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把道光称之为古代历史上最“节俭”的皇帝?

为什么说把道光称之为古代历史上最“节俭”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879 更新时间:2024/1/20 1:00:07

嘉庆二十五年,嘉庆帝驾崩于热河行宫。根据遗诏旻宁于太和殿登基,改年号为道光。是为道光皇帝。

即位之初雄勃勃的道光帝把矫正人心和风俗、倡行节俭、力戒奢靡作为即位后的第一件大事来办。

企望数年之内,整个满族臣民尽皆恢复入关前淳朴节俭的旧俗,大小文武臣僚及天下百姓以俭朴为荣,从而使仓充丰溢,国库丰赠,以恢复康雍乾盛世旧观。

道光帝不仅下定了厉行节俭的决心,还躬亲实践,身体力行。在饮食上,道光皇帝也做了相当“严格的”标准!

道光帝觉得照例皇帝每餐至少有二十几样菜肴过于靡费,于是每天最多准做四样菜,有时则只要一碗豆腐烧猪肝,闹得管御膳房的官员们叫苦不迭,因为如此简单的菜肴实在没有油水可捞。

道光帝一次为皇后过生日而宴请群臣,大臣们都满以为可以一饱口福。谁知,到了酒席上一看,面前就放着一碗打卤面,搞得赴宴的文武大臣哭笑不得。

另一次是大学士长龄平定回疆叛乱班师回朝,道光帝于是摆宴庆功,文武百官以为平定回疆,皇上心里高兴,该会好好庆祝一番。结果开宴后,每张桌上只摆了几样小菜、质低量少,若一齐动手,立刻就会菜光盘净,群臣谁也不敢动,只好陪皇帝喝盅酒结束了宴席。此后文武百官方才相信道光皇帝的节俭!

因此为了讨道光皇帝的欢心,各级文武大臣上朝时个个都装出节俭的样子。

一次,道光皇帝问大学士曹振储在家吃鸡子要花多少银子,曹振储说因自动患有气病,生平从不吃鸡子。

道光帝的节俭也体现在服饰上,且程度为历代君中之少有。清代皇带春季常穿珍贵皮罩衣,道光帝即位后,内府为他准备了一件黑色弧皮罩衣。

这种罩衣外皮内,典雅庄重,四周子村里显露其外,称为“出风”。道光帝认为“出风“毫无实用,下令四周不许露出多余面。道光帝的告检使内务府的官员们大为沮丧,又上奏说改制罩衣要花银千两道光帝又改变了主意。以后概勿“出风”。随后又将此事知值班军机大臣。道光皇帝对衣服不但不求华美,而且少穿新衣。特别是不显眼的衣物,更是多穿日是一日!

清人服饰以袍罩身,裤子极少外露。为了节省,道光帝长年多穿旧裤,日久以后,膝盖处先行磨破,就令内务府差人补上一块圆形补丁。道光帝的节俭更是得到了证实。

除饮食服饰外,内廷后宫及外出一应所需用品方面,道光帝亦概行节俭、力戒奢靡。道光帝即位后,内务府按向来惯例为他准备了御用台40方,每方背面都刻有“道光御用”4个字。道光帝认为40方砚台过于浪费,于是留下两方后,其余分赐内廷诸臣。御用毛笔历来都是特制紫毫笔,笔管上都有“天章”、“云汉”等字样。道光帝觉得紫毫笔珍贵难得,即命此后不再征用御用笔改换为普通臣民常用的纯羊毛或羊毛与一般兔毛相间合制而成的毛笔。道光帝即使如此节俭,但大臣们只是形式上节俭而已,丝毫没有制止住其他人的奢靡之风。

道光皇帝的大手笔是他的陵寝——位于清西陵的慕陵!道光皇帝的陵寝不仅是东拆西建,而且造价颇高!慕陵的规格虽然按照道光皇帝的节俭来办,可是造完之后倶统计,其造价规格已经超过了乾隆皇帝的裕陵!金丝楠木布满殿落,院墙全都是干摆到底!真可谓是简约中的奢华!

