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历朝历代文化及服饰变迁——春秋战国之越国

中国历朝历代文化及服饰变迁——春秋战国之越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894 更新时间:2024/1/5 22:13:58

首先还是先来看看春秋时期的越国位于如今的哪个位置?

越国(公元前2032年—公元前222年),是中国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东南方的诸侯国。越国处在东南扬州之地,《史记》记载其始祖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无余,是大禹的直系后裔中的一支。

越国封地处欧余山之南(阳)面,国君为姒姓。蹄(宰勋)开基为欧阳氏。

越国主要以绍兴禹陵为中心。春秋末期,允常时与吴国发生矛盾,并相互攻伐。前496年,允常死后,勾践即位,前473年,勾践消灭吴国,出兵向北渡过淮河,在徐州与齐、晋诸侯会合,向周王室进献贡品。势力范围一度北达齐鲁,东濒东海,西达今皖淮、赣鄱,雄踞东南。

PS:允常:越国霸业活动的开创者和奠基者,“越王”之称始于此

[var1]

越国和吴国相隔那么近,那么他们的文化是不是也相近呢?我们来看看越国的文化有哪些呢?

[var1]

1、玉器

越国因为吴国的阻隔,与中原的交往较少,其玉器除受楚国(楚“联越制吴”)、吴国的影响外,自身特征更为单纯。多见叶蜡石、玉髓、绿松石等美石,少用闪石玉,是春秋越国玉器的一大特征。

东阳前山一号墓出土的玉器中,体量最大的玉樽,即为叶蜡石质。这种喜用叶蜡石的传统,到了战国时期,在越地更加发扬光大。有些器身上还刻有“越王”、“越王之子”等鸟篆铭文,是战国时越式玉雕中最标新立异的部分。

小编在网上选了一张本人比较喜欢的一款越国玉器图片和大家分享一下:

[var1]

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出土的玉器——蛇凤纹带钩

2、图腾

越来越多的考古证据表明,越国盛行鸟崇拜,越国本土土著部族的先祖河姆渡人是鸟图腾和鸟崇拜最早的部族,从7000年前的河姆渡时期开始,越国故地就开始出土大量鸟图腾器物,之后的器物上盛行鸟文,也有许多关于鸟的传说。

越国在崇拜鸟图腾的同时,也存在着蛇图腾崇拜。关于长江以南地区有龙、蛇图腾的记载还在《水经注》、《太平御览》等文献中见到。

越人俗有文身(这点和吴国相似),《汉书·地理志》载越人“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其纹样说是“以象龙子”,故知是龙蛇之类。龙蛇崇拜广泛分布于我国,越国地区从最初的鸟图腾,后来实行鸟图腾蛇图腾并用,可以说是受了周边民族的影响。

[var1]

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出土玉器——凤形佩

3、文字

在前面我们提到,“有些器身上还刻有“越王”、“越王之子”等鸟篆铭文”。所以小编认为,越国的文字应该是鸟篆文。

通过网上的查询,有说,鸟篆文是“吴越人”特有的一种文字,起源于吴越人对图腾的原始崇拜。并且这种崇拜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就出现了"鸟篆"这种特殊的文字,并且只出现在吴越两地。

[var1]

4、语言

上古越语,是越国的语言。

从有关资料记载,古越语通行于春秋时期的吴越两国,跟齐国不能通话,和楚国也不同语。齐楚两国说的是汉语(华言),吴越两国说的不是汉语。古越语属于侗台语,是今侗语、水语、壮语、傣语、黎语、泰国泰语、越南京语、缅甸掸语等共同祖语的兄弟语。

越国的文化就简单分享到这里,最后我们来看看越国的服饰是怎样的呢?目前在网上查到有两种说法

1、越国织出来的是细葛布,极其精细,这种葛布做出来的衣服在夏天穿既凉爽又舒服。所以越国人大部分夏天穿的衣服都是由葛布做的。

2、越国人和吴国人一样,他们典型的外貌特征就是“断发文身”,除了剪成短发,肌肤、额头还纹着龙形的图案,这是因为他们经常生活在水里,为了避免被鱼类所害。他们也不爱穿衣服,经常男女同川共浴。越国人直到春秋时期都不穿鞋戴冠。

[var1]

目前能找到的关于越国服饰的这两种说法,本人还是比较相信第一种说法,小伙伴们觉得呢?

