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二十四史之纣王

二十四史之纣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143 更新时间:2024/1/25 12:23:05

妲己

殷纣王 亦称帝辛,商王朝的末代天子。他的父亲帝乙有三个儿子,长子微子,次子仲衍,幼子辛。三人皆同母所生,但该母本为嫔,立为正妃以后生辛,因此辛为嫡子。辛幼时,帝乙和正妃都想立贤哲的微子启为太子,太史闻讯后,据宗法加以反对,说:“正妃有嫡子,就不能立嫔的儿子。”于是立辛为太子。

太子辛身材高大壮实,长相姣美,聪明过人,许多事一学就会,一看就懂,多才多艺,主意很多,能说会道,巧言善辩。他力气特大,曾经徒手与猛兽格斗,将九头牛拖着往后走。有一次,宫室的一根柱子坏了,他竟用手托着屋梁,让人将坏柱子换掉了。

商王朝从第二十四位天子祖甲开始,逐渐出现衰败的景象。此后,王权与贵族势力的斗争日益激烈,贵族与奴隶的矛盾也不断发展,统治危机日益加深。纣王自恃聪明,看不起群臣,更以为天下人都不如自己,文过饰非,刚愎自用,淫虐无比。他嫌竹筷子不好,让工匠做象牙筷子。他的叔父箕子从这件小事就看出他不好的苗头,说:“他现在做象牙筷子,随后肯定要做玉的杯子。有了象筷、玉杯,也就不会用陶土的粗簋盛普通的饭菜食用,不会穿短衣褐衫,不会住茅草矮房。他奢侈无度,国内的产品不能满足,一定会到远方去寻求珍奇宝物,从此将一发不可收拾。”

纣王妲己

果然,纣一继位,就将殷都扩大到沫邑,称为朝歌。建百里王宫,大修殿室台观、离宫别馆。纣王征讨有苏氏,由苏氏将其女儿妲己献出。妲己长得太美了,纣王被她的姿色所迷,对她言听计从。为了讨妲己喜欢,纣让乐师涓创作新的靡靡之音的乐曲和名为“北里”的舞蹈。还在朝歌城里,用七年时间建成了一座周三里高千尺的台观,以玉石为门,琼玉为室,取名鹿台。并加征赋税,搜刮了无数的钱财放在鹿台上。又修建了一座巨大的粮仓,名钜桥,仓里装满了搜刮来的粮食。还四处罗致珍奇宝物和名贵狗、马,充满了宫室。又扩大王室园囿沙丘,弄了许多飞禽走兽放在里面,用活人喂养猛兽。

纣王将沙丘中的一些宫殿布置成市场,称九市;在一座宫室里挂了好多片猪羊肉,称肉林;修了一个其大无比可以行船的池子,里面装满酒,称酒池;用酒糟堆成一座座高大的山丘,称糟丘。纣王、妲己和一些贵族朝臣,以一百二十天算作一夜,在那里发狂地戏耍喝酒,叫做长夜之饮。无数男男女女脱光衣服在肉林中追逐打闹。三千人一批,趴在酒池边,像牛一样地到池里喝酒。喝醉酒的人,有的赶着马车绕着糟丘狂奔,有的骑在马上烧肉吃,有的甚至用绳子拴住宫奴的脖子拖到酒池里淹死。纣王醉生梦死,连日子都不知道了。问陪着玩的亲贵,也说不上。又问箕子。箕子叹息,想道:“一个国家没有了日子,天下也就危险了。你们都不知道日子,只有我知道,我也就危险了。”于是也装着酒醉,说:“不知道!”

