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毛文龙的皮岛真如此重要?他是否被过分夸大?袁崇焕因杀他被处死

毛文龙的皮岛真如此重要?他是否被过分夸大?袁崇焕因杀他被处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849 更新时间:2024/1/19 22:07:03

但是在明末时期,毛文龙成为皮岛主帅以后,皮岛这个地方,逐渐成为了明清两朝都非常重视的地方。

毛文龙开垦皮岛,成为牵制后金的重要力量。

毛文龙当时战败,被皇太极等人一路追杀到了朝鲜地区。在朝鲜国王的保护下,这才得以免除被皇太极等人诛杀的危险。所以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毛文龙发现了皮岛这个地方,这地方实在是太好了,既能够牵制后金,又能够与朝鲜互相通气,甚至还能够从海上与明军联合。

所以毛文龙向当时的辽东巡抚王化贞报告了这件事,并且申请自己带人开垦这片地区,以此作为牵制后金的重要力量。

这件事当然是一件好事,可以说是对付后金大军的一次重要的创举。过去大明王朝与后金交战,时常败北,甚至不敢正面进攻,现在有了皮岛这个牵制,那辽东的局势就更加容易掌控了,从此毛文龙开始在这里训练军队,成为对抗后金的重要力量。

莱登巡抚袁可立,对毛文龙的工作算是支持到了巅峰,他甚至为毛文龙请来了尚方宝剑,并且为他申请高官厚禄,就是希望毛文龙在皮岛能够好好打击后金。毕竟前线作战屡屡失措,已经失去了跟后金对抗的先机。

毛文龙拥兵自重,袁可立无奈退休。

袁可立的出发点是非常好的,他认为皮岛将会成为大明朝和后金战争的关键所在。所以袁可立利用职务之便,不断向天皇帝申请,给毛文龙加官进爵。

甚至在天启大地震的时候,袁可立依旧上书要给皮岛增加粮饷,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保住皮岛的有生力量,成为重要的反击主力。可是问题来了,毛文龙真的靠得住吗?

毛文龙不断加官进爵,逐渐成为了封疆大吏。所以他开始狮子大开口,扬言自己要在皮岛地区招兵买马,但是缺钱啊。

议撤廷弼者数人,余多请分任责成。鹤鸣独言化贞一去,毛文龙必不用命,辽人为兵者必溃,西部必解体,宜赐化贞尚方剑,专委以广宁,而撤廷弼他用。议上,帝不从,责吏、兵二部再奏。会大清兵逼西平,遂罢议,仍兼任二臣,责以功罪一体。---《明史》

这就好像大明朝在皮岛开了一家分公司,所有开销自然也都是大明王朝来给了。一开始毛文龙的胃口不大,所以给的钱粮也不多。

可是随着毛文龙身份地位的提高,大明王朝发现,他每一次索要的钱粮都比上次的多。这件引起了朝廷的重视。

不少官员弹劾毛文龙,认为他这是贪污公款,必须要严查。无奈之下,朝廷只能选择袁可立前去调查这件事,也正是这个时候袁可立跟毛文龙彻底闹翻了。

毛文龙认为袁可立不相信自己,而袁可立则认为毛文龙责任重大,必须要得到保全。在阉党的撺掇之下,袁可立认为只有牺牲自己,才能保证毛文龙的安全。所以袁可立主动退休,以此换取毛文龙和皮岛在战略高度上的重要性。

毛文龙无人可以驾驭,成为皮岛土皇帝。

阉党成员们认为,没有袁可立撑腰的毛文龙压根就蹦跶不了几天,没想到毛文龙却因此再也无人可以掌控。他只是一味地跟朝廷要钱,却没有人能够使唤得了他。

这件事对大明王朝来说,不知道是福是祸。孙承宗失去了袁可立,的确是失去了一个臂膀,可是多出来的这个毛文龙,到底是什么货色,阉党成员们却不敢轻举妄动。

毛文龙当时手里至少有两万大军,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之下,能够招募两万大军,可见这两万大军的战斗力是相当可怕的。

从后来毛文龙的手下耿仲明、尚之信、孔有德的战斗力来看,就能看得出,毛文龙的皮岛大军战斗力是非常强悍的。

崇焕始受事,即欲诛毛文龙。文龙者,仁和人。以都司援朝鲜,逗留辽东,辽东失,自海道遁回,乘虚袭杀大清镇江守将,报巡抚王化贞,而不及经略熊廷弼,两人隙始开。用事者方主化贞,遂授文龙总兵,累加至左都督,挂将军印,赐尚方剑,设军镇皮岛如内地。---《明史》

