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言二拍》之“咫尺天涯”

《三言二拍》之“咫尺天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032 更新时间:2024/1/16 3:49:50

元朝顺帝年间,淮南有个叫翠翠的女孩,生得聪明伶俐,美貌动人。她五六岁的时候,就能诵读诗书。翠翠的父母见她如此聪明好学,就把她送到邻近的学堂去读书。

学堂里有个金家儿子叫金定,与翠翠同岁,生得眉清目秀、聪慧过人。翠翠金定便成了这学堂中最出色的学生。

有时,同学们跟他俩开玩笑说:“你们一样年纪,一样聪明,以后一定是对夫妻。”金定和翠翠口里虽然不承认,但心里早已互生爱慕之意。

后来,金定因家里贫寒,只得中途辍学,翠翠也因此不上学了。转眼,翠翠已十六岁了,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远近不断有人来登门求亲,父母也商量着她的婚姻大事。但每次父母跟她提及此事,翠翠就把自己锁在房内,不吃不喝,只是伤心地啼哭。父母知道其中必有原因,几次三番地盘问翠翠,翠翠最后终于说自己心中早已有人了,他就是早年在学堂中认识的金定。翠翠还说,非金定不嫁,如父母不依,以死了之。父母知道女儿性情刚烈,如果不依,必会闹出什么事来。所以就答应了翠翠,但要金定来做上门女婿。

婚后,翠翠和金定恩恩爱爱、甜甜蜜蜜。两人虽同住一屋,但还诗书不断来往,以诉缠绵之情。

好景不长,翠翠和金定婚后幸福的日子还没过上一年,以操舟运盐起家的士诚举旗起义,反抗朝廷。战火波及到淮南。

张士诚手下有个姓的将军,妄自尊大,无所不为,到处掳掠美貌的女子。他率兵到了淮南后,听说这儿有个刘翠翠,聪明伶俐,美貌动人,即刻率领一队家丁打进刘家,把翠翠抢走了。翠翠一家,年迈的年迈,懦弱的懦弱,眼睁睁地看着爱女爱妻被人抢走。

几年以后,张士诚归顺朝廷,老百姓这才得以安宁。金定终日思念妻子翠翠,他下定决心,即使踏破铁鞋,寻遍天涯海角,也要把翠翠找回来。金定拜别了生身父母和丈人丈母,踏上了寻妻之路。

金定历尽千辛万苦,辗转千里,二年以后终于在湖州打听到了李将军的消息。这时的金定已是衣衫褴楼,面目憔悴。他到了李将军府上,探头探脑,不敢进去。看门的老苍头见他眉目清秀,面露难色,就问他来此有什么事。金定把自己千里寻翠翠的事告诉了老苍头。他不敢把翠翠说成自己的妻子,只说是自己的妹妹。老苍头说,将军府中是有一个小娘子姓刘,淮安人,知书达理,深得李将军的宠爱。金定听了,心中又是酸楚,又是欢欣。酸楚的是,自己的爱妻被别人夺走了,欢欣的是,终于可以和翠翠相见了。老苍头进去禀报,不多时就出来带着金定去见李将军了。

再说翠翠,被抢的那年才十七岁,现在已是二十四岁了。七年来,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己的丈夫金定。刚被抢来时,翠翠寻死觅活,誓不顺从。李将军威胁她说,如不顺从,将她全家斩尽杀绝。思前顾后,翠翠最后只得顺从了李将军。每天,她佯装笑脸,而心里却十分痛苦。她只企盼自己的相思之情会感动上苍,让他们夫妻重新团圆。现在,忽然听说有个姓刘的哥哥在门外求见,知道一定是丈夫寻来了,心中顿时万分激动。

李将军从来没听翠翠说起自己有个哥哥,今天忽然冒出一个姓刘的哥哥,不免心中生疑。他在厅前南端坐着,不断盘问金定,两眼却紧紧地盯着翠翠。七年不见的夫妻,如今重逢,只能以兄妹之礼相见,金定和翠翠真是心如刀绞。

