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龙且有多重要?为啥龙且一死,西楚霸王项羽就知道自己离灭亡不远了?

龙且有多重要?为啥龙且一死,西楚霸王项羽就知道自己离灭亡不远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724 更新时间:2024/1/19 16:51:31

《史记》:项王闻龙且军破,则恐。

当项羽听闻龙且战败,泰山崩于前都能不动声色的脸上却变得十分惶恐,因为他知道自己离灭亡也不远了。那么在项羽眼中,为什么龙且如此重要,以至于在其死后,项羽变得如此恐惧?

龙且

项羽毫无疑问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出色的将才之一。他虽然没有成功地一统天下,但依旧被司马迁单独列传,将他的事迹写入《项羽本纪》,可见他的军事才能十分出色。虽然最终自刎乌江,但是他的能力足以令世人信服。当然也正是因为他太过优秀,锋芒毕露,导致他手下武将的能力都被严重低估。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刘邦手下的能臣武将,或多或少我们都能叫出一两个,比如樊哙、周勃等等,然而对项羽这边的武将几乎一个都不清楚。其实项羽麾下的战将都是顶尖一流的,比如龙且、曹咎、周殷、英布季布等等。毫不夸张的说,在这些武将面前,刘邦的手下名声很响的樊哙都不够看。

先说季布,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说刘邦被打得屁股尿流也不为过。再说英布,他曾领兵趁夜袭击并活埋秦朝章邯部下二十多万人,而且作为攻坚拔寨的先头部队还帮助项羽拿下函谷关。

季布、英布已经够厉害了吧?其实项羽还有一位大将,比英布还要厉害,那就是龙且。因为龙且在英布叛变后,曾打败过他。

据记载,龙且从小就跟项羽一起长大,犹如亲兄弟一般,就差穿一条裤子。后来随项羽叔父项梁起义,每战都奋战杀敌,冲在最前线,为此深得项羽信任,毕竟两个人都知根知底。也就是说从项梁起义开始,他就是楚军的急先锋,仗着自己的武勇,让敌人胆寒,这点跟项羽倒是很像,不过也能理解,毕竟物以类聚嘛,因此说他是风云人物也不为过。

此外我们都知道项羽是一个力拔千斤的猛将,龙且也是勇猛异常,二人即是君臣又是兄弟,项羽对他的信任超过了其他人。就拿陈平离间计来说,陈平曾用重金离间过龙且和范增,范增成功遭到了项羽的怀疑,但项羽对龙且就是十分信任,没有丝毫的怀疑。

除了巨鹿之战,龙且基本都作为项羽的副将参与战斗,简单来说项羽能有如此地位,龙且功不可没。

而让龙且声名大噪的便是公元前204年,英布背叛,项羽派他率军10万大破九江国,英布败逃之战。

龙且破英布

话说楚汉之争刚开始时,刘邦针对项羽刚愎自用的性格,采用陈平的离间计,最终项羽唯一的谋士亚父范增被气跑了。不仅如此,刘邦重金贿赂其他分封的诸侯,劝他们观望,或者直接反对项羽。

项羽对这些诸侯也没有办法,他要跟刘邦大战,就邀请这些诸侯一起,但诸侯很多都不听他的号令,为此项羽就通过攻打拥兵自重的诸侯这一个办法让其服软。其中九江王英布做的就比较模棱两可,他称病拒绝了项羽的征召,但也派了几千名士兵参战。与此同时,刘邦成功策反了英布,英布甚至将项羽的使者给杀了。

最终项羽大怒,派龙且领兵10万攻打,要知道当时英布的名气远大于龙且,毕竟英布与韩信、彭越二将齐名。而且他还是独当一面的诸侯王,更是历经血雨腥风成长出来的,巨鹿之战也是英布带头冲锋啃下的硬骨头,而反观龙且只是项羽麾下一员大将而已。但就在这淮南之战中,龙且统帅独立作战彻底击溃了英布,将他的部队打散。最终九江王英布只能和刘邦的说客跑回汉地,这才捡回一条命。

因此龙且是项羽帐下第一大将,英布是项羽帐下第一猛将,两人表面看起来不相伯仲,但通过这场战役,让龙且名声大噪,让世人皆知项羽还有如此一员大将。此战也让项羽深感欣慰,毕竟龙且是他的亲信又这么能干,可惜在后来的潍水之战中,龙且战死沙场。

