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启书有益)大宋十八朝045—高宗南渡裸奔

(启书有益)大宋十八朝045—高宗南渡裸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669 更新时间:2024/2/2 18:38:25

《大宋十八朝》,纵贯三百年风云,每集三五千字,随性而作,随性更新,清新易懂,可读性强,老少皆宜。看书不再打瞌睡,换个思路读历史,一上手就放不下,欢迎关注、留言、转发、批评……

为方便书迷,本文提供音频,让眼睛休息,值得拥有

自宋高宗赵构皇帝即位之后,为保全生计,一直实施的是投降、议和策略。退一步海阔天空,一切以大局稳定为重嘛!但是,金人的想法,却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金人就想一口整一个大的,而南宋始终在奢望着和平。这样的现状造成的结果,根本不用设想。

金太宗完颜晟做好了安排,兵分两路,一路由大将娄室统领,目标是陕西,另一路由宗翰统领,目标是南宋中部。

先说西线战况。

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十一月,娄室攻陷延安府,宋安抚使折可求(折氏家族最后以为知州),眼看抵不住,就主动(被迫)献上麟州、府州、丰州等三州九寨,向金人服软。

而在进攻晋宁军时,金兵遭到宋将徐徽言的坚决抵抗,直到第二年二月,因为粮尽援绝,晋宁才被金兵侵占。紧接着、鄜州、坊州、巩州三地又陆续落入金人手中。在这种情况下,秦陇一带,几乎被金兵全部占领。

再说东线战况。

宗翰挥师南下,气势汹汹,连续攻陷了濮州、开德府(河南濮阳)、相州(河南安阳),直指东京开封。顶替宗泽出任东京留守的杜充慌得一匹,做出了一个神仙决策,把黄河的堤坝挖开,让水进入清河,用以阻挡金兵。

敌人算是暂时阻止了,开封城也算是暂时保住了,但不晓得有好多无辜的老百姓,在意外洪水中死于非命。你踏马的,放水之前三天发个通告也好啊!

面对金兵,南宋军队的战斗力简直就是渣渣。十二月,金兵攻下了大宋重镇北京大名府(河北大名)和山东济南府,逼得济南知府刘豫很耿直的缴械投降。金兵南下速度居然有这么快,让宋高宗端着茶杯出神:“这特喵的如此玄乎,不应该啊!”

宗翰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想绕过开封,沿着济南府从东线长驱南下。

应该说,这个战略风险极大,毕竟此时在开封府集结着南宋的重兵集团,如果趁着在金人绕道南下,截其粮道,断其归路,那么到时候,金兵就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死的梆硬。

但宗翰早算准了,杜充和宗泽有本职区别,此人断然做不出这么优秀的决策来。

于是,金兵沿济南府南下,席卷东部,简直一点阻力也无,徐州失守。

此时,正好朝廷派韩世忠率军队救援前线。宗翰得到线报后,转过来迎战韩世忠。韩世忠不敌,退保盐城。击败韩世忠后,宗翰长驱直入,攻取彭城,并走小路直趋淮东,入泗州(安徽泗县东北)。

宋高宗安排江淮制置使刘光世率兵守淮。哪晓得这种情况下,早已是人心惶惶,眼看着皇帝与执政大臣都没有了担当精神,那士兵还有个毛线的斗志。敌人还没有打来,刘光世的士兵就开始开小差,有的请假,有的逃走,悄悄散伙。

很快,金国铁骑杀到楚州,守将朱琳投降。然后,宗翰乘胜南进,攻破天长军(安徽天长)。这样一来,前锋距离宋高宗所在的扬州,只有数十里!

