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颜建国:千秋撄宁向北心——北宋文士巩焘家族片羽

颜建国:千秋撄宁向北心——北宋文士巩焘家族片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991 更新时间:2024/1/5 4:23:55

朝议大夫在宋朝是正五品下的官衔,属于地方大员。兖州是古九州之一,因为宋真宗封禅泰山而升为大都督府,名臣王曾、孙奭、杜衍等人都曾以宰相职位改任知兖州,可见此地在宋朝的显要地位。巩焘任兖州知州虽然身份上和宰相们无法比肩,但是其人在同级官员中的分量,还是由此知一斑。

东平梁氏,在宋朝属于北方豪族。自梁颢、梁固“父子状元”起,其读书入仕成为治家标志。梁颢三子梁适在宋仁宗时期位至参知政事,成为最高决策中的一员;到宋哲宗时期,同宗的梁焘又任中书左丞,进入宰相班子;1093年,支持旧党的高太后去世后,深受压抑的17岁青年皇帝打击旧党,奖掖新党,和新旧两党均有交集的东平梁氏也处于政治的边缘化位置,比如此时,后来任徽宗时期中书左丞的梁子美此时任广东西路的提点刑狱,属于地方监察之官员;和梁子美年龄接近关系友好的梁彦深任单州知州;

巩焘作为“真定三巩”的后人,同样处于仕途的坎坷期,他生于1063年,在1082年虚岁20岁时考中进士,先后任永宁军博野县即今河北省博野县主薄、濠州定远县即今安徽省定远县令、泽州陵川即今山西省陵川县令等职,官衔由从八品的通仕郎逐渐升为从六品的奉议郎,到1108年在京城附近的雍邱即今河南省杞县去世,刚46岁因为疾病死在进京的路上,可见毫无征兆,一切来得猝不及防。

此时,巩焘的妻兄梁子美正任中书侍郎,另一妻兄梁子野以正四品官衔任河北路计度都转运使,他们都对家居东平的巩焘后人予以照顾,也对巩焘的葬事多方协调,因此巩焘获赠从三品的通奉大夫,梁子野为其安葬撰写了墓志铭,给了这位姻弟死后的荣耀。

巩焘一生,深受父亲巩固的影响,正直而不恋钱财,属于被百姓称赞的好官。他迁居须城即东平后,安贫乐道,以读书修身为乐,书房名字为“撄宁”,取道家所追求的心神宁静、不被外界事物所扰之要旨,之所以送太湖石给梁氏姻亲,当是感念自己在外为官的日子亲朋们对家人特别是二子巩庭筠、巩庭芝的悉心照顾,这才让不尚奢华的这位儒士破费了一回。考虑运输和采购之便利,以巩焘在濠州定远县任县令时购置的可能性为最大。

巩焘去世后,他的儿子巩庭筠、巩庭芝均在外祖梁氏庇佑下成长。长子巩庭筠在巩焘去世时为从九品的将仕郎,任京畿提举保甲司勾当公事一职,可见已经成年,后来曾任钱塘即今杭州市的县令;其弟巩庭芝生于1099年,在其父去世时才虚岁20岁,整个青少年时期均在东平成长生活,史传巩庭芝是“朔党”骨干刘安世的弟子,然而刘安世在郓州即东平任知州的时候即1101年巩庭芝是一个2岁的幼儿,他们不可能有实职的师徒关系。须城是“朔党”的大本营,做到宰执高位的刘挚、傅俞、梁焘均是东平人,因此巩庭芝在学业上受到“朔党”影响在所难免。按辈分,巩庭芝应是刘安世的在传弟子,算是徒孙那一辈,他在东平所受的教育,当是郓州庙学之延续。

1127年“靖康之难”后,东平梁氏和巩氏多人逃难到江南。曾在1121年为巩焘大哥巩鉴撰写墓志铭的正五品中散大夫提点京东西路刑狱公事的梁扬祖,就是梁子美的第六子,他在“靖康之难”时任信德知府即今河北省邢台市的知府,率领张俊、杨存中、田师中等人到大名保护康王赵构,为南宋朝廷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到达江南后,梁扬祖主要服务于朝廷的物资供应,成为政权稳定的理财人。他的后代则远离政治,开始醉心于诗书绘画,其继子梁 、孙子梁楷均学有所成,梁楷成为名入画史的一代“减笔”巨匠。巩庭筠在南宋任钱塘令时,对西湖的保护开发多有建树,其所著《慈仁志》就有《九里松鳅鱼》《钱塘老僧》两文被收入南宋文士洪迈创作的文言志怪集《夷坚志》,可见其人之当时文学地位;巩庭芝侨居武义曲湖即今浙江省武义县泉溪镇巩宅村后在明招寺办学,成为南方理学的创始人,他于1138年49岁时中进士,从政之余继续研学授徒,朱熹、吕祖谦两位大贤成为巩庭芝的忘年好友,他们也和巩庭芝的儿子巩湘、孙子巩丰一起探究儒术,教化百姓,为南方理学创生贡献巨大。

