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样拍雍正马屁,除了这个倒霉鬼,别人都晋升了

同样拍雍正马屁,除了这个倒霉鬼,别人都晋升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088 更新时间:2024/1/18 16:53:00

古人有“黄河清,圣人出”的说法。

意思是说:黄河水泥沙含量大,年混浊,突然变得清澈则会被古人视为祥瑞之兆。

清朝雍正年间,黄河水清千里,持续时间为史上最长。

《陕西通志》记载:

河道总督齐苏勒、漕运总督张大有、河南巡抚镜等官员纷纷上折子报喜。

田文镜说自己查阅史料了解到,黄河十年清澈一次,至圣之君就会认为是大祥瑞。

然而史上从未出现过清澈一千多里,持续将近一个月时间这种现象,全省官民无不欢呼雀跃,盛赞黄河出现的祥瑞场景。

雍正帝大喜,立即派人去清东陵祭祖,老爹康熙帝汇报喜讯,同时派使臣到黄河祭祀河神。

发现河清报喜以及歌功颂德的官员都得到了晋升,唯独有一个拍马屁的人,一巴掌拍在了马蹄子上,差点因此送命,这个倒霉鬼叫邹汝鲁。

邹汝鲁,湖北黄州府麻城县人,康熙三十年(1691年)考取进士,历任福建道监察御史、河南道监察御史、左佥都御史、奉天府府尹、太常寺卿等官职。

邹汝鲁听说黄河出现祥瑞之兆,连忙写了一篇《河清颂》马屁文章献给雍正帝,向皇帝表示庆贺。

雍正帝看过文章,对其中一句“旧染维新,风移俗易”极为不满,怒不可遏地痛斥道:“所移者风?所易者何俗?旧染者何事?维新者何政?”

邹汝鲁的本意是夸赞新皇帝大刀阔斧地兴利除弊,移风易俗,言外之意是前朝风气不正,本朝风清气正。

古人讲究“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儿子在三年之内,不能更改父亲业已形成的制度,继承父亲的遗志才符合孝道。

邹汝鲁所谓的“风移俗易”明显在说雍正帝改变了康熙帝一朝的成规旧例。

雍正帝在位初年,民间传说他篡改诏书,阴谋夺取皇位,如此贬损前朝,盛赞本朝,太过露骨,邹汝鲁的话严重刺激了雍正帝敏感的神经。

雍正帝马上联想到《尚书》中的句子“旧染污俗,咸与维新”,认定这是邹汝鲁在讥讽自己,于是连续提出四个诘问——移了什么风?易了什么俗?前朝有什么不良风气?本朝改革了什么新政?

雍正帝接着解释说:“朕登基以来,一切典章制度都在因袭前朝,效法皇考,没有做任何改动,邹汝鲁所言是何居心?他究竟指的是什么?如今出现河清之瑞,朕并没有诏令列位臣工写诗作文歌功颂德。邹汝鲁进献的文章实属狂悖之言,讥讪朝廷,太可恶了!”

雍正帝命九卿联合审讯邹汝鲁,邹汝鲁辩称自己没有读过《尚书》,九卿在刑部大堂会审的结果是:邹汝鲁“妄行讥讪,情殊可恶。应革职,照诽谤朝廷律拟绞立决!”

雍正帝在批复判决文件的时候,感到邹汝鲁毕竟是康熙朝的老臣,处理太过会引起朝野争议,思来想去,认为还是应该赦免,于是朱笔批复:“革职,从宽免死!”

邹汝鲁画虎不成反类其犬,结果被贬到湖北荆州,为沿江隄岸修建工程效力赎罪,再无出头之日。

雍正帝却因此一举两得,即做到了杀鸡儆猴,威慑群臣,又彰显了自己宽容大度的仁君形象。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佟国维的“机会论”,振聋发聩,隆科多一生未能领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佟国维之死,隆科多举报佟国维真相,雍正王朝佟国维结局

    历史上的隆科多,是佟国维的亲儿子。而剧中的隆科多,则是佟国维的亲侄儿。虽然都是佟家人,但是隆科多的政治智慧,却远远比不上佟国维,一直到死,都没有体会到老佟对自己的一番深沉之爱,不理解六叔对自己的苦心栽培。少年时期的隆科多,因为出身贵族,而十分顽劣,虽然有几分聪明,但用不到正经地方,剧中暗表,是老叔佟

  • 康熙王朝:周培公病死在盛京,施琅加官进爵,为何命运如此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施琅周培公,周培公在盛京干什么,康熙王朝周培公怎样死的

