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士兵打仗,是如何解决私人生活的?勾践想出一个方法沿用千年

古代士兵打仗,是如何解决私人生活的?勾践想出一个方法沿用千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43 更新时间:2024/2/6 11:25:09

在生产力尚且低下的先秦时期,军队出征,一去便是数月数年,常有入军尚且为少年,归来已是白叟翁的情况出现。

相信很多人都觉得,古代军队向来不征收女子参军,《木兰诗》中描写的花木兰,也是以男子身份混入军中。

那么,在军中无女子的情况下,士兵们要如何解决生理问题呢?曾经,越王勾践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只是那个办法着实有些缺德。

[var1]

真实的古代军伍构成

要了解士兵如何解决生理问题,首先要对古代军伍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人们的固有印象一般是古代军队不征收女子参军,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女子参军的现象古已有之,最为著名的应该是商王武丁的女子妇好,不仅参军,还成为了军队的统帅。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没有得到质的提升,这导致各国交战人手奇缺,女子参军也就成了各国常态。

但正式军伍里面的女子,并不是给士兵们解决私人生活的工具,她们受到军法的保护,随军的妇人大多数负责后勤补给。

长时间的战争不能光靠后方的粮草运输,驻守边城的将士在没有仗打的时候会从事农业生产,后世逐渐发展成了屯军制度,但此时,负责生产的还是一些女士兵。

[var1]

洗衣做饭大小事务都需要女子帮忙,血气方刚的男性军卒出于理性不会对军中女子大发兽性,但时不时看到异性在身边晃来晃去。

这就导致了军队中的男性士兵,不仅私人生活没有得到解决,同时还更为严重了,在长年累月的征战之后,士兵的心理状态会受到战争的影响。

他们变得更加青春不安,本身就容易产生管理问题,加上一队女兵在军队里晃来晃去,军队很容易发生暴动。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了各国君主最苦恼的事情。

卒妻制的推行

解决这个问题的,首先是越王勾践。满心复国的勾践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想出了一个缺德的办法。

这个办法便是:把那些失去了男子的女子,强行征收到军队里面,给士兵们解决生理问题,也就是所谓的卒妻制度。

[var1]

卒妻制的推行,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士兵的生理问题,虽然征收的寡妇少,但也并不是所有的士兵都有急迫的私人生活。

总体而言,被征收到军队里面的女性数量能够满足需求。但对于被征收的女性而言,这种做法无疑是对她们人权的否定。

被征收到军队的女性大多不得善终,尤其是大多数发泄私人生活的士兵并不将这些寡妇当家庭看,许多寡妇在随军数月便横尸荒野。

卒妻制度的推行一直到朱元璋时期才被废止,而在此之前,历代君王曾对卒妻制度进行过数次“改良”。

比如,征收的不再是失去男子的普通女子,而是一些他人的妻女,许多犯罪株连的高门大户,男性被全数斩首,女性被发配军中。

[var1]

在封建社会,祸不及妻女的情况其实很难出现,很多涉及朝堂的罪名动辄便是连累家族,统治者为了军队战斗力,经常会出现断案失察的情况。

被发配到军中的妻女,其下场比之寡妇更为一起,被征收的女子大多数是一些男子伤去的寡妇,生活困苦,相貌也一般。

但被发配的女子,常常是某一个官僚、地方豪族的女眷,往往拖家带口,一去便是数十人。

这样庞大的人口中,不乏姐妹、母女之流,其姿色也远超平民女子。由于对象是戴罪之身,士兵们少了许多负罪感,其手段也更加粗暴残忍。

再加上某些特殊的癖好,被发配的女子多不堪受辱,纷纷离去。也有一些女子为了保护晚辈,主动迎合,其中的苦楚,难以为外人道。

[var1]

卒妻制度的弊端

卒妻制度是否真的能够提升军队的战斗力,还要打上一个问号,古代军伍中,不实行卒妻制度的也不在少数,其战斗力也不见降低。

但可以确定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它的确可以缓解军队生理的需求。只是,在这之后,卒妻制度却带来了更多弊端。

不论是征收寡妇随军,还是发配罪人妻女,本质上是对军卒个人欲望的纵容,久而久之,军队会形成不正之风。

过度的发泄个人欲望,也严重影响了军卒的战斗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那些无处释放精力的士兵,或许在战场上有着更加强大的战斗力。

最为新的的一点,那些被征收的寡妇,甚至有些人男子就是战伤沙场。从军本身就是一个高危职业,许多士兵参军之后便再也没有退伍,家中有老小的士兵也不在少数。

[var1]

面对那些随军的女子,不免想起独守空闺的妻女,倘若哪一天自己战伤沙场,遗留下的妻女又该如何自处?

卒妻制度自勾践创立以来,历经变化,统治者们治国理念也一变再变,哪怕到了以儒治世的朝代,卒妻制度也依然存在。

大儒们眼光只看着朝堂,顾着与武将争论,想着名垂青史,却没有人惦念着圣人之言,“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之世,在儒家治世之时成为一句空谈,一直到现在才有几分雏形。

其实除了卒妻制度,为了保证军队的战斗力,将领们还会有另外的方法发泄士兵的负面情绪。

攻破城池之后,相信大家都听过影视剧中的将领对军队说:莫伤城中老弱妇孺,禁止烧杀抢掠之类的话。

[var1]

