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我们纵观历史,秦国的强大是有原因的,美国的强盛何尝不是如此呢?

我们纵观历史,秦国的强大是有原因的,美国的强盛何尝不是如此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090 更新时间:2024/1/31 10:50:42

(梦归秋辰:第570期)

现如今我们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美国衰落了,但它真的衰落了吗?从军事实力来说,美国战力恐怖,新一代机更是别说难以企及的高度。经济上,美国的霸主地位仍然坚不可摧,美元仍是世界上的主导货币。而影响力上,很多人谈美国犹如谈虎色变,事实上美国与世界各国的差距都在不断拉大。

秦国

而美国的强盛让我想起了战国时期的秦国,秦国为什么能强于其他六国呢?首先就是秦国的战力在六国之上,根本原因就是秦国与其他国家相比是有制度优势的。按军功授爵,贵族无军功不再授爵,这一句话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正因为能够按军功授爵,因此才能激发士兵的积极性。其他诸侯更多的是画大饼,比如为了魏国,但对于百姓来说,在谁的治理下都是百姓,为什么要为你卖命呢?而且别人治理可能要比你好得多,所以到了战场,魏国士兵想的是保命,秦国士兵则想的是加官进爵。这样就形成了战力差距,不是吗?

商鞅变法

当然这些因素都取决于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对于人才的任用。秦国的崛起开始于商鞅变法,后来张仪甘茂范睢、魏冉、公孙衍等人才都投奔秦国,这些成为秦国强大的原因。那么问题来了:这些人才为什么要投奔秦国,而不是投奔其他诸侯国呢?

一、君主知人善任。

其实人才只投奔秦国这是一种错觉,因为他们在投奔秦国之前也曾游历各国。他们不是没有被君主赏识,就是没有被君主重用,有的甚至见不到君主。其实说到底就是这些国家的贵族势力过于强大,你说他们弱吧,他们总能出现像平原君这样的人才,你要说他们强吧,平原君的才能相比较也不是很厉害,而且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

田忌推举孙膑

当时很多诸侯的状态是:你投奔我,我就让你做的幕僚或者门客,然后你替我出谋划策后,功劳就是我的。而我则给你三瓜两枣的好处,毕竟像田忌这样无私推举自己幕僚的人毕竟是少数。这些人才怀有大才,却在一个庸才手里暴殄天物,如果这个人是你,你愿意吗?

二、秦国的文化。

因为从秦孝公开始,就特别注重外来人才。而秦惠文王继位以后又疯狂打压甘龙、杜挚等一些老贵族,这就给了新人一些施展的空间。因此这些外来人才在秦国都能如鱼得水,而这些外来人才为了防止被秦国贵族打压,因此他们会向秦王推举一些外来的优秀人才来壮大自己的实力。

甘龙

这样,秦国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而且秦国国内普遍都是以才能任用人才,这样就避免那些庸才凭着资历扼杀那些人才上升的通道。而好的名声是可以口口相传的,秦国知人善任的名声传到了其他诸侯国,这些人就更加想要去秦国施展自己的才能。

三、不拘一格用人才。

我们发现秦国用人都是不拘一格的,比如你有才能就会像张仪一样被破格任用。而且对于一般士兵而言,只要你有军功就能加官进爵。这样的好处就是人能尽其才,物能尽其用,只有这样才能将人才的能力发挥到最大。因此这些人才会不惜一切为秦国出谋划策,同样其他人为了能够被重用而竭忠尽智,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良性竞争。

张仪

相反一个王朝如果凭着资历、贵族以及是否对君王忠心来评判任用人才。一方面会埋没人才和让真正有才能的人心寒,另一方面也会让诱使人才去拼资历和对君王表忠心,最终人才也慢慢会变成庸才。整个王朝呈现一种恶性竞争,这也就是战国时期魏国明明人才众多,但却没有一个像张仪、白起这样优秀的人才。

而且秦国与其他六国相比,他们没有用一些虚伪的称号给这些人才画饼。只要人才有才能,他们就能加官进爵,更能得到真金白银的奖励。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无私奉献,更多的人则是张仪口中所说的名利之徒。当你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对这些人才指指点点,并让他们屈膝无条件服从你时,这本身就是在自我毁灭。秦国如此,美国也如此,他们没有多牛逼的体系,只是能给人才施展的舞台而已。因此黑人才能成为总统,贫民窟的孩子也可以成为体育巨星,这种阶级跨越并不是每个国家都可以的,不是吗?

