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为何康熙也获得这个称号?网友:专家在拍马屁

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为何康熙也获得这个称号?网友:专家在拍马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845 更新时间:2024/1/21 4:57:32

千古一帝,这个名词出自《藏书·世纪列传总目》,是明代思想家李贽对秦始皇的评价,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两千多年来已经被世人所公认。目前大家比较公认的千古一帝,除了秦始皇外,还有汉武帝、隋炀帝、唐太宗等。

这些帝,往往在治武功上都有出色的建树。然而,笔者发现近些年来,有人给康熙戴上了“千古一帝”的头衔,这着实让人震惊。如果康熙能获得这个尊崇无比的头衔,那么拥有这个头衔的皇帝数不胜数。至于把“千古一帝”这个头衔给康熙,有两个代表事件。

一是、在广受好评的《康熙王朝》电视剧结尾处,对康熙有这样一句评价,“后人称之千古一帝!”二是、明清史专家阎崇年在《百家讲坛》上说,“千年一帝,首推康熙。”阎崇年进一步解释自己的看法,“康熙帝之所以成为千年一帝,比较重视民心,尤其重视士心,争取名士之心,是一历史经验。”

在很多网友看来,将康熙称为“千古一帝”,这是对历史的无知,以及拍马屁。笔者认为康熙是一个比较平庸的人物,只能说他的运气比较好。纵观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大乱之后往往就是大治,只要皇帝稍微有点脑子,社会经济往往都能得以恢复,毕竟战乱距离他们太近了,教训也无比深刻。

在康熙做皇帝的61年中,拿得出手的似乎只有扳倒鳌拜和平定“三藩之乱”,尤其是是“三藩之乱”这件事,被崇拜康熙的人经常拿来称赞。如果大家对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有所了解,就会发现康熙进行撤藩的时机并不成熟,他完全可以等几年再撤藩,到时吴三桂早已年迈奄奄一息。

果不其然,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让清朝元气大伤。由于吴三桂过于强悍,到了战争后期,康熙深感无力感,为此他把怒气都撒在了普通老百姓身上。《清史稿》是清朝官方史书,里面就记载了清军在四川的暴行,“四川祸变相踵,荒烟百里,臣当年运粮行间,满目疮痍。自荡平后,休养生息,然计通省户口,仍不过一万八千余丁,不及他省一县之众。”

四川来有着“天府之国”之称,老百姓在三藩之乱时遭到屠杀,结果幸存人口只有1.8万人。试想,如果不是康熙同意,清军有胆量如此屠杀无辜老百姓。因此,很多人认为康熙实则残暴无比。

无独有偶,康熙在位期间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恐怖政策。读书人的文学作品中任何影射、暗示,以及牵强附会的文字,都可能招来杀身之祸。比如《明史》案、《南山集》案等等,都是有名的文字狱,无数人因此被诛杀。

参考资料:《康熙王朝》、《清史稿》、《三藩之乱》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满江红》里的秦桧一直认为自己不是「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只说这部电影里面的秦桧吧。首先,替身将一个完整的形象分解成不同的镜像。我觉得他的替身梗非常巧妙,因为有很多事情不是他自己去完成的,而是他的替身去完成的;他的替身呢,又是一个执行命令的工具。所以这两相交错起来,一个完整的秦桧没有获得对于整个事件完整的真相,那么于是就会形成一种意识形态化的平庸之恶,导致

  • 秦始皇去世了2000多年,为何大家越来越喜欢他了?和欧盟教训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始皇真的存活至今吗,秦始皇能活三年吗,秦始皇死多久了

    继位 秦庄襄王去世后,嬴政才十几岁,虽然继承了王位,但是十几岁黄口小儿怎么去和朝堂上那些老谋深算的大臣斗智斗勇,于是吕不韦表面上辅助新帝处理政务,实际上却企图一人把持朝政。 随着年龄逐渐增长,嬴政对于朝廷事务越发熟悉,慢慢脱离了吕不韦的掌控,逐渐将身边的心腹换成自己的势力,慢慢的嬴政已经不再是那个