李将军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破绽,又见金定模样斯,知书达礼,就确信金定是翠翠的哥哥,便把他留在府中,帮自己处理信函,接待宾客。

金定在将军府中,一直想找机会和翠翠单独呆一会儿。他想知道,七年来翠翠对自己到底变心了没有。但自从厅前与翠翠见过一面后,二个多月过去了,他都无法见上翠翠一面。李将军把翠翠藏在深闺之中,与世隔绝。有时,金定故意步入深闺,总是见到翠翠伴在李将军的身边。想到他们成双成对,欢歌笑语,再想到自己孤灯独影,他只能借酒浇愁最后,他写了一封信,把信藏在布袍的领子中,叫侍者转交给翠翠,说天气转暖,布袍请妹妹拆洗后送还。

金定拆开衣领,看到翠翠的亲笔手书:“生不能从死相从”,顿时感到万念俱灭。他知道,今生今世他金定是无缘和翠翠团圆做夫妻了。从此金定整天以酒浇愁,最后竟因伤心过度而生病。

翠翠听说金定病势凶猛,一定要出来探望。李将军不好阻拦。翠器来到书房中,见金定病得已奄奄一息,捧起他的头,低声呼唤道:“哥哥,哥哥,睁开眼看看你的翠翠妹妹!”金定听见哭叫声,强睁开眼睛,见是自己的妻子翠翠扶着他,长叹了一声,说:“能见到你最后一面,我死也瞑目了。”说完,用力撑起身子,将自己的头,放在翠翠的怀中,戛然而逝。

翠翠悲痛欲绝,哭得死去活来。

金定安葬以后,翠翠终日不思茶饭,以泪洗面,变得精神恍惚。没几日,翠翠也病得奄奄一息了。“生不能从死相从”,翠翠信守自己的诺言,既不问医,也不求药,只想以死寻求解脱。弥留之际,翠翠恳求李将军,将她和金定合葬同坟。

以后,人们看见在湖州的野草荒林中,有一个大大的坟堆。这就是恩爱夫妻翠翠和金定之墓。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赵国的掘墓人:一个贪婪的卖国贼 让赵王自毁长城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王偃简介,赵国亡国后赵王的下场,别云间杖责赵王

    [var1]说起赵国不得不提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这一项重大的改革,让赵国拥有了强大的骑兵,继魏武卒,秦锐士之后最强大的兵种。秦国想要东出,就避不开韩赵,特别是拥有强大骑兵的赵国,成了秦国东出一统天下最大的阻碍,虽然纸上谈兵的赵括让赵国在长平之战覆灭了四十万大军,但赵国的骑兵还在,就算到了秦王嬴政时期

  • 《大明风华》胡善祥第一个孩子没了,朱祁钰暂时下岗,乐极生悲啊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胡善祥怀孕了,而且还当了皇后,她拉着孙若微要喝酒庆祝,她得意忘形,称自己已经占了朱家一半的江山,结果乐极生悲,正庆祝之时,宫女把胡善祥推下楼梯,这孩子多灾多难啊,看来她当不成朱祁钰的妈了。胡善祥和孙若微是亲姐妹,当初胡善祥宣称,她们姐妹一起嫁给朱瞻基,然后给朱瞻基生孩子,要将朱家的江山分走一半,如今

  • 越王勾践剑为何千年不锈?经过X光扫描后,专家感到诧异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var1]它属于历史中的传奇,被称为“天下第一剑”,关于它有着不少值得深究的点,譬如它历经千年的时间但是并未出现锈蚀。越王勾践剑为何千年不锈?经过X光扫描后,专家都感到诧异,究竟这把剑有着怎样的秘密呢?事情要从工地的发现说起,就其在历史中的描绘来看,不少文献中都记载了这把剑,但是其行踪直到上个世纪