    其实我认为,两个人有不同的命运,应该从他们个人的性格和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个人性格方面周培公原来就是一个落魄的书生。他虽然有满腹的才华,却没有施展的平台。周培公性格孤高自傲,看不起任何人,也不愿意向权贵折腰。因此,他一直处在失意之中。康熙提拔周培公入朝为官,才有周培公发挥才能的机会。施琅,

  • 雍正王朝:邬思道离开,雍正为何要给他侍女,还要取名为如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邬思道和秋月的关系。如月的意思就是“如秋月”一般,其实是大有深意的。秋月是雍正的侍女,后来成为雍正的侧福晋。秋月是邬思道的红颜知己,雍正是一清二楚。他先是想让秋月照顾邬思道,顺便也能得到邬思道的行踪,谁料想秋月爱上了邬思道。雍正明知道邬思道和秋月是两情相悦,但是他就是不同意。邬思道没有办法,他给雍正

  • 古代的“黄马褂”到底能有多少特权?为何权臣和珅拥有20多件黄马褂?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褂子是指中式的单上衣,在生活和劳动中穿起来很方便。但是,这种褂子在骑马的时候,还是显得有些束缚,尤其是骑马打仗的时候,仍旧略有不便。于是,擅长在马上打仗的满人就发明了一种专门用于马上作战的褂子,所以称之为“马褂”。顾名思义,所谓“黄马褂”指的就是黄颜色的马褂。可是,黄颜色的马褂又绝不普通,因为在清王

  • 他是雍正王朝的国舅爷,深受雍正重用,却被乾隆勒令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这位在康熙晚年深受器重,并在康熙弥留之际被授予托孤任务的大臣,比电视剧中更加厉害,是康熙弥留之际唯一的见证大臣,无论是权势还是影响力,都远非张廷玉马齐之流所能比拟。和《雍正王朝》中所描述的不一样,康熙临终,对隆科多授予的是没有约束的绝对权力。可以这么说,没有隆科多的全力支持,雍正的确是无法实现皇帝梦

  • 表面光鲜亮丽,实则枯燥乏味,清朝后妃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妃子不仅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还有着人人尊敬的地位,每当在电视剧上看到妃子的生活,就恨不得马上穿越过去享受一番,可事实上,在偌大的后宫中,妃子每天的生活并不轻松,在锦衣玉食的背后却过着犹如牢笼般的生活,不能随心所欲,更得每天小心谨慎。就拿清朝妃子为例,凌晨五点,妃子们必须雷打不动的起床,不管有病

  • 他是大清朝的厕纸,用就是大英雄,不用是大汉奸!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这是明清鼎革时期著名的一联,其中上联嵌“史可法”,下联嵌“洪承畴(成仇)”。当时黄道周被洪承畴率领的清兵打败,被捕。把这一联写给洪承畴,把他羞得无地自容。这个大明最后的栋梁,投降清兵后成为大清开国的元勋。一生事二主,终于背负骂名写入史册,故为历史人生一浩叹。一、大明栋梁洪承

  • 他是大清朝唯一的太子,也是最后一位太子,却最终死在监狱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唯一的太子,清朝太子与张妃的剧情,清朝最大的监狱图片

    众所周知,大清朝是女真后裔——满族人努尔哈赤建立的,从努尔哈赤一直到清逊帝溥仪,十二任皇帝之中,唯有康熙皇帝册立过皇太子。此前的皇太极貌似皇太子,但清朝史书上,从未提到皇太极曾有当太子的经历,他继位之前的身份只是贝勒。康熙帝晚年,发生了九子夺嫡的悲剧。雍正帝继承皇位后,为避免发生兄弟争夺皇位,自相残

  • 他是大清最后的掌权者,都说他优柔寡断,但这件事只有他做到!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文|文史星空说起晚清,大家能想到的大多是慈禧太后和末代皇帝溥仪。但是大清灭亡的最后三年,真正掌权的不是垂帘听政的隆裕太后,也不是小皇帝溥仪,而是溥仪他爸载沣。这位醇亲王但是在人们中的评价并不高,因为他性情敦厚,做事优柔寡断,所以他要是在一个和平的时代做个亲王是绰绰有余的,但在这么动乱关键的时代来主事

  • 我们古代哪个王朝的版图最完美?只有清朝比较完整拥有五大地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版图准确来说,“版图我们论”用的是清朝从1757年到1840年的版图,而这个版图直到1858年才发生较大的改变,持续时间长达100年,这是历史上任何王朝都是无法办到的。清朝的面积突破1000万平方公里是在1723年平定了青海,到1911年之间,总时间超越了180年。清朝在这个时期的疆域面积超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