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犯了哪些错,加速明朝的灭亡?实事求是的分析,明吹勿入

崇祯犯了哪些错,加速明朝的灭亡?实事求是的分析,明吹勿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901 更新时间:2024/2/9 8:35:35

实际上当时崇祯继位时,明朝面临着两个重大问题。一是当时风气不好,万历、泰昌、天连续三任皇帝都不上朝(泰昌是突然暴毙,来不及上朝。万历和天启是压根不上朝),再加上天启皇帝重用魏忠贤打压士大夫,使得文官集团对维护朱明王朝缺乏积极性。

二是朝廷运转不畅,各地上报的灾祸或兵事得不到妥善处理。比如天启七年,福建发生严重的旱灾,朝廷知道却不管;朝鲜和察哈尔蒙古被皇太极暴揍,使得蓟州、宣府和大同直接暴露在后金的兵锋之下,朝廷也是不管不问;西南奢安之乱整整七年,朝廷始终未能平定;西北长达十余年的灾荒,朝廷也是知道却不管。

另外朝廷运转不畅还引发了一个后果,就是朝廷收不上税,天启七年,国家财政收入的白银仅三百余万两,而这些银子连京营军的军饷和朝廷官员的官俸都支付不起。魏忠贤不是没想过搞钱,但他凭本事搞钱,一部分流入了他自己的口袋,朝廷仍然缺钱。

这就是崇祯皇帝朱由检接手的大明江山,其实已经是在风雨中飘摇欲堕。偌大的帝国版图铺在桌面,找不到一块没有问题净土能放得下一个巴掌。所以崇祯继位后,他本人非常想大干一场,士大夫对他也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做有为之君,带领大家拨云见日,使朝廷能正常运转起来。

崇祯皇帝不负众望,登基之后十分勤政,从他的初衷来看,他很想做有为之君,但是他的能力不行,缺乏高明手腕,这使得他所谓的勤政都是在帮倒忙,朝廷在他的主持下反而搞得一团糟,还不如天启皇帝的懒政。

清算阉党用力过猛,矫枉过正。魏忠贤这个人有一点本事,其实崇祯没必要清算他。当然清算他也没毛病,毕竟他名声太丑了,留着他不杀,崇祯无法与文官集团达成合作关系。但是魏忠贤死后,崇祯为了彰显自己的圣明,扩大清算名单,造成冤案频发,使得政局动荡,这就很不可取了。

比如天启时期的内阁,魏广微、顾秉谦、张瑞图、施凤来、黄立极等人,有的跟魏忠贤有勾结,有的没勾结。崇祯把有问题的魏广微等人处理掉就完事了,可他非要搞一刀切政策,把人全部都换掉,讨好东林党,结果搞得朝内缺乏基本的制衡,崇祯最后反被东林党挟持了。

这还只是内阁,六部和地方官更夸张。天启时期的六部尚书,崇祯不满意,登基之后就换了五个,其后一年时间,他对新人也不满意,又先后换了两遍。至于地方官员,凡是给魏忠贤建过生祠的,崇祯都换掉。这几板斧下来,明朝的上层建筑,从内阁、六部尚书到各省督抚来了一次,全面大换血。

崇祯登基时,明朝就好比一个久饿之人,吃饭补充营养没问题,但不能吃撑了啊!经常饿肚子的人猛然暴饮暴食,肯定会被撑死。

疑心太重,导致关宁军蜕变。崇祯登基没多久,就碰上了己巳之变,也就是清军第一次进关。当时清军孤军深入,离京城还有数百里,崇祯本不必要惊慌,但他没见过这架势,慌忙下旨京师戒严,没有及时安定民心,导致京城惶恐不已。

戒严就戒严吧,戒严之后,崇祯又干了什么蠢事呢?他下旨诏四方勤王,把老首辅孙承宗请了回来,结果孙承宗刚进京没多久,他听说袁崇焕带兵勤王,觉得孙承宗不如袁崇焕,又临阵换帅,把孙承宗罢免,换上了还没赶回京的袁崇焕。孙承宗从任命到罢免还不到四个小时时间。

袁崇焕到京后,跟皇太极打了两仗,但仅半个月后,崇祯听了一些谣言,脑子抽疯,把袁崇焕又逮了,最后又换上了孙承宗。

纵观已巳之变,崇祯皇帝做事之草率,让人瞠目结舌。不少人就是因为这件事,对崇祯丧失了效忠信心。比如袁崇焕死后,他带入关的关宁军就直接逃回了山海关。崇祯一听这事,老毛病又犯了,开始削弱关宁军,结果关宁军上下心态大崩,忠君、爱国、保家的理想通通都没了,沦落成了一帮拿钱打仗的兵油子。