纣王等人奢侈糜烂的生活,耗费了无数的钱财,民众无法忍受其沉重的剥削,纷纷造反或逃亡。一些诸侯国君因其政治腐败而开始反叛。连朝中大臣贵族也怨声载道,为王朝的前途担忧。面对严重的政治危机,纣王不是改邪归正,反而认为是刑威不够,决定实行严刑酷法。纣王先是制造了熨斗,点了炭火去烫人。

纣王妲己

后来干脆造了一个铜柱子,在上边涂满油,放在烧红的炭火上,让受刑的人在铜柱上走。看着人从滚烫油光的铜柱上滑下来,掉进炭火中,挣扎嚎叫,直至烤焦,纣王和妲己高兴得手舞足蹈,称这是炮烙之刑。当时,西伯昌、九侯和鄂侯是王朝的三公。九侯的女儿十分漂亮,献给纣王。这位女子很贤惠,看不惯宫中淫秽的生活。纣王竟将她杀死,并且连累其父,把九侯也剁成肉泥。鄂侯争辩了几句,纣王把鄂侯也杀了,将他的肉割成一条一条的,做成肉脯。西伯昌听说此事,叹了一口气。

崇侯虎将此事密告纣王,纣王把西伯昌囚禁于羑里,提拔一贯阿谀奉承的费仲主持朝政。费仲贪赃好贿,民众不服。纣王又改以恶来主持朝政。恶来最爱以谗言毁谤别人,一旦大权在手,人们更难逃避灾祸了。因此,诸侯们更加疏远纣王。

周人献出美女、名马和珍宝,将西伯昌赎出。西伯昌回国后,表面上耽于玩乐,暗地里修德行善,力量逐渐强大,不少诸侯背叛商纣归附西伯。王子比干见商王朝危机日益加重,劝谏纣王,纣王不听。大臣祖伊告诉纣王,天下百姓都盼望大王完蛋。纣王自信地说:“我能活多久,自有天命。”祖伊见纣王不可劝谏,也反叛了。

纣王妲己

纣王更加淫乱昏庸,微子启多次劝谏不听,叹息:“如今殷朝要灭亡了,就好像在汪洋大水中,没有岸,也没有渡船。”他想自杀,又想逃跑,拿不定主意,就与太师疵和少师强商量。两人回答说:“如果死能够安定社稷有利国家,那么死也无憾。如果死不能够安定社稷有利国家,不如逃亡。”微子于是逃走了。

箕子向纣王进谏,纣王不听。王子比干以死强谏,纣王愤怒地说:“我听说圣人的心脏有七个洞,今天我就要看一下。”活活地剖开比干的胸膛,取出心脏。箕子害怕了。有人劝他说:“还是逃吧!”箕子回答:“明明知道劝谏没有用还要说,是不明智。以自己的死去彰扬君王的过失,是不忠。作为大臣去讨好民众,我又不忍心。”于是散开头发,撕破衣服,装成疯子,给人去当奴隶。只是有时弹琴来抒发内心的忧伤。就这样,纣王还是把箕子囚禁了起来。不久,太师疵和少师强带了祭器逃到周。

纣王妲己

这时,西伯昌已经在四十余个诸侯拥戴下称王七年后去世,他的儿子武王发在诸侯们的支持下,带兵讨伐残暴的殷纣王。两军在牧野会战,商朝的军队大败,纣王逃到鹿台,穿上他的宝琰玉衣,跳进大火里自焚而死。

商朝从成汤建国,绵延十七世三十君五百余年,终于在纣王时灭亡了。本来,从祖甲开始,王朝就逐渐衰败。纣王的淫佚残暴则加剧了这一进程,使王朝迅速走到了尽头。一个那么聪明、那么有力、那么仪表堂堂的天子,竟成为亡国之君,教训是相当深刻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商纣打败纣王,商朝灭亡,周朝建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这其中有个例外,就是那些依然信奉宗教、依靠祖先血脉、坚守门阀世袭制度的诸侯国,他们在武功上取得极大成功,实力强大,但是丧失了部分宗教信仰,丧失了宗族体系。这其中一些诸侯国,如越和河西走廊之内的商族,成为部族民族主义的牺牲品,有的沦为一盘散沙,有的逐渐开始臣服于周王朝,有的不能再把武王当做自己的宗主。

  • “夏朝治水英雄:禹如何化解黄河洪水,建立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夏禹治水是什么时期的,禹夏朝,夏朝的夏桀是禹的儿子吗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2070年,朝代历时约470年。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他被誉为治水英雄,在治理黄河洪水、劳动人民的过程中,最终得以平定洪水,使得夏朝能够安定建立。本文将通过对夏朝的历史资料进行研究,探究禹如何化解黄河洪水,劳动人民,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历史