  • 苏秦:以小国为跳板,一朝合纵,手握六国相印,左右天下时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各列诸侯秣兵历马、争霸中原,一时间战马嘶鸣、喊杀冲天,不知究竟鹿死谁手?花落谁家?历史之严峻形势,倒逼出雄才、鬼才、奇才和辩才。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合纵之术”,正出自赫赫有名的苏秦。苏秦的崛起,开局并不风顺。家境贫寒的他,甚至称得上落拓,后为学习谋略之术,潜心拜鬼谷子为师,期望以口才之

  • 《大明风华》王学圻演朱棣被赞,女二和女一喜爱度不相上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朱棣的皇位是抢了侄子的,所以他多疑,听姚广孝说他的子孙还会流血、互相残杀,他暴戾砸东西,和三个儿子以及太孙割掌流血起誓永不互相残杀,否则夭寿短命,想必他的内心也是极度恐慌的。所以他在位时,他的三个儿子以及太孙都时常被他摆一道,不得不说他够阴手段够狠。总体上朱棣还是理智的,太子达不到他心目中完美的

  • 秦王一统六国,为何最后才挥刀向齐?春秋霸主的实力不容小觑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王灭六国简介,大秦帝国之天下一统大结局,一统六国

    秦国经过对韩国的伊阙之战、对楚国的之战,以及对赵国的长平之战等先后征服了战国七雄的其它五国,而对齐国却并不采取直接攻取的办法,而是采取远交近攻的办法尽可能与其结成利益同盟并保证其自由发展。那么,在战乱无情的时代里,一心想要统一天下且早已兵强马壮的秦国为何对齐国如此客气,费尽心思避开对战呢?弱小秦国,

  • 《大明风华》中,朱祁镇为什么才九岁就登基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而当时作为太子的朱祁镇,必须要登机才可以稳住朝廷的局势合格的君王成为阶下囚而且朱祁镇在位期间,还因为宠幸宦官出现了宦官专权这种局面。后来发生了土木堡之变,而宦官建议朱祁镇御驾亲征,万万没有想到朱祁镇这一去并没有顺利凯旋,同时他还被瓦剌军给俘虏了。作为一国之君,成为了敌人的阶下囚,这是一件耻辱的事情。

  • 身份尊贵的吴王李恪,一身抱负难以实现,最后被长孙无忌冤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阿史那云与李恪结局,李恪个人简历,李恪海棠

    可就是这么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子,他的一生始终胸怀大志、却一直没机会实现,最后被长孙无忌冤杀。《资治通鉴》曾记载:“太宗诸子,吴王恪、濮王泰最贤。皆以才高辩悟,为长孙无忌忌嫉”。《旧唐书》对李恪的评价也极高:“司空、安州大部督吴王李恪母,隋炀帝女也。“恪又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类己。既名望素高,甚为物情所

  • 《大明王朝1566》:这样的作品,谁还在乎缺点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明王朝1566个人感悟,大明王朝1566为什么口碑这么高,大明王朝1566 深度解析合集

    很多人看得一头雾水——这到底是说了个啥?故事一上来就出来一大堆的人,还没分清楚谁是谁,吵了没几句就改稻为桑了。你以为它讲的是改稻为桑的事,改稻为桑的故事结束了;你以为它讲的是倒严,严家父子连个面都没露就被解决了;你以为它讲的是海瑞,海瑞又不咋出场了。这对缺乏背景知识的普通观众来说,太不友好啦!所以当

  • 汉末群雄:曹操乘夜乌巢劫粮,袁绍兵败愧杀田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田丰死谏袁绍,三国开局曹操大破袁绍,三国志田丰可以和袁绍搭配吗

    曹操即选马步兵五千人,密制袁军旗帜,乘夜至乌巢劫粮;留曹洪、荀攸守营,使许攸同住营中;自己披甲上马,带同许褚、徐晃等一班猛将及五千人马,至黄昏后起行,人负薪,马衔枚,打着袁军旗号,从间道急走,直指乌巢。乌巢距袁绍营约四十里,淳于琼虽奉令把守,但是恃有大营为蔽,自谓无虞。且酷嗜杯中之物,喝得酩酊大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