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皇汉武为啥老是喜欢折腾豪强?看看东汉就知道了!

秦皇汉武为啥老是喜欢折腾豪强?看看东汉就知道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949 更新时间:2024/1/5 18:45:53

#历史开讲#

富大龙饰演的秦始皇

若论中国历史上的皇帝,秦皇汉武总是我们绕不过的两座高峰,他们的名字是与大一统的中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我们把这两位雄才伟略的帝王摆在一起比较时,会发现这两位特别爱折腾,尤其是特别爱折腾一类人——豪强。据史书记载,秦皇汉武曾多次迁徙地方上的豪强,少辄几万,多辄数十万,豪强及其家人不绝于道,车马不歇。背井离乡的途中,有人寄思鸿雁,回望故乡,奈何已隔千重山,故乡已不可见。那么,秦皇汉武明知国人安土重迁,为何还要开展如此大规模的迁徙活动呢?

一、爱折腾豪强的秦皇汉武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最有名的一次迁徙豪强的活动,莫过于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初灭六国后“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若论每户5人计算,那么这次大迁徙活动就波及到了大约60万人。

早在征服六国的过程中,移民和迁徙豪强已经是秦始皇及历代秦王常用的手段之一。

秦始皇八年,秦军攻占魏国的东郡后,将帝丘的卫原君迁到了野王;始皇十七年,韩国被灭后,韩国的王室后裔就从今天的河南地区迁到了安徽;有的诸侯国君也遭到迁徙,表面上是迁徙,实则上就是流放,例如赵王在亡国之后就被流放到了房龄;楚国灭亡之后,楚国贵族有的被迁到了甘肃,有的被迁到了四川。当时这些地区大部分都还是荒僻之地,秦始皇将他们迁徙至此,无疑等于流放。

秦始皇的大移民策略,尤其是“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这次,几近抽干了当时整个天下的豪强贵族,这让当时的关中咸阳地区人口暴增。到了始皇三十五年,秦始皇又“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这次被迁徙的八万户与当年秦始皇迁进咸阳的十二万户还是同一批人。

据此我们知道秦国在灭六国的同时,迁徙豪强贵族乃是基本的操作,而秦始皇不仅仅喜欢迁徙豪强,还喜欢迁徙民众,最有名的两次迁徙活动莫过于北上和南下两次大迁徙活动。始皇二十二年,先是派蒙恬率30万兵士北击匈奴,尔后在第二年又“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秦朝设立了如此之多的行政区域以作为北方屏障,自然需要大量的人口来填充这些地方,但是这些地方大多苦寒,迁徙至此其实与发配无疑,因此秦始皇采用的手段也是十分强硬,而被迁徙至此的人也大多是罪犯、赘婿、商贾等人。

蒙恬

民众的大迁徙再加上每年征发的徭役,导致秦朝的人口流动相当大,以至于后世学者有人称秦朝乃是“大移民时代”。

到了汉朝,同样爱折腾的汉武帝也盯上了这些豪强地主。与秦始皇不同的是,汉武帝特别喜欢将豪杰迁到自己的陵墓所在地。早在建元三年,汉武帝就曾经下令“赐徙茂陵者户钱二十万,田二顷”,这次迁徙的对象不一定全是豪强,也有可能是普通的民众。但是到了元朔二年,汉武帝“又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于茂陵”,然而这还不算完,到了太始元年又“徙郡、国吏民豪于茂陵、云陵”,这两次迁徙的对象就十分具有针对性,而这两次迁徙也是汉武帝时期两次主要的迁徙豪强活动。除此这种迁徙之外,还有一种流放迁徙,例如元鼎元年,济东王彭离有罪,汉武帝罚其废徙上庸。又比如元鼎三年,常山王的儿子犯罪,也被汉武帝迁徙到了房龄。

陈宝国饰演的汉武帝

《史记》上还记载了一个颇为有趣的迁徙故事。说是汉朝有一个游侠,名为郭解,其人任侠重义,时人多依附于他。等到汉武帝要迁徙豪强到茂陵的时候,郭解也在被迁徙的名单里面。当时郭解与卫青友善,卫青便跟汉武帝求情,说“郭解家贫不中徙”,没想到汉武帝一波逆向思维,将卫青驳得哑口无言:“布衣权至使将军为言,此其家不贫”,能让你卫大将军求情的人怎么可能是穷人?