人才济济

用文化点亮生活,用历史回顾人生。我是梦归秋辰,谢谢大家的阅读和鼓励。如果大家喜欢,请给个关注,谢谢大家!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高三学霸激情演讲,古代将军:我太会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孔子周游列国,最后为什么在鲁国落脚?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孔子选择周游列国,除了想要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之外,更有着避祸的原因。最初他还留在鲁国的时候,正好遇上季恒子的家臣阳虎的叛乱,孔子态度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于阳虎叛乱的反对,这自然就引起了季恒子的注意,投桃报李之下,季恒子让孔子当了中都宰,孔子在得到机会之后,便大展身手,也做出了不少成绩,最终

  • 2022“感动濮阳”十大年度人物 | 韩长遵:​忠诚职守勇担当 满腔热血铸警魂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韩长遵 “2022年感动濮阳十大人物”先进事迹材料[var1]现任濮阳市公安局华龙区分局刑事侦查大队教导员的 韩长遵,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始终坚守在公安一线,从刑侦大队内勤民警到办公室主任,再到教导员,无论在哪个岗位,他始终秉承为民初心,立足岗位,恪尽职守。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5次,荣获“河南省中原卫

  • 孟子论廉 | 民事不可缓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邹鲁清风)[var1]孟子,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被后世尊为“亚圣”。即日起,“清廉济宁”推出《孟子论廉》栏目,选取孟子经典语句进行阐释解读,旨在 涵养“民贵君轻”的为民情怀,厚植“浩然正气”的清廉根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为清廉济宁建设营造浓厚氛围。

  • 韩国大V:汉服是梅兰芳100年前发明 不如韩服历史悠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var1]实际上,这个在我们看来极为荒谬的观点背后,凸显了韩国对于诋毁和抹黑中国汉服的一些新动向:把汉服定义为现代戏曲服饰;历史不超过150年,某些地方借鉴了韩国的传统韩服。一、韩国历史大V定义汉服:中国人梅兰芳在20世纪初发明的现代戏曲服饰这名历史大V是在评论外网上一张对比韩服和汉服的图片时,做

  • 跟着辉哥读历史(3)I 春秋战国杂谈(3)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各位朋友纷纷说,要我多写点,其实这些内容都不是新作,是我读史的笔记及感悟、总结,从春秋到大清109本书,目前读到了大宋仁宗年间,还有元朝及清朝7本及宋朝4本,总计10本就读完了中国通史。不知不觉 、日积月累竟然有上千篇总结及笔记了,所以对这些进行了简单的编辑成文的,非严肃的正文,逻辑及结构就很松散

  • 中国古代历代帝王简介·三国·吴国篇(222年-280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1.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在位24年(229-252),222年被魏册封为吴王,229年在武昌称帝,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南京),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剿抚山越,江南经济发展。后在继承人上反复无常,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享年71岁,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va

  • 《舍不得看完的中国历史》秦国,天赐良机,打不打巴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国历史简介大全,秦国远征巴蜀攻略,秦国打巴蜀来不及调兵

    一个国家在兴起的过程中,往往遇到一个个非常幸运的机遇,它们会接二连三地出现在你的面前。这种机遇往往可遇不可求。当天时、地利、人和一系列因素因缘际会之时,历史会在你的面前摆上一道艰难的即时选择题。上还是不上!一个看似成功的机会,可能包含着极其凶险的后果;一个看似平庸的选项,背后却有可能是一本万利的结果

  • 为何长平之战赵国全军覆没?赵括担任统帅,赵国君臣真是鼠目寸光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括大战于长平视频,赵括率领25万增援长平,我是赵括人在长平txt下载

    长平之战从赵国开始从防守转进攻就已经注定是要输了,即使不是赵括白起而是最开始的廉颇王龁。战国时期其他几国集权不如秦,赵国在陷入长平僵持后,后方政治就开始出问题了,秦的几个雄主在位时基本上都是一言堂,政治上的派系几乎影响不了决策,赵国就不行,收上党的时候两个代地派和邯郸派两个派系就有了明显的冲突。[v

  • 《战国策》10句名言,洞见古人智慧,值得收藏!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一、言者异,则人心变矣。——《战国策.秦攻赵于长平》点评:对于同一件事情,因为说话的人不同,立场和角度不同,见识和智慧不同,看法和观点就会有很多变化了。二、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战国策.燕三》点评:一个心存厚道的人,不会为了自己获得利益,而做出诋毁、损害别人的事情。一个心存仁义

  • 当立黄天——东汉的“墓志铭”,世人的“救世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黄天是谁,东汉王真墓志铭,东汉黄巾军的苍天和黄天表示什么

    东汉末年,因为统治集团的腐朽加上最高统治者只知玩乐,越来越多的普通劳动者丧失了他们的土地,不得不成为“流民”。土地兼并激化的社会矛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腐败的政治,腐朽到极点的统治集团,以及对此无动于衷的统治者,使得本就激化的社会矛盾终于到了爆发的时刻。此时的东汉政权就像是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哪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