可以说,从崇祯四年开始,关宁军就不再向明朝效忠,蜕变成了一个独立,甚至是对明朝有敌意的藩镇。而更可怕的是,这个藩镇还拿着明朝税银。(吴三桂这类人投降清朝并非是偶然)

用人不当,对内、对外政策举棋不定。从崇祯四年开始,崇祯跟他老哥一样,对文官集团产生了怀疑,为了遏制文官集团,他先是启用宦官,紧接着他又启用马匹精,比如周延儒、温体仁这种大奸之臣当政。而从这个时候开始,崇祯朝的政局性质变了。

原来的老持稳重之臣纷纷去位,小丑们粉墨登场,朝局之混乱,连天启时期都不如。虽然当时也出现了诸如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等人才,但人才的质量和数量,都远远不如之前。

除了用人失败之外,崇祯最大的错误是他的政策几乎没有一个是对的。比如在镇压农民军这方面,崇祯一直就是摇摆不定。他又想剿,又想安抚,还经常派不知兵的人去镇压义军,结果就是起义军规模越来越大,崇祯在剿匪和抗清问题上摇摆不定,明朝最后也是亡在了他的摇摆不定上。

对外方面更是如此,松锦大败后,崇祯想跟满清议和,但他又要脸,怕别人骂他,缺乏起码的担当。另外,崇祯对军官也缺乏信任,死于崇祯猜忌的军官数不胜数,最冤枉就是卢象升。不得好死不说,死了也要踩上几脚,让忠臣义士寒心不已。

除了卢象升外,陈新甲、孙传庭等也都是崇祯错误政策的牺牲品。网上曾经有人戏称崇祯朝最大的人才库,是刑部的大牢。朝堂上全是奸臣,大牢里全是诸如刘宗周、姜埰、郑鄤、文震孟、熊开元等真正的忠诚义士。

到明朝灭亡之前,刑部大牢居然关着三百多位官员,皇帝对忠臣如此薄情寡义,军队和士大夫哗变,投入起义军或是清军,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实从王朝发展轨迹来看,崇祯继位之初的明朝已经无可救药了,不管崇祯做什么,注定都只是重病之下的苟延残喘。

明朝必亡,这是无解的。不过,明朝必亡不等于就一定要在崇祯时期灭亡。我觉得只要崇祯不折腾,明朝未必不能再苟延残喘几十年(30~50年)。

因为对比清朝后期的局势来看(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咸丰手上的清朝比崇祯手上的明朝更悲催。当时清朝不仅丢了江南半壁,就连京城也被英法联军端了。

然而咸丰皇帝很有魄力,表示只要能平定太平天国,他就封王,不管是不是满人,这极大了的刺激了士绅阶级的积极性。至于后来的慈禧更有魄力,她的政策对列强是“宁赠友邦,不予家奴” ,对汉人军阀是一方面高官厚禄。

另一方面分化瓦解,同时进行一系列经济、政治、军事改革。以此稳定住了局面。当然不得不说,慈禧很无耻,毫无做人底线可言,可谓是极其卑劣下流。但是你不得不承认一点,那就是慈禧给摇摇欲坠的清朝又续了50年的命。对比起来,崇祯的政治水平简直差远了。

当然,这些论调都属于事后诸葛,让我们去处理崇祯面临的那种局势,可能我们也不见得比崇祯做得好,写此一文,只是消遣时光罢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王阳明是心学的宗师,明朝一代奇人,但你知道他的老师是谁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他的学习方法是以讲学为主的,并且把这一个当做他的事业,所以他的名声远近闻名,每个江西人都知道了这个人。后来王阳明他结婚之后陪妻子回娘家,就顺道去拜访了这位理学者。就是因为这一次拜访,所以王阳明的整个人生都受到了影响。因为王阳明,他虽然非常的聪明,但是他却只有热血而没有,真正的掌握方法。后来在娄亮的指

  • 古代唐朝真是“以胖为美”吗?看到杨贵妃的体重,这才是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五集纪录片唐朝杨贵妃,杨贵妃的胖为啥成了优点,形容唐朝杨贵妃胖的诗句

    说到古代女子,我们必须知道两个成语,描述四个古代女子西施, 貂蝉, 王昭君和玉环,杨我们今天的故事的主角是杨玉环,一个著名的唐朝女子。据说杨,玉环当时以胖出名。说起杨,玉环的生活经历,可以说是非常坎坷的。起初,作为首王的女子,她被唐玄宗吸引,成为历史上杨的贵妃。还有一个红尘中骑妃子笑的故事。据说在古

