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陈平:刘邦手下最毒的谋士,算计了一辈子,笑到了最后

陈平:刘邦手下最毒的谋士,算计了一辈子,笑到了最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167 更新时间:2024/2/28 8:12:10

而在刘邦的麾下,陈平是个相当特殊的谋士,他对于内政、打仗都没有太大的兴趣,也没有展露过什么才华,但他在阴谋诡计、操弄人心上,却不作第二人想。陈平之计,皆是阴损毒辣,往往于不可能之际让人落入局中,至死而不觉。同样为汉代的鼎立立下了大功。

陈平之毒,体现在对人心的把握上

陈平本是平民家的子弟,从小喜欢读书交友,自幼有大志向。秦末,农民起义此起彼伏,陈平遂投奔魏王,意图建功立业,却发现魏王胸无大志,果断转投项羽帐下,旋又发现项羽是个难以容人的效仿,其后与刘邦一见如故,这才投到了刘邦手下。

所以说陈平最大的本事就是眼光毒辣,能够看出他人的格局和气度,这也充分说明了陈平的识人之明。正是因为这一点,他知道刘邦将来必成大事,身边也更需要像他这样一个能够办一些隐私之事的谋士。陈平投刘邦手下后,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离间项、范二人。

范增是项羽手下的头号谋士,不仅计谋出众、谋划过人,更有奇才,刘邦能有霸王之业,范增出力甚大。以范增为首的谋臣集团,精心策划的军事行动,把刘邦打得损兵折将、奄奄一息,可以说整个项羽集团,范增是对刘邦威胁最大的一个人。

范增是跟随项羽的老臣、资历深、本事大,对项羽忠心耿耿,两个人一起征战天下,早已经建立了相互的信任,项羽尊称其为“亚父”。要除掉范增,必须得项羽自己动手。于是陈平设了个计,在执行项羽使者时置以美酒佳肴,随后却换成了粗陋的饭菜,还宣称:原来是项王来人,非亚父所派。

项羽并不是傻子,这样的离间计如果如史书上所说的那么简单,那把太看不起他了,我相信陈平一定还施展了别的计谋,只是史书不载,故不可知。但是不久之后,项羽逐渐疏远范增。范增一气之下告老还乡,项羽没有任何拘留,范增在路上得病逝世了。

成功地离间范增,消除了项羽帐下的智囊,而没有了范增的出谋划策,项羽在大战略的制定等方面,逐步落后于刘邦集团。这个隐患短时间内是看不出来的,但最终发展的结果却是致命的。

一个集团发展得如何,带头的首领固然重要,但是辅佐的人才同样不可或缺,内政、军事、民生、经济等,它是一个集团向一个政权演变的必需条件,纯粹靠武力征服、占领,最后必然在天下争霸中逐渐落后,被他人消灭或者吞并。否则,以霸王之勇、以吕布之悍,为何兵败身死?

陈平之毒,体现在铁石心肠上

战乱年代,杀伤征伐是无法避免的,但是作为参谋人员,在制定作战计划时是很少会牺牲平民的,毕竟这关系到天下名声和道义,对人的名声打击极大,而陈平偏偏就曾经制定过这样一个计谋。

他离间范增之后,项羽也渐渐回过味来了,这才知道是中了刘邦的计谋。而项羽也认识到了刘邦的阴险毒辣,决定全力以赴除掉刘邦,以报此仇并永绝后患。

项羽兵力强大,本人更是以一当百的猛将,刘邦所在的荥阳岌岌可危,尽管全力抵抗,破城只在即日。此时陈平献上一计,让刘邦假意约项羽在东门见面,并让刘邦的替身伪装成他。此时,陈平先驱赶了二千多妇女出城,吸引项羽的部队,刘邦趁机从西门逃走。刘邦固然保住了性命,但那二千多名无辜的妇女的下场可想而知。陈平心肠之狠可见一斑。

陈平心肠之狠,还体现在他对待老同事韩信。韩信是刘邦手下头号战将,军功堪称第一,刘邦登基之后意欲除去刘邦,又是陈平献计,擒住了韩信,将其贬为淮阴侯,软禁在京城。离开了土地的韩信就像没有了牙的老虎,不久就被害死在宫内。陈平此计,让刘邦手下大将对其畏之如虎。