实际上的情况不是如此,许多将领攻城略地之后第一件事是释放士兵的负面情绪,给士兵几天的自由处理权,城中一切皆可自取。

在休兵期间,有些将领还主动带着士兵去青楼,在此期间,青楼几乎就是军卒专场。

回首封建王朝的历史,女性的地位非常的低下,所以才会有这种制度的出现。卒妻制度的创立和推行,是对古代妇女人权的践踏,最可怕的是,这样的制度居然推行了一千八百年。

所幸随着时代进步,卒妻制度逐渐

退出了

历史舞台,时至今日,在红旗的飘扬下,不论男女老幼,人人都有一个值得期盼的美好未来。

那些被儒生们遗忘在角落的大同之世,也会在这个时代以另一种姿态呈现。

更多文章

  • 《寻秦记》中最厉害的不是穿越的项少龙也不是嬴政,而是一位老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寻秦记》首部穿越电视剧,改编自黄易同名小说《寻秦记》,主要讲述21世纪的香港G4精英项少龙(古天乐)穿越时空回到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开始了寻找秦始皇的历程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人才辈出,留下许多佳话,在这些高手中总有更杰出者显现。此人正是邹衍。邹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

  • 古代战士出征如何解决生理问题?勾践有个办法,被后人沿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与勾践有关的成语3个,勾践死后被埋在哪里,勾践灭吴完整版

    军中无女”,这也就是说军营之中是不能有女人出现的,但是我们又都知道大多数从军的士兵都都正处于青壮年时期,那么如果这些士兵有生理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var1]我们都知道古代从军以青壮年为最佳,这样的人往往身强体壮,上战场以后打胜仗的概率也会更大一些。但是这些人同时精力旺盛,当然生理精力旺盛也是意料

  • 为何关羽的墓无人敢盗?原来盗墓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关羽的墓为什么没人盗,关羽简介,关羽大刀多少斤

    众所周知,我国历史文化非常悠久,各代都有着不少的帝王,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帝王之墓一般来说都是相当宏伟气派的,其中的宝物也是数不胜数的,而就是这些宝物往往能够使盗墓贼不能自拔。但是,有一些历史人物的墓地,盗墓贼是不敢盗取,如包拯墓、关羽墓。在这其中,有很多人表示关羽墓中定会有很多的宝物,不过,截止到今

  • 古代对违法漏税处罚有多严重?商鞅最狠、明朝最省、清朝是明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在大家惊叹明星挣得多少时,我却在感慨:“他们真应该庆幸自己生在了对时间,如果在古代,违法漏税带来的后果,可不仅仅是交罚款这么简单。”我们可以说是最早开始实施纳税的地方,早在夏朝之时便设立了“贡献税”,附近的小地方必须给夏国进贡,要么给钱,要么给人。[var1]而到了秦朝,则出现了一个另当时老百

  • 追随曹操三十年,被曹操器重,只因一件事不被原谅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操最忌讳的三个谋士,曹操祖父和曹操视频,说曹操不配叫曹操的那个视频

    历史上的曹操毁誉参半,能力很高,手底下也有一大批猛将,这也可以解释曹魏势力属三国之首。曹操对人才非常重视,求贤若渴,这种性格也值得让一大批人去追随他。但是曹操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比如他一直看好的于禁,最后做出了一件让曹操大失所望的事。提起于禁,此人看上去毫无缺点,对于曹操忠心有加,跟随曹操三十多年,于

  • 君子怀德——管仲与鲍叔牙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一.相知相助 管仲是春秋时齐国的名相,他辅佐齐桓公使齐国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鲍叔牙又称鲍叔,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他们都是齐国大夫之子,两人少年时就是非常好的朋友。管仲后来家道衰落,生活一度很贫困,鲍叔牙经常接济和帮助他。管仲和鲍叔牙曾合伙做买卖,管仲家贫,出的本钱少,可分红时他却总是多拿,鲍

  • 网友评价的“春秋十大美女”排名,你怎么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有“好事”的网友给春秋时代的美女进行了一个排名,把前十名的都排列了出来,先来看看他的这份排行榜吧:1、西施这个似乎毫无争议,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当然能够统领整个春秋美女排行榜。2、褒姒[var1]褒姒就是那个一笑倾城、烽火戏诸侯,令周幽王昏庸、西周灭亡的妖姬。不过这只是《史记》对于周幽王的抹

  • 诸葛亮为什么说一个终日酗酒不工作的小官是栋梁之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的七大管理败笔,诸葛亮为什么不出去工作,诸葛亮一生最难应对的人

    这是李白在《将进酒》中发出的感慨。自古以来,古人雅士、乡绅富豪大多都对酒情有独钟。而与酒相关的诗词、典故与名人轶事,更是数不胜数。可凡事都有两面性,酒能让文人墨客直抒胸臆,也能让他们忘乎所以,因此不少人都曾酒醉误事。可在正史《三国志》的记载中,这个酒醉误事的主人公,并非是庞统,反而是一个令大家都没想

  • 魏冉对于秦国的发展有什么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迁在《史记》中是这样评价魏冉穰候的:”昭王亲舅也;而秦所以东益地,弱诸候,尝称帝于天下,天下皆西乡稽首者,穰侯之功也。及其贵极富溢,一夫开说,身折势夺而以忧死,况于羁旅之臣乎?”译过来的意思是:穰候是秦昭王的亲舅父,而且秦国之所以能够向东扩大土地,削弱诸候,并曾称帝天下,使天下之君都向西叩头朝拜

  • 诸葛亮三气周瑜,有什么作用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先来说说第一气,当时吴国和蜀国联合击败曹操后,他们都想这在曹操落难是将自己的兵力过大,这样当曹操在起来的时候就有抵抗他的能力了,那是他们就看中了荆州和襄阳这两个十分重要的领地,因为这两个地方是曹操领土最大的两个区域,当时周瑜知道刘备也是这样想的就去朝刘备谈判,当时谈判后的结果是先让周瑜的军队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