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国的掘墓人:一个贪婪的卖国贼 让赵王自毁长城

赵国的掘墓人:一个贪婪的卖国贼 让赵王自毁长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588 更新时间:2024/2/3 9:00:17

[var1]

说起赵国不得不提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这一项重大的改革,让赵国拥有了强大的骑兵,继魏武卒,秦锐士之后最强大的兵种。秦国想要东出,就避不开韩赵,特别是拥有强大骑兵的赵国,成了秦国东出一统天下最大的阻碍,虽然纸上谈兵的赵括让赵国在长平之战覆灭了四十万大军,但赵国的骑兵还在,就算到了秦王嬴政时期,也依旧拿赵国的骑兵没有办法。

[var1]

赵国的骑兵本来就很可怕,还迎来了一个战国最厉害的统帅李牧。在秦王嬴政亲政之时,秦国灭六国一统天下征战就开始了,被杀神白起打残的赵国依旧是秦国的第一目标,公元234年秦王派大将桓齮攻赵,桓齮先攻取了平阳,武城,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杀赵军十万。一年后乘胜出击,率大军东出上党,越太行山,深入到赵国的后方,攻占了赤丽、宜安,秦军兵锋直指赵国都城邯郸。

[var1]

在这危急时刻,赵王将李牧从雁门调回任命为大将军,率领所部南下,并指挥全部赵军反击秦军。很快李牧率领边军与邯郸城的主力赵军会合,李牧认为秦军已连获几场大胜,士气非常高,急忙之下迎战是很难取胜的,就采取壁垒固守,避免与秦军决战,待秦军疲惫,再寻找战机反攻。赵军固守,桓齮认为李牧这是要与廉颇当年一样,秦军劳师远征,这样下去会被拖垮,决定率领主力攻打肥下,诱使赵军来救。

桓齮的计策是好,可李牧不上当。因为桓齮率领主力去攻打肥下了,导致大营兵力薄弱,并且秦军也觉得赵军几日来都固守不出,都不相信赵军会主动出击,因此疏于戒备,可没成想李牧真的率军来攻,并一举攻占了秦军的大营,俘虏了留守的全部秦军,得到了秦军的全部粮草辎重。李牧还判断出桓齮必定会回救大营,于是派遣一部分兵力正面阻敌,却把主力埋伏在两翼,当秦军与正面赵军兵力交战,两翼主力施钳攻。

[var1]

肥下之战,李牧率领赵军大破秦军,被赵王封为武安君。可以说此时的李牧就是赵国的保护神,而秦国想要灭了赵国,就必须面对武安君李牧。公元前232年,秦王嬴政再次派秦军攻赵,此次是大将王翦领兵,王翦率领几十万秦军准备合围邯郸城。赵王还能怎么办,只能继续让武安君李牧率领赵军誓死抵抗秦军。王翦一看又是李牧领军,于是和众将领开了个会,都认为李牧在,秦军很难速胜,于是上书秦王嬴政,行反间计,借赵王之手除掉李牧。

[var1]

英雄总是斗不过小人的,况且这个小人深受两代赵王的宠信,这个卖国的小人就是悼襄王赵偃的伴读郭开,别小看这个伴读,他得宠于赵偃时就陷害过老将军廉颇谋反,逼得老将军逃离了赵国,又在赵王想召回廉颇,用四百两黄金收买赵王特使,特使见过廉颇回来,对赵王说廉颇已经老了不堪用,最后廉颇老将军被楚国相国李园派使请入楚国。可以说廉颇这位赵国名将就是被郭开这个小人给毁了。

[var1]

原因只是郭开曾被老将军廉颇训斥过,这个小人不顾国家,只为私怨就让赵国失去了一员名将。到了赵偃的儿子赵迁成为赵王,郭开依然还是赵国的相国,这么一个只懂溜须拍马的小人掌控赵国的朝堂两代,赵国不亡就没有天理了。这不秦王嬴政用一万两黄金收买了这个小人,于是郭开在邯郸城散布谣言,并面见赵王说武安君李牧私通秦国,准备谋反,还伪造李牧通敌的书简,昏庸的赵王竟然真的相信了。

[var1]

都知道临阵换帅是兵家大忌,更何况此时是国破家亡之时,可惜赵王赵迁本就是非不分,于是下令罢免李牧的兵权,还派赵葱去取代李牧。为了赵国的安危,李牧拒不交兵权,后被赵王设伏杀害,也有说是郭开派了杀手杀害了李牧将军。李牧一死,赵军再也抵挡不住秦军,三个月后秦军攻破邯郸城俘获了赵王迁,赵国公子嘉逃代(今河北蔚县东北)称王。公元前222年,秦灭代,俘虏公子嘉,赵国灭亡。

[var1]

就是这么一个贪婪的卖国贼,逼走了廉颇,冤杀了保护神李牧,让赵王自毁长城。赵国都亡了,大家说郭开这样的卖国贼结局如何?要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郭开身为赵国的大夫他能活命吗?小人当然能活命呀,他不善于谋国,但善于谋己,他早就得到了秦国的绿卡,赵国灭亡后,郭开被秦王嬴政拜为上卿,不过这个卖国贼在回邯郸搬运家财时,被途中的盗贼杀死了,真的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更多文章

  • 《大明风华》胡善祥第一个孩子没了,朱祁钰暂时下岗,乐极生悲啊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胡善祥怀孕了,而且还当了皇后,她拉着孙若微要喝酒庆祝,她得意忘形,称自己已经占了朱家一半的江山,结果乐极生悲,正庆祝之时,宫女把胡善祥推下楼梯,这孩子多灾多难啊,看来她当不成朱祁钰的妈了。胡善祥和孙若微是亲姐妹,当初胡善祥宣称,她们姐妹一起嫁给朱瞻基,然后给朱瞻基生孩子,要将朱家的江山分走一半,如今

