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七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灾荒,百姓食不果腹,被迫流离失所。但是,山东巡抚富伦给康熙的奏折,却说山东全年丰收,百姓感谢朝廷救灾之恩,自愿捐粮给朝廷。
朝廷上下百官都知道富伦的奏折不实,水分很大,但是碍于富伦的母亲是康熙的奶娘这层关系,都沉默不语。但只有陈廷敬仗义执言,向康熙提出异议。
陈廷敬向康熙说完异议的理由后,脑海里马上划过富伦与康熙胜似兄弟的关系,就已经后悔了。康熙不悦地说:“古人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既然对富伦所奏存疑,那我就任你为钦差大臣,去山东实勘一下。”
陈廷敬带着随从,大顺、马明,刘景一行四人,低调赶赴山东。脚刚踏进山东德州境内,就被路边等候多时的“老百姓”挡住了去路。这些人敲锣打鼓,又是送吃的,又是给喝的,还说感谢钦差,感谢朝廷给他们派了富伦这么好的父母官。
陈廷敬心想:一路千小心万小心,就是不想暴露行踪,没想到一进入山东就被识别了身份,这情形和戏本里唱的是一模一样,其中肯定有端倪。
他一边悄悄让刘景,赶紧去找他的儿女亲家——德州知府张汧。谁知,张汧已被富伦软禁起来。
又一边仔细观察这些人的一言一行,交谈中,这些人说的都是官话,而不是老百姓说的方言。“这肯定是官差假扮的老百姓”陈廷敬心里的疑问进一步加大。
就在陈廷敬和这些官差纠缠时,一位骑马的少女,远远观察着陈廷敬一行人的举动。
陈廷敬让这些“老百姓”,带着他去看官府的粮仓,看看粮仓里的粮食就知道富伦所奏的虚实。
“这我得向巡抚大人富伦请示。”为首的说道。
陈廷敬说:“那就麻烦官差,禀告一下巡抚大人,就说陈廷敬在此恭候,让他来时把我的亲家张汧一同带来。”
不大一会,巡抚富伦带着一干人等赶到,和陈廷敬寒暄一番后,双方一同前往粮仓。
到了粮仓,富伦已经设好酒宴,让陈廷敬吃完饭再看粮食也不迟。刚落座准备动筷时,突然一只飞 镖向陈廷敬射来,好在大顺身手了得,一下把飞 镖打偏,径直地扎在粮仓的大门上。
马明和大顺迅速追了过去,一会就把骑马的少女抓了回来。
原来,骑马少女叫珍儿,五官端正,眉清目秀,是德州本地人,父亲杨氏是县里一大户地主。
这两年德州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眼看乡亲们饥寒交迫,无路可走,珍儿父亲便在家门口支起大锅,为乡亲们免费施粥。
富伦私吞官粮,为了补住粮仓的亏空,便逼着杨氏捐出家里的余粮。
杨氏宁可施粥也不愿意捐粮,就被富伦的师爷孔尚达构陷落狱,命悬一线。
珍儿救父心切,本想求助钦差陈廷敬。没想到陈廷敬却和富伦是“称兄道弟,沆瀣一气”,一气之下,就想杀了陈廷敬,以解心头之恨。
“我是初来山东,更何况哪来的仇家。”陈廷敬认为,这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就地审问了珍儿,珍儿一五一十地把事情抖落个精光。
“大顺、马明,给我绑了孔尚达。”陈廷敬气愤地说道。
孔尚达见事情败露,立马跪在陈廷敬面前道:“钦差大人,小人知罪,这都是受巡抚大人的指使。”
陈廷敬说:“一派胡言,你假借富伦大人的口谕,狐假虎威,欺压百姓,中饱私囊,你的所作所为,富伦大人根本一无所知。”
富伦都被陈廷敬的一番话惊住了,不知所措。楞了一会,才说“钦差大人真实明察秋毫啊,富伦根本不知此事,原来孔尚达背着我 干了这么多伤天害理的事,本人用人不慎,难辞其咎。”
“巡抚大人,当务之急是先放杨氏出狱,你再给皇上如实写明山东的灾情,请求朝廷把按人征税,按地救灾,改为按地征税,按人头发放救灾粮。这样老百姓才能休养生息,劳有所吃。皇上还会大大奖赏你的。”陈廷敬说。
富伦:“钦差所言,既是。下官还有个不情之请,就是把孔尚达交给我处置好不好?”
陈廷敬回答:“好,大顺把人交给富伦大人。珍儿姑娘,去快接你爹出狱吧,替我向你爹为好,就说我陈廷敬来迟了,让他受苦了。”
说完,跟着张汧回到德州知府。
张汧:“钦差大人,明明都是富伦所为,你为什么要给他脱罪。没有他的话,孔尚达不敢以下犯上的。”
“亲家,这是没办法的办法,富伦和皇上的关系,你又不是不清楚,再说山东巡抚是皇上钦定的人选,如今说富伦有罪,那不是等于说皇上用人不当,就是说皇上的不是吗。”陈廷敬解释地说。
富伦写完奏折,去见孔尚达。谁知,孔尚达不思悔改,又给他出了个让陈廷敬回不到北京的主意。
山东泰山,是历朝皇帝祭天的地方。富伦借给皇上请安,从泰山弄来两大块泰山石,大的给皇上,小的给陈廷敬,让陈廷敬带回北京。
钦差陈廷敬带上富伦的奏折,马车上箱子里装的泰山石,浩浩荡荡回京复明。
走到半路,就被一群土匪围住了。为首的土匪杨大龙说:“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钱。”
“大胆,贼人。钦差大人你也敢劫,不想活了。”大顺怒吼。
杨大龙:“劫的就是你们这些狗官,要是有一口吃的,谁愿意落草为寇。弟兄们,操家伙。”说完,土匪就向陈廷敬等人杀来。
“大龙,且慢,刀下留人。”说是急那时快,珍儿和他爹杨氏快马赶到。
杨大龙一众土匪,原是珍儿家的家丁,见杨氏被抓,走投无路才拉起队伍走上了打家劫舍的路。
官府故意放风给杨大龙等人,说陈廷敬回京复明,车上拉的全是从山东搜刮来的民脂民膏。杨大龙就此才来打劫,因为打劫的对象是钦差,只能杀人灭口。
话已挑明,陈廷敬让大顺把箱子打开,让杨大龙一睹箱子的真容。
“这都是富伦和孔尚达的阴谋,想借刀杀人。珍儿感谢钦差大人救命之恩,我曾经向天发誓,谁若救了我爹,我将以身相许。我本来是跟随您去北京,没想到碰见杨大龙,这样也好,省的他们越走越歪。”珍儿对陈廷敬说。
“我已有家室,珍儿姑娘还是另寻佳婿吧。”陈廷敬说完继续赶路。
没想到珍儿姑娘还是一路跟随,直到北京。
回京复明后,康熙甚是欢喜。既表扬了富伦,还夸赞了陈廷敬。陈廷敬虽心略有不满,但想到山东百姓能减轻赋税,有田可种,有布穿衣,还是有成就感的。
@薛老二能 量社
陈廷敬作为一代名相,心系百姓,心系国家。清正廉洁,敢于谏言,大公无私,深受老百姓的用户和爱戴。也是康熙所器重的左膀右臂,为康熙盛世做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