陈平之狠,还在于他豁得出去。公元前二百年,刘邦亲自率兵北击匈奴,结果中计被围于白登山,陷入了绝境,此时天寒地冻,粮草断绝。跟随刘邦出生的陈平,又自愿于匈奴冒顿单于最喜欢的阙氏联系。当然,此计如何实施的,单于为何自愿退兵,具体情况根本没有人知道,但是陈平的计谋,却再一次救了刘邦。

事实上,陈平的手段并不见得多么光明正大,与张良相比,陈平过于阴狠毒辣,但在某些情况之下,也只有陈平这样的谋士,才能够破解困局,于绝境中觅得一线生机,所以陈平始终能够受到刘邦的信任。

对于陈平所施的计谋,史书上大多是猜测而来,并没有什么详细的记载,陈平也从来没有对人讲过,细节无从得知,但是陈平的每一项计谋都取得了巨大的效果,实在令人惊叹。

陈平之毒,体现在翻脸无情上

不讲道义、翻脸无情是封建王朝政治家必备的素质,如果时时刻刻把仁义道德挂在嘴上,并且信以为真,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兵败身死。

陈平的毒,除了能够精准地把握人心和心硬如铁,还在于他关于观察风向,在关键的时刻跟对人,然后反过来去对付当年的同事战友,韩信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但是陈平的毒在吕后之乱时体现得更为充分。

刘邦临终前,有人告发樊哙要谋反,刘邦就命令陈平和周勃去杀掉樊哙。而陈平却没有当即作决定,而是准备把樊哙带回长安。还没等到长安,刘邦就逝世了,吕后掌握了大权,而樊哙是吕后的妹夫,陈平从此逃过一劫。

后掌握了大汉权力后,大肆安插吕氏子弟,陈平却一直保持了低调,对吕后安排的事做得滴水不漏,并且和太尉周勃公开闹翻,迷惑了吕后,得以在吕后当政期间保住了性命。陈平跟过这么多老板,每个老板都对他信任有加,这还真是陈平的本事。

表面上安分守己的陈平,实际上却一直在等待机会,当时机来临时,他露出了獠牙,联合周勃将吕氏一族,杀得干干净净,为绝后患,除掉了汉惠帝所有的子嗣,断绝了吕氏卷土重来的任何可能性。最终拥立代王刘恒登基,陈平的荣华富贵依旧。

陈平的狠,是骨子里的狠,他关于审时度势、隐忍不发,能够作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一旦时机成熟他又能够翻脸无情、斩草除根,自己却始终不倒,不得不让人佩服。

他帮助刘邦夺取了天下,除掉了韩信等大将,也能够为吕氏所驱使,这固然是陈平长袖善舞,足智多谋,但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是需要这样的人来为他们效命的。

陈平常被后世称为“史上最阴毒的谋士”,他本人也并不否认这一点,他说: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废,亦已矣,终不能复起,以吾多阴祸也。可能陈平也有追悔之心吧。

但是如果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历朝历代哪一位帝王,身边没有这样一个善于玩弄阴谋诡计的人呢?刘邦的身边,即使没有陈平,也会有王平、李平出现,陈平只是恰逢其时罢了

更多文章

  • 金日磾:被甘肃人当成了“马王爷”,曾让汉武帝想娶匈奴女子为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马王爷保佑什么,金日磾人物简介,马王爷简介

    ——题记我想,也许没有人会为他再画像了,就像我的手上蘸了一滴水,被时光拉着很快消失得无影无踪。但他却为匈奴人画了一张像,被时光抬着,闪亮在历史的某个深处,如同天上的星星也会弥漫出人间的气息。他叫金日磾,前134年—前86年,匈奴休屠王的长子,匈奴人的王子。应该是现在的甘肃武威人,但有人也说他是张掖人

  • 唐朝长安城处决犯人的刑场叫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史实扎心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场景,并不是适用于每个朝代,毕竟午门是在紫禁城出现才会有的,也就是说只有明清两两代才能出现这样的局面。不过历朝历代,处决犯人选择在人多的地方执行,比如说闹市啊,菜市场之类的。毕竟选择在人多的地方处决犯人,对于围观的群众是一种很好的警示作用。唐朝处决犯人的地方也是在一个人比较多的地方,名为“独柳树

