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花树冠到凤冠:隋唐至明代后妃命妇冠饰源流考

从花树冠到凤冠:隋唐至明代后妃命妇冠饰源流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391 更新时间:2024/1/6 16:58:13

图1-1:扬州博物馆展出的萧后冠复原件

图1-2:萧后冠饰原件

一、从花树冠到凤冠

帝即位(581年)后,在北齐、北周制度基础上,参照损益南朝制度,初步颁布了新的服令。定皇后服为袆衣、鞠衣、青服、朱服四等,其中用于祭祀、朝会、亲蚕等大礼的袆衣、鞠衣,首饰由花树、两博鬓组成,以花树数目不同区分等级,皇后花十二树,对应皇帝衮冕十二旒,以下依等级分别为九、八、七、六、五、三树;用于礼见皇帝、宴见宾客的次等礼服青服、朱服,则“去花”不使用花树。摘录《隋书·卷十二志第七·礼仪七》首饰制度如下:

皇后首饰,花十二树。……青衣,青罗为之,去花。朱衣,绯罗为之,制如青衣。

皇太子妃,公主,妃,三师、三公及公夫人,一品命妇,并九树。侯夫人,二品命妇,并八树。伯夫人,三品命妇,并七树。子夫人,世妇及皇太子昭训,四品已上官命妇,并六树。男夫人,五品命妇,五树。女御及皇太子良娣,三树。

(自皇后已下,小花并如大花之数,并两博鬓也。)

隋炀帝即位后,于大业元年(605年)诏吏部尚书牛弘等更定服制。由于后宫内命妇等级制度发生变动,也对嫔妃首饰制度进行微调。皇后礼服首饰维持了北朝花树、花钿、博鬓组合,内外命妇首饰则参照南朝制度③为花钿、博鬓组合,其数目与品级对应也略做调整,原视为一品九树的公夫人改为二品八钿,原二品八树的侯夫人改为三品七钿(表1)。另外后妃内命妇、皇太子妃首饰均有二博鬓,外命妇则未说明。《隋书·卷十二志第七·礼仪七》首饰制度如下:

皇后服……袆衣,首饰花十二钿,小花毦十二树,并两博鬓。祭及朝会,凡大事皆服之。鞠衣,小花十二树。准袆衣,亲蚕服也。

贵妃、德妃、淑妃,是为三妃。首饰花九钿,并二博鬓。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是为九嫔。首饰花八钿,并二博鬓。婕妤,首饰花七钿。美人、才人,首饰花六钿,并二博鬓。宝林,首饰花五钿,并二博鬓。皇太子妃,首饰花九钿,并二博鬓。诸王太妃、妃、长公主、公主、三公夫人、一品命妇,首饰花九钿,公夫人,县主、二品命妇,首饰八钿。侯、伯夫人、三品命妇,首饰七钿。子夫人、四品命妇,首饰六钿。男夫人、五品命妇,首饰五钿。

表1:隋代开皇、大业后妃命妇礼服首饰制度等级对比

唐代建立之后,高祖武德七年(624年)颁布了《武德令》,以国家令文的形式第一次规定唐代礼服制度,其中便有涉及后妃命妇首饰的相关条文④;开元二十年(732年)年颁布的《大唐开元礼·序列》中也记录了“皇后王妃内外命妇服及首饰制度”;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唐六典》中的《内官、宫官、内侍省·尚服局》以及《尚书礼部》中也分别详细记录了后妃与内外命妇的礼服制度。

以上三种属性的令、礼、行政法典中关于礼服首饰的记载基本相同,摘录比对后可得唐代后妃命妇首饰制度如下(表2):

