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鲁荒王朱檀:朱元璋的荒唐儿子,害妻子差点被凌迟,陵墓是座宝藏

鲁荒王朱檀:朱元璋的荒唐儿子,害妻子差点被凌迟,陵墓是座宝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916 更新时间:2024/3/5 18:07:10

这座墓里,还出现了按理说只有帝陵才能用的明楼。

这是山东省发现最大的地下宫殿,在2001年发现梁庄王墓之前,堪称“明代亲王第一陵”。

这座墓的主人,是朱元璋的第10个儿子,鲁荒王朱檀(音tán)。

他和朱元璋的大多数儿子一样,行事荒唐,作恶多端。他又似乎比他的兄弟们都更荒唐些,以至于本是朱元璋爱子的他,不到20岁英年早逝,还得了“荒”这么一个恶谥。

而他的王妃,也因为他而差点被凌迟处死。

有人觉得,他就是《西游记》里那个吃小儿的比丘国国王的原型。

本文我们就来说一说,朱元璋之子朱檀那荒唐的一生,以及他的陵墓里,都挖出来什么宝贝。

01、荒唐亲王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诸王,除了太子之外的其他皇子,终于有了名正言顺的称号。

出生才2个月的皇十子朱檀,并没有因为年纪太小,而被父亲遗忘。他被裹在襁褓里,躺在保姆的怀里,接受了册封。

而他的封地,虽然比不上几个嫡出的哥哥,在一众庶出的兄弟里,也算排得上号的——山东兖州府。这里离孔子的老家很近,孔子、孟子曾子等都曾在这里讲学,儒学气息非常浓厚。

朱檀之所以能得到这么好的待遇,大约和他母亲的家族有关——他的母亲郭宁妃,是朱元璋相当宠爱的一个妃子,后来马皇后和李淑妃都去世之后,就是由她掌管后宫事务。而他的两个舅舅,郭兴和郭英,都为明朝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双双封侯。

朱元璋不仅对朱檀的封地上心,对他的婚事也上心,日后给他选的王妃,是汤和的女儿——这可是明朝开国功臣里,难得善终的一位。

不过,等朱檀在朱元璋眼皮底下长到16岁,娶了妻子,终于去就藩的时候,却没有因为受到兖州府文化底蕴的熏陶,而变成一个五好青年,反而因为远离父亲,放飞自我,而越长越歪了。

根据史书记载,朱檀小的时候,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好孩子,不仅“好文礼士”,还喜欢诗歌,俨然一个文艺青年。

到了封地,大约是没人管束,他开始放飞,荒唐的事,一件跟着一件。

早在朱檀就藩的前5年,朱元璋就开始帮他建宫殿。

这批藩王就藩之前,朱元璋又谆谆教诲:你们的宫殿已经建好,去到封地,莫要再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朱檀可不听。到了封国,兖州府内的王府满足不了他,他就在城外建了一座宫苑,随时和王妃一起玩乐。

至于打死打伤人,更是家常便饭。

光是要朱元璋处理的,就有3个指挥差点被他打死,2个太监被他打死。可想而知,在朱元璋看不到的地方,更少不了死在他手里的普通百姓。

除此之外,朱檀的荒唐事,可以说覆盖到了藩王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个藩王,该遵守的日常礼仪,他也不放在眼里。

洪武二十一年,19岁的朱檀进京朝拜。他可没有因为要见朱元璋,就收敛自己的行为,就连最基本的进京之前沐浴,都懒得做。

去南京的船上,更是整日饮酒,连吃饭都用酒泡着,成天醉醺醺的。

拜见朱元璋都如此放纵,更不要指望他对兄弟们有什么礼数。

他的两个哥哥,燕王朱棣和齐王朱榑,经过他的封地的时候,按理说,他应该亲自迎接。不过这两个王爷,可劳不动鲁王朱檀的大驾。

《太祖皇帝钦录》 一、打死淮安毕指挥及打储指挥几死。 一、打护卫指挥几死。 一、先为赴京,不行精洁身体,祭祀所过山川,用酒泡饭,昏醉在船。 一、纵妃出宫远游孔林。 一、兄燕、齐经过本国,不出迎接。 一、用弓射纪善张庸旁典仗项衣。 一、打死火者二名。 一、不思保身,恣为淫亵。服食龙虎固真等丹,兔丝子无比山药等丸,燥毒致死。

