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勾践:天生强大也会心生恻隐

勾践:天生强大也会心生恻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211 更新时间:2024/1/15 7:56:34

勾践的先祖是夏禹的后代,他的父亲允常在位时,与吴王阖庐多次交战,相互讨伐,两国结下恩怨。允常去世后,勾践即位,为越王,阖庐觉得时机已到,于是出兵攻打越国。其实阖庐看轻了勾践,这个年轻人是个不好惹的主,且是个狠角色,他先派出三列敢死队来到吴军镇前,大声喊着口号一起拔剑自杀殉国,如此惨烈而又雄壮的阵势直接吓懵了吴军,越国军队趁机突袭,吴国战败,被射伤的阖庐抱恨离世,他临终前再三嘱咐儿子夫差,要为父报仇。

[var1]

杀父之仇,应该是人世间最大的仇恨,可是夫差终生未能如愿,最后连自己的性命都葬送了,因为夫差遇到了勾践,一个天生强大的对手。

父亲死后,夫差秣兵历马,准备伐越报仇。勾践想先下手为强,范蠡不同意,说:“不可以,兴兵为凶,发动战争是违背道义的事情,不会有好结果。”勾践不听,一意孤行,结果兵败,被吴军包围于会稽山,勾践后悔不听范蠡的劝告,怅然叹息:“吾终于此乎?”文种鼓励他说:“商汤周文王,晋文公齐桓公都曾有过这样的遭遇,最后他们都能称王称霸。您今天的境遇就是以后成功的基础。”说实话,文种确实为勾践的霸业立下汗马功劳,只可惜不知进退,最后被勾践赐死。

战败后的勾践派文种去吴国讲和“勾践请为臣,妻为妾。”以此可见,勾践的城府深沉。感性的夫差竟然忘记了杀父之仇,就要答应越国。一旁的伍子胥赶紧制止。文种无功而返,回来上报勾践,这时的勾践情绪有些崩溃,准备杀妻毁物,誓与吴国决一死战。文种献上一计,再去试试贿赂吴国高官伯嚭。伯嚭收下了昂贵的礼物,带着文种再次拜见夫差讲和,有伯嚭的旁敲侧击,有文种的卑躬屈膝,还有财色兼施,夫差被彻底迷惑了,他欣然应允撤回军队,赦免了越国,越国得以保全,为未来的复兴打下了基础,此后,勾践把国政交给了文种,自己和范蠡君臣二人开始了卖身救国的漫漫长路。

夫差是愚蠢的,吴国贤臣伍子胥等人却心如明镜,他们不信任勾践,且一直对越国保持高度的戒备心。之后,勾践夫妇和范蠡抵达吴都,自称贱臣,对吴王执礼极恭,吃粗粮、睡马房、服苦役,“服犊鼻、著樵头;夫人衣无缘之裳、施左关之襦。”他们小心翼翼的伺候夫差,做到百依百顺,无微不至。每当吴王驾车出游的时候,勾践会主动的跪在地上,让吴王踩着他的背蹬车而上,然后牵着马儿步行。吴国人都指指点点的说:“快看,快看,这个人就是越王!”勾践听到后,沉默不语,只顾低头走路,而夫差呢,则得意洋洋,他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隐忍的勾践三年如一日,不愠怒,无恨色,其谦卑、忠诚,胜过卑贱的奴仆。

卧薪尝胆的苦楚,和勾践做人质期间经历的那些耻辱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记载:“春秋时,吴灭越,越王勾践入臣于吴,吴王病,勾践用范蠡计,入宫问疾,尝吴王粪以诊病情,吴王喜,勾践遂得赦归越。”作为一国之君,去给另一个国君尝粪便来诊断病情,勾践得需要多么强大的内心,得承受怎样的屈辱,这,只有他自己知道,满身伤痕,满怀悲愤,暗夜里独自舔舐伤口,所有的经历,都成为勾践日后复仇和奋起的动力。