皇后服:袆衣,首饰花十二树(小花如大花之数,并两博鬓),受册、助祭、朝会诸大事,则服之。鞠衣,首饰与褘衣同,亲蚕则服之。钿钗礼衣,十二钿,宴见宾客,则服之。

皇太子妃服:褕翟,首饰花九树(小花如大花之数,并两博鬓),受册、助祭、朝会诸大事,则服之。鞠衣,首饰与褘衣同,从蚕则服之。钿钗礼衣,九钿。宴见宾客,则服之。

内外命妇服:翟衣,花钗(施两博鬓,宝钿饰)。第一品花钗九树(宝钿准花数,以下准此);第二品花钗八树,第三品花钗七树,第四品花钗六树,第五品花钗五树,内命妇受册、从蚕、朝会,则服之。其外命妇嫁及受册、从蚕、大朝会,亦准此。钿钗礼衣,第一品九钿,第二品八钿,第三品七钿,第四品六钿,第五品五钿。内命妇寻参见、外命妇朝参、辞见及礼会,则服之。

六尚、宝林、御女、采女官等服礼衣,无首饰佩绶。

凡婚嫁花钗礼衣,六品已下妻及女嫁则服之;(其钗覆笄而已。其两博鬓任以金、银、杂宝为饰。)其次花钗礼衣,庶人女嫁则服之。(钗以金、银涂,琉璃等饰。)

以上制度原文虽繁,但归纳后可以了解,隋唐后妃命妇礼服首饰可分为完整版简省版两类,分别用于头等礼服和次等礼服,基本构件包括博鬓和数目不等的花树、钿、钗。头等礼服,即皇后袆衣、鞠衣,皇太子妃褕翟、鞠衣,和内外命妇翟衣。适用于受册、助祭、朝会、亲蚕(从蚕)等最重要的礼仪场合。其首饰由完整版的花树(花钗)、宝钿、博鬓组成。(单从令文看,按身份细分有又两种模式,皇后与皇太子妃为大小花树、左右两博鬓模式,内外命妇则为花钗、宝钿、左右两博鬓模式。)花树或花钗、宝钿的数目自皇后而下依品级递减,分别为十二、九、八、七、六、五,配置隆重而华丽,是后世后妃礼服冠的雏形。

次等礼服,为钿钗礼衣,即隋代的青服、朱服。适用于皇后、皇太子妃宴见宾客,内命妇寻常参见,外命妇朝参、辞见、礼会等相对次要性礼仪场合。其首饰也与隋代相似,仅保留数目不等的钿,去除了花树或花钗、博鬓,是相对简省的首饰模式。

表2:唐代后妃命妇礼服首饰制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慈禧是她的“粉丝”,揭秘宋朝武则天——刘娥的传奇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刘娥是个穷人家的孩子,自幼就学习了一门以打鼓为生的手艺,并且擅长说鼓儿的词。十三四岁时,庞家人将她许配给了一个叫龚美的小银匠,龚美便将她接去了开封,在京城中谋生。赵恒当时未婚配,听闻蜀女才华横溢,就派人暗中寻找。龚美知道了襄王要选妃子,便把刘娥送到了王府。十五岁的刘娥与赵恒初会,进襄王府。刘娥天生丽

  • 说说古代的三个费国,再说说费县名人、古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首个费国,嬴姓:嬴商为亲族,在黄帝同盟酋长帝舜时期,嬴姓,先后祖孙三代,大业、大费、大廉。其中,大费,字伯益,助崇伯禹治水有功,帝舜将费封给了他,他因而称为大费。费,即今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一带。大费有三子:大廉、若木、玄仲。其中,大廉的后裔就是后来的秦国赵国;若木的后裔是后来的徐国、费国等;玄仲的后裔

  • 若关羽没有大意失荆州,诸葛亮北伐能成功吗?看看庞统是怎么说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北伐的失败让无数人感到遗憾,作为三国时期最受大家欢迎的国家,基本上每一个看三国的人都希望蜀国能够成为最终的胜利者,也因此设想了无数种北伐成功的可能性,而在讨论马谡之外,也有人将荆州加入了讨论范围。如果当时的关羽没有丢失荆州,诸葛亮的北伐能够成功吗?从兵力等方面来看,或许荆州对北伐的帮助非常大,

