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水浒里的吃喝158:宋江不虚伪,他是真纠结

水浒里的吃喝158:宋江不虚伪,他是真纠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807 更新时间:2024/1/22 5:47:16

看着史进渐行渐远的背影,宋江的内心忽然生出了强烈的不安。回到大帐之中,他辗转多时,最终还是提起笔来,给吴用写了一封信,告诉他:我军攻打东平不顺,我派史进进城去找他过去的老相识——一个名叫李瑞兰的娼妓,去当细作,待到攻城之日他在城内放火,我们里应外合……

咦,吴用没在宋江身边吗?还需要写信告知?

我们记得,从宋江上梁山后,差不多每一次下山攻城略地,吴用都跟在宋哥哥身边,为他出谋划策,为他殚精竭虑。

是的,这一次,他俩竟然分开了。

此前,因为谁当梁山之主争执不下——主要是宋江一个人和其他梁山所有人的争执,宋江提议,让自己和卢俊义分别率领一支部队,各攻打一个城市,谁先获胜,谁就做梁山老大。

虽然吴用勉强点头,虽然卢俊义坚决不同意,但宋江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和卢俊义抓阄——宋江抓了东平府,卢俊义抓了东昌府。

随后,宋江便一边饮酒谈笑,一边调拨人马。

他将吴用和公孙胜,这两位“军师”都分给了卢俊义,显得非常的“大公无私”。理由是他自己说的,我是“特地教吴学究、公孙胜帮他(卢俊义),只想要他见阵成功,山寨中也好眉目。”

既然宋江这么想要卢俊义获胜,将两位军师都派给了卢俊义,那他何必非要

将史进去做细作这事儿,急急忙忙写信告诉吴用?

史进能否成功,都无所谓啊,反正他也想让卢俊义做梁山之主,慢慢攻城呗。

与此同时,正在东昌府的吴用,接到宋江的信后,当即“大惊”,他急忙跟卢俊义打了个招呼,就“连夜”来到东平府见宋江。

他很不高兴地对宋江说,“兄长欠这些主张。若吴某在此,决不叫去。”

他说,这李瑞兰一定会出卖史进,你的计划必然失败。

宋江连忙问吴用,那,现在,可咋办呢?

吴用便叫顾大嫂扮成个要饭的穷婆子,趁乱混进东平府。若是史进果然入狱,就假装给他送饭,然后偷偷告诉他,我们要在月尽夜黄昏时攻城,让他自己想办法脱身……

做完这番细致安排,吴用马上就返回东昌府去了——他现在名义上算是卢俊义的谋士,跑来给宋江出谋划策,只是友情赞助。当然,事实上,吴用在卢俊义那儿,没有一点工作积极性,没出一个主意,没提一个建议,完全就是瞎混。

宋江很快诱降了董平,攻克了东平府。这时才知道,在东昌府那边,“卢员外提兵临境,一连十日,不出厮杀”。卢俊义才是真心不想当这个梁山之主,他根本不想参加这次比赛,更不想赢,人家干脆高挂免战牌,就在大帐里关门睡觉。

相比卢俊义的知行合一,宋江的表现实在是矛盾重重。

他确实对自己“面黑身矮”、出身小吏很自卑,也真心想让更有声望的卢俊义来当这个“梁山之主”(当然,这并不妨碍他依旧掌控实权),所以他才一次又一次,百般真诚地谦让。

宋江是很爱表演让位的,除了卢俊义之外,他还让过呼延灼关胜以及董平。后面那三位就说过一次,纯属客气,但对卢俊义不同,他几次三番,费时费力,并不完全是虚伪——真虚伪用不着这么磨磨唧唧,拖拖拉拉的。

可是,尽管他是真心想让卢俊义当老大(名义上的老大),但他老大的气势是挡不住的,知行不一导致了他的矛盾重重:

出发前把吴用给了卢俊义,想让他获胜;来到东平府城下,他又生出强烈的获胜欲望,于是又忍不住去请教吴用……

这是宋江的矛盾,也是每一个人的心灵交战。时常,我们会在情与理之间徘徊纠结,在黑与白之间游走难辨,在容人与利己之间犹豫不定,然后,面对同一件事,就有不同的表现。

我觉得,在这场谁当梁山之主的折腾中,宋江不是假客气,他是真自卑;宋江不虚伪,但他是真纠结啊……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始皇修秦直道,为何2000年来都寸草不生?看地下埋的啥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无论是谁,都不可否定,这个男人在奠定了中国后世的基础,期间秦始皇修筑的两样东西,更是加强了广阔的中原大地和边境的沟通,一个就是为了加快军粮等物质运输,方便秦军南下所开通的灵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之内。 另外一个就是秦直道了,而这恰好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重点。秦始皇三十五年,嬴政下令从云阳修造

