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国外曾想割让2座群岛送给清朝,但被李鸿章拒绝,究竟是为什么?

国外曾想割让2座群岛送给清朝,但被李鸿章拒绝,究竟是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782 更新时间:2024/1/25 4:31:11

国外控制的诸多岛屿

国外的领土面积约为37.8万平方公里,除了北海道、本州、四国以及九州这四座主岛,国外实际管辖下的土地还包括四大岛周围6800多个星罗棋布的小岛屿,这些岛屿从东北西南,一直延伸到我国台省的东部。在古代国外的领土面积并不是现在这样,在这些岛屿上分布着很多不同的势力。

根据近代考古研究发现,在3万-10万年前开始就有古人类在国外诸岛上活动。在国外的神话故事中,1万多年前国外进入绳时代,绳纹时代持续了很久,在公元前300年左右,绳文时代结束,这一时期在“渡来人”的影响下,国外诸岛上的文明得到了质的发展,进入了弥生时代。

在古代国外被称为“倭国”,在日语中“倭”跟“大和”发音一样,因此“倭”也可以指代国外,后来在元明天皇时期“大和”才正式代替了“倭”。国外曾经是我国的藩属国,因此在我国很多的古籍中都有对“倭国”的记载。

“渡来人”是古倭国人对外来者的称呼,因为种种原因,我国、国外等地方的人曾向国外离开过。渡来人的文明程度要高于当时的倭国,他们带去了大量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对当地发展和国外文化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国外送给清朝的两座岛屿

唐朝时期国外曾频繁向我国学习,将学到的知识用于本国建设,让国外能够快速发展起来。而我国古代藩属国众多,它们定期向宗主国纳贡,以此来接受宗主国的保护,并可以顺利的从宗主国这里学习先进的技术和文化,是一种互利共赢的联系。

曾经在国外与我国之间还有一个叫做琉球的地方,史称琉球国。琉球王国位于琉球群岛上,这是一片延绵1000多公里,总面积3611平方公里的群岛。琉球王国位于东南亚地区的交通枢纽上,对外贸易非的发达,曾被誉为“万国津梁”。

琉球群岛上曾经有三个地方,名字分别叫做山北、中山、山南。琉球诸国将明朝视为宗主国,与明王朝确立了藩属联系,在我国古籍《明实录》中也有关于琉球诸国的记载。公元1429年琉球诸国统一成为琉球王国,与我国藩属联系不变,一直持续到了琉球王国灭亡。

国外与琉球作为邻国,随着国外的国力逐渐强盛,它开始走上了扩张领土的道路。1609年国外萨摩藩入侵琉球王国,将领桦山久高率军击败琉球军,琉球国王尚宁被俘,被迫签订《拟十五条》,从此拉开了国外对琉球的统治。彼时的琉球王国还是明朝的藩属国,这也造成了独特的“一国两属”状态。

我国古代的藩属联系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尽量避免插手藩属国内务,是一个种较为平等和平的联系,甚至有藩属国曾想要并入宗主国称臣,但最后也被拒绝。一些比较小的藩属国虽然会向宗主国进贡,但反过来却接受了宗主国数倍的馈赠,可以说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但国外与琉球王国的联系却不同,国外最终的目的是将琉球纳入到自己的势力范围。为此国外曾多次向琉球施压,要求其进行“变化”,并擅自对琉球进行封锁,例如封锁港口,限制琉球的与他国交流,让琉球王国废弃我们年号,进行日式变化等等,以此来逼迫其就范。

面对来自国外的压力,琉球王国也想要奋力反抗,并寻求清政府的帮助。为防止琉球问题变得复杂,1879年国外单方面改琉球为冲绳县,以此来销毁琉球王国存在了历史,不久之后琉球王病逝,琉球王国也随之灭亡。

逃亡出来的琉球人也希望清政府能够与国外进行交涉,但彼时的清朝对国外已经没有了绝对的优势,为了提高谈判的成功率,鸿章想到了借助国外人的办法,邀请了当时的国外前总统格兰特出面调解。1879年3月3日,李鸿章与格兰特一起前往国外,格兰特认为国外吞并琉球的行为侵犯了清朝的海上权益,而实际上国外的行为也有损国外的利益。经过交涉,在1880年3月国外向清政府提交了一份“分岛改约”的提案。

按照这份提案的内容,琉球诸岛将会被划分成两部分,其中比较肥沃的北部以及中部岛屿国外势在必得,因此属于国外一方。而南部的宫古群岛,八重山群岛则割让给我们,但需要附加一些条件。宫古岛是宫古列岛的主岛,面积158.6平方公里。八重山群岛位于宫古群岛西面,面积10多平方公里。

这份分岛的提案对琉球人来说是无法接受的,因此他们极力反对这份提案,琉球大臣甚至自刎以示决心。最终清政府拒签《琉球条约》,琉球问题也只能暂时搁浅。

对于琉球问题李鸿章也深陷两难,清政府中有支持马上同意琉球分岛的,但也有人认为就这样分岛非常草率,日后必成大患。

最终李鸿章认为目前清朝的国力并不足以应对来自各国的压力,不能对国外采取强硬的态度,但也不能就此接受国外的诸多要求,因此李鸿章只能左右逢源,想要等待事态发展,或拖到将来有能力再解决琉球问题。

因为国力有限,李鸿章只能采用拖延的办法,想要等待时机,但最终甲午战争的失败让清政府彻底失去了谈判的能力,琉球问题也就没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更多文章

