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诸葛亮北伐不能成功?这两点原因让他必败无疑

为什么诸葛亮北伐不能成功?这两点原因让他必败无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229 更新时间:2024/1/24 22:10:19

三访频扰世计,两朝扶老将心。

师未离而死,令男主泪流满面。

这描述了蜀汉丞相诸葛亮辅佐少主,复兴汉朝,一心一意赴死的故事,令后人十分感慨。

刘备三巡草堂,请诸葛亮辅佐,随后天下局势就如诸葛亮“隆中对”想象的那样继续发展。

赤壁之战后,刘备先后占领荆州、攻陷益州,在江东与孙权联手北伐曹操,甚至在汉中击退了曹操主力,带来了天下大变的契机情况。

至此,诸葛亮的“隆中双子”战略实现了上半场,蜀汉政权正式奠定了争夺中原的基础。

然而荆州关羽根据形势,派出大军发动襄樊之战。七军虽被淹,威震华夏,却遭到江东孙权的靠山联军进攻,战败身亡,荆州失守。

由于荆州失守,刘备彻底改变了“隆中双子”的战略布局,东征孙权,意欲先灭吴,二分天下,再与曹魏对峙。

然而,天不遂人愿,刘备抛下全国兵马,兵败夷陵,只身退守白帝城。

刘备死后留下他的继任者刘禅与诸葛亮、李严孤身一人。

短短四年时间,蜀汉政权从坐镇荆州、益州,兵力足以抗曹操,到先失荆州,再失夷陵,只剩一州,成为三国中最弱的一个国家。“隆中对子”战略其实一直难以实现。

然而,由于蜀汉疲惫不堪,诸葛亮为了继承蜀汉政权的江山,不得不进行北伐,以期在蜀汉时期寻找扩大疆域和人口的机会。变化的情况。

诸葛亮北伐的基本战略是先攻取陇右之地,再图谋关中,只占长安。

从公元228年到234年,诸葛亮一共发动了5次北伐。虽然没有大败,但未能实现“攻陷陇右”的战略目标。

至于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五次北伐的过程中看出一些端倪。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

公元228年春,诸葛亮发动第一次北伐。

派赵云、邓植率部兵马出冀谷为疑兵,佯攻关中之地;

他率领主力攻出岐山,进入陇右之地。

曹魏对蜀汉的入侵毫无防备,蜀汉大军轻松拿下陇右五郡中的三个(南安、天水、安定)。曹魏因此而“官民畏惧”。

魏明帝曹睿亲自迁都长安城,

派大将曹真率军到宝斜路防御赵云;

命令张郃率军前往陇右与诸葛亮大军作战。

诸葛亮听说曹魏手下名将张郃来了,就知道他有意占领龙山要塞——街亭。派马谡王平先守街亭,抵御魏军。

与此同时,赵云在宝蟹岛被曹真击败,诸葛亮撤军回汉中。

诸葛亮收兵之际,将西县千余户迁回汉中,为北伐做长期准备,而陇右三县则归还曹魏。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

公元228年冬,曹魏派兵十万余人攻打东吴。诸葛亮看到关中空虚,于是发动了第二次北伐。

蜀汉军队出三关包围陈仓,打算以陈仓为根据地,切断曹魏陇右与关中的联系。

不过,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撤退后,曹真做好了防守,派出名将郝昭镇守陈仓城。

蜀汉大军围困陈仓二十余日,未能攻破城池。军粮耗尽,只好撤退。魏将王双率兵追击,被打败斩首。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

公元229年春,诸葛亮发动第三次北伐,派陈实攻打武都、阴平两县。

魏永州刺史郭怀率兵前来救援,诸葛亮率蜀汉主力阻击,遂撤退。

于是,蜀汉顺利取得了两郡之地,诸葛亮在汉中平原上修建了汉、乐两座城池,加强了汉中的防御。

次年七月,曹魏大举进攻蜀汉,

曹真为统帅,出兵出子午谷。

司马懿上汉水;