  • 听其言观其行然后下再结论:晁盖和宋江相比,谁更忠于大宋朝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为了得到宋朝的官帽,宋江不惜与蔡京、高俅、童贯等鬼子合作。但晁盖眼里没有揉沙子。若是奸臣当道,他绝不会接受招安,给奸臣磕头。这里先要说明一个问题:晁盖唯一一次带兵出征,就是去攻打金人长年奔走的老巢。神行太保戴宗调查的结果如下:“曾头城内有房屋三千余间,其中一间名为曾府。这老者原是大金国人。这小子名曰

  • 让唐朝几代皇帝牵肠挂肚的女人,寻找了几十年,下落成为千古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最是无情帝王家,古代的皇帝的后宫中自有佳丽三千,但是这些女子大多数并没有被皇帝宠爱,只能在深宫中寂寞终老。但是也有些女人与皇帝感情甚笃,即使不在深宫有这样一位女子,她让三代皇帝苦苦的寻找了三十余年,到现在下落都是一个谜,她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孙媳沈氏。也有一位失踪的皇太后,让几代皇帝牵肠挂肚,苦苦寻找

  • 看《后宫》了解明朝最受宠的万贵妃传奇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三大皇后排名,万贵妃儿子,万贵妃的大结局

    朱见深虽然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一出生就被立为了太子,但其父御驾亲征被敌人抓了,朱见深也跟着父亲一起被驱逐出了皇宫,童年过着非常凄惨的生活。皇宫就是一个大职场,但这个职场比任何地方都势利,失势的皇子过的要多凄惨有多凄惨。这其间只有万贞儿无私的陪伴在他左右。都说同富贵容易同患难难,也难怪朱见深会对万贞儿

  • 古代真有人能求雨?唐朝这位把满嘴墨水往空中一喷,顿时大雨倾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最鼎盛的怪事,唐朝求雨,历史上有唐流雨这个人物吗

    这个人叫罗公远,是唐玄宗时期一个得道高人,通阴阳,会仙法,遁术、幻术、隐身术,各种奇门要术都通,他每天到处游走,踪迹不定。他游到鄂州的时候,正赶上天气大旱,当地正在求雨,看热闹的人很多。就在吃瓜群众当中,有个身高丈余、样子怪异的人,罗公远一见,怒斥那人为何不行雨助人,反而在这里看热闹。那人急忙给罗公

  • 明朝的锦衣卫,真的有那么酷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电影情节很老套:东西两厂无恶不作、江湖儿女义薄云天、不甘鱼肉殊死抗争、正邪对决奸首就戮。电影当然有虚构,但里面的太监、东厂、锦衣卫这些在历史上可真是有的。电影为了拍得好看,有时候把锦衣卫拍得很酷,比如甄子丹演的电影《锦衣卫》。那么实际上锦衣卫和东厂、西厂又是什么回事?他们怎么就和太监搅和在一起了,不

  • 我们古代就已经流行“男装大佬”?浅谈唐朝女子为何钟爱女着男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服饰特点简短,描写唐朝女子穿男装的诗词,冰雪男装和花仙子男装

    我们自古便秉持着”男女之别,男尊女卑”的思想。这一鲜明特色同样也体现在服饰上起着别身份,明等级的作用。所以男女往往不同衣服,女扮男装的现象极少出现。但,凡事无绝对。在唐朝,便出现了诸多女扮男装、女着男装的现象。唐朝女着男装的现象有很多的例子可佐证,比如大名鼎鼎的太平公主曾在宴会上着男装歌舞于高宗与则

  • 毛文龙的皮岛真如此重要?他是否被过分夸大?袁崇焕因杀他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在明末时期,毛文龙成为皮岛主帅以后,皮岛这个地方,逐渐成为了明清两朝都非常重视的地方。毛文龙开垦皮岛,成为牵制后金的重要力量。毛文龙当时战败,被皇太极等人一路追杀到了朝鲜地区。在朝鲜国王的保护下,这才得以免除被皇太极等人诛杀的危险。所以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毛文龙发现了皮岛这个地方,这地方实在是太好

  • 为什么是成吉思汗?与汉人王朝有关,同时也与制度设计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成吉思汗和他的蒙古帝国在13世纪的时候异军突起,横空出世,打遍天下无敌手,震撼全世界。产生成吉思汗和蒙古帝国的蒙古草原,历史上并不是没有出现过强大的君王,并不是没有出现过强大的民族,但是像成吉思汗和他的蒙古帝国这样,一出场就是高峰,并且在世界上根本就找不到对手的情况,在历史上是罕见的。之前没有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