所以阉党不敢随意动毛文龙,毛文龙从此成为了皮岛的土皇帝,要钱有钱,要粮食有粮食,而且在皮岛上有绝对的自治权,没有任何人可以干预这件事。

袁崇焕审查皮岛,贸然杀掉毛文龙。

袁崇焕成为蓟辽总督以后,立刻前往毛文龙大营。他这么做是有目的的,那就是杀掉毛文龙。其实袁崇焕是没有资格杀一品大员的,所以这一点算是他越权。

不过他手里有尚方宝剑,所以他到了皮岛立刻杀了毛文龙。这件事不小,袁崇焕如果没有周密的考虑,是不会做这件事的。

袁崇焕的目的是为了自己掌控皮岛,他认为皮岛每年收了那么多钱,做的事情却非常少,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大明王朝的财政本身就比较紧张,可是毛文龙这边却还是每年要那么多粮饷,但是对后金的战事,毛文龙似乎并不在意。

先是,毛文龙据东江,海疆赖之。文龙死,陈继盛、黄龙、沈世魁代其部,往往为乱,中朝又素以糜饷为忧。及世魁死,岛中无帅,光怂臾嗣昌撤之。二十年积患一朝而除,而于边计亦左焉。---《明史》

袁崇焕是向着杀掉毛文龙以后,自己可以拿下整个皮岛。可是没想到毛文龙在皮岛的影响力如此之大,又或者说毛文龙死后,皮岛的特权不再存在,所以这帮人自然不答应。

所以仅仅三个月的时间,毛文龙的部将们便相继造反,投靠了满清。这个时候的袁崇焕彻底懵了,皮岛居然被他一手给毁了,所以他的确该杀。但是皮岛的作用真的有那么大吗?

真实的皮岛,远不可能有那么大的作用。

毛文龙是有自己的考虑的,作为三不管地带的皮岛,能够被他自己一手培养壮大,这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所以他不会轻易拿皮岛上的有生力量去死拼。

这就是毛文龙的态度,就算是大明王朝下令让毛文龙跟满清大军决战,那毛文龙也绝对不会这么做。因为手里的力量拼光了,那毛文龙自己也就完了,他不会这么傻。

至于对满清的威胁,这倒是真的有,因为皮岛是在满清的后方。一旦满清大军发动对明军的作战,那毛文龙就可以偷袭满清的后方,他的作用仅此而已。

就算是这样,毛文龙也没有发挥好这个作用,以至于袁崇焕觉得,每年大批量花钱来养着皮岛的军兵实在是划不来。

所以说毛文龙的作用,并没有后世所传言的那么神奇,如果真的如此神奇的话,毛文龙早在万历年间就驻扎在皮岛,这么多年下来,为什么没有什么抗击满清的显著战绩呢?

总结:那么毛文龙的形象,为何一下子就高大了起来呢?

毛文龙的形象在后世其实还是比较高大的,主要原因就是大家认为毛文龙的死太可惜,如果他能够长期牵制后金的话,那对大明王朝来说,是一件幸事。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这么几件事。

第一,毛文龙被袁崇焕所杀,崇祯帝杀袁崇焕必须要有借口。崇祯皇帝杀袁崇焕的所有借口中,其实绝大多数都是有些牵强的,只有杀毛文龙这一条,是铁板上钉钉的事情。但是要想坐实了袁崇焕的罪责,就必须要让毛文龙的正面形象高大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证明崇祯杀袁崇焕是对的。第二,满清的反间计,毛文龙的形象成了关键所在。那个时候不缺汉奸,而且满清上下熟读《三国演义》,这么一来反间计的条件基本上就都具备了。毛文龙的形象越高大,那袁崇焕杀毛文龙这件事的罪名就越大。所以满清让汉奸们不断宣传毛文龙的光辉事迹,把屁大的事情说得比天还大,最终惹怒了崇祯帝,杀掉了自己的长城袁崇焕。第三,满清必须要笼络毛文龙过去的部将。毛文龙是一位优秀的战将,他手下优秀的战将也相当多。在毛文龙被杀了以后,这些人陆续背叛了大明王朝,投靠了满清政府。这些人脸面是需要得到照顾,为了笼络他们,皇太极故意将毛文龙的形象放大,最终使得孔有德、尚之信、耿仲明等毛文龙旧部,死心塌地地为皇太极卖命。所以说毛文龙当真对满清造成了多严重的打击吗?我看未必,反倒是他在皮岛上,做惯了山大王,对手下没有培养任何忠君爱国的思想,只是一味地用行动告诉手下,利益至上。这直接导致了后来皮岛上下官兵全部造反,使得大明王朝失去了重要的一块根据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是成吉思汗?与汉人王朝有关,同时也与制度设计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成吉思汗和他的蒙古帝国在13世纪的时候异军突起,横空出世,打遍天下无敌手,震撼全世界。产生成吉思汗和蒙古帝国的蒙古草原,历史上并不是没有出现过强大的君王,并不是没有出现过强大的民族,但是像成吉思汗和他的蒙古帝国这样,一出场就是高峰,并且在世界上根本就找不到对手的情况,在历史上是罕见的。之前没有出现过