  • 雍正皇帝离去之后,乾隆是如何对付李卫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皇帝离去之后,乾隆是如何对付李卫的?雍正皇帝离去后,其四子弘曆继位,即乾隆皇帝。乾隆是一位有野心、好奢侈、喜欢打猎和文化爱好者,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的新规和变化,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经济产业,修建了许多著名的建筑和文化遗产,扶持了许多文化人才和学者,使得我们在他的治理下成为了一个经济和

  • 慈禧守寡47年,是怎么度过漫长孤寂的?全靠李莲英的“玉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拥有权力,就能拥有一切,慈禧太后将权力独揽之后,她所喜欢的东西,就会被人源源不断的送来。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慈禧太后那数不尽的珠宝首饰,慈禧太后酷爱珍珠,“吃、戴、穿、盖”样样离不开珍珠,哪怕是伤后,慈禧也用了不少珍珠等珠宝陪葬。慈禧太后喜欢珠宝首饰的程度,就相当于好色之人喜欢异性一样,凡是比较珍贵的珠

  • 清朝一县令,错将300两银子送给18岁少女,因祸得福官至四川总督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一县令,错将300两银子送给18岁少女,却因此当上了四川总督这个职业,该县令名叫吴棠。吴棠做县令已经有几十年了,为了尽快加官进爵,吴棠更是老老实实为官清廉,不敢有一些怠慢。就这样,吴棠管理的县城尽是一派安居乐业之景,城中很少有盗窃、抢劫这类事情发生。所以啊,吴棠也被当地的老百姓亲切帝称为父母官,

  • 如果由你扮演李鸿章,能挽救大清的败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你所扮演的角色不是别人,乃是晚清名臣李鸿章的际遇。他的老板不是别人,正是为了建造赡养余生的颐和园,而四处搜刮民膏民脂,排挤扩充军备,把清朝带向灭亡的慈禧太后。李鸿章曾被他的对手,日相伊藤博文盛赞,说他是“大清朝唯一能够和全世界各国分庭抗礼的人物”,也被政治立场与他不同的维新派领袖梁启超批评为:“

  • 宁古塔,清朝囚犯们谈之色变的流放之地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在清朝臣民的心中,宁古塔就是传说中的“人间地狱”,甚至会比地狱更可怕!前路漫漫,或伤于途清宫剧《甄嬛传》中,甄嬛的父亲甄远道,因得罪了官场同僚,被权臣构陷,惹得雍正皇帝不快,并且这个时候的甄嬛也与皇帝之间生出了嫌隙,所以雍正怎么看甄远道都不顺眼。于是,皇帝就降下了责罚,将除甄嬛外的甄氏一族全都发配至

  • 胤褆被康熙圈禁26年,因祸得福,疯狂纳妃生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胤禔是被乾隆释放的吗,康熙大儿子胤禔活了多大,康熙大皇子胤禔被俘过吗

    胤褆是皇长子,康熙帝对他偏爱有加,将他带在身边亲自教导,文才武略样样精通。可是胤褆却是一名不受宠的妃子所生,这个出身阻碍了他成为太子的道路。在皇后之子胤礽出生不到一年,康熙就册封胤礽为太子。但太子尚在襁褓中,后面的事情都没有定数。所以康熙依然对胤褆寄予厚望,年仅27岁的他就被册封为“直郡王”,风头一

  • 从“旗主”到“旗人”:解读清朝八旗的演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八旗制度最初的确立是在明朝末期。当时,清朝的祖先努尔哈赤率领自己的部族,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后金国。他将他的部队分为“白旗”、“红旗”、“蓝旗”、“黄旗”四个旗帜,每个旗帜下辖若干个“都统”和“千总”,而这些官员即是当时的“旗主”。随着后金国的不断壮大和统一,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进一步

  • 精讲《雍正王朝》,换个角度重新解读经典剧(4)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这一条堪称是“一剑封喉”,直至八爷党的钱袋子。其实,结合后面的剧情我们知道,此时的康熙或许并不知道国库科的真实存银情况,而他个人账户上还有200万两银子的存款。这200万两银子,称得上是康熙应付一切危机的最后“棺材本”。有了这笔银子,康熙才会在雷光电闪的朝堂之上,气定神闲地站立着。后来康熙在接待因为

  • 清朝舞弊奇案:一品主考官因门房而丧命,审案的大臣也离奇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科场舞弊案在之前顺治十四年发生过,更早在康熙五十年也发生过,但这次丧命的主考官柏葰是咸丰朝的一品大员,成为清代因科场案而丧命的最高级别官员。而参与审案的兵部尚书陈孚恩之死更是离奇。清朝大臣兼外交官薛福成在他写的《庸盫笔记》中详细记载了这件事。清朝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被认为立朝正直的蒙古人柏葰担

  • 清朝前期为什么能轻松收服蒙古?看看他们有多穷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怎么解决蒙古问题,漠北蒙古与清朝关系,清朝为什么能永久解决蒙古边患

    蒙古人的穷困状态吸引蒙古人的最好办法就是给钱给粮给盐,明末打不赢后金的时候就经常这样做,悬赏杀掉一个后金人头就赏赐多少银子。到清朝初年的时候,蒙古部落基本臣服清朝,从清朝成功入关之中收获很大,但那个时候因为处于小冰河时代,蒙古人的生活状态依旧很糟糕。糟糕到什么程度呢?史书之中记载漠南蒙古那个时候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