  • 秦始皇到底长啥样?专家用最新的AI技术复原,揭开数千年谜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而关于秦始皇的故事,很多人说到他与吕不韦到底是不是父子?也有人想象少年天子的他是如何一步步抛开吕不韦的钳制,成就霸业。也有人会惊叹秦始皇拿到的就是一个悲惨晋江男主剧本,他父亲抛下赵姬和嬴政自个逃命,年幼的嬴政不得不与母亲终日躲藏,直到九岁,吕不韦为了讨好他的父亲,嬴政和赵姬有了回国的机会。而回国后

  • 元朝长期推行的五户丝食邑分封制,主要有哪些弊端?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食邑五户,元朝什么制度代替了分封制,元朝食邑万户是什么

    元朝曾长时期施行五户丝食邑分封制,在不同地区以及不同食邑分封组织内,投下主所享有的财政特权亦有所不同。诸投下主在其五户丝分封食邑内,具有一定的财政特权,然而其所能享有的权力。诸投下主在五户丝食邑分封组织内的财权如诸投下主在草原兀鲁思分封内,具有较为独立的财权,能够自主对其封地内的部民,制定和征收赋税

  • 秦始皇修长城不给工钱?别听信谣言,老百姓抢着去还嫌工程小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修筑长城的原因可能两个,一是朝中大臣的提汉,二是中原地区确实长期被匈奴骚扰。当然说起修长城人们都会觉得是大工程,根据惊人的数据也会让人匪夷所思,以现在货币价衡,当年投入的经费约2900亿元,另外一百多万人的人工费总计大约3800亿,这样一计算秦始皇给工人开的工资一点也不低,多么让人激动的数字

  • 水浒里的吃喝158:宋江不虚伪,他是真纠结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看着史进渐行渐远的背影,宋江的内心忽然生出了强烈的不安。回到大帐之中,他辗转多时,最终还是提起笔来,给吴用写了一封信,告诉他:我军攻打东平不顺,我派史进进城去找他过去的老相识——一个名叫李瑞兰的娼妓,去当细作,待到攻城之日他在城内放火,我们里应外合……咦,吴用没在宋江身边吗?还需要写信告知?我们记得

  • 秦始皇修秦直道,为何2000年来都寸草不生?看地下埋的啥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无论是谁,都不可否定,这个男人在奠定了中国后世的基础,期间秦始皇修筑的两样东西,更是加强了广阔的中原大地和边境的沟通,一个就是为了加快军粮等物质运输,方便秦军南下所开通的灵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之内。 另外一个就是秦直道了,而这恰好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重点。秦始皇三十五年,嬴政下令从云阳修造

  • 一人去世,曹丕让众位大臣,学“驴叫”送行,为何有如此骚操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时期,文化界流行写诗赋,王璨最拿手的就是“赋”。其中《登楼赋》就是他的巅峰之作,也是东汉时期,诗赋排行榜第一名的佳作。后来,王璨依附曹操,在政治上,也表现出了极高的天赋。王璨曾经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劝说刘表的儿子刘宗,用和平的方式,投降曹操,避免的一场不必要的战争,光凭这一项事迹,让曹操对其赞赏不

  • 普通人也能进曹操墓?这个博物馆即将开放,千古谜团终于尘埃落定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简介,曹操名句老骥伏枥的骥指的是什么,全国有几处曹操墓

    在曹操的所有传说中,72座疑似坟墓的故事也是后人讨论最为激烈的。据说有盗墓史的曹操,为了防止自己的墓在死后被盗,特意在世界上设立了72座疑似墓穴。然而,传说毕竟只是传说。寻找真正的曹操墓在哪里一直是考古学家的愿望。随着国家保护文物意识的进步,曹操墓终于在十多年前揭开了面纱。2006年的除夕夜,安阳县

  • 某专家说宋朝的官话就是今天的河南话,真不知道他读过书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听众们一脸懵,这个确实不知道。学者神神秘秘又一脸权威的说,是河南话,就是今天的河南话。真有水平啊!专家!谁说的宋朝特别是北宋都城在今天河南的地面上他的官话就是今天的河南话的?你的依据是什么?宋朝的官话是今天的广东话,这才是真相!真正的语言学家陈寅恪先生说,用广东话读宋代甚至唐代的诗歌,最朗朗上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