  • 长城屹立千年不倒?原来秦始皇混入了此物,现代工程拒绝使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长城全部是秦始皇建的吗,长城今犹在不见秦始皇什么意思,秦始皇为何要修缮长城

    万里长城更是与现在的建筑相比的话,我们都知道那个年代没有精密仪器,没有像现在这般专业的地质专家,也没有钢筋水泥的投入使用,他们所拥有的只是百姓们的血汗和双手。今天的那些短命建筑,秦始皇当初是如何保证长城质量的呢?他们让这个庞然大物矗立了两千多年。在秦代,作为皇帝的嬴政之所以要建造这个工程巨大的长城,

  • 唐中宗知道韦后和武三思私通,却装不知道,韦武玩牌时还帮数筹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李显本来就很喜欢韦氏,这个老婆是他自己挑的,而且在那一段最悲惨的时间里,韦氏是他的精神支柱,他不能没有韦氏。就这样苦熬岁月,五十岁的李显总算等到武则天回心转意的那天,招他回京。李显想总算熬出头,激动万分,对韦氏说不管以后你干啥,我都“不相禁制”,就是你想干嘛就干嘛。神龙之变时,一批拥护李唐的大臣,重

  • 长城无用?美国教授反驳:欧洲被长城害惨了,秦始皇真是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长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开始连接、继续修缮战国长城,后万里长城又经历各朝各代的不断修筑,而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明朝大修长城后的建筑。长城不仅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成果,又如:“烽火戏诸侯”、“万年灰与燕京城”等著名典故及“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

  • 唐朝一武将当过李世民的侍卫,武则天不知深浅杀了他,惹来大麻烦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武则天惊艳片段完整第一集,骚白武则天完整视频,武则天秘史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

    不过,他们被窦建德俘虏,堪称不幸之中大幸。窦建德一向以仁义闻名,不仅善待百姓还优待俘虏,既没有杀掉这帮俘虏,也没有把他们作为人质跟李渊讨价还价,而是把他们全都释放了。同安长公主得以大难不死回到长安。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对这位姑姑公主也尊敬有加。同安长公主的后人中,日后出了一个威震西域的大人物。《新唐

  • 文成公主:来自山东的优秀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文成公主,几乎无人不知,可若说起她的家乡,恐怕很少有人能说其实,文成公主是妥妥的山东济宁人。唐高祖(李渊)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李渊的堂侄、时任灵州(今甘肃灵武市)总管、年仅20岁的李道宗戍边破敌立功,李渊认为,“道宗今能守边,以寡制众。昔魏任城王彰(曹彰,曹操次子)临戎却敌,道宗勇敢,有同

  • 这才是真实的刘禅,“扶不起阿斗”只是抹黑,他其实对诸葛亮充满警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把三国这段历史中的所有人物做一个排名,那么后主刘禅绝对是一个被后世误解最大的人物,“扶不起的阿斗”成为他身上难以洗刷的标签。历史上的刘禅,他是刘备的长子,武有关羽、张飞、赵云等名将,文则遵从诸葛亮,他在乱军中得以生还,格外受到刘备的重视。后来,随着长辈们一个个离世,他背负着“恢复汉室,还于旧都”

  • 唐太宗问萧后,自己的后宫和隋炀帝比如何,萧后说完后太宗沉默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萧后简历,宇文成都与萧后的小说,萧后人物关系图

    相比之下,隋炀帝杨广和他的差距就是天壤之别了,不仅昏庸无道,而且十分荒淫,后宫虽有佳丽三千,但是仍不满足,经常挑选全国15岁以下的少女入宫,供他享乐。由于天天沉迷女色,不理朝政,后来群雄起义,隋朝终被唐朝所灭。李世民虽然没有像杨广那样每天招一大批女子入宫享乐,但他对自己的后宫生活很是满意。有一次,李

  • 金屋到钩戈,最是无情帝王家。汉武帝一生风流,为何后妃无一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汉王朝气势博大,文曲星星光灿烂,长安文化光照日月河山。汉武帝在位54年期间,汉王朝政治、经济、军事空前的盛况,思想、文化、艺术同样得到发展。雄才大略,千古一帝不外如是。然而,汉武帝风流一生,佳话无数,后妃却无一人能够善终。宠幸和冷官,不过一念之差。谁逃得脱凄凉悲惨结局呢?最是无情帝王家。1.儿方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