此时的宋高宗,还在扬州的临时宫殿里醉生梦死。当听说金兵已杀至扬州,吓得当场一激灵,果断拉来马匹,打马跑到城外,因为动作太快,以至于身边工作人员无法跟上节奏,随行人员只有王渊张俊等。到达瓜洲后,搞到一艘小舟,渡江到达了对岸镇江府。

扬州,乱了。

事情发生的当时,执政大臣黄潜善、汪伯彦两人,还气定神闲地在庙里听高僧吹牛说法。听完后,正打算喝酒吃饭。突然听说金兵杀来,皇帝已经南渡了。两人瞬间没了食欲,打马就跑,必须跟上皇帝的节奏。

以此为代表,那些高级干部、低级干部、后宫妃嫔们,纷纷逃命。社会治安瞬间崩溃,公共安全管理人员不见了,城市秩序维护人员也不见了。整个城中城外,一片混乱。不少人在踩踏中死于非命。

终于到达镇江,宋高宗心跳得噗噗的。慌乱之中组织开会,研究下一步应对计划。

吏部尚书吕颐浩建议说:“皇上啊!我建议不要再动了,实在是伤不起。干脆就留在镇江,声援江北抗金。你在,江山就在,老百姓一定会支持我们的!”

宋高宗一听,心头想:“切!说的轻巧,你以为我不怕?”

近臣王渊简直懂得起,站出来建议说:“我反对这个馊主意,金兵那么厉害,很快就打过来,小小镇江如何守得住?我们要尽快赶往杭州才是硬道理。无论如何,皇上的安全第一!大家说是吧?”

宋高宗忍不住伸出大拇指:“这才是朝廷栋梁该有的政治思维!马上安排,游幸杭州!”

当年,宗泽连上二十四道奏疏,请求宋高宗返回开封,宋高宗坚决不干,就是害怕开封城离敌人太近,太危险。咋晓得远远躲到扬州后,还是各种不踏实,现在连临时办公地也被端了。搞得一伙君臣斯文扫地,面子全无。

作为皇帝,没有守护好国家,现在事情惹得这么大,总得对臣民们有个交代。思前想后,宋高宗决定自罚三杯,下了一道“罪己诏”,开展深刻的自我批评,并大赦天下、接受批评建议、召回被放逐的罪臣。

大多数曾经被撵到偏远地区的高级干部,都收到通知,回去继续在岗位上搞事情。唯有一个人没有收到通知,那就是李纲。

为啥是李纲?因为他叫这个霸气的名字,即便是儿子在大学校园高速驾车撞死女生也心不慌么?不。

莫看这宋高宗在下诏罪己,开展自我批评,实际上还是在考虑投降的退路。那李纲是坚决的主战派,如果通知回来继续用,那还跟金国和谈个毛钱。这一点政治隐患,高宗心头还是很清楚的。

宋高宗又安排人,带着当年张邦昌与金人和平谈判的文件重新打印了一份,也懒得修改,直接把日期换了,带着前往金营。

这瞌睡来了遇到枕头。正好,宗翰也感觉到自己现在孤军深入太久,心头各种不踏实,在扬州搞了一番抢劫后,放了一把火,收工回家。

金兵退回后,宋高宗心头稍微宽松了一点点。默念着: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但是,这两国之战打得一塌糊涂,总得追责问责吧。要不然,老百姓那不好交代,历史也不好交代。

从来没有人敢拿皇帝开刀问责皇帝,那是不要命的表现。背锅的,只能是大臣,而且级别还不能太低,否则显示不出朝廷追责问责的决心和诚意。

于是,中丞张徵上报了一份文件,弹劾黄潜善、汪伯彦,列举了“不讲政治”等二十条罪状。这俩替罪羊身份不低,高宗欣然签字同意。两人遭免职、双开。干部群众纷纷点赞:狗日的两个奸贼,早就该遭了,皇上英明!

逃到杭州,宋高宗设想了生活即将如何恢复常态。哪晓得,后院居然起火。突然暴发的一场政变,差点把宋高宗搞成一张黑白照片。

原来,那黄潜善、汪伯彦遭免职双开后,并没有彻底消除隐患。“奸贼”这个分工从来不缺,是旧的去了新的又来。

朝中有两个家伙深得皇帝宠幸,一个是王渊,一个是内侍康履。当初,宋高宗从扬州一路拼命狂奔到镇江时,两人鞍前马后,一路随从,简直就是“护驾有功”。王渊又建议宋高宗前往杭州,正中皇帝下怀。没过几天,王渊就开始掌管枢密院。投机分子居然当上了大领导,很多人都表示简直看不顺眼。

苗傅、刘正彦两人,在军中威望不错,对于王渊、康履通过投机“架天线”的方式实现上位,简直意见很大:问候你仙人板板,老子在前线拼死拼活咋没有这种待遇?于是就设计了一个“打虎”计划。

苗、刘二人果断埋伏军队,在王渊下班回家半路上,一刀砍死。然后杀到行宫,抓住康履,当场砍死。

朝廷高级干部随便砍杀,这喵的不是造反么?要诛九族的!