02、王妃被杀

如果说前面说的,都还是普通的荒唐事,那么接下来说的这件事,可以说是草芥人命了,甚至让朱檀的王妃,都差点被凌迟处死。

在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里,有一段著名的情节:比丘国过往身染重病,听信妖言,要用1111个小男孩的心肝做药引。因此,城里的老百姓,都不得不把自己的孩子放在鹅笼里,等着被抓走。

很多人认为,比丘国并不是吴承恩捏造的,而是有现实的原型。

关于这个原型是谁,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是西域的一座古城;有人说,是明朝一些以婴儿入药的恶毒土豪;有人说,是万历皇帝手下的一个想要恢复阳刚之气的太监;还有人说,是嘉靖皇帝本人。

其中一个相当热门的猜测,就是本文的主角,朱檀。

在朱元璋亲手写的《钦录》里,记载了一件就连明实录和明史都避讳不写的事情:

朱檀在兖州府里,抓了一批10岁左右,或者七八岁的小男孩,囚禁在自己宫里。

这些男孩,有的过了三五天,才放出来,有的直接被阉割为了太监。

他不仅骚扰平民百姓家的孩子,就连军官家里的孩子,也不放过,成批捉拿进宫。运气好的,过段时间能被放出来。运气不好的,就不知道在王府里有什么惨痛遭遇了。

而他这么做的原因,有的史料说,是听信方士的话,认为可以利用这些孩子长生不老;有的史料说,是因为他吃丹药吃坏了身体,想用男孩的命根子治病。

一时之间,兖州府内,民怨沸腾。就连小孩儿都知道,如果见到王府的太监,要赶紧躲到床底去,免得被抓走。

这件事,自然也闹到了朱元璋那里。

朱元璋是一个偏心而护犊子的父亲。他在诏书里,大骂朱檀的行为丧尽天良,“死不可逃”。

但是,他当然舍不得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

于是,他把一腔的怒火,都撒在了朱檀的王妃身上。他认为,都是因为王妃没能尽到规劝的职责,才让自己的儿子变得如此荒唐。

愤怒的朱元璋,当即让人把王妃抓来,声称要凌迟处死。后来顾念到王妃毕竟是开国功臣汤和的女儿,才给她留了一丝体面,让她自己自尽了。

《太祖皇帝钦录》:如何将民间十岁、七八岁将在宫中玩耍,三五日才方将出。阉为火者,怒及当境人民……这夫妻两个,死罪绝不可逃,合当凌迟信国公女。

而对于朱檀这个罪魁祸首,朱元璋仅仅是处以“髡刑”。

髡刑的意思是,把犯人的头发和胡须剃光。这是因为,古人信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剃掉头发,伤害不大,却侮辱性极强。

然而,这种惩罚落在没脸没皮的朱檀身上,我想就约等于没有惩罚。

朱元璋不仅对朱檀轻轻放过,还给他又娶了一个新王妃,依然是汤和的女儿,也就是前任王妃的亲妹妹。

他大约是觉得,从前儿子荒唐,不是儿子的错,是王妃不好。为他娶个贤妻,他就可以改过自新了。

并顺带补偿一下失去了一个女儿的汤和。

这一年的朱檀,18岁。

03、嗑药而死

那么,朱檀会因为换了一任妻子,就改过自新么?

