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虎父无犬子,为何司马懿的儿子各个龙精虎猛,诸葛亮的却不行

虎父无犬子,为何司马懿的儿子各个龙精虎猛,诸葛亮的却不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284 更新时间:2024/1/21 18:04:05

司马懿剧照

前言

很多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都对司马懿的印象不是太好,而且很多人认为司马懿最后能成功,完全是因为他活的比较久,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即便司马懿是一个对权力非常向往的人,但是如果完整的看他的一生,他对曹魏的功劳是很大的。

而且即便说他已经功高盖主了,但他活着的时候也并没有做篡位这样的事情。除了司马懿本身比较牛之外,司马懿的儿子也都个个是了不起的人物,相比之下作为《三国演义》中被大家熟知和称颂的诸葛亮,晚年得子但是同样是三国中优秀人物的代表,诸葛亮的儿子却不如司马懿的儿子。

▲司马懿、诸葛亮剧照

诸葛瞻“伤仲永”的代表

瞻工书画,强识念,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三国志

诸葛瞻作为诸葛亮的儿子,在很多方面都会拿来与自己的父亲比较。而实际上诸葛瞻本人在书画方面是有很高的造诣的,而且据资料记载诸葛瞻的记忆力也是很不错,能够做到过目不忘,在才思方面也能够比很多人强不少,就天资方面来讲,实际上诸葛瞻还是非常不错的。

▲诸葛亮、刘备剧照

这样的天资如果说教育得当,能够得到很好的历练,那么诸葛瞻成为一代名臣建功立业也并非不可能。

诸葛亮的疏于教导

养不教,父之过。——《三字经》

诸葛瞻是在诸葛亮40多岁时候才有的一个儿子,可以说算是老来得子,而且诸葛亮第一个从哥哥家里过继来的儿子,诸葛乔在25岁的时候就死掉了。而且诸葛瞻出生的时间是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回到蜀中那段时间。

这个时候诸葛亮每天都忙于准备第二次的北伐,所以在诸葛瞻从出生到两岁多这段时间,诸葛亮一直都没有顾得上对儿子的早期教育。不仅如此诸葛瞻长到8岁才开始有了系统的学习,但也不是由他的父亲亲自教导他。

▲诸葛亮剧照

所以诸葛瞻没有继承自己父亲的才华也是有原因的,但是与之相反的就是司马懿的儿子从小便被司马懿带在身边,因此每天跟着父亲耳濡目染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百姓推崇盲目自信

作为受人爱戴的诸葛亮的儿子,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诸葛瞻也同样被蜀国人民爱戴着。百姓都认为他和他的父亲一样,因此对诸葛瞻也是非常推崇的。当时朝廷颁布出来的有关人民的政令,只要是对人民有利的,大家都会自然而然的想到是诸葛瞻颁布的,因此诸葛瞻在民间的名声有些名过其实。

▲诸葛瞻剧照

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三国志》

而且诸葛瞻从小到大都被保护的很好,因此他缺少在战场上的历练,因为父亲的关系,诸葛瞻经常因为一些小的事情就被夸奖,这也让他对自己的自信有些过度了。而司马懿的儿子则是时时刻刻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为生活状态的不同,所以也让司马懿的儿子们都很谨慎,各方面才能也得到了历练。

总结

诸葛瞻在率兵防守邓艾偷袭的时候,没有听从别人的建议,盲目自信的选择了主动出城,最终导致兵败被杀。即便如此,在当时邓艾以琅邪王的高位对诸葛瞻进行劝降诸葛瞻也并不为其所动。

▲诸葛瞻与儿子战死剧照

可见,诸葛瞻虽然在谋略上的能力是不够的,但是这个人的人品确非常经得起考验,最终诸葛瞻的儿子在这场战役中也是战死。而司马懿的儿子虽然优秀,但是在司马懿死后发动政变“八王之乱”更是搞得国家一片混乱,也给后世血的教训。

【参考资料】《三国志》、《三国演义》

【图片来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袁天罡预言:武则天将被5只猴子推翻,15年后果然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袁天罡讲武则天的结局,袁天罡跟武则天根本不是一个时期,袁天罡谈武则天的出生是真的吗

    袁天罡是唐朝的国师,他是一位道家的传人,曾以能够预知未来而为人所知,他曾经就预测过了武则天日后会成为一代皇帝。还写下了《推背图》,预知中国千年的历史。因此武则天被推翻,也是在他的预料之中。袁天罡曾说是5只猴子推翻了武则天政权,后来果然一语成谶,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武则天夺取政权登上皇位后,自然引

  • 蜀汉军界第一人,司马懿郭淮都是手下败将,历史地位还不如黄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郭淮最稳的一套阵容,三国郭淮简介,许褚郭淮