勾践是个实力派演员,他的表演如火纯情,让夫差彻底放松警惕,甚至产生了负罪感,有一次,夫差在姑苏台上看到勾践衣衫褴褛的干活,觉得他好可怜,反思自己是不是做的太过分了。于是,他决定放虎归山。伍子胥又来劝说:“越王到吴国来受罪,怨恨埋藏在心里,您怎么能知道?他为大王尝粪诊病,实际上是摸透了您的心思讨好您。”夫差说:“我长病你都不来看我,还好意思说这个?”干脆将伍子胥赶了出去。

之后便有了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故事,他采纳大臣逢同进献的“韬光养晦”计策,勾践亲自参与劳动,他的夫人也亲自织布。他们生活简朴,与百姓同甘共苦,每餐只吃一种荤菜,不穿两种以上色彩的衣服。勾践的低调再次骗过了吴王夫差,夫差放松了对越国的戒备,使越国顺利实现了复兴计划。夫差要出兵伐齐,伍子胥再次提醒吴王,说勾践才是心腹大患,终被奸臣伯嚭离间,遭到夫差赐剑自杀,伍子胥死前说:“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这就是东门悬首的典故。

吴王举全国精兵北上黄池会盟诸侯,只留老弱病残和太子留守国都,看时机已到,勾践立刻行动,杀死太子,打败吴国。吴王完成黄池会盟之后派人送厚礼与越国讲和,考虑到越国实力还不能灭掉吴国,勾践暂且同意议和。

四年后,越国国富民强,军队壮大,勾践再次出击攻吴,此时的吴国经过了与齐国.晋国的战争早已经碎落破败,根本不堪一击,勾践围困吴国三年,最后把吴王赶到姑苏山上,来个温水煮青蛙,慢慢折磨夫差。吴王仿效当年勾践的做法,让公孙雄“肉袒膝行”,再次求和。很有意思的是,此时的勾践竟然于心不忍,想答应吴国的要求,被范蠡及时制止“君忘会稽之厄乎?”不过,勾践还是动了恻隐之心:勾践怜之,乃使人谓吴王曰“吾置王甬东,君百家。”夫差谢绝,随后自杀,临死前羞愧的说:“我无颜见伍子胥啊。”不纳忠言,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夫差放了勾践一条生路,却给自己掘了一个坟墓。

勾践埋葬了吴王,诛杀了伯嚭,从此称霸,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如果没有范蠡的及时阻止,勾践可能会犯和吴王一样的错误,那样,历史将会是另一番样子。其实,人非圣贤,即使再强大,也会心生恻隐。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看古人智慧,鬼谷子《孙膑秘本》公开:三十六计演奇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鬼谷子传兵法,庞涓只知三十六计,未知三十六计奇门演法。孙膑秘本曰:征战中,三十六计,徒有虚表。现把三十六计和奇门研习思路公开。第一计瞒天过海2﹑日干旺,因为日干旺相时表明求测人状态好,做事极易成功,使用计谋也易成功。3﹑日﹑时逢杜门。杜门是保密性好,遇保密性强时,利于瞒天隐蔽行动企图。第二计围魏救赵

  • 三国襄樊之战时,关羽屡屡求援,为什么刘封却见死不救?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猛将关羽之死和刘封脱不开关系,如果说襄樊之战时,刘封在关羽求支援的时候能够上前帮忙,说不定最后关羽也不会因此而葬送自己的生命。那么为什么关羽多次发出需要救援的消息,刘封还是见死不救呢?我们先就要来说这个表面上的原因了,也就是刘封拿出来拒绝关羽的话,理由是上庸才刚刚攻打下来,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可以去

  • 康熙为何不跪孔子,难道仅仅是因为墓碑上的一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孔子简介姓什么,康熙孔子,孔子父亲叫叔梁纥读音

    [var1]在康熙走进孔庙之后,他带领官员们前往孔子墓的方向。到了孔子墓,康熙看着孔子墓上面的墓碑,很是犹豫,迟迟不跪下。而一直在康熙身边伺候康熙的一位官员看着康熙的神情,懂了康熙的意思,于是他就对康熙说,让康熙先休息一下。过了一会儿康熙休息的差不多了,康熙就再次走到孔子墓前面,但是让人感到十分意外