  • 一人去世,曹丕让众位大臣,学“驴叫”送行,为何有如此骚操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时期,文化界流行写诗赋,王璨最拿手的就是“赋”。其中《登楼赋》就是他的巅峰之作,也是东汉时期,诗赋排行榜第一名的佳作。后来,王璨依附曹操,在政治上,也表现出了极高的天赋。王璨曾经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劝说刘表的儿子刘宗,用和平的方式,投降曹操,避免的一场不必要的战争,光凭这一项事迹,让曹操对其赞赏不

  • 普通人也能进曹操墓?这个博物馆即将开放,千古谜团终于尘埃落定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简介,曹操名句老骥伏枥的骥指的是什么,全国有几处曹操墓

    在曹操的所有传说中,72座疑似坟墓的故事也是后人讨论最为激烈的。据说有盗墓史的曹操,为了防止自己的墓在死后被盗,特意在世界上设立了72座疑似墓穴。然而,传说毕竟只是传说。寻找真正的曹操墓在哪里一直是考古学家的愿望。随着国家保护文物意识的进步,曹操墓终于在十多年前揭开了面纱。2006年的除夕夜,安阳县

  • 某专家说宋朝的官话就是今天的河南话,真不知道他读过书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听众们一脸懵,这个确实不知道。学者神神秘秘又一脸权威的说,是河南话,就是今天的河南话。真有水平啊!专家!谁说的宋朝特别是北宋都城在今天河南的地面上他的官话就是今天的河南话的?你的依据是什么?宋朝的官话是今天的广东话,这才是真相!真正的语言学家陈寅恪先生说,用广东话读宋代甚至唐代的诗歌,最朗朗上口,气

  • 传说慈禧年轻时怀孕,待遇是清代后宫数一数二的优厚,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应该学习匡衡克服困难,刻苦读书,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胸怀大志,勤奋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本领的人。没看过史料记载,但想来大致不差。为什么?很简单,当时后宫总共也没几个怀孕的嫔妃啊!咸丰皇帝一生只有三个孩子,包括两子一女。历史解读1855年,咸丰得到第一个女儿,后来被封为荣安固

  • 孙中山为何想定都伊犁?孙中山:要想成为世界级强国,伊犁是首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被推选为中华民国大总统。被尊称为“国父”,是三民主义的先驱倡导者,为了建设“大同”中国、和谐幸福中国、强大中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关于建设统一后的中国,孙中山当时有很多的想法,行政管理上,主张“均权”、地方“自治”;主张进行现代化政治、军事等建设;提出开放,利用外资发展国内实业;他

  • 关于万历皇帝执政期,要从不同视角看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万历皇帝个人简介,万历皇帝女儿,老梁讲万历皇帝完整版音频

    有人说“明之亡实亡于神宗”这个观点不予置评,神宗在位四十八年,后期疾病常随,做皇帝也算中规中矩了,从当时朝鲜对神宗的感恩就可看出,神宗还是蛮受人称颂的。“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万历十五年,论干支则为丁亥,属猪。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这是黄仁宇

  • 君视民如草芥,这才是清王朝南京条约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一天,他所在的轮船非常倒霉地遭遇了台风,主杆被吹断,船舱大量进水,结果连同他在内的十三个倒霉蛋都被困在了人迹罕至的荒岛上。一切都糟透了在那里,他们食物短缺,没有御寒的衣物,更要命的是他们没有淡水,只有8瓶朗姆酒。而彼时中英鸦片战争正进入白热化阶段,清朝军队恨不得手撕了这些人。一线生机就在他们万般

  • 宋朝时期,为什么日本和回鹘女人都以与当时宋朝男人相处为荣?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男子的文化素养也很高,他们通常具有崇尚经学、书法、绘画等文化知识,在同时代其他国家中,普通男子都几乎没办法达到这种文化水准。而宋朝男子对文化也有极高的要求,学习、思考和批判都是他们追求精神文明的基本手段,使他们能够创造出许多华丽精美的文化作品。这种文化知识和文化品位,大大下超出了宋朝之外的其他国

  • 位极人臣后,曾国藩为何没有选择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曾国藩称帝可以成功吗,曾国藩为什么自立为帝,曾国藩有没有可能自立为帝

    在大清晚期,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运动蓬勃发展,要不是曾国藩率领的湘军拼死作战,大清估计早被太平天国灭亡了。不仅如此,攻克太平天国首都天京的,也是曾国藩的军队。位极人臣,荣誉等身在那个时候,曾国藩的个人实力和声势威望都达到了顶峰,无论在哪一方面都可以碾压清王朝的统治者。更何况曾国藩还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