苗傅、刘正彦二人,有一个大胆的计划。他们控制行宫后,强迫宋高宗退位,传位给太子,由隆祐太后垂帘听政。

宋高宗面对着叛军那滴着血的刀,表示“这个建议相当好”“我早就想退居二线了”。

太子实际上还只是个几岁大的小娃儿,咋上班呢?很自然,“需要”苗傅、刘正彦二人的辅助。

宋高宗的退位诏书很快就通过快递系统传遍全国。平江留守张浚表示不服,断定:我们的皇帝一定是遭威胁了!于是联合吕颐浩、韩世忠、张俊(不是张浚)、刘光世等人,起兵勤王。

勤王军很快杀向杭州,苗傅、刘正彦根本不是对手,落荒而逃。吕颐浩、韩世忠等进入杭州,杀死苗傅、刘正彦,平定了政变。

这次政变来得快去得快,前后只有一个月。宋高宗被迫退位后,又一次坐回皇帝宝座。

平乱有功,必须奖励。吕颐浩提拔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刘光世提拔为御营副使,韩世忠、张浚提拔御前左右军都统。

啥叫倒霉?这就是。

在扬州被金兵追着屁股慌跑,在杭州又被手下谋反差点失业,一路受苦,担惊受怕。现在金兵退去,乱臣砍杀,总算是眼前的困难都摆平了。

当初他到杭州,并没打算就在这扎根。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五月,宋高宗到达了江宁,将其改称“建康府”。

事到如今,皇帝依然在谋划投降,天下之大,只要命保住,有那么一块清静地就行了。他做出了最大让步:我不要面子,也不要尊严,让我当金国的藩臣,你说向左我不向右,行不行?

宋高宗安排使臣洪皓到金国议和,提出愿意当小弟。宗翰一看是这个请求,不免哂笑一番:“你个二怂货!拿出点脾气来啊!这么弱鸡,我给你面子个毛线……”又把宋使扣押了。

和谈不成,宋高宗只好考虑敌人再度入侵,咋个应付。

此时,勤王有功的张浚上书皇帝,提出战略主张:“国家要实现中兴,重点就是陕西地区。”并毛遂自荐:“我愿为陛下前驱,搞定陕西。”

宋高宗表示同意,任命张浚为川、陕、京、湖宣抚处置使。张浚动身前往川、陕,走的时候他带了一人:八字军的领袖王彦。

林子大了,啥鸟儿都有。作为大宋朝廷,既有如同张浚这种具有担当精神的,当然也有浑水摸鱼、混饭吃的。

就在张浚奔向前线拼命时,东京留守杜充却借口粮草不足,擅自离开东京开封,返回建康。让人看不懂的是,宋高宗不但不追责,反而让他充当江淮宣抚使,领兵十万守建康。

要想改变一个人,实际上很难。宋高宗虽然安排张浚去收拾陕西,又在建康陈兵十万,搞出一副守土捍疆的姿态,实际上内心深处的投降主张从来没改。

他甚至给金国统帅宗翰写了一封请求信,完全放下了尊严:“古之有国家而迫于危亡者,不过守与奔而已。今以守则无人,以奔则无地……故前者连奉书,愿削去旧号,是天地之间,皆大金之国,而尊无二上,亦何必劳师远涉而后快哉!”

字里行间的哀求,终于产生了作用——这人很怂,可以随便弄!