  • 三国演义中的三位会武功的女子,一位吓坏了刘备,一位嫁给了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孙尚香收到,孙尚香,我们对他很熟悉,我们知道。他是刘备的,老婆,孙权的妹妹。她非常的机智,敏捷,刚强勇猛。他有他兄弟的作风,在他身边,有100多个。奴婢,但是。他们都是,个个拿刀拿枪的,从不拿绣花枕。即使是刘备战的人物,每次建房时都非常害怕。反正就是因为这个缘故,经常和孙尚香保持距离。当时孙尚香仗着

  • 孔子智慧:悟透四个字,远离灾祸!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孔子看透小人的三句话,孔子简介,远离灾祸的四字成语

    [var1]“愚”“愚”出自“聪明睿智,守之以愚”,意思是聪明睿智之士,在处人处事上要示人以愚。它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意思相近,不同的是,孔子在这句话里用“愚”这种方式,告诉聪明睿智之士自保的方法。看似笨拙保守,其实是很高明的自保方法,古今许多事例,证明了这一点;刘备儿子阿斗就是最著名的例子。[

  • 刘备手下的大将都有兵权?原来只有他们有,张飞关羽情理之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在三国那段充满了刀光剑影的历史中,每一派阵营的“创业先驱”,其麾下都有一大批能臣猛将于左右辅佐,这才开创了一番江山大业。当然了,虽说从整体实力上来看,昭烈先帝刘备的阵营明显要弱了那么一些,但实际上无论是根据演义的渲染亦或是在正史的记载中,刘备手下也的确不缺猛将的存在,谋士就更不用说了。只不

  • 孔子为何对女人有偏见?学者:很可能是婚姻不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孔子简介姓什么,孔子说,孔子对出轨的看法

    当代文学教授陈文新就曾推测这两种原因:恋爱受挫,婚姻不顺。[var1]白眼仁多,黑眼仁少,双目无神,鼻孔外翻,牙齿缝大,脑袋四周高,中间低,个头又不高,活脱脱一个“丑男”形象,而且这形象放在哪个朝代,都是不怎么样的。[var1]当然咱们并没有贬低伟人的意思,这只是一种推测而已,这种形象使得孔子在恋爱

  • 陈文新:《英雄时代——陈文新品评多维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内容简介 该书从历史、民间、掌故等多个维度,对三国时期的主要事件及人物进行比较、对照、品评,在“历史的三国”中,蕴含着古人丰富的政治智慧;在“民间的三国”中,呈现出庶民百姓的情感世界;在“掌故的三国”中,洋溢着中国知识阶层的人生趣味。作者通过诙谐有趣的解读,带你领略丰富多彩的三国文化。 目 录引言

  • 孔子被学生惹怒,气得讲出一句脏话,仅6字却成当今老师的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孔子被人诋毁说了什么,孔子被学生气到骂人,孔子被他的弟子气得说了句脏话

    [var1]孔子有无数的经典弟子,这么多弟子中,许多都为他增光添彩,也让我们都记住了他们的名字,比如说颜回等。但孔子有过这么多弟子,也并不是每个弟子都能让他省心与骄傲的,有个弟子就让他生气了,气得孔子讲出了一句脏话,它,仅仅六字却被当今老师当成了口头禅。宰予是孔子的弟子。他能言善辩,嘴巴子十分灵活。

  • 为什么诸葛亮死前留下遗言,要4人抬棺往南走,绳断便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死前十大预兆,诸葛亮死前最后一计4人抬棺,为什么诸葛亮死后下葬要往南走

    话说诸葛亮自知寿数已尽,恐自己的墓地被敌人知晓,尸首得不到安宁。便密奏后主刘禅:“若臣一旦死后,不搞厚葬、不择安葬为宜,只须将臣的尸装入棺木,用新绳新杠抬着,一直往南走,等到强杠断烂之时,就是臣的葬身之地。”其实诸葛亮目的借着四位士兵抬棺往南走,这其中和当时三国秘葬文化有关,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诸葛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