张郃从包坡行进。

三军拟在汉中会师,因连日阴雨,行军不畅,最终撤兵。

诸葛亮乘机出兵陇右,攻打南安郡。魏延、吴仪率军打败魏将郭淮、费,后退。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

公元231年春,诸葛亮发动第四次北伐。他用“木牛”运粮,包围了岐山。王平围城后,率主力北上上桂。

魏将司马懿、张郃率兵前来救援。魏军先头部队郭淮、费尧先到上桂守备,被诸葛亮主力击溃。

司马懿率领魏军主力到上谷以东后,临危不乱。诸葛亮见状,返回鹿城。

司马懿入鹿城后,派张郃攻打鹿城南面的蜀将王平,自己率军攻打诸葛亮。

诸葛亮派大将魏延、高翔、吴班分三路大败魏军。

获得魏军3000头颅;

神秘护甲5000;

角弩3000。

张郃与王平交战时,得知司马懿兵败,立即收兵回上谷,蜀军乘机再次包围岐山。

司马懿一生中唯一一次与诸葛亮的交锋,以惨败告终。从此,司马懿再也不敢轻易出战,率部驻守上虞与诸葛亮对峙。蜀军将要攻下祁山时,负责督办粮草运输的李严谎称“大军粮草无法供应”,连年阴雨。派马忠和程范到前线请诸葛亮撤退。

诸葛亮见状,只好撤兵回汉中。司马懿派张郃追击蜀军,被蜀军射杀在木门。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

公元234年春,经过三年准备,诸葛亮发动第五次北伐,离开包斜道,进军五丈原。

同时,蜀汉要求东吴出兵曹魏参加北伐,以分散曹魏兵力部署。然而,魏明帝曹睿亲征东吴,很快打败了东吴,蜀汉再次孤军奋战。

司马懿率领魏军抵着渭水安营扎寨,不战消耗蜀军粮草。

见状,诸葛亮只好在渭水两岸种田,以解决军粮问题。后因夺取北原失败,与魏军僵持了数百日。

那年秋天,诸葛亮积劳成疾,病情加重,最终病死在军中。随后蜀军按照诸葛亮的临死命令,缓缓退回汉中。

司马懿见蜀军撤退,以为诸葛亮病死,率军追击。遇上守候在前的蜀将姜维,不敢追击。

这件事被传为

“死诸葛走活中大”。

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

有人说,诸葛亮北伐的谋略有问题。他们放弃了魏延“奇兵出子午谷,与诸葛亮大军在长安会师,一举拿下关中”的战略,执意出兵陇右,北伐无果。

但是,诸葛亮基于客观情况坚持了陇右战略。

蜀汉弱小,人少,但100万人口,却要养10万以上的大军,其中北伐军占了大部分。所以,对于诸葛亮来说,不能白丢一兵一卒。

即使魏延的子午谷战略能够实现,也将面临曹魏优势兵力的反扑。再加上守住关中平原没有危险,蜀汉大军想要守住关中地区就难了。

如果曹魏大军四分五裂,夺取子午谷、包泄谷等秦岭南北通道,关中蜀军将如“瓮中之鳖”,全军覆没.

所以,魏延的子午谷计划是行不通的。

再看诸葛亮的陇右战略,其实也是以富国强兵为目标来考虑的。

龙游地,

由于有足够的面积实行耕种,可以保证北伐军的粮草供应;

还有马场,可以为蜀军打造骑兵,也可以削弱魏军马匹的供给。

加之陇右地区与关中之间有龙山为屏障,易守难攻。

若能取得陇右之地,经营数年,便能兵足粮足,还有大量的机动骑兵,这对于蜀汉进军土关,乃至立志于中原。

夺取陇右之地的意义可见一斑。

还强调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

“不过,它多年来动员群众,却一直没有成功,是因势利导的策略,不是它的所长。”

