李卫推新政受阻,请来乞丐做宣传,他这手段四爷都佩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李卫:“我叫你们编的词,都写好了嘛?”乞丐:“哥几个,来,打起来啦!”众乞丐:“纷纷柳絮飞,哩哩莲花落,今天不把别的表,唱一段,谈丁入亩新政好!新政好!”李卫:“好,就这样,接着唱!”而李卫怎么也不会想到,雍正早就悄无声息的潜到了江苏境内。街道上人声熙攘,该说不说,这雍正一行几人的衣着,怎么看着都有

  • 雍正48:年羹尧一顿饭收服人心,斩侍卫逼九爷下跪,只为独掌西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雍正干掉年羹尧是多少集,雍正找年羹尧的视频,雍正怕年羹尧拥兵自重

    年羹尧略显为难地说:“看来我在这儿执行军法,也是很难了”。“大将军这样说,允瑭不胜惶恐,我这里先行谢罪了!”看着当朝王爷跪在自己身前求情,年羹尧赶紧拉起了允瑭。使不得啊,使不得啊,心底却流露出一抹冰冷,这西北大营,不容掣肘。那么让我们回到大帐,看看这一场让九爷下跪求情的缘由到底是何。西北帅帐,灯火透

  • 清朝霸道官员擅自增加科举录取名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徐健庵把持清朝科举考试徐健庵是康熙时期的大学者,一代名臣,他是顾炎武的外甥,也没有辜负他的舅舅,学问很好,才思敏捷,很得康熙的重用,当时清朝平定天下不久,统治者为了笼络汉族读书人,康熙就委托徐健庵鉴别和提拔读书人,将他们拉到朝廷这边来。正因为这样,所以天下的读书人都想方设法靠近徐健庵。徐健庵当时住在

  • 两江总督每天煮白菜吃,为何雍正得知却将他满门抄斩?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曾大举肃贪,在位31年间,曾处死贪官污吏达到10万之后。这也才致使到了明成祖朱棣时期,开创出了永乐盛世,国力强盛一时,不过在朱棣之后明朝便没有出现几个圣明的君主了。以至于后期的明朝奸臣当道饿,而且是个个有名的巨贪比如说刘瑾还有王振。以至于到了崇祯年间早已是内忧外患,最后再无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