潍水之战

公元前203年,韩信攻打齐国,齐王田广败退求救项羽。于是项羽派龙且率领20万精兵攻打韩信。据记载,当时楚军共30万,龙且独领20万,可见项羽对龙且之信任,和对韩信之重视!然而龙且看不起韩信,就因为韩信曾经胯下受辱。因此在龙且看来韩信就不是个大丈夫,不足为惧,从这点可以看出他跟项羽的性格还真的有点像。

《史记》:吾平生知韩信为人,易与耳!寄食于漂母,无资身之策;受辱于袴下,无兼人之勇,不足畏也。且夫救齐,不战而降之,吾何功!今战而胜之,齐之半可得也。

要知道战场上轻敌是大忌,英雄尚且不问出处,他却看不起韩信的出身,而且韩信还是一等一的能臣,于是很快他便为自己的轻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韩信在对战之前,就已经排兵布阵好了,他连夜派人做了一万多条袋子,盛满沙土,将潍河上流截断。后来利用龙且轻视他的心理特意诱敌追赶,让龙且进了韩信的包围圈和埋伏。

就当龙且率军渡江作战时,韩信命人掘开袋子,最终龙且被汉军所杀。龙且不愧是跟项羽玩到大的。都是有才之人,但是想做大事者就得不拘小节。你想玩正大光明的打,但是人家也得同意啊。战场上无正直,胜者为王。

龙且击败英布足以证明,他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将领,也足以说明他在项羽心目中的重要性。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龙且对楚军的重要性远不止于此。龙且被杀,使得项羽十分恐惧,知道自己也离灭亡没多远。而主要原因就在于潍水之战的失利,让楚汉之争的形势完全倒转,要知道在此之前,楚汉两方作战,刘邦都是吃了大亏的。

然而潍水之战之后,项羽被迫全面转入守势,而刘邦则开了全面的战略反攻。这是为何?很简单的道理,龙且之死使项羽在痛失大将的同时,更失去了20万楚军主力,导致楚军元气大伤。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龙且死了虽然让项羽受到打击,但关键是龙且把项羽的二十万大军葬送在了齐国,齐国被韩信占领,项羽腹背受敌,只能说龙且这个小菜鸡,坑队友!

值得一提的是,就算是最后项羽被围,刘邦韩信都没有和他正面决战,硬刚。而是离散他的军心,这也说明了刘邦心理没有底。打仗项羽没怕过人,玩套路不行。硬碰硬韩信也打不过项羽,项羽都是以少胜多的打。

试想下,如果龙且没有大意,这20万精兵留在项羽身边,后来项羽四面楚歌的时候,估计又是另外一番场景了。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分析,项羽错在灭掉秦后,没有把自己的心腹大将封王,而是留在自己手下打仗用。如果项羽把龙沮,季布,钟离昧,曹咎等安排在自己周围封王封地,建一堵人墙,自己居中估计就不会失败。

所以说项羽失败很大一部分,是自己太厉害了,容不下反对的意见,也就是刚愎自用。谁有反对意见就是在挑战他的权威,使他起疑心,此外项羽太过重义,这在战场上都是不能容忍的。项羽和刘邦很好的诠释了有能力的不如会说话的,项羽是优秀的统帅,猛将,但不是出色的政治家,从古至今皆是如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太宗李世民和唐僧都被观音菩萨骗了 小乘佛法也可超度亡魂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在原著《西游记》中唐太宗李世民不是去九幽地府旅游了一趟吗?在哪里万王之王天可汗,见到了昔日死在他手里的敌手,六十四处烟尘的叛贼,七十二处草寇的魂灵,他们在枉死城挡路,是崔判官作保唐皇才能还魂,但要开一场“水陆法会”超度亡魂。水陆法会,起源于南北朝时的梁武帝,经唐代密教的充实发展,直至宋,元,明成熟定

  • 项羽待人亲和,对待士卒如同亲兄弟,却为何始终不得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项羽对待士卒关系如何,关于项羽为人处事,项羽不得人心

    首先,是身份的差异,这一点使得刘邦更得人心。我们都知道,刘邦自小在街头混生活,因此他明白荣华对于那些过的辛苦之人意味着什么,他对待手下,只要满足这群人的内心渴望就够了,至于他们过得好不好,刘邦不在乎。毕竟只要条件开在那里,自然会有觉得“价格合适”的人过来洽谈。而项羽是西楚的贵族,他自小过的好,没有吃

