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广仁王庙
广仁王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北约3公里中龙泉村的高阜之上,视野开阔,坐北朝南。目前,这里仅存清代戏楼和唐代正殿,占地面积4560平方米,南北相对,风格迥异。2001年6月25日,广仁王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仁王庙也被称为“五龙庙”。正殿坐落于台基之上,面阔五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式顶,平面呈长方形。殿身当心间,辟双扇板门,两次间皆辟直棂窗。柱头用阑额相连,上有复盆式卷杀,施两跳五铺作双抄斗拱,里外偷心造。斗拱形制简单,设有柱头斗拱,不设补间铺作。
1959年11月,酒冠五在《文物》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山西中条山南五龙庙》,向大家介绍了五龙庙的唐代石碑和正殿结构。根据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刻立的《广仁王龙泉记》碑记载,县令于公凿池通渠,修筑龙泉池,旁边建祠宇,绘制龙王形象。由此判断,广仁王庙正殿始建于唐元和三年(808)。
3.佛光寺
佛光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豆村镇东北的佛光山西麓,东、南、北三面被小山环抱,只有西面开敞在山坡之上。寺内主要建筑坐东朝西,根据地貌形成三个平台,占地面积约34000平方米,现有殿、堂、楼、阁等建筑120多间。1961年3月4日,佛光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佛光寺东大殿踞于高台上,坐落于最后的一重院落之中,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在石台基座上,内外有两圈柱,被称为“金厢斗底槽”。单檐庑殿顶,坡度缓和,广檐翼出。殿前中央五间设有板门,两侧尽端开窗,三面厚墙环绕。殿内有巨大的佛坛,上方矗立着34尊唐代彩塑,婀娜多姿,场面宏大。在佛坐背后等处,还保存有珍贵的唐代壁画和墨书题记。
1937年6月26日黄昏,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来到佛光寺。当时,这里的建筑破败,寺院荒芜,人迹罕至。但是,看到出檐深远的大殿,他们立马断定这是一座比他们以前所见更古老的建筑。接下来的几天里,经过仔细地考察,他们发现殿内梁架上的题记“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和殿前唐大中十一年(857)石经幢上的文字“女弟子佛殿主宁公遇”相同。由此判断,佛光寺东大殿修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
在这三座唐代木结构建筑之中,南禅寺大殿的修建时间最早,佛光寺东大殿相对时间最晚。但是,南禅寺和广仁王庙均为民间修建的庙宇,佛光寺东大殿是皇家规制的殿堂式建筑。同时,佛光寺东大殿的发现过程极具传奇色彩,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唐代建筑,被梁思成先生誉为“第一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