更多文章

  • 明朝一个太监为何要保护无数忠诚孝子,对皇家有什么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朱瞻基尽管幼年就被送进宫做了一位宦官,但怀恩到底是个官宦子弟还出自书香门第,不仅上位很快,而且还是个心存善良的人。等到明宪宗朱见深的时候,他就已经成了司礼监掌印太监,成为了大内名义上最有权势的太监。司礼监办公图之所以是“名义上”,是因为此时在皇帝的批准下新成立的“西厂”的提督太监汪直权势熏天,极其跋

  • 古代帝王妃子都美得不得了,但清朝的妃子却很丑,为何会这样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妃子遗体博物馆,为啥清朝士兵衣服很丑,古代皇帝的妃子漂亮吗

    清朝后宫的妃子如此丑陋,主要是因为当时特殊的择妾制度,清朝是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实行八旗制度。后来随着清朝的不断发展,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清朝内部的等级制度也非常严格。民分八旗,内务府所盖三旗。他们的身份和地位不同,享有不同的权利和待遇。而且为了巩固皇权的统治,对汉人也有种种限制。比如皇帝选妃,皇

  • 敌军兵临城下,清朝皇帝逃跑很干脆,为何崇祯就不能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毕竟他们最开始的时候家乡并不是在中原的,但是由于都城的迁移,所以使得他们被迫要离开自己的家乡来到中原地区。所以说在逃跑的时候心里自然是没有任何的负担的,在发现敌军入侵的时候便可以带上自己的家当,随时准备跑路。可是崇祯他和这些少数民族是不一样的,首先崇祯他就不可以逃跑,这其实是由于明朝和清朝的祖训是有

  • 清朝男子的辫子有多脏?国外女子坦言:根本不敢靠近!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在清朝的时候,这起头的周期可以说很长了,皇室都是一个月洗一次。老百姓洗次头的周期更是长的让人无法接受,有的一年才洗一次。因为头发很长,所以洗头的花费是巨大的。不仅仅需要芝麻蛋清,就连上好的燕窝也用来泡头发,而且擦拭头发得毛巾得用几十块。而且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取水是十分有困难的,再加上在古人思想观念

  • 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为何最后一个子嗣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以至于宋仁宗死后辽国的耶律洪基还为赵祯失声痛哭,就像死了自己的亲人一样,还在辽国的祠堂中为赵祯立了牌位供后人瞻仰,赵祯这个皇帝做的能够让敌国给他立牌位可见能力是有多大,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没有儿子,最后只能将皇位传给自己的侄子。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一共有过三位皇后,就是郭皇后、曹皇后和张皇后,这三个皇

  • 在蒙古国发现一批满清遗老,不知清朝结束,连忙跪拜:皇帝还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在他们的心里觉得清朝的衰弱只是一时的,等到清朝崛起之时,他们还会再度回去。但是这一刻却迟迟没有到来,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他们还是梳着大辫子,穿着清朝的服饰长袍马褂。行跪拜礼,在消息闭塞的情形下,他们都还不知道清朝早已经结束了。后来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派遣到蒙古国的首任驻蒙古大使吉尔泰曾。在19

  • 古代人寿命都不高,皇帝平均年龄也不超40岁,为何乾隆能活到88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乾隆带有长寿的基因。乾隆的母亲孝圣宪皇后活了86岁才离去,而且身体非常健康,还跟着乾隆天南海北的游玩。据说孝圣宪皇后离去的前一年,她已经八十多岁了,还能自己登泰山,不可以不说乾隆的长寿基因是母亲遗传给他的。如果说乾隆的智商遗传于他父亲,有谋略,能干,那身体健康肯定就是遗传于他母亲了。其次,乾隆

  • 多尔衮十世孙穿黄马褂,留大辫子,要求入住故宫,还曾大闹火车站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多尔衮嗣子,清朝穿黄马褂的士兵,多尔衮被封为皇父摄政王

    近代百年的屈辱史和清王朝的腐败无能密不可分,慈禧的无尽奢靡更是令百姓跌入痛苦的深渊,对此百姓怨气很重,对百姓而言清王朝的灭亡让他们感到很是开心。清王朝灭亡了以后溥仪每天的日子过得很是不痛快,而社会上的所有舆论都指向了他,有些人甚至想取走他的小命,而清王朝皇室后人也各自四处逃窜。八旗子弟以及皇室后人深

  • 古代我们谁有资格称为千古一帝?只有这5位而已,乾隆榜上无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咱们就从秦朝开始,像之前的夏商周就不谈了。那这第一名自然就是秦始皇了。在他没有登基之前,中原大地战乱不断,六国雄踞一方,各自互不相让。但是他登基以后,迅速一统六国,天下合为一体,结束了百年的战乱局面,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在稳定以后,他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修建长城抵御匈奴,丰功伟绩无人能

  • 古代没有吹风机,请问清朝男人多久洗一次辫子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后金之所以发型如此怪异,不是因为他们的审美与众不同,而是和这些人的生活环境有联系。关外苦寒且风大,骑马狩猎,如果像中原的这些文明人一样峨冠博带的话,容易阻挡视线,在快速追猎之时,有很大概率酿成事故从而伤人伤己。这些部落之人不通王化,不习圣贤之书,对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之类的文字更是闻所未闻,正因为书读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