好了,截止到今天,春秋五霸的两种说法中的五霸的文化和服饰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明天接着和大家分享战国七雄的文化和服饰。感谢您的关注和阅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始皇是千古一帝?还是刚愎暴虐?或是吕不韦私生子花边新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众思想,如有不同见解的,我们求同存异,可在评论区畅所欲言)[var1]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出自《过秦论》)。秦始皇横扫六合,威震八荒,一统天下,而后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地同域,量同衡,使黔首得以

  • 惜哉《墨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和儒家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被时人并称为“孔墨显学”。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共有10项主张:兼爱,即治国者应“兴万民之利,除万民之害”,提倡无差别之爱;非攻,即否定非正义战争,肯定正义战争;尚贤,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应唯贤是用;尚同,即“

  • 从合纵抗秦入手,聊一聊秦国的连横破解之术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合纵连横起源《战国策》:王若欲报齐乎,则不如因变服折节而朝齐,楚王必怒矣。王游人而合其斗,则楚必伐齐。以休楚而伐罢齐,则必为楚禽矣。是王以楚毁齐也。马陵之战后,魏国主力军队被消灭殆尽,国力由胜转衰,魏国从此一蹶不振,魏惠王心有不甘,自己的儿子也战死沙场。于是魏惠王想集全国之兵力报复齐国,谋士惠子坚决

  • 孔子后人有着怎样的生活?延续2000年,第77代世孙更是达到顶峰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从汉武帝刘彻开始,孔子的直系后人受到了朝廷给予的特殊待遇。到了宋代,当时的中央政府甚至直接将先圣的嫡长子孙赐以衍圣公的世袭封号。这一封号延续了近九百年,直到孔夫子的第七十七世孙——孔德成。[var1]他是历史上最后一位衍圣公,也是民国政府的第一位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他历经了民国时期的政局动荡,后又随

  • 秦始皇统一六国,给中国起了个霸气的名字,如今已叫了两千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始皇简介,秦始皇下葬棺材,秦始皇陵墓3d动画

    秦始皇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位皇帝,在他之前没有帝王称自己为皇帝,因为他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做到了前无古人的成就,因此秦始皇就想要给自己的国家取一个最霸气的名字,除此之外他还自称为朕,从此之后秦始皇取的名字都被后世的帝王沿用了下来,如今已经叫了两千多年。[var1] 其实秦始皇嬴政之所

  • 秦始皇统一六国用了10年,唯独此国就打了7年,此国是哪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var1]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顺利铲除丞相吕不韦以及长信侯嫪毐集团,夺得实权,正式亲政。在李斯等人的协助下,嬴政迅速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经过几年的部署,秦朝正式行动,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短短10年里,秦便完成了灭六国的目标,一统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 《九重天寒夜暖》红唇美人登场,九儿误会韩寂,第二案发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齐氏皇帝自然不同意,于是派使者前往干国谈判。[var1]使者是齐氏大将,或者说是女将——赤兰。身为一国将领,池岚不仅武功高强,而且还非常漂亮飒爽,尤其是那一抹红唇,更显得她冷峻疏远。然而,这就是普通人的看法。和韩玉还有师父在一起的时候,池岚的话很多,有时候还会开玩笑。她本该从小看着韩寂长大的,可是齐

  • 唐朝的十大名将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十大世家排行,唐朝十大女名将,唐朝十大能忍大臣

    1.卫国公李靖李药师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汉族,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李靖军功卓越。上元元年(760),唐肃宗把李靖列为历史上十大名将之一,并配享于武成王(姜太公)庙。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为唐朝的统一与巩固立下了赫

  • 秦始皇灭了六国后,六国的国君都去哪了?他们的下场又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那些亡国之君们最后都去了哪里?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这个问题的答案吧![var1] 韩国亡国之君——韩安 在他荣登大宝之前,韩国便已经是所有国家之中实力最弱小的那个了。面对强大的秦国,他们一点反抗的能力都没有。于是在他即位九年之后,韩国降将带领大军攻打韩国,国力孱弱的韩国只派遣了五万人应战.最终在秦

  • 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会被别人称为“唐童”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许多关于隋唐演义的影视剧作品中,发现李世民被他的敌人们称为“唐童”,比如说:保剑峰版《薛仁贵》中光头铁世文(盖苏文)管须发斑白的李世民叫“唐童”,总是觉得好搞笑,因为感觉老铁的年纪不如李世民大,而且李世民老的头发都白了还被称为“童”,实在幽默!后来,《隋唐演义》中也类似叫法,那么“唐童”是么含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