    大家都知道"五虎上将"是《三国演义》的说法,我们可以假设下,假如刘备要评定五虎,魏延与黄忠,谁更有资格入选呢?脱颖而出的上将——魏延刘备受刘璋邀请入川,魏延以刘备私兵的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后来在与刘璋的战斗中,魏延多次立下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也就是说,魏延一开始只是刘备的一个私兵,没有任何职务,他

  • 襄樊之战:关羽为刘备背了一千多年的黑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后世每每谈及此战,基本上都会把战败的主要责任归罪于关羽,比如他的骄傲和无容人之量,和傅士仁、麋芳、潘浚等人的关系都不好,直接导致了傅士仁和麋芳的投降等等,以至于刘备追谥了法正,居然都没有追谥关羽,即使刘禅后面追谥也只是给了个引来后世无数争议的壮缪侯,那么关羽真的应该为襄樊之战的失败承担主要责任吗?其

  • 被删除的张衡和地动仪,是外国的质疑?还是对自我文化的不自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2100年前,中国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就是张衡。曾经,张衡和他的地动仪是我们历史课本上的必将知识,但是只因为一些所谓的外国学者的质疑,我们的张衡和他的地动仪从此就消失在了我们的历史课本上。张衡是东汉人,是南阳五圣之一,他学识广博,天文地理、诸子百家,兼蓄包容,自成一家。他是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

  • 明朝的府军前卫建了撤、撤了建,士卒还多逃亡,为什么这么奇怪?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开讲# 在明朝,皇帝直辖的亲军共有二十六卫,皇家安全大部分由他们负责,可以说是最应该被皇帝所重视了,然而其中有一卫的地位却十分奇怪,虽然长官为朝廷的勋臣,皇家侍卫也多从这里走出去,但总体上却不受皇帝重视,这一卫便是府军前卫。一、府军前卫的废除与重建洪武时期,府军诸卫是皇帝的亲军卫所,担任保卫皇

  • 她是朱元璋唯一的皇后,朱元璋对其敬爱有加,堪称“千古一后”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元璋一共几位皇后,叨叨解说朱元璋,我的祖父朱元璋

    孝慈高皇后姓马,安徽宿州人。马皇后生于1332年,她祖上是归德府宿州的富豪,她的父亲马公乐善好施,马皇后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也十分的聪明,会写诗文会画画,而且还十分的喜欢历史。马公杀了人,只能远走他乡避仇,临走前就把马皇后托付给他的好友郭子兴,马公后来也客死他乡了,郭子兴就将马皇后收为自己的养女,

  • 英年早逝的霍去病一生未婚,咋有一个儿子两个孙子?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霍去病至今还有后代吗,惠敏莉和霍去病,高长恭和霍去病小说

    当天子赏赐他府邸美人时,他又断然拒绝,留下了“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千古壮语。两年后的“封狼居胥”、“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就是对他最好的回报。他留下了足以彪悍史书的功绩,千百年之后仍被传唱。他就是大汉冠军侯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有人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没有常胜将军。但是纵观霍去病的一生,虽不学兵法,

  • 相扑并非日本专利,宋朝女子相扑曾让皇帝睡不着,却被司马光禁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唐代长安凡有会宴游乐,多演角抵之戏,在清入关前,一向是华夏民族的一项健身兼娱乐的活动,但到了宋朝时,却因司马光的劝谏,让皇帝禁止了这项流传已久的运动,日后反倒在日本继续发光发热。▲女子相扑让娇羞碧玉的女性得以展现姿态,深得宋朝皇帝喜欢,最后司马光认为毁三观严令禁止。(图/翻摄自百科词条)“角抵”一词

  • 荀彧一心为曹操出谋划策,为何会被曹操逼迫,最后落得服毒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荀彧字,曹操送荀彧空盒子的四大寓意,荀彧说徐庶比他强十倍真的吗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自古以来,君主身旁必定站着一位谋士,谋士就像君主的指南针,当君主决策进入迷途时,可以为君主指明方向;谋士也像君主的智慧囊,在危急时刻可以打开得到解决方法;谋士有时也像君主最锋利的宝剑,能够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前有三国谋士诸葛亮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有助力朱元璋

  • 他找皇上借锦衣卫一用,皇上二话不说把名单给了他,但他却慌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情形下朱元璋不得不自己出谋献策,刘伯温虽然进献不小,但仅仅只靠刘伯温一人是远远处理不了朱元璋打全国过程中的各种疑问杂症的。刘伯温更像一个江湖术士,擅奇谋、行险招,但论治国平全国,他远不及诸葛亮、张子房。朱元璋挂号称帝后,国家大事基本上不跟刘伯温筹商,刘伯温那时的官职是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属于国家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