金人简直一点都不担心,开始了对南宋史无前例的进攻。

金国此次南征,以四太子兀术为统帅,动员了辖下蕃汉之师,兵力之多,是历年之最。南宋帝国的防御线,好像根本就不存在。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九月,金兵攻陷南京应天府。十月,兀术兵分两路,一路进攻江西,一路进攻浙江。

自战争爆发后,宋高宗哪有勇气待在建康,果断逃到了杭州,还把杭州改为临安府。

哪晓得兀术侦查到了高宗的去向,就分兵过来,打算生擒大宋皇帝。高宗在临安待了七天,感觉大事不妙,撒腿便跑,到了越州(绍兴)。

宋高宗在前面飞,金兵在后面追,而且不停地捡装备、攻城略地。

宋高宗想:“莫焦,那建康留守杜充,手握十万大军,是时候表演了。”哪晓得建康根本就不存在“保卫战”的说法,兀术简单利诱了一下,杜充就叛变投降了。

说来正常,上行下效嘛。

建康失守,金兵继续南下,高宗皇帝又开始慌得一匹。

他还真是说中了自己的处境:“守则无人,奔则无地。”去哪?怎么去?今后怎么办?

尚书左仆射吕颐浩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实在是不得行,干脆就到海上生活。那些家伙要晕船,他们退了,我们就上岸,他们来了我们又下海……”说完,等着宋高宗的点赞。

解放战争期间,我们工农红军也有“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优秀战术,但含义绝对不一样,那是积极主动的防御和进攻。

吕颐浩的这个建议,则属于机会主义、逃跑主义。高宗一听,简直就是正中下怀,来不及开会表扬,就逃往明州(浙江宁波)。

金兀术打下临安(杭州),才发现宋高宗已经逃往明州,安排四千精骑一路急追,马不停蹄。

还别说,为啥我们很多事情需要平常锻炼,就是这样原因。宋高宗逃跑的经验十分丰富,在明州失陷前,他就已经乘船逃到舟山群岛上的定海县。

金兵没有完成上级交办的逮住大宋皇帝的重要任务,就把火发泄到明州的百姓身上,一顿屠城,血流成河。可怜的老百姓,成了无辜的炮灰。

完全没想到,“敌出我入,敌入我出”战略施展不开。金兵很有开拓创新精神,虽然不长于坐船,但总有几个不晕船的。为了进攻浙江,也组建了一支水师,入海追击。

宋高宗只好继续跑路,从定海逃到温州。金兵在海上追了三百里,但宋高宗跑得更快。

自从金兵大举南下,短短几个月,先后蹂躏了江、浙、皖、赣,简直就是所向无敌。南宋军队则取得了焦人的成绩,虽然在局部战场上有过小胜利,比如岳飞在广德与金兵交锋六战六胜,但在大会战中,金兵总是表现出压倒性优势。

在突进东南后,兀术突然想到一个重要的问题:这南宋帝国的面积太大了,无论金兵攻下多少城池,大宋皇帝都有后路。这样折腾下去,不是个办法。

兀术没能活捉宋高宗,也没能灭掉南宋。在经历千里奔袭后,金兵进攻力已经达到极限,累得不行。事情实在是搞不动了,兀术决定,回家休整。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顺便问一句,你关注我没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何上亿年的恐龙化石被发现,夏朝的文字还没被发现,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带有羽毛的恐龙化石,勾魂公狒狒挖恐龙化石,合川官渡镇恐龙化石

    亿年前的恐龙化石,还有当时的一些植物的化石,现在都已经找到了不少,夏朝距今约三千六百年,至今都没有找到其遗址,其实就是因为,化石实际上是我们误打误撞发现的,但夏朝遗址不一样,是需要去刻意寻找,难度是不一样的。夏朝至今还只存在于一些历史古籍里面,现代的考古中,并没有发现,夏朝遗留下来的文物,甚至不知道

  • 指尖上的国宝80丨西周虢国C形龙形玉佩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温小娟C形龙,因身体蜷曲呈C形而得名,是红山文化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器物,也是远古时期人类万物有灵的写照。商周时期龙形玉佩种类繁多,有C形、S形和双身合体形。C形龙有玦形和环形两种,一般首尾相接,造型和制作工艺上比较简单,是商周时期玉龙的典型造型。现藏于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的西周C形龙