影视剧中的郭解

与秦始皇相同的是,汉武帝除了迁徙豪强之后,也特别喜欢迁徙民众。元狩四年,有官员进言从关东地区迁徙到陇西等地的72万人衣食不足,请求朝廷接济。汉武帝在位期间,对北边与西域大肆经营,因此在元狩五年便“徙天下奸猾吏民于边”。元鼎六年,汉朝在西域设置张掖、敦煌郡,也迁徙了民众填充之。

秦皇汉武两位皇帝虽然对民众也多有迁徙,但迁徙的对象大多是奸猾吏民和豪强贵族。特别是针对豪强的迁徙活动,一波接一波,甚至同一批人遭到了多次迁徙。豪强心中肯定会有这么一个疑问:为啥老是折腾我们?在当时的形势下,不折腾这些豪强不行吗?

二、不折腾豪强不行

在中国历史上,先秦与秦乃是一大变。秦始皇初并六国之后,丞相王绾曾经进言效仿姬周分封诸亲,但是秦始皇却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从六国乱局中走来,深知战国混乱的根源在哪,所以秦始皇罢天下诸侯,集权力于一身,开创了沿袭了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在秦始皇极力想要收归权力于中央的时候,就连与他血脉相连的亲人他都不相信,更何况这些豪强地主?地方上的这些豪强地主,绝大部分都是在经济、政治、文化上享有较高地位的人,而且这些豪强多为六国旧人,对故国怀有强烈的追思,如果放任这些豪强在地方而不顾,就很有可能威胁到秦始皇极力想要维护的中央集权制度。

或许这样我们还不能够体会到秦始皇的良苦用心,那就看看秦始皇死后,他建立的大一统帝国经历了什么吧。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病死于沙丘。秦二世继位之后,倒行逆施,暴虐于民。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继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之后,“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贾谊明确指出,灭亡秦朝的乃是山东豪俊,也就是秦始皇之前一直在迁徙的那些人。宋孝王的《关东风俗传》中也论及:“昔六国之亡,豪族处处而有,秦氏失驭,竟起为乱。”

韩国贵族张良,曾于博浪沙狙击秦始皇

从事实上看,秦朝灭亡之后迅速恢复的六国形势,其建立者大都是昔日六国的贵族王室后裔。因此,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事实上看,秦始皇兼并六国之后,对新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威胁最大的,就是这些豪强。他们不仅拥有造反的能力,还拥有造反的念头。

秦始皇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如此热衷于迁徙豪强,将豪强迁离故土,置于关中咸阳,有利于监视这些六国豪强贵胄,使其无法动弹。另一方面,在迁徙的过程中必然会削弱这些豪强的实力。迁徙豪强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充实关中人口,以关中驾驭天下。我们可以看到,就算是秦始皇大量迁徙豪强,但结果依然不尽人意,这从反面证明了秦始皇选择迁徙豪强的决策是对的。

楚国贵族之后项羽,推翻了秦朝

汉武帝迁徙豪强,目的和秦始皇相同。汉朝去秦不久,地方豪强势力依然强大。汉朝的地方豪强势力多兼并土地、人口,凭借着强大的经济与宗族势力,武断乡曲,更有甚者藐视政府权威,越杀官吏,冲击官府,形成了与中央政府对抗的强大地方势力。在汉武帝时期就出现了“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的情况,尤其是汉初以来驰山泽之禁,到了汉武帝时期,经营铁盐的商贾豪族势力膨胀,以致造成“强御日以不制,而兼并之徒奸形成”的局面。

眼睛里容不下沙子的汉武帝当然不可能放过这些无法无天的豪强,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抑制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例如将经营铁盐之权收归官有,还征收算缗和告缗(财产税),除此之外, 还派遣刺史巡视地方。而将豪强势力迁徙至陵墓等地也是抑制豪强势力的措施这一。