当然不会。他的荒唐,是自发为之,朱元璋纯属为儿子甩锅。

在朱檀的荒唐生活里,最有害身体的一件事,就是嗑丹药。即便死了一任王妃,也丝毫不能影响朱檀嗑药的热情。

吃着吃着,把眼睛都吃瞎了。

再吃着吃着,把命都吃没了。

20岁的朱檀因为吃丹药去世,这件事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

朱元璋又惊又怒,又写了一封诏书大骂朱檀“夫何之国以来,昵比匪人,怠于政事,屡尝屈法。

并给他拟定了一个谥号:荒。

“荒”在谥法里的意思是“外内纵乱、好乐怠政”,是一个十足的恶谥,充分体现了朱元璋对这个儿子的失望之情。

不过,朱元璋还是没有削减朱檀的葬礼。朱檀作为亲王,平时又纵情享乐,陪葬的宝贝,可真不少。

1970年,考古学家对朱檀墓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出土了2000多文物。这座墓占地7万平方米,相当于10个足球场这么大,是山东省发现的最大的地下墓葬。

这个九旒冕,就是在朱檀墓里发现的。这也是目前唯一存世的冕服实物,对研究古代衣冠的意义不言而喻。

这个金镶玉带,总共镶嵌了33颗宝石,在古今中外,都是相当罕见的,是山东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这个天风海涛琴,是唐代著名制琴家雷威所制。流传至今的唐琴不过20张左右,雷威所制,更是绝世珍宝,辗转数百年,传到热爱音律的朱檀手里,又随他入了土。

此外,朱檀墓里还出入了大量未能传世的古书,以及多件罕见而珍贵的文物,无论是对文化研究,还是历史研究,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墓里还建有明楼。一般来说,明楼只有帝王墓能用,明朝目前发现的其他藩王墓,也都没有建有明楼,朱檀墓是唯一的特例。

考古学家认为,这是因为明朝初年墓葬规范不完善造成的。

朱檀墓的文物实在太丰富,价值太高,考古学家和历史专家都非常重视。2006年,朱檀墓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成为了一个著名景区。

04、写在最后

朱檀荒唐一生,就连亲爹朱元璋都受不了他,在他去世之后,还要破口大骂,并给了他“鲁荒王”这个恶谥。

然而,他墓葬出土的文物,却能在历史研究和文化研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让后人更深入地了解大明王朝的发展与生活。

这也算是他对历史做的最大的贡献了。

你觉得是不是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著名宰相杜如晦回乡探亲,路遇老妇伤心诉冤毅然刀下救人断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时,有个宰相名叫杜如晦,是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城底人。有一年,杜如晦回乡探亲,走到襄垣境内,见到一位老妇人边走边哭。他下马拦住问:“老嫂因何事伤心?”老妇人见他穿着普通,误认为是个商人,说:“客官不必盘问,与你说也无用。”杜如晦说:“您要是有委屈事,对我说说,或许能为您解愁。我虽不是大官,却长久在

  • 魏忠贤临死前的话,崇祯想了17年,直到李自成兵临城下才恍然大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崇祯感慨魏忠贤,崇祯怎么处死魏忠贤的,崇祯如何打败魏忠贤

    众所周知,明朝是在当时非常先进的君主立宪制。不过这也导致了我国几千年来文武平衡的局面被打破了,文官们在最初皇帝还有一定掌控能力的时候还算是老实,但是在东林书院成立之后,便开始无限制的打压有才之士。当时的东林党完全就是一副志大才疏的代表,往往最擅长的是发现问题,但是在解决问题上面却是没什么能力。最为可

  • 先天政变中李隆基和天平公主的二三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隆基死于天宝哪一年,李隆基时期的亡国公主,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最小的女儿,李隆基是太平公主哥哥李旦的三儿子。也就是太平公主是姑姑,李隆基是侄子。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联手合作消灭了韦后和安乐公主,将李旦送上了帝位。但在李旦当上皇上后,他们又因为各自的利益,从合作关系变成敌对关系。太平公主想挑拨唐睿宗的大儿子李成器和李隆基争斗,以李隆基排行老三,不是长

