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史书背后,隐藏着更真实的人性和精准的算计

玄武门之变:史书背后,隐藏着更真实的人性和精准的算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685 更新时间:2024/1/21 3:41:00

在太子和齐王看来,这次觐见父皇李渊和往常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只需要走到李渊面前,规规矩矩地行礼,然后和李世民当场对质,解释清楚“太子设伏兵谋害李世民”这件事。

太子李建成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大事,因为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和自己的同胞兄弟李世民正面交锋。他认为,只要像以前一样,他拿出大唐储君包容、仁慈的态度,事情就会顺利过去,他仍然会稳稳地坐在太子宝座上。

可是李建成万万没想到,他再也没有展示自己仁慈、宽容风范的机会了,因为随着他们来到临湖殿附近,全副武装的李世民出现在二人面前。

齐王李元吉意识到不妙,于是他慌乱地做出了本能的自保动作:摘下长弓,抽出一支箭,随手向远处的李世民射了出去。

一箭未中,李元吉又射出一箭。

满心宫廷规矩的太子大声呵斥着弟弟的莽撞无礼,生怕弟弟这样的行为会受到父皇的严惩,他没注意到,远远的,李世民手中狼牙箭的目标已经悄悄对准了他。

直到闭上双眼的那一刻,唐朝第一任太子李建成都没有想明白,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更让李建成没想到的是,他那位“马上取天下”的父皇李渊此时也没有安稳地在两仪殿等候他们,他已经被人挟持到了东海池子的龙舟上,前不着边,后不着岸,身上只裹了一层薄被,孤零零地在湖面上漂泊。

这是历史小说《玄武门密码》描绘的“玄武门之变”发生时的场面,和史书的记载相比,小说的描写显然更加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在《资治通鉴·唐纪七》中,玄武门之变发生时,关于唐高祖李渊只有十分简短的一句话: “上方泛舟海池,世民使尉迟敬德入宿卫,敬德擐甲持矛,直至上所。”

史书一向给出的都是历史的框架,并没有过多的细节描写,作为重大事件、代表人物等重要资料的承载者,史书的字里行间甚至都不会多一句带有感情色彩的评价,因此往往会让读者忽略很重要的一点:这些重要的历史人物曾经无比鲜活,他们也有丰富细腻的感情,在面临若干个重大事件之时,他们的内心也有着诸多算计,有着对诸多因素的权衡与考量。

所以在史书之外,历史小说就成为人们阅读的一个最好补充。在历史小说中,创作者可以在掌握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以更生动的笔触描绘惊心动魄的大事件,勾勒出重大事件中一个个更真实、内心充满更多矛盾的人物形象。

《玄武门密码》恰恰就是这样一本历史小说,它以《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唐史资料为基础,针对其中记载的众多疑点进行大量比对和推敲,抽丝剥茧,最终一点点还原出“玄武门之变”的重要真相,刻画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细读《玄武门密码》,很多关于“玄武门之变”的疑惑会逐一找到答案:

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本是一母所生的亲兄弟,这在皇室成员中已经是最为亲密的关系,他们本应该互相扶持,共同打理好江山社稷,为什么最后会闹到手足相残的地步?

作为开国君主,李渊的文治武功、智谋胆略在历代君王中都不算弱,他真的是优柔寡断的性格,始终无法确定皇储之位,甚至软弱到被儿子李世民随意拿捏的地步吗?

作为历史上最熠熠生辉的伟大君主之一,李世民难道果真做事始终光明磊落,经得住任何时代、任何专业人士的仔细推敲吗?

……

史书留下的诸多疑惑,无疑就是给后世的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从而也给文学作品留下了充足的发挥余地。

在这一点上,《玄武门密码》恰好弥补了史书的不足。打开这本书,关于“玄武门之变”的真相呼之即出,史书中模糊不清的事件轨迹、人物形象变得清晰可见,而人物丰富的感情、充满矛盾的内心活动、对于重大事件的步步筹谋,都得以全面再现,仿佛带我们置身于一千多年前那惊心动魄的重大历史时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项羽并没有在乌江自刎?他到了何处?要他东渡的乌江亭长是何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项羽真的自刎乌江了吗,项羽乌江自刎在现在的哪,项羽为什么选择不渡乌江拔剑自刎

    在谈项羽有没有在乌江自刎之前,我要和朋友们澄清一个关于“乌江”的问题:在我国,有水可以行船的“乌江”只有一条,就是贵州的那条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突破的乌江。而和项羽有关的“乌江”并不是可以行船的水名,而是长江西岸的一个地名,这个地名在秦代被称作乌江亭,在西晋时称乌江县,明代以后成了乌江镇。乌江镇是长江