  • 越王勾践剑为何千年不锈?经过X光扫描后,专家感到诧异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var1]它属于历史中的传奇,被称为“天下第一剑”,关于它有着不少值得深究的点,譬如它历经千年的时间但是并未出现锈蚀。越王勾践剑为何千年不锈?经过X光扫描后,专家都感到诧异,究竟这把剑有着怎样的秘密呢?事情要从工地的发现说起,就其在历史中的描绘来看,不少文献中都记载了这把剑,但是其行踪直到上个世纪

  • 苏秦:以小国为跳板,一朝合纵,手握六国相印,左右天下时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各列诸侯秣兵历马、争霸中原,一时间战马嘶鸣、喊杀冲天,不知究竟鹿死谁手?花落谁家?历史之严峻形势,倒逼出雄才、鬼才、奇才和辩才。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合纵之术”,正出自赫赫有名的苏秦。苏秦的崛起,开局并不风顺。家境贫寒的他,甚至称得上落拓,后为学习谋略之术,潜心拜鬼谷子为师,期望以口才之

  • 《大明风华》王学圻演朱棣被赞,女二和女一喜爱度不相上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朱棣的皇位是抢了侄子的,所以他多疑,听姚广孝说他的子孙还会流血、互相残杀,他暴戾砸东西,和三个儿子以及太孙割掌流血起誓永不互相残杀,否则夭寿短命,想必他的内心也是极度恐慌的。所以他在位时,他的三个儿子以及太孙都时常被他摆一道,不得不说他够阴手段够狠。总体上朱棣还是理智的,太子达不到他心目中完美的

  • 秦王一统六国,为何最后才挥刀向齐?春秋霸主的实力不容小觑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王灭六国简介,大秦帝国之天下一统大结局,一统六国

    秦国经过对韩国的伊阙之战、对楚国的之战,以及对赵国的长平之战等先后征服了战国七雄的其它五国,而对齐国却并不采取直接攻取的办法,而是采取远交近攻的办法尽可能与其结成利益同盟并保证其自由发展。那么,在战乱无情的时代里,一心想要统一天下且早已兵强马壮的秦国为何对齐国如此客气,费尽心思避开对战呢?弱小秦国,

  • 《大明风华》中,朱祁镇为什么才九岁就登基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而当时作为太子的朱祁镇,必须要登机才可以稳住朝廷的局势合格的君王成为阶下囚而且朱祁镇在位期间,还因为宠幸宦官出现了宦官专权这种局面。后来发生了土木堡之变,而宦官建议朱祁镇御驾亲征,万万没有想到朱祁镇这一去并没有顺利凯旋,同时他还被瓦剌军给俘虏了。作为一国之君,成为了敌人的阶下囚,这是一件耻辱的事情。

  • 身份尊贵的吴王李恪,一身抱负难以实现,最后被长孙无忌冤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阿史那云与李恪结局,李恪个人简历,李恪海棠

    可就是这么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子,他的一生始终胸怀大志、却一直没机会实现,最后被长孙无忌冤杀。《资治通鉴》曾记载:“太宗诸子,吴王恪、濮王泰最贤。皆以才高辩悟,为长孙无忌忌嫉”。《旧唐书》对李恪的评价也极高:“司空、安州大部督吴王李恪母,隋炀帝女也。“恪又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类己。既名望素高,甚为物情所

  • 《大明王朝1566》:这样的作品,谁还在乎缺点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明王朝1566个人感悟,大明王朝1566为什么口碑这么高,大明王朝1566 深度解析合集

    很多人看得一头雾水——这到底是说了个啥?故事一上来就出来一大堆的人,还没分清楚谁是谁,吵了没几句就改稻为桑了。你以为它讲的是改稻为桑的事,改稻为桑的故事结束了;你以为它讲的是倒严,严家父子连个面都没露就被解决了;你以为它讲的是海瑞,海瑞又不咋出场了。这对缺乏背景知识的普通观众来说,太不友好啦!所以当

  • 汉末群雄:曹操乘夜乌巢劫粮,袁绍兵败愧杀田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田丰死谏袁绍,三国开局曹操大破袁绍,三国志田丰可以和袁绍搭配吗

    曹操即选马步兵五千人,密制袁军旗帜,乘夜至乌巢劫粮;留曹洪、荀攸守营,使许攸同住营中;自己披甲上马,带同许褚、徐晃等一班猛将及五千人马,至黄昏后起行,人负薪,马衔枚,打着袁军旗号,从间道急走,直指乌巢。乌巢距袁绍营约四十里,淳于琼虽奉令把守,但是恃有大营为蔽,自谓无虞。且酷嗜杯中之物,喝得酩酊大醉,

  • 三国时期的典韦到底有多猛?如果他和张飞单挑,有多少胜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新三国典韦战张飞视频,评书典韦和张飞决战,张飞典韦谁的力气最大

    典韦的实力演义中第十回中,曹操招贤纳士,夏侯惇将猛将典韦推荐给曹操。典韦是陈留人,力大无穷,他的武器是双铁戟,重达八十斤,但是他却能够拿着上马,“运使如飞”。典韦能够单手稳住旗杆,在大风之中岿然不动。曹操看到之后,大喜,称赞典韦是“古之恶来”。典韦的战绩也不错,他单挑和混战都很出色。论单挑,典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