诗人陆游评价巩庭芝的贡献为“经为人师,行为世范。”巩湘生于1119年,他曾在东平生活8个年头;巩湘二弟巩法约生于1122年左右,也有在东平生活数年的经历,和其兄巩湘成为继其父巩庭芝之后的郓州儒学传承人。巩法之子巩丰出生在1148年,此时离巩氏南渡已经有21个年头,虽然历经三代,后人多数入仕为官,有了比较安逸的生活,但对东平故家,仍时时怀念,巩湘曾任广东经略安抚使,品级为正五品,后来任龙图阁学士,品级升为正四品的中奉大夫,逐渐升为高级官员,但对恢复中原仍魂牵梦绕,小他21岁的词人老乡辛弃疾在一首《水调歌头》中抒发了这种共鸣:

水调歌头•巩采若寿

辛弃疾

泰岳倚空碧,汶水卷云寒。萃兹山水奇秀,列宿下人寰。八世家传素业,一举手攀丹桂,依约笑谈间。宾幕佐储副,和气满长安。

分虎符,来近甸,自金銮。政平讼简无事,酒社与诗坛。曾看沙堤归去,应使神京再复,款曲问家山。玉佩揖空阔,碧雾翳苍鸾。

辛弃疾曾为天平军节度使知东平府耿京义军手下的掌书记,对东平的风土人情十分熟悉。来到南方后,作为中原恢复者和巩湘有着共同的抗金愿望,因此他对这位儒雅的长者十分崇拜,1181年,任广东经略安抚使的巩湘和提举杨万里一起,诱杀了作乱数年的沈师“潮州贼”朝廷对已经63岁的老臣巩湘发文褒奖,小巩湘8岁的杨万里也写诗盛赞,远在隆兴府即今江西省南昌市任知府的中年文士辛弃疾更是豪情满怀,写下这首《水调歌头》,在回顾中原“泰岳”“汶水”的同时,抒发了“神京再复”的愿望,展望了“款曲问家山”的梦境。志愿难成,辛弃疾唯有“把栏杆拍遍”的愤懑,而巩氏后人,唯有把故乡写进诗文里,巩湘家族虽然到武义后有过“一门七进士”的荣耀,但是他们没有忘记自己是东平人,巩湘的侄子大儒巩丰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东平集》。

百余年后,蒙元崛起,南宋灭亡,最后一位在1232年考中的宋进士巩俊和诗人徐钧、金华学派的骨干金履祥是忘年交,虽处于风雨飘渺的乱世,但寄希望于宋、蒙联合灭金的构想,巩俊作为东平巩氏后裔还是做出了最大努力。为此,咏史明知的徐钧在赞美汉明帝的同时,对巩氏一门对郓州儒学在南方的传播给予高评:

明帝

徐钧

大学师儒多讲论,东平礼乐正修明。

不知佛法缘何入,却向斯时教大行。

汉明帝刘庄提倡儒学、整顿吏治,和他的儿子章帝刘炟共同开创了“明章之治”的繁荣局面。徐钧在此诗中把巩庭芝和后人在武义传播儒学视为“东平礼乐”,可见对巩氏数代的理学传播十分敬仰。但是,徐钧对汉明帝同时推崇佛教的做法,也提出了自己的置疑,他认为,寺庙太多会不利于国家安定,可见巩俊作为他的长辈也是崇儒抑佛的。

东平巩氏,出于真定,播于江南,诗人陆游在写给好友巩丰的《夜读巩仲至闽中诗有怀其人》一诗中说:“能追无尽景,始见不凡人。”自巩焘而至巩庭芝、巩湘、巩丰、巩俊数代,均以儒学和家国为要,是那个时代的精英与楷模,促进了学术与社会的进步。

希望,尚在东平的巩氏后人,能到真定和武义走走,找找根,也续续脉;也希望武义的巩氏后人,前来东平看看,品味下祖辈念念不忘的东平家山与云彩。

(本文作者 颜建国 ,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宋元文化研究专家,系中国散文学家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数家报刊专栏作家,著有《元朝东平学派》《苏轼与东平文士考析》《文宗义脉》《春风有约》《家乡的石板坡》等专著。本文由作者独家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战国七雄中,有哪些谥号为“武”的君主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一、赵武灵王赵武灵王(?-前295年),嬴姓,赵氏,名雍。赵雍即位后,奋发图强,提倡胡服骑射,并在赵国北部与游牧民族交界地区训练骑兵,改变了战国时代的作战方式。此后,赵雍趁诸国混战之际持续进攻中山国,将其彻底攻灭。在此期间,巡行北疆,收服林胡、楼烦二族,开辟云中、雁门、代郡三郡,筑“赵长

