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吹牛的猩猩吹历史。明朝后期并不缺名将,他们在战场上非常地勇猛,所以有很多将领也是名声赫赫。其中有这么一位将军,他手臂漆黑,手持金刀,在陕西与塞外胡人大小战争百余次,战无不胜,以至于那些胡人再也不敢去陕西找事,这个人就是被塞外民族称为“杜太师”的杜松,今天猩猩就来讲一讲这个猛将的故事,希望您能喜欢。杜松属于那种心思极少的人,他一生只爱征战,脾气暴躁,所以根本不在乎为官之道,朝廷之中也没有几个人喜欢他。
万历三十四年,河套蒙古人进犯安边等地,这里没有良将,只得让离这最近的杜松前去支援,在这场战争中杜松竟然赤膊上阵,光着膀子将蒙古兵杀地片甲不留。经此一战,杜松名声大振,不久便被封为总兵,镇守辽东。但是他刚到辽东,就传来消息,边境被后金骚扰,明军大败。因为朝中大臣都不喜欢杜松,所以他马上就被削职,真是倒霉之极。万历四十三年,河套的蒙古军又来进犯,朝中无人可用,只得再次复用杜松,这次他没有让朝廷失望,他再次大破蒙古军,斩首二百余。
万历四十五年,辽东局势已经很不稳定,杜松再次来到这个伤心地。但是这个伤心地,再次成为他的滑铁卢。万历四十七年,明朝开始“万历三大征”的第三征,出兵女真。杜松为抢头功心切,于是星夜列炬,一日内冒雪急行百余里,但是此时杜松只知后金军在界凡城上防御的情报,却未得知后金已经向界凡方向大规模调动军队,注下败亡之祸。
万历四十七年三月初一早上,杜松不听总兵赵梦麟等众将劝谏休整,反而强命渡河,其部参将龚念遂等因辎重营渡河困难,被遗留在大军之后,屯于斡浑鄂谟,结果杜松军只能轻装渡河,留下大量火炮等重型火器。努尔哈赤的探子一直在跟踪着杜松,他们的行踪被女真牢牢掌控着,不久努尔哈赤率领八旗主力,在萨尔浒将杜松包围。这场战役堪称屠宰场,无数的明军被屠杀,杜松也被杀死。
杜松秉性清高,廉洁奉公,不巴结上司,不笼络权贵,他在奉命援辽师出潞河时,明告送者说:“杜松是个不识字的武夫,唯独不学读书人贪财怕死。”他的一生都是在征战中度过,天启年间,明朝追赠杜松少保、左都督,世荫千户,立祠赐祭。清朝乾隆年间追谥为武壮。好了,感谢您观看本期吹牛的猩猩吹历史,有什么想看的历史故事和好的建议,欢迎您关注猩猩并留言哦,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