汉武帝

那为什么汉武帝喜欢将豪强迁到皇帝的陵墓附近呢?这就和汉朝的陵墓制度有一定的关系了。汉朝皇帝在修建陵墓的同时,一般都会修建一个陵邑,这个陵邑就是用来安置迁徙的民众与豪强的。汉朝皇帝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自己的陵墓荒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形成新的屏障用来拱卫京城。若是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西汉帝陵的分布就可以看出西汉皇帝的用意所在,而最近发现的汉文帝霸凌之所以分布在白鹿原,其原因就是给京城的东面设置屏障,因为陵墓修建之后一般都会形成聚落点。

汉武帝茂陵

如果秦皇汉武不打击这些豪强势力,结果会如何呢?我们可以将东汉拿来作为比照物,东汉是依靠地方豪强势力建立起来的,因此,东汉建立之初,地方豪强势力就很强大。东汉光武帝刘秀曾经施行过“度田”,即清算田亩,抑制兼并,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很快就由于地方官吏与豪强的阻扰,以至于再起兵戈,导致刘秀也逐渐放弃了“度田”的打算。

到了东汉后期,豪强兼并土地日剧,史载这段时期“豪右兼并,吏多奸贪,诉讼日百数”“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地”。豪强多凭借经济与政治优势,圈养部曲,以对抗官府,严重威胁到了中央集权。东汉末年,朝廷内有宦官之乱,外有地方势力作乱,董卓以一地方军阀的身份控制住了整个东汉朝廷,而地方势力的壮大根源就在于东汉一开始就对豪强贵胄采取了妥协的态度。

《新三国》中的董卓

两番对比之下,我们才明白秦皇汉武为何特别喜欢折腾豪强贵胄,换句话说,不折腾你们,你们就要折腾我了!

文史君说

中国封建王朝的早期,地方豪强贵胄一直都是新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隐藏威胁。秦汉汉武两位皇帝多次迁徙豪强,最根本的目的都是维护专制制度,但具体的表现形式却不一样,秦朝去六国不远,六国余孽未烬,秦始皇迁徙豪强多为防止六国反扑;而汉武帝时期则是因为地方豪强势力日大,不打击无以维持统治。不打击豪强放纵他们膨胀的下场,我们可以从东汉的结局中看得一清二楚。

参考文献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2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王爱清:《秦汉乡里研究》,山东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巩宝平:《汉代民间力量与地方政治关系研究》,山东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作者:浩然文史·景苏)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宋少年志》悲剧实锤?整个计划阴差阳错都是从衙内开始混乱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大宋少年志三大古族,大宋少年志衙内感动片段,大宋少年志布防图谁给的

    在最开始陈工该被夏人抓走,赵简和元仲辛怎么想救也没法救回来,但没想到被衙内救走了。在陈工失踪阶段高层还在想办法按原计划,包括陈工也是。但七斋把陈工送到枢密院,所以迫不得已改变计划,韦太尉牵扯进来,这个时候韦太尉差不多成为弃子。感觉都是命运,衙内也没有错,太尉也是,这种造化弄人的感觉。剧情到这里其实已

  • 读《汉瓦》,看刘邦面对功臣为何心不慈、手不软?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两年前的秦汉,随着大秦帝国二世而亡,草民出身的汉王刘邦与贵族出身的西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最终刘邦胜,建立了前后四百零五年的大汉王朝。春秋战国时期,王侯将相必须出身显赫,这是自夏商周延续下来的根深蒂固的社会等级观念。陈婴之母曾说:“我倚名族,亡秦必矣”,反映的就是贵族传统在当时人们心里有莫大的势力。陈

  • 西汉最仁孝的皇帝:在位23年,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堪称完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汉文帝的母亲薄氏深受老子道家文化的影响,骨子里就有一种柔善之气,她从小教导文帝对道家思想常加熏习。老子的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深入骨髓。因此文帝也常常对照古代贤王,把尧舜作为自己的榜样,反省自己的行为。刘恒之所以能够被选为皇帝,最大的原因是因为他在朝廷里几乎没有根基,但这也恰恰成为了他