  • 历史开讲:超越春秋时代:齐桓公和管仲带领齐国实现“逆袭”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位君主,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的变化,让齐国由一个较弱的小国变成了一个强大的地方。而管仲则是齐桓公的新的辅佐,他不仅贡献了许多新的的政治和经济措施,还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变化思想。[var1]首先,齐桓公和管仲都非常注重民生,他们提出的许多变化措施都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例如

  • 商朝人多次迁都,是因为游牧民族特性?商族起源微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商朝为什么频繁迁都,商朝迁都的真实历史,商朝迁都原因有哪些

    以至于慢慢演化成了如今百花齐放的封神故事,乃至整个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宇宙的庞大脉络。周人的姬姓一族如今是遍地开花,诸如郑,常,程,卫,简,段,石,宁,鲁,施,汪,蒋,展,柳,周,丰,唐,孟,吴,杨等,这些姓氏大多是周朝姬姓的后代,遍布中华大地乃至世界各地。成王败寇,我们的商王朝的残留姓氏则要少得很多了

  • 小伍叔讲春秋战国故事之卫国(1)卫大夫石碏大义灭亲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春秋战国十大经典故事,春秋战国策略故事,战国系列故事之二十一

    说的卫国的起源,还要追溯到周武王伐纣时候,周武王害伤了商纣王,灭亡了商朝,但是并没有对殷商王族大肆杀戮,而且还要保证殷商祭祀不绝。于是分封纣王之子武庚为诸侯,继续祭祀殷商先祖。这就是古代的习惯叫灭国不绝嗣。[var1]绿色划线的就是卫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但是呢毕竟不放心,于是派自己

  • 灭六国兼天下,号称拥有战国最强战力的秦锐士,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国四大名将一览表,战国时期东方六国文字资料有哪些,战国秦锐士图片

    [var1]秦锐士是秦国的精锐部队,也被称为“锐卒”。他们是秦国军队中的顶尖精英,被训练成了战争机器,经过多年的训练和战斗,拥有极高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秦锐士的成员来自不同的地区和阶层,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为了地方和皇帝而奋斗。秦锐士的训练非常严格,包括身体锻炼、武器练习、战术训练等。在训练过程

  • 反秦盛宴,烧的是“农民起义”的火,做的是“战国七雄”的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农民起义的果实,多为勋贵、世家大族窃取,只有个别人从“受压迫者”晋升为“统治者”,实现角色的华丽转换,成为利益群体新的代言人,农民还得归家种田,仅此而已!三人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烈日当头,汗滴禾下土,不甘的陈胜对工友说:“苟富贵,勿相忘”。秦始皇南巡会稽,百姓围观,打酱油的少年项羽说:“彼可取而代

  •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都城迁徙的特点、原因及其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东周之际,周室衰微,诸侯并起,原本偏居南隅的荆蛮小国,不再满足区区“楚子”的封号,提出“请王室尊吾号”,表露出“欲以观我们之政”的野心。周室虽微,然威仪尚在,对楚人的无理要求不予理会。楚人吃了闭门羹,于是索性“王不加位,我自尊耳”,自立为王,迁都于郢。待楚成王时,己有“楚地千里”,连周天子也不得不加

  • 古文今译 《战国策 赵策四》赵使赵庄合从欲伐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国策赵策四原文及翻译,两败俱伤文言文战国策,小赵庄之战

    图片源自网络原文:赵使赵庄合从欲伐齐,齐请效地,赵因贱赵庄。齐明为谓赵王曰:“齐畏从之合也,故效地。今闻赵庄贱,张懃贵,齐必不效地矣。”赵王曰:“善。”乃召赵庄而贵之。译文:赵王派赵庄组织合纵联盟,打算进攻齐国,齐国要求割地求和,赵王因此冷落了赵庄。齐明为赵庄对赵王说:“齐国害怕主张合纵联盟的人成功

  • 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社会救助对社会变迁的影响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着重论述了社会救助的施行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迁的影响,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对自然环境和人口变迁的影响,其次是对社会制度和结构变迁的影响,最后是对社会价值观和文化变迁的影响。一、自然环境和人口的变迁为了预防水旱灾害,保证农业生产,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们普遍重视修筑水利工程,改造自然环境。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