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认为,两个人有不同的命运,应该从他们个人的性格和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个人性格方面
周培公原来就是一个落魄的书生。他虽然有满腹的才华,却没有施展的平台。周培公性格孤高自傲,看不起任何人,也不愿意向权贵折腰。因此,他一直处在失意之中。康熙提拔周培公入朝为官,才有周培公发挥才能的机会。
施琅,号称“海霹雳”,原来是郑芝龙的部下,早年随郑芝龙投降清朝。后来施琅加入郑成功队伍,举起反清的大旗。郑成功与施琅关系交恶以后,施琅又再次投靠清朝,并在以后的战争中,帮助康熙建立大功劳。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周培公比施琅更加具有人格魅力。
周培公不向权贵低头,说明他是一个正直的人。而施琅就不一样,施琅在反清与降清之间,曾经反复无常。在人格魅力上,施琅输掉周培公一个档次。
假设周培公打败吴三桂以后,拥兵自立,肯定会有很多人响应。但是如果施琅想要拥兵自重,就不会有很多人支持,毕竟他是个反复无常的人。所以康熙对周培公更加忌惮,因此要把周培公调到盛京,而施琅就没有必要放在盛京严加看管。
其次是个人能力方面
在统兵打仗方面,两个人都有出色的才能。周培公习惯于在陆地作战,而施琅是擅长海战。海战的机会很少,主要还是陆地战争,因此周培公对康熙的威胁更大。
在能力方面,周培公强过施琅。
周培公从一个落魄的书生,直接就进入上书房做大臣,这是很多大臣可望不可即的职位。明珠和索额图对周培公也是非常忌惮,朝中很多大臣嫉妒周培公,他们要求罢免周培公。康熙也是为了平衡朝廷局势,才不得已牺牲周培公。
总之一句话,周培公太过于锋芒毕露。
还有一点就是两个人的搭档
周培公的搭档是图海。图海是满人将领,对于满人八旗兵有掌控能力,汉人的军队都服从于周培公。周培公和图海两个人常以兄弟相称。他们如果联手对付康熙,肯定比吴三桂厉害。
而施琅的搭档是姚启圣。姚启圣和施琅是面和心不合,经常互相争执。姚启圣忠于康熙,他们两个人不可能联手对付康熙。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施琅虽然是统兵之将,但是士兵从心里就对他不服气。施琅一旦解除兵权,就无法调集军队。
我们能够得到一个结论,因为周培公的威胁比施琅要大,所以康熙把周培公贬到盛京,而让施琅加官进爵。
需要说明的是,施琅的日子其实也不好过。康熙让他做武渊阁大学士,其实也是间接地解除了他的兵权。同时康熙又要给他做主婚人,其实也是想控制施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