  • 古代帝王喜欢泰山封禅,一代女皇武则天唯独钟爱封禅嵩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自魏晋开始,就有很多人主张封禅嵩山,为武则天的封禅提供了理论支撑。在晋人袁准所写的《正论》中,就提到了封禅嵩山的言论。到武则天时期,很多大臣杜撰史实,为武则天封禅嵩山制造舆论,创造各种依据。在崔融撰写的《为朝集使于思言等请封中岳表》中就极力鼓吹武则天封禅嵩山,似乎封禅嵩山乃天意不可违,武则天只得顺从

  • 李白大半生都在游山玩水,又不工作,他是如何维持生计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要知道,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没有工作意味着食不果腹,更别说穷游。通过查询资料可以得知:李白经费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仕途收入李白在贺知章的推荐下,凭借出众才华为唐玄宗写下了不少赞美大唐河山的诗句,深得唐玄宗欢心。除了固定的俸禄外,唐玄宗还会时不时奖励李白一些金银玉器,这些所将物件乃是皇家精品

  • 古代也是看脸的时代,西晋才子,只因相貌丑陋,出门被妇人吐唾沫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这个说法并不完全正确,人们对于高颜值的追求,不是从现代才开始的,其实,这种行为在古代就已经很平常了。西晋时期,有一个美男子名叫潘岳,他也就是被后人誉为“古代第一美男子”的潘安。潘岳因为相貌俊美、才华横溢,受到当时妇人的热烈追捧,其魅力连老年的妇女都为之着迷。潘岳每次驾车出门,都会被城中的妇人们

  • 历史上最恐怖的官职,比锦衣卫指挥使还恐怖,一开杀戒就血流成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时候,权力大的官职有很多,人们最为熟悉的就是锦衣卫。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监视朝廷的大臣,组建了“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这就是锦衣卫的前身。洪武十五年的时候,“亲军都尉府”将名字改为了锦衣卫。在之后的明朝发展过程中,锦衣卫的权力不断变化,到了之后锦衣卫的权力就不如东厂、西厂厉害了,

  • 看看南宋时期中国人口地图,就知道南宋为何打不过金国——岳飞不死,能收复中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南宋就是中华大地上的一个割据政权。正统二十四史就是包括金史和辽史的,史学界基本上是把这三家并列来看的——看看南宋时期的地图,难怪南宋打不过金国:金国有4000万人口,兵力也比南宋还要多,而且还有南宋缺乏的大量的骑兵,所以金国军队战斗力绝对比南宋强。事实上,当时经济最发达的中原地区都被金国占领南宋

  • 武则天,我们古代唯一的女皇帝,是否有佳丽三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武则天皇帝,皇帝武则天,武则天皇帝三宫六院

    在我们古代,皇帝都有三宫六院后宫佳丽3000,专门扶持皇帝,那么作为一代女皇的武则天,当然也有自己的后宫男宠的啊,这些男宠入宫前啊,也有着一套严格的选拔标准哦,有一个叫做控鹤监的机构专门来管理,武则天选男宠的标准你能达到吗?武则天挑选男宠,那可不是随便乱选的呢,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标准啊,第一点就是长相

  • 读了十七遍《资治通鉴》,到底是什么书值得让人反复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学历史从哪本书开始比较好?历史书有很多:《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等等,数不胜数。但是最适合我们的到底是哪一本?如果有人问我学历史要看那些书?我一定会告诉他学历史必看的一本书-《资治通鉴》。要知道前段时间人民网、光明网大力推荐这本书,这本书不仅是公认的帝王之书,更是伟人最喜欢的一

  • 古代的酒文化,唐朝官儿越大给的酒越多?明朝有限制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在唐代的我们,今天的蒸馏酒(白酒)尚未出现。早时候的酿酒工艺尚不时尚,酿造时间短,酒化程度低,酒的质量也很低,酿好之后,往往是汁滓(酒糟)混合在一起,饮时先须过滤。白居易在《问刘十九》一诗里所说的“绿蚁新醅酒”,即指未滤去糟的酒。宋代《广韵》对于“醅”字的解释,干脆就是“酒未漉也”。酒滤过之后就变清

  • 元朝是如何走向灭亡的?对外战争有多强,内部就有多混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如此强盛的帝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覆灭的?‍一个帝国衰亡的原因,其实在建国初期就已注定。正如大汉王朝“国皆以弱灭,独汉以强亡”,军事强盛导致地方割据、分崩离析。又如弱宋重文轻武,以至于文风鼎盛、经济繁荣,但举国无可战之兵,元朝亦是如此,经过几代人的征伐,元朝终于在忽必烈手中达到顶峰,遥望四野,再难找到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