  • 西晋崩盘的催化剂:一代妖后贾南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1、西晋的奢靡西元265年,曹魏权臣司马炎胁迫曹魏末代皇帝曹奂禅位给自己,司马炎主导的西晋王朝正式开张。不过,西晋的开张并没什么新朝新气象可言。因为事实上,西晋的根基是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以后奠定的,到司马炎这一代,已经是司马家族成为权臣的第三代了。司马炎本质上属于守业者,而非创业者。因此西晋虽然正

  • 项羽为何要乌江自刎?刘邦至死才彻底明白,但为时已晚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史记》记载的垓下被围,从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刻画了项羽的性格,既有霸王别姬的儿女情长,又有东城溃围的勇猛善战,既有阴陵迷道、归败于天的寡谋、自负,又有乌江拒渡、赠马亭长、赐头故人的知耻重义、纯朴仁爱。同时刻画了虞兮虞兮的千古悲歌、“田父绐曰”的生死机缘、愧对父老的

  • 唐玄宗妹妹玉真公主终生未婚,只要爱情不要婚姻,情人尽是高富帅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玉真儿,玉真公主简介,司马承祯和玉真公主

    玉真公主本名李持盈,字玄玄,道号无上真,是唐睿宗李旦与窦德妃的女儿,为唐玄宗李隆基的同母妹妹。唐玄宗在位时,对玉真公主宠爱有加,身为天之骄女的玉真公主也生就了一副叛逆的性格,她自幼向往逍遥自在的生活,不想受到婚姻的羁绊,因此,在长到二十多岁时,就选择了前往道观清修。众所周知,唐朝那会儿,受女皇帝武则

  • 高顺和张辽都是宁死不降,高顺比张辽更厉害,为何曹操斩高顺留张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解密高顺为什么杀张辽,高顺是不是张辽的老师,穿越三国收张辽高顺小说

    要说三国里面最强悍最精锐的一支军队,绝对是非陷阵营莫属了!可以说在陷阵营就是那个时代的特种部队,完全吊打曹操的虎豹骑,而这支军队的最高统帅就是高顺。高顺率领这支特种部队多次打败曹操和刘备,曹操军中损失的大部分人马都是陷阵营干的,如果收服了高顺自然会让部下寒心。就张辽来说,则没有拒绝归顺曹操。在曹操破

  • 央视热播|《中华战争通史》八王之乱(二):牝鸡司晨 暗埋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政变之后,辅政大臣之位出现了空缺。在此问题上,楚王与贾南风各怀鬼胎。两人之间政治联盟,立即危机重重……《中华战争通史》时长:25分钟×100集画质:高清类型:大型历史战争系列纪录片发行机构:京商传媒发行继《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之后,又一部百集鸿篇巨制大型历史纪录片《中华战争通史》引起广泛关注。《

  • 魏延能否打过蜀汉五虎将的任何一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魏延,字文长,是蜀汉“第六虎将”,自从长沙归顺刘备后,南征北战,为蜀汉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五虎上将之下第一人,魏延能否打过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其中的一位?关羽、张飞、赵云、马超这四位,魏延望尘莫及,只有排在最后的黄忠,他有希望打败黄忠。魏延也是《三国演义》里的一员猛将,刚出场就和名将文聘杀

  • 唐朝的骑兵为什么强到恐怖?看完恍然大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大唐在中原的战术,自然是以步兵为主,骑兵作为辅助。但打垮突厥则完全是依靠骑兵的突击力量。对付游牧民族,除了以骑兵破骑兵以外,根本没有好的办法。李靖如何对付?很简单,还是大汉那一套,以骑破骑。幸运的是,李靖完全有这个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这要感谢五胡乱华的胡人。此时的汉人已经非常强悍,不亚于胡人了。胡人

  • 龙且有多重要?为啥龙且一死,西楚霸王项羽就知道自己离灭亡不远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史记》:项王闻龙且军破,则恐。当项羽听闻龙且战败,泰山崩于前都能不动声色的脸上却变得十分惶恐,因为他知道自己离灭亡也不远了。那么在项羽眼中,为什么龙且如此重要,以至于在其死后,项羽变得如此恐惧?龙且项羽毫无疑问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出色的将才之一。他虽然没有成功地一统天下,但依旧被司马迁单独列传,将他

  • 唐太宗李世民和唐僧都被观音菩萨骗了 小乘佛法也可超度亡魂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在原著《西游记》中唐太宗李世民不是去九幽地府旅游了一趟吗?在哪里万王之王天可汗,见到了昔日死在他手里的敌手,六十四处烟尘的叛贼,七十二处草寇的魂灵,他们在枉死城挡路,是崔判官作保唐皇才能还魂,但要开一场“水陆法会”超度亡魂。水陆法会,起源于南北朝时的梁武帝,经唐代密教的充实发展,直至宋,元,明成熟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