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守寡47年,是怎么度过漫长孤寂的?全靠李莲英的“玉藕”

慈禧守寡47年,是怎么度过漫长孤寂的?全靠李莲英的“玉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522 更新时间:2024/1/22 1:12:17

拥有权力,就能拥有一切,慈禧太后将权力独揽之后,她所喜欢的东西,就会被人源源不断的送来。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慈禧太后那数不尽的珠宝首饰,慈禧太后酷爱珍珠,“吃、戴、穿、盖”样样离不开珍珠,哪怕是伤后,慈禧也用了不少珍珠等珠宝陪葬。

慈禧太后喜欢珠宝首饰的程度,就相当于好色之人喜欢异性一样,凡是比较珍贵的珠宝首饰,慈禧太后都会将其收藏起来。

据说慈禧太后众多珠宝首饰中,她最喜欢一对“翡翠西瓜”,这是她的掌上宝贝,让她爱不释手,伤后还随之陪葬在墓中。

但除了这一对“翡翠西瓜”之外,其中慈禧太后还热衷于另一件宝贝,那就是莲英送给她的“玉藕”,据说慈禧拥有这“玉藕”后,可谓是片刻不离身,就连晚上休息时都要带在身边。

那么这“玉藕”,究竟有着什么作用呢?

一、慈禧太后的守寡岁月

慈禧太后进宫时还比较年轻,当时只有十七岁的年龄,还是一位花季少女,她通过选秀进入宫中,被赐号为兰贵人。

能够通过选秀进宫,这说明慈禧太后年轻时的姿色、仪容等,应该都是上佳,两年后她就晋封懿嫔,这一年慈禧十九岁,时间为1854年。

1861年3月,咸丰皇帝离去,这一年的慈禧太后方才二十六岁,在咸丰皇帝临终前,曾有人劝说他效仿汉武帝的“立子杀母”,但咸丰皇帝并没有忍心杀掉慈禧。

历史上汉武帝的“立子杀母”,是因为人主年幼,为了避免女主人独断骄横,淫荡放肆,没有人能阻止她,就像是历史上的吕后一样。

咸丰皇帝没有听,结果到了后世,慈禧太后果然成为了吕后那样的人,独断专权,朝中无人能制衡她。

慈禧太后二十六岁时成为寡妇,她的守寡岁月将近半个世纪,在这半个世纪中还没有传出过什么绯闻,那么她这些年是怎么度过漫长孤寂的呢?

一些秘史认为,似乎和李莲英送给她的“玉藕”有关!

二、李莲英的“玉藕”

李莲英是慈禧太后身边的太监,深受慈禧太后的器重,他曾送给慈禧太后一件器物,也就是上图中的“玉藕”。

慈禧太后得到“玉藕”后,对其爱不释手,就连晚上休息时也要带在身边,这时就有人遐想不断了,都在认真思考慈禧太后为独爱这块“玉藕”。

关于慈禧太后为何独爱这块“玉藕”,民间流传着多种说法。

其一是慈禧太后经常把“玉藕”带在身边,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着想,因为俗话说玉有灵性,“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玉器有着养生的功效,因此慈禧太后才经常将它给带在身边,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养生。

当然也有人猜测,这块“玉藕”很有可能是给慈禧太后带来慰藉的女性用品,同时也有可能有一些其他的用处。

但也有人反驳,道理也很简单,慈禧太后的权势当时已经达到了顶峰,若是她愿意的话,想要什么样的情人找不到呢?

可令人疑惑地是,除了一些野史、秘史外,慈禧太后的身上,似乎并没有什么绯闻,就算是有,也是类似于李莲英这样的太监。

太监毕竟只是太监,也不是全能的,那么关于慈禧太后如何度过漫长孤寂的岁月,只能凭借着后人猜测,至于这玉藕除了养生之外,还有没有别的作用,恐怕也只有慈禧太后以及她身边的人知道了。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一县令,错将300两银子送给18岁少女,因祸得福官至四川总督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一县令,错将300两银子送给18岁少女,却因此当上了四川总督这个职业,该县令名叫吴棠。吴棠做县令已经有几十年了,为了尽快加官进爵,吴棠更是老老实实为官清廉,不敢有一些怠慢。就这样,吴棠管理的县城尽是一派安居乐业之景,城中很少有盗窃、抢劫这类事情发生。所以啊,吴棠也被当地的老百姓亲切帝称为父母官,