行军打仗非孔明所长,北伐不可能成功。不过,诸葛亮北伐,除了街亭失利外,并没有大败,反而取得了很多胜利:

第三次北伐,占领武功、银平两县,直至40年后魏蜀之战;

第四次北伐时,与司马懿正面交锋,打败司马懿,打算在曹魏名将张郃撤退时射杀。

所以,诸葛亮在军事上并不差,他是名副其实的军事家。

事实上,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机会最大。街亭失守前,蜀军已夺取陇右五县中的三县。

然而,马谡失去街亭,让诸葛亮失去了夺取陇右的最佳机会。

纵观诸葛亮的五次北伐,

第一次和第五次是两次大型全面战争;

第四场是中型战争;

第二次和第三次是两次局部小战。

在诸葛亮发动的五次北伐中,蜀军主力从未败给魏军,基本上都以自愿撤退告终。

至于历次北伐撤军的原因,

第一次是因为街亭失守,导致攻打陇右地的计划破灭,撤军;

第二次、第四次都因缺粮而退;

第三次是取得武都、银平两县后,主动收兵守汉中;

第五次是因为诸葛亮病死退守。

蜀道难行,益州下雨,道路泥泞。从成都平原运粮到汉中的过程十分艰辛,往往需要翻倍甚至数倍的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

诸葛亮发现这种情况后,发明了木牛和流马来辅助运量,以提高粮食运输的效果。

第四次北伐用的是木牛的体积,第五次北伐用的是马的体积。不过,这两次北伐,都没有发生过粮草枯竭而撤退的情况。(四次北伐,李严说“粮草将尽”是推卸责任的谎言,谎称军情,其实粮草是充足的。)

所以,蜀汉的撤退,多半是因为粮草枯竭。

蜀汉撤退的唯一真正原因是第一次北伐街亭因兵败而失利。

此外,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是自第一次北伐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诸葛亮与魏军在五丈原对峙,在渭水边设田持久战。

如果诸葛亮最终能够攻破北苑,切断陇右与关中的联系,迫使司马懿出兵决战取得胜利,那么攻打陇右的战略目标就可以实现了。

然而,诸葛亮却在关键时刻病逝于五丈原,导致了上一次北伐失败。

‍️中水镜司马徽先生在诸葛亮出来辅佐刘备时是这样说的:

“孔明虽然得主,但时机不对!”

这不仅是指诸葛亮在天下大势已明之际,协助只有一城的刘备强行打造“三分天下”的艰难;也意味着每到关键时刻,蜀汉政权都会遭殃,“光复中原”无望。(关羽失荆州,刘备败夷陵,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刘禅投降邓艾孤军)

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除了国力薄弱,还有粮草匮乏,错失良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的祖先,个个老司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01秦之起源,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传说。大秦的先祖,最早可追溯到黑帝颛顼的孙女,曰女修(一作女脩)。说来有点蹊跷,贵为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三皇五帝之一,颛顼居然把亲孙女嫁给了一个名叫业父、没名没地位的庄稼汉。更蹊跷的是,一天,女修正在织布,突然掉下一只燕子蛋。女修吞蛋,竟受孕产子大业。敢情老公就是用来卖呆

  • 秦始皇和汉武帝背后的男人,一帝功成万骨枯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但这每一个成功皇帝的辉煌背后,其实都有几块低调的垫脚石。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非凡的成就,是因为他们本来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果将崇祯或者光绪的烂摊子扔给他们,他们再能干都白搭。准确来说,秦始皇垫脚石最多,一共有六块,从他的祖上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开始,一直到他爹庄襄王把王位传给他,秦国用一百多年的时间,

