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托孤
当时蜀汉官员内部两大集团,一个是襄阳集团,以诸葛亮为首。另一个是益州集团,是刘璋的老臣,刘备抢了刘璋的地盘后,这些官员为刘备效力,以李严为首。李严与诸葛亮同为托孤重臣,是刘备用来制衡诸葛亮的重要棋子,最终也被诸葛亮搞下台。
可以说,后主刘禅的年代,诸葛亮已经权倾朝野,如果要篡位,易如反掌。唯一的麻烦是这么干不地道,蜀汉立国的理论基础在于延续汉朝的道统,诸葛亮当皇帝,多少有点名不正言不顺,必须像司马懿那样皮厚心黑,这个国家才能立的住。
影视剧里的诸葛亮
姑且先不考虑这些具体问题,假设诸葛亮真的篡位并且成功当上皇帝,那蜀汉能够凭借他的智慧统一天下吗?毕竟,这条路径有成功案例,汉高祖刘邦当年就是被项羽扔到了巴蜀地区,但是最终刘邦还是成功打败项羽,建立了汉朝。那诸葛亮有没有机会呢?
其实,诸葛亮就是这么想的,他在隆中对就说过:“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他给刘备的计划书明确说了,要走刘邦的老路。但是时过境迁,刘邦当时的条件,蜀汉并不具备。
影视剧里的刘邦
当年,项羽、刘邦这些人消灭秦朝以后,项羽对国家的安排是回到战国时代,把国家分成好几个小国,项羽自己当楚国的大王。在刘邦眼里,当时的天下就是一盘散沙,把这些小国挨个搞定就行了。
而项羽衣锦还乡后,只在关中地区留下章邯、董翳、司马欣三个王看着刘邦。结果刘邦一出关中,三个人根本无心抵抗,纷纷投降。关中是当时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项羽本该亲自镇守,谁能想到他只想回家。
影视剧里的项羽、虞姬
在这以后,刘邦让韩信北上,挨个消灭那些小国。自己在正面战场跟项羽死扛,屡败屡战。最终刘邦、韩信两路大军合兵,将项羽击败。
再看诸葛亮面对的局面。当时,全国范围内没有那些分裂政权了,只剩这三个大国。诸葛亮想要像刘邦那样逐个击破已经没机会了。原本,诸葛亮也指望两路大军进攻曹魏,关羽就是诸葛亮眼里的韩信,可惜关羽他老人家兵败身死,丢了荆州,这一条路算是废了。
既然没有那些分裂的小国家,那就只能指望曹魏出现内乱。机会还真来了,上庸大将孟达暗中跟蜀汉勾连,诸葛亮立即决定同时出兵。结果呢,孟达没用,起兵没几个月就被司马懿灭了。
影视剧里的司马懿
这样的机会其实还有。司马懿利用高平陵政变重新出山后,曹魏国内爆发了多起反叛,声势浩大。可惜啊,此时诸葛亮已经归天了。
当年刘邦出兵,率先搞定的是关中,因为项羽在这里弄了三个小国。曹魏可不会这么傻,关中地区膏腴之地,一直是曹魏的重点防守地区。诸葛亮多年北伐,连刘邦当年的第一步战略计划都没有实现,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
这还是从军事上聊,从经济上说,诸葛亮更没机会,即便诸葛亮在世的时候,蜀汉经济也是三国里面最差的,诸葛亮几次出祁山,都因为后勤保障不力退兵,归根到底,就是家底穷,打不起仗。曹魏军队只要死守,诸葛亮再神机妙算,也没有任何办法。
银幕上另一位诸葛亮
可以这么说,当年刘邦之所以能成,跟项羽昏招迭出有很大关系。蜀汉的局面基本就是死局,跟诸葛亮篡位不篡位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