  • 如果由你扮演李鸿章,能挽救大清的败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你所扮演的角色不是别人,乃是晚清名臣李鸿章的际遇。他的老板不是别人,正是为了建造赡养余生的颐和园,而四处搜刮民膏民脂,排挤扩充军备,把清朝带向灭亡的慈禧太后。李鸿章曾被他的对手,日相伊藤博文盛赞,说他是“大清朝唯一能够和全世界各国分庭抗礼的人物”,也被政治立场与他不同的维新派领袖梁启超批评为:“

  • 宁古塔,清朝囚犯们谈之色变的流放之地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在清朝臣民的心中,宁古塔就是传说中的“人间地狱”,甚至会比地狱更可怕!前路漫漫,或伤于途清宫剧《甄嬛传》中,甄嬛的父亲甄远道,因得罪了官场同僚,被权臣构陷,惹得雍正皇帝不快,并且这个时候的甄嬛也与皇帝之间生出了嫌隙,所以雍正怎么看甄远道都不顺眼。于是,皇帝就降下了责罚,将除甄嬛外的甄氏一族全都发配至

  • 胤褆被康熙圈禁26年,因祸得福,疯狂纳妃生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胤禔是被乾隆释放的吗,康熙大儿子胤禔活了多大,康熙大皇子胤禔被俘过吗

    胤褆是皇长子,康熙帝对他偏爱有加,将他带在身边亲自教导,文才武略样样精通。可是胤褆却是一名不受宠的妃子所生,这个出身阻碍了他成为太子的道路。在皇后之子胤礽出生不到一年,康熙就册封胤礽为太子。但太子尚在襁褓中,后面的事情都没有定数。所以康熙依然对胤褆寄予厚望,年仅27岁的他就被册封为“直郡王”,风头一

  • 从“旗主”到“旗人”:解读清朝八旗的演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八旗制度最初的确立是在明朝末期。当时,清朝的祖先努尔哈赤率领自己的部族,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后金国。他将他的部队分为“白旗”、“红旗”、“蓝旗”、“黄旗”四个旗帜,每个旗帜下辖若干个“都统”和“千总”,而这些官员即是当时的“旗主”。随着后金国的不断壮大和统一,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进一步

  • 精讲《雍正王朝》,换个角度重新解读经典剧(4)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这一条堪称是“一剑封喉”,直至八爷党的钱袋子。其实,结合后面的剧情我们知道,此时的康熙或许并不知道国库科的真实存银情况,而他个人账户上还有200万两银子的存款。这200万两银子,称得上是康熙应付一切危机的最后“棺材本”。有了这笔银子,康熙才会在雷光电闪的朝堂之上,气定神闲地站立着。后来康熙在接待因为

  • 清朝舞弊奇案:一品主考官因门房而丧命,审案的大臣也离奇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科场舞弊案在之前顺治十四年发生过,更早在康熙五十年也发生过,但这次丧命的主考官柏葰是咸丰朝的一品大员,成为清代因科场案而丧命的最高级别官员。而参与审案的兵部尚书陈孚恩之死更是离奇。清朝大臣兼外交官薛福成在他写的《庸盫笔记》中详细记载了这件事。清朝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被认为立朝正直的蒙古人柏葰担

  • 清朝前期为什么能轻松收服蒙古?看看他们有多穷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怎么解决蒙古问题,漠北蒙古与清朝关系,清朝为什么能永久解决蒙古边患

    蒙古人的穷困状态吸引蒙古人的最好办法就是给钱给粮给盐,明末打不赢后金的时候就经常这样做,悬赏杀掉一个后金人头就赏赐多少银子。到清朝初年的时候,蒙古部落基本臣服清朝,从清朝成功入关之中收获很大,但那个时候因为处于小冰河时代,蒙古人的生活状态依旧很糟糕。糟糕到什么程度呢?史书之中记载漠南蒙古那个时候基本

  • 清军落败后,八国联军打开军火库,场景让所有人脸色大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但从战斗力上来说,清军是不弱的,曾经八国联军侵华胜利之后,打开清军的军火库,映入眼帘的场景让所有人脸色大变,十分的震撼。因为在里面摆放着整整齐齐的武器装备,能够组成的战斗力丝毫不弱于八国联军手里的家伙,假如清军全力反击的话,他们压根讨不到任何的便宜。其中有有加特林机枪、诺登飞多管排列机枪、曼里彻式来

  • 历史与现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什么,义和团起源知乎,义和团的起源读后感

    凡事都由起源、经过、结果三部分构成。然而,受限于人类自身的认知偏好,人们更喜欢关注事件的经过和结果,而很少去探究起源。这是造成认知盲区,甚至导致悲剧、灾难不断重复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过程、结果,很大程度上是由起源塑造的。对历史事件更是如此。比如,人人都知道义和团运动的结果: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