  • 赵云已经下葬1800年,为何其墓地无人敢碰?全因发生过此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云真正死因,赵云的墓地出土了吗,赵云死亡之谜真相

    ▲赵云是三国故事中武功相当高强的一位。(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赵云历史评价多半正面,不仅武功高超,对刘备十分忠心,立下了军功,被誉为有“廉颇之勇,马援之雄”的精神。虽然,赵云的官职不高,让后世谈到他都觉觉得有些被低估,但他的葬品据说是当时堪称“顶级”,埋葬之处则在当今中国的四川。相传,在赵子龙的墓

  • 吕布每次杀人后,都会大喊3个字,已成为如今年轻人的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吕布黑历史,吕布曾经被多少人围殴,吕布为什么会被公认

    吕布每次杀人后,都会大喊3个字,已成为如今年轻人的口头禅!以史为镜可以正衣冠,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小编要就给大家讲述的是三国时期吕布的故事。我们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吕布是三国里面非常有名的武将,他一生为了追求荣华富贵,不惜三次易主,被戏称为“三姓家奴”。但是吕布超凡的武功是三国里面最不可否

  • 三国她才堪称第一美女,关羽惦记吕布垂涎,可惜被他得到!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中关羽垂青的美女,吕布死前和死后的关羽,关羽大战吕布完整版视频

    惦记她的人都有谁呢?第一位就是美髯公关羽,关羽向来对男女之事不甚热情,就是千里走单骑护送他的皇嫂,他都未有过丝毫杂念。面对大美女貂蝉时也毫不心动,但是为了这个据说当时正怀着孕的女人,关羽却向曹操开了口,希望拿下徐州城时,能把此女许给他当老婆。一开始曹操很爽快的就答应了他,只是当就要攻下徐州时,关羽又

  • 【“字”命不凡】勇敢?漂亮?1分钟了解“妇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商朝,青铜文化达到顶峰,青铜器“妇好鸮尊”就是中国最早的喝酒用的鸟形酒樽。妇好鸮尊这么出名,跟它上面的字儿有关! 妇好是中国第一位女将军的名字,商朝末年 羌族来犯,作为商朝君主武丁的妻子,为了换来商朝子民生活的安定,妇好常常带兵出征,诠释了中国女人的另一个特质“勇敢”!

  • 西楚霸王项羽死后,他的五虎上将结局如何?只有一人得到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西楚项羽简介,写西楚项羽的句子,项羽的西楚算不算王朝

    后来,项梁战死,项羽独当一面,在巨鹿之战中,他破釜沉舟,大败秦国名将章邯、王离的四十万秦军。随后,项羽招降秦将章邯,但是却坑杀二十万秦降卒。刘邦从另一路进入咸阳,灭亡秦朝。项羽分封诸侯,封刘邦为汉王,他自封为西楚霸王。此后,历史的车轮进入楚汉相争的时代。然而,项羽在军事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是在政

  • 为什么清朝可以把大臣训得服服贴贴的,但明朝却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要先向大家澄清一点,那就是这件事情和文字狱没有太大关联。而且只从皇帝的权力来看,明清时期的皇帝几乎没什么区别。他们都是皇权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产物,从理论上来看,明清时期的大臣都只是他们的“玩物”罢了。明朝时期也有驯服大臣的典型例子,最为典型的就是“一代目”明太祖朱元璋和“二代

  • 论宋代台谏特点及对文人贬谪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在宋代,台谏发展到新阶段,职权开始混淆,逐渐合二为一。同时,台谏中“风闻言事”的特点开始显露,谏言不再需要真凭实据,仅凭传言与臆测就可以定罪。这样一来,台谏的作用越来越大,与当时盛行的党政相结合,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官员的贬黜。一、台谏的功能与特点(一)何谓台谏所谓“台”是指御史台,其主要职能是监察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