  • 中国历史:改朝换代犹如儿戏一般,承上启下的“五代十国”到底为啥这么乱古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传统的历史学体系中,唐宋之间存在一段奇怪的“五代十国”时期,梁、唐、晋、汉、周确实是接续的政权,也符合朝代的基本概念,但从朱温建立后梁到赵匡胤建立北宋,“五代”合计不过五十多年,名称也都是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后世只能以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加以区分,称为朝代确实有点名不副实,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

  • 项羽乌江自刎后,5人扑上去分抢遗体,竟因此兴旺了一个姓氏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项羽自刎详细故事,项羽乌江自刎之地,项羽自刎前杀多少人

    王翳取其头,馀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杨喜、吕马童及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霸王之躯,换来五人富贵项羽之勇,于古至今吸粉无数,大多有“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感慨,也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对于这五位将项羽分尸的汉军勇士,却褒贬不一,认为这样的行径有失大丈夫的身份,为人

  • 中国历史:易中天受邀在今日头条讲魏晋南北朝,我有一点建议古代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易中天最推崇的几个皇帝,易中天简历,易中天说武汉完整版

    头条一直在提升自己,面向的客户群体逐步向上移,邀请易中天进来开讲历史,就是一个证明。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于头条的印象就是一个七大姑八大姨、各种怨男弃妇们倒苦水的地方。人们在上面倾诉自己在家庭、单位和社会的不公,没有不公编造不公也要上,一方面倾诉自己遭遇的痛苦,另一方面关注更多不幸的人,然后点赞、评论

  • 项羽并非败在垓下,而是阿房宫放的那把火,烧掉了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乌江自刎,引来古往今来多少人的扼腕叹息。为何总会有人对一个失败的英雄如此的一往情深?这也难怪,就在项羽27岁那年,他基本上成了雄踞天下的盟主了,他可以指着谁谁是什么王那个谁就得俯首听命,天下大势基本成型,这么一个能征善战的一流的军事家,用他自己的话说:“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

  • 中国历史:谁说蜀道难于上青天?李白开始怀疑自己……古代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白蜀道,初离蜀道心将碎全诗,中国古代史上的李白有多潇洒

    北连秦岭、南接云贵东邻大巴山区、西衔青藏高原诗人李白曾感慨蜀道之难——“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假如他穿越到今天的成都会选择乘坐什么样的交通方式去拜访名山大川呢?又会如何评价今天的交通发展带来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新气象?历史名人重访成都系列长图- 李白篇 -中国历史中国历史中国历史中国历史来

  • 项羽死后,刘邦立即重用仇人,杀了恩人,却换来407年太平河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自此,刘邦夺得大秦天下,吞四海,并九州,建立大汉王朝,史称汉高祖!此时的刘邦,可谓是人生得意,意气风发。从当初的区区亭长趁乱而起,趁势起义到如今的剿灭诸侯,独霸天下,刘邦的帝王伟业自然离不开众多能人志士如韩信,萧何等人的帮助,可最重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能与智慧。没有一个成功领导者是愚蠢的草包,刘邦此人

  • 唐朝第一美女杨贵妃到底多美,古容貌复原图曝光,网友:太漂亮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五集纪录片唐朝杨贵妃,历史中真正杨贵妃的容貌,唐朝第一美人杨贵妃图片

    杨贵妃的名字叫杨玉环,于719年出身在一个官宦世家,她的曾祖父原本是隋朝的高官,拥有极高的权力,但是后来被李世民所杀。而在唐朝的时候,杨玉环的父亲和叔父也曾在河南担任过官职。但是在她十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杨玉环就被寄养了叔父家中。杨玉环原本就容貌出众,再加上家庭条件优越,所以杨玉环从小就能歌善舞,

  • 魏延比姜维强百倍,诸葛亮却选姜维做接班人,姜维死前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姜维为啥叫板魏延,典藏姜维和普通姜维外观,姜维为什么收不过魏延

    从隆中草庐出山开始,作者罗贯中就将自己的笔墨和爱浓浓地挥洒在诸葛孔明身上,一开场就将先主少有的火烧博望坡的战绩搬到诸葛亮头上,无论是赤壁之战还是六出祁山,诸葛亮一直是书里中后期的绝对主角,一直持续到第六次北伐星落五丈原。随着诸葛亮的落幕,一件事情引起了读者们的关注,那就是诸葛亮对自己继承人的选择。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