  • 秦始皇、汉武帝,最深爱的女人,分别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帝王后宫中的佳丽,几乎都是精挑细选的绝色女子。在秦始皇和汉武帝这两位帝王的生涯里,受他们宠幸的女子自然不乏其人。但在这众多的后宫女人里,为什么仅有唯一的一位能够长久的留在他们心里,让他们久久不能忘怀呢?能让这两位帝王对她们魂牵梦绕、永生难忘呢?秦始皇挚爱——阿房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 秦始皇是“千古一帝”?笑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总是有很多误会,比如,很多人以为千古一帝,是夸秦始皇的实际上,恰恰相反,千古一帝首先是用来骂秦始皇的。01明朝狂人首先来说,第一个人称秦始皇为千古一帝的人是明朝李贽,而他之所以这么说,实际上是在骂秦始皇。李贽为何要骂秦始皇呢?又为什么给了秦始皇“千古一帝”的称号呢?这得从李贽开始说起。李贽(15

  • 秦始皇一生中最危险的4次遇刺,险象环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始皇一生杀了几个人,秦始皇一共被刺杀几次,秦始皇遇刺的意外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志,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贾谊《过秦论》秦始皇一生至少遭遇了刺客荆轲、高渐离、张良、无名氏数人等四次暗杀。幸运的是,他都躲过去了。01荆轲刺秦王第一次,了解历史的人基本都知道,太有名。公元前228年,秦始皇先后

  • 晋楚决战之前,鲁国攻打楚国,结果被鲁国俘虏,楚国怒夺鲁国屈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var1]前541年,齐庄公、齐僖公自立,周齐正式建立,楚国成为楚齐同盟,西虢列国还中了齐国的“陷阱”,被列国攻伐,自此更不是春秋时代。前541年,楚齐同盟也进入新的阶段,秦桓公与中山小国虎贲之乱,虎贲之乱在前537年打垮,此后出现和魏、卫国和睦的局面,这让秦国国力远不及魏国。前509年,秦始皇战

  • 晋国的分裂,其实从“平王东迁”时候就注定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其实,晋国的分裂从“平王东迁”那一刻就真正注定了,其中原委我们细细道来。事情还是要从晋穆侯说起。说由于晋国靠近北方,在他的北部边疆就是北戎。所以,晋国没事就要去塞外跟胡人对砍。有一次,晋穆侯进攻北边条地,没有打过胡人,非常生气。正赶上夫人齐姜生子,为了记住这个仇就给孩子取名仇,这个就是公

  • 秦朝苛政过于残暴,以致于国灭,为何刘邦称帝后还要汉承秦制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在全国性起义的高潮中,刘邦率领军队拿下关中地区,在此废除秦朝苛政约法三章。公元前202年,刘邦登基称帝,建立汉朝。但废除苛政的汉朝又逐渐汉承秦制。看似矛盾的背后,有很多相当复杂的历史原因。秦制的核心是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汉朝开国后所碰到的一系列事情,成为汉朝逐渐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

  • 你只知司马懿扮演者吴秀波是好演员,殊不知司马懿也是一个好演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吴秀波版司马懿简介,吴秀波扮演的司马懿卡通,吴秀波大军师司马懿照片

    以三国时期魏国权臣司马懿为主人公的古装大戏《大军事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火了,扮演司马懿的演员吴秀波也火了。这个实力派演员,把“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房玄龄语),聪亮明允,刚断英特(崔琰语)”的司马懿演得入木三分。要论演技,司马懿一点也不比吴秀波差。充分表现司马懿演技的,就是他坚守不

  • 战国最弱大名:一生9次丢掉领地,仍得到家臣及领民效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国十大雄主排行,战国真正四大名将,战国前期后期实力排名

    从十一世纪后半开始,日本将拥有领地或庄园的领主称为名主,之后随着名主领地逐渐扩大至数个郡甚至是一个国,这些名主就被称做大名主,简称即为大名。在连年征战的战国时代里,几乎每个大名都是战功彪炳的超强武将,但却有一个大名被人们叫做“战国最弱大名”,又同时拥有“常陆国的不死鸟”称号,这号人物是谁呢?让我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