  • 古代人也重视策划,姜子牙玩了这一招,才有了他展示才能的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在人们熟知的封神演义中,其中的一节,说姜子牙在渭水河边上钓鱼,遇到了周文王的典故,这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由来。大家可能不知道,姜子牙垂钓的渭水,其实有两个地方,其中一处在山东。根据历史记载,姜子牙生活于距今3000年前的商末周初时期,为躲避纣王暴政,居于渤海之滨的营州莱国潍水部九龙乡,也就是现

  • 比夏朝还古老的一个王朝,长达1600年的存在,为何却不被世人承认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是世界唯一的历史文明保存最完整的古国,距今约5000多年的历史,而同样被称为文明古国的不是被殖民就是被消亡。虽然我国曾经也经历过无数次的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但其文明从未被断裂过,而是被完整地延续下来了。只要学过历史的都知道,无论是在教科书中,还是朝代顺序口诀表中,我国古代王朝历史始于夏朝,止于清

  • 比周朝寿命还长的诸侯国,顶级人才辈出,却一直在挨打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周朝是中国古代王朝中存在最久的,享国790年。在如此久远的岁月中,它的诸侯国也兴亡交替。比如最初封的齐国是给姜子牙的,却在公元前386年被田氏取代。又比如周成王“桐叶封弟”,将唐地封给了亲弟弟虞,这就是晋国的开端,却在公元前376年被韩赵魏三家瓜分。与之相反的是秦国,建国较晚、条件艰苦的秦国最终走出

  • 古代士兵是怎么解决私人生活的?勾践想出一方法,简直太缺德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与勾践有关的成语3个,勾践之子与夷简介,勾践灭吴完整版

    [var1]古代的交通条件也非常的落后,行军打仗往往会跨越很长的时间,除了衣食住行之外,士兵的生理问题也是一个大问题,甚至因此产生了很多的逃兵,这甚至直接影响到战争的成功与失败,所以对于这个问题,统治者也十分的重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勾践想出了一个方法,简直太缺德了,让古代的女人为此受尽了折磨,吃尽

  • 我们古代都城,强弓劲弩,小而弥坚,战国七雄之劲国外都之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霸王强弓视频大全,湛卢强弓,霸王强弓意思是什么

    [var1]“劲韩”的由来韩,(公元前403-公元前230),东周诸侯国,是战国七雄之一,与魏国、赵国合称三晋,国君为姬姓韩氏。是晋国大夫韩武子(韩万)的后代。说起国外的历史源于还要从春秋时晋国说起。春秋时期晋国公室的一支被封于曲沃(在前文晋国中有所介绍),约在公元前8世纪曲沃桓叔之子万又封于韩原(

  • 我们纵观历史,秦国的强大是有原因的,美国的强盛何尝不是如此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梦归秋辰:第570期)现如今我们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美国衰落了,但它真的衰落了吗?从军事实力来说,美国战力恐怖,新一代机更是别说难以企及的高度。经济上,美国的霸主地位仍然坚不可摧,美元仍是世界上的主导货币。而影响力上,很多人谈美国犹如谈虎色变,事实上美国与世界各国的差距都在不断拉大。秦国而美国的强盛

  • 孔子周游列国,最后为什么在鲁国落脚?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孔子选择周游列国,除了想要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之外,更有着避祸的原因。最初他还留在鲁国的时候,正好遇上季恒子的家臣阳虎的叛乱,孔子态度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于阳虎叛乱的反对,这自然就引起了季恒子的注意,投桃报李之下,季恒子让孔子当了中都宰,孔子在得到机会之后,便大展身手,也做出了不少成绩,最终

  • 2022“感动濮阳”十大年度人物 | 韩长遵:​忠诚职守勇担当 满腔热血铸警魂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韩长遵 “2022年感动濮阳十大人物”先进事迹材料[var1]现任濮阳市公安局华龙区分局刑事侦查大队教导员的 韩长遵,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始终坚守在公安一线,从刑侦大队内勤民警到办公室主任,再到教导员,无论在哪个岗位,他始终秉承为民初心,立足岗位,恪尽职守。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5次,荣获“河南省中原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