  • 为了防止后宫之乱,朱元璋设下了一种制度,光是听就觉得残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后宫干政最为严重的就是汉朝了。因为汉朝以孝治天下,因此,皇帝都要听从自己父母的决定。但是皇帝的父亲都是先皇了,所以,皇帝必须听从自己母亲的决定。这也造成了汉朝政治的畸形。前代有秦国的芈太后,汉初的吕后,后有北魏的冯太后,唐朝的武则天等等。虽然这些后宫干政的人不乏有英明神武的。但是,更多的则是

  • 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可以开创贞观之治,成为后世帝王的楷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唐朝是在隋朝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李世民的父亲李渊就是隋朝旧臣,跟隋炀帝还是亲戚,只不过后来由于隋炀帝杨广好大喜功,搞得民怨沸腾,隋末各地的叛乱四起,李渊也趁势起兵,最后一步步消灭了各方的割据势力,建立大唐王朝,隋朝的灭亡给李世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如此强大的帝国在隋炀帝的挥霍下竟然短短十几年就

  • 明神宗之后,谁幡然醒悟想要为张居正恢复名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张居正是明代大臣。他惹上的是是非非极多,在他在位的时候褒奖他的人和抨击他的人基本上是差不多的。有人骂他是贪官,但有人说他也是宰相之杰。当时朝堂明文规定,凡是在朝堂有个一官半职的官员,只要家里有父母去世,便要立刻辞职回家守孝三年,可后来张的父亲过世的时候,皇上却来挽留他,再加上张居正自己也考虑到自己现

  • 他位极人臣,老来得子惹皇后厌弃丢官,李世民鸣不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世民最有名的四句话,李世民最重要的谋臣,李世民任用贤才的故事

    高颎的智商随他爹高宾,加上自身爱学习,小小年纪便出类拔萃。就连他家的柳树都知道他日后要出人头地,长得异常茂盛,村里的老人吃完饭在村头唠嗑,指着柳树说:“这家以后肯定出大人物。”高颎果不其然,因父亲高宾的关系,他的才干早早地被杨坚赏识并委以重任,在平定尉迟迥叛乱时大放异彩,成为大隋的开国功臣,被授予尚

  • 明朝首辅表示要为新朝廷效力,官员为何不愿意?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四大首辅徐阁老,明朝的邵阳首辅,方献夫是明朝首辅吗

    在古代的时候,很多官员都是忠于自己的朝廷的,如果他们的朝廷被别人改变的话,他们有的人可能会选择自杀,他们宁愿死也不想效忠于新朝廷,而正是因为官员们这种对朝廷效忠之心才导致明朝首辅表示要为新朝廷效力,官员却不愿意。他们觉得还是旧朝廷比较好,因为他们世代都是效忠于旧朝廷的。虽然官员们不能阻止改朝换代,但

  • 明朝的造船技术比清朝先进吗?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为什么不挖明朝墓,清朝推翻明朝,明朝造船业有多发达

    所以明朝的造船技术比清朝先进吗?我的答案是不先进,甚至很落伍。但问题显然没有这么简单,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将明清两朝的造船技术放在大的历史潮流中,长江后浪推前浪,清朝的技术一定是比明朝先进的,但将两者各自放在其特定的历史时期,明朝的造船技术是绝对领先当时整个世界水平的,而清朝,虽然有能力自己建造

  •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李隆基是在什么样情况下,才成为太上皇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唐玄宗和他自己儿子的关系其实非常差,两个人之间也没有什么感情,双方互相防备,李隆基很多次都差点把他杀掉,唐玄宗儿子李亨,他当太子的时候也是战战兢兢的,差点被他爹给逼疯。其实在宋朝以前,皇家的关系都非常微妙,皇帝怕儿子篡位,儿子怕皇帝怀疑自己想篡位,大家都疑神疑鬼的,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就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