  • 明朝公开抗旨而未受处分之人,抗清多年却两次降清,后世争议颇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就有这样一位来自天下劲旅关宁军的名将,镇守边关抗清多年,曾经公开抗旨却没有被处分,最后无奈降清。此人便是祖大寿。祖大寿原名为祖天寿,因崇祯避讳“天”字而改名为人所熟知的祖大寿,被朝廷委任为辽东前锋总兵,挂征辽前锋将军印。上图_ 祖大寿(1579年 —1656年),字复宇,辽东宁远(今辽宁兴城)人

  • 范闲在齐国交换人质时把肖恩交给沈重,为什么不同时要回言冰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var1]沈重作为北齐的特务机构锦衣卫的头领,就是北齐的陈萍萍,虽然他的水平可能没有陈萍萍那么高,但是对北齐的忠心是绝对的,他希望能从言冰云的身上得到庆国在北齐的所有间谍人员的名单,随着范闲已经抵达上京,沈重的心情更为急迫。[var1]在换人的这件事上,是北齐提出来的。这就相当于南庆有求于齐国,虽

  • 戴宗:上梁山前是个贪官,上梁山后看清宋江为人,选择下山保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戴宗其人,凭借一双飞毛腿,能够在宋廷中吃得一口官饭,又能在梁山排进天罡星宿,可谓左右逢源,可他为什么在受到朝廷赐官时放弃官职,离开梁山众人呢?戴宗初遇宋江结为兄弟在水浒传中,宋江为不让晁盖的信件泄露而错杀阎婆惜,被刺字发配,吴用为了报恩,给宋江写了一封介绍信。宋江身处官场多年,深知打点的重要性,所以

  • 旷世奇才,千古佞臣,北宋宰相丁谓为何会有这对截然不同的标签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公元1009年农历三月,北宋都城汴京的街道上,正在陆续开挖一条条巨大的壕沟,汴京城里的工匠们都在为此忙碌着。几天前,宋真宗下令重修被大火焚烧的玉清昭应皇宫。算上各种物力、劳力,宋真宗下旨要求在十五

  • 明朝皇帝沉迷的“豹房”,究竟是什么?它为何被说是女人们的噩梦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豹房,明朝太子寝宫,老梁讲明朝历史40分钟

    那么,在许多故事情节中,明朝皇帝沉迷的“豹房”,究竟指的是什么?它为何被说成是女人们的噩梦?何为“豹房”“豹房”这个词中有动物“豹”,也有名词“房子”,字面理解下来应该是讲一个与动物有关的空间。事实上对于“豹房”的解释基本上也确实如此,除此之外,还有“虎房”、“狮房”等等一切将动物圈养起来的场所。因

  • 75年,韩练成遇特赦后的李仙洲,作揖道歉:李大哥,我对不起你啊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韩练成枪毙詹松年是哪一集,琼崖纵队与韩练成谈判是哪一集,韩练成枪毙王德彪是哪一集

    图丨李仙洲受到周总理的特别接见李仙洲被俘后,内心曾不止一次地想到:自己身为蒋介石的嫡系将领,一旦落入共产党人手中,迟早会被处决掉。然而现实的发展,却跟李仙洲的设想可谓是天差地别。解放军不仅没有处决他,反而尽力地给他医治腿伤,并着意照顾他的生活。在莱芜战役结束后,被俘虏的李仙洲暂时被安排在一间农舍中。

  • 宋徽宗给这6幅作品打了满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图|宋徽宗赵佶文会图宋徽宗这个皇帝不用多说大家都很熟,他是历史上最热爱艺术的皇帝,尤其对书法和绘画深爱之。图|宋徽宗 赵佶在他执政期间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美术专业学校——画院。此后他的主业由国君变成美术教授,编写教材,亲自授课,为国家培养美术人才。艺术家赵佶个人在艺术领域的贡献是极大的!在绘画上,他的

  • 龙是这种形态?《山海经》中的世界可能真实存在?看了它,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到了清朝,龙的地位登峰造极,成为了皇帝的象征、帝王的专属之物,别说寻常百姓,就连列为储君的太子都不能身着五爪龙袍,只能退而求其次,身披四爪蟒袍,以显示自己没有觊觎“真龙天子”的心思。经过两千多年来的熏陶、强化,龙的形象已经大大深入华夏儿女之心,因此,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首《龙的传人》不仅唱响大江南北,

  • 李自成入京,崇祯帝自缢煤山 ,他死时真是众叛亲离的孤家寡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1644(甲申),李自成入京,崇祯帝自缢煤山,明亡。明朝的文武官员大多归顺了新朝,仍有少数忠臣追随崇祯以死殉国 公元1644年3月18日,明宫太监曹化淳带人打开北京永定门 ,跪迎李自成大顺军进入北京外城。据史料记载,当夜,电闪雷鸣,风雨如注。19日晨,素称铜墙铁壁的北京城陷落。就在大顺军鱼贯入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