  • 《大宋少年志》片尾剧透不断,七斋六子只余无人,赵简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就在元仲辛以为一切都结束了后,他一觉醒来,却发现赵简已经消失不见了,那么赵简去哪了呢?而后七斋的成员收到了丁二的纸条。原来,丁二以赵王爷的身份威胁赵简,赵简迫不得已只好把丁二从秘牢中救出来,与丁二一起去了夏。元仲辛深爱赵简,当即决定去就赵简,剩下的七斋成员情同手足,自然不会人元仲辛独自一人去夏救

  • 三国乱世里,诸葛亮和周瑜齐名当世,究竟谁的能力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在陈寿看来,周瑜的实力和鲁肃、吕蒙是相当的,却无法跟诸葛亮相提并论。很多人说那是因为周瑜寿命短,能写的东西不多。那也没办法,寿命长也是一种本事是不?要不然为啥司马家能夺取天下?还不是因为司马懿寿命长嘛!一、诸葛亮在军事能力上,要逊色于周瑜。周瑜长于军事,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作为

  • 刘邦说周勃“重厚少文”,真是有些看错了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邦给周勃的密诏内容,刘邦周勃什么关系,刘邦与周勃谁厉害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是说人在临死时讲的话,还是比较真心的,可信的。话说汉帝刘邦那年平叛陈豨受伤,预感不行后,交代了两件事:一是派陈平、周勃赶去杀樊哙;二是告诉吕后在萧何之后,依次可使用曹参、王陵、陈平和周勃等人,其中特别提到“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让周勃掌握最重要的军权。

  • 《大宋宫词》:和赵恒睡过的四个妃子,为何最符合他心意的人是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就算得到了赵恒的恩宠,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在被恩宠的四人中,终归是要决出一个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人。和赵恒睡过的四个妃子,为何最符合他心意的人是她?赵恒最疼爱的妃子,一定是刘娥无疑了。不仅是因为她救过赵恒的命,而且刘娥还善良贤惠多才多艺,最重要的是她为赵恒以及赵恒的江山牺牲很大。即便她为赵恒

  • 同为刘邦妃子,戚夫人下场悲催,吕雉那么狠毒,却为何要放过薄姬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戚夫人和薄姬大结局,薄姬见吕雉,大风歌吕雉找薄姬说话

    再加上吕家众子弟的外戚势力,远不是戚夫人,薄姬二人能比的,戚薄二人的最大力量仅仅是刘邦的宠爱,当刘邦逝世以后,这种力量就不存在了,薄夫人很早意识到了这一点,一直以谦卑的姿态对待吕后,后来更是带着儿子远离斗争中心,而戚夫人少女心略重,刘邦生前就持宠而骄,刘邦死后还浑浑噩噩不知早做打算,结果被吕雉抓了个

  • 《大宋宫词》:刘娥和淑妃再得赵恒宠幸,淑妃的表现比刘娥更迷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虽然刘娥独得恩宠,但赵恒也没忘了让妃子们雨露均沾。宠幸完刘娥,赵恒又在淑妃那里留宿。刘娥和淑妃再得赵恒宠幸,难免会被拿来对比,看看谁的床戏更好看。在小编看来,淑妃的表现比刘娥更迷人。刘娥是一个善良贤惠而又博学多才的女人,这也决定了她对待感情比较含蓄,有那种知识女性的优

  • 3位演司马懿的男星,只有魏宗万在演司马懿,其余两人都是模仿!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更为全面的了解司马懿还是在前段时间热播的《军师联盟》中,吴秀波饰演的司马懿从一个胆小谨慎的书生如履薄冰、机智传奇、最后谋冠天下一生的故事~影视剧中有不少人扮演过司马懿这个角色,不过谁演的最好一直争议很大,不过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94年电视版本《三国演义》中魏宗万饰演的司马懿魏宗万版本的司马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