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和珅被嘉庆赐死后,他那堪比皇宫的豪宅是如何处理?最后归谁了?

和珅被嘉庆赐死后,他那堪比皇宫的豪宅是如何处理?最后归谁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537 更新时间:2024/2/19 21:51:24

当初和珅曾花重金选择了风水极佳的地方,并奢华地打造出了一座堪比皇宫的豪宅,但是随着和珅被嘉庆赐死,和珅的豪宅也是两易其主,有意思的是其中一任主人还接棒和珅成了清朝历史上的第二大贪官,下面就来说说和珅豪宅的前世今生。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五月时,乾隆下旨赐婚让他最宠爱的小女儿十公主固伦和孝公主嫁给了和珅的长子丰绅殷德,当时的和孝公主与丰绅殷德年仅7岁,乾隆在赐婚之后,特意让和珅从内务府拿一笔钱出来给和孝公主和丰绅殷德修建婚房,等婚房建好之后,两人也就到年纪可以举行婚礼了。

就这样和珅奉乾隆旨意去内务府拿钱修建和孝公主府,和珅找到风水先生特意选择了在什刹海附近修建府邸,这座府邸既是和孝公主府,也是将来和珅的居所。

和珅这个人非常迷信风水学,据当时京城民间传言,京城内有两条龙脉,一条是土龙脉,也就是皇宫紫禁城所在地,另一条则是水龙脉,传言在什刹海西南角附近,而和珅选择修建豪宅的地方就是这条水龙脉所在地。

而和珅豪宅之所以被称为是水龙脉,就因为其地理位置所处属于后海与北海的一线之间,形状颇似龙形,故此有水龙脉之称。从风水学上来说水为财,因水能聚财,和珅的豪宅地处水龙脉之上,豪宅内部处处都有湖水,豪宅内的湖水是从外引进,只往内流不往外流,这是一个典型地以水聚财的布局。

除此之外,和珅的豪宅还遥接西山,可谓是依山傍水,风水学上来说这是绝佳的风水宝地,再加上地理位置还靠近皇帝居住的紫禁城,还能沾到乾隆皇帝的真龙之气,所以和珅很早就非常喜欢这块地方。

因此和珅接到圣旨修建和孝公主府之后,他就立刻拿着内务府的钱到这周围收购了十几座民宅,并将这些民宅全部推倒重建,又占了不少地方,就这样建成了占地面积约6.7万平米的豪宅。

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时,和孝公主与丰绅殷德正式大婚,小夫妻入住建成的和孝公主府,和珅全家也随之搬进这座豪宅中。

和珅的豪宅风水好,位置佳,能聚财,因此他认为自己正是凭借豪宅的风水才能有如此巨富身家。而他的豪宅也自然被人惦记起来,惦记他的豪宅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乾隆第十七子永璘。

“两位哥哥将来不管谁当皇帝都好,我是不想当的,但是我只想向两位哥哥讨一个要求,就是两位哥哥不敢谁当皇帝将来肯定都得收拾和珅,我只求两位哥哥将来若是收拾了和珅,请把他那豪宅赐给我,那我就心满意足了。”

这句话是乾隆晚年,永璘对乾隆第十一子永瑆和第十五子颙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所说之话,永璘为人视财如命,非常贪财,他一生最羡慕的人不是他的父亲乾隆和哥哥嘉庆,而是富可敌国还住着风水宝地的大贪官和珅。

永璘自幼就十分喜好理财和经商,对生财之道非常感兴趣,他成年时乾隆让他分府治事,特意命内务府赐给他一座当铺,这座当铺当时本利共值五万两白银,而他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就让这座当铺身价翻倍变成了本利共值十多万两白银,可见他的经商头脑。

而和珅虽然是贪官,但他却也是古今少有的理财高手,他在管理户部和内务府时期总能让府库充盈,乾隆随时用钱都能拿出来,这也是乾隆喜爱他的地方。而且他还用贪来的钱进行商业投资,在乾隆时期他就已经能想到做跨国贸易,可见他的商业头脑,而他也用贪来的钱完成了资本积累,并构建出了一个商业帝国,所以才会坐拥巨大的财富。

因此酷爱经商和理财的永璘很崇拜和珅的理财和经商能力。他这一番话既向两位兄长表明了自己没有争夺皇位的野心,也说出了内心对和珅豪宅的喜好。

嘉庆与永璘是同母所生,他们的母亲都是孝仪纯皇后魏佳氏,由于魏佳氏去世时永璘还很年幼,因此嘉庆十分疼爱幼弟永璘。

在嘉庆四年(1799年)和珅被赐死之后,和珅的家产全部被没收充公,当时嘉庆册封了永璘为庆郡王,于是嘉庆就满足了当初与弟弟的约定,把和珅的豪宅赐给了永璘当庆郡王府。

就这样永璘心心念的和珅豪宅就到手了,不过永璘并没有得到整个和珅豪宅,而是只得到了一半,因为这也是他的妹妹和孝公主的公主府,和珅被赐死之后,由于和孝公主的求情,所以嘉庆没有追究丰绅殷德。

最后嘉庆就把和珅的豪宅一分为二,一半赐给永璘当庆郡王府,一半让和孝公主和丰绅殷德继续居住,就这样一直到永璘临死前还没能得到整座和珅豪宅,毕竟和孝公主还活着,他也不能把妹妹赶出去。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永璘病重,嘉庆在他临死前特意晋封他为庆亲王,想让他高兴一下,不过庆亲王的爵位也抵不上和珅豪宅有吸引力,永璘还是带着没能拥有整座和珅豪宅的遗憾去世,终年55岁。

而永璘的妹妹和孝公主一直活到道光三年(1823年)才去世,在她去世后,整座和珅豪宅才终于都归到了永璘的儿子庆郡王绵愍的手上,此后整个的和珅豪宅终于成了庆郡王府。

不过清朝的王府通常产权都不归王爷个人所有,清朝的所有王府都归内务府所分配,王爷们只有居住权而没有产权,一直到清朝灭亡王府才成了王爷们的个人财产而可以买卖,但是清朝没灭亡的时候,王府一直是由内务府分配。

而清朝的爵位又是世袭递降的制度,就是说父亲是亲王,那么儿子继承爵位时就要降级为郡王承袭爵位,一辈一辈递降传承。如果子孙后人失去了王爵,那么内务府是有权收回王府重新分配给其他王爷的。

永璘的庆亲王爵位并非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庆亲王爵位是在他的孙子奕劻时期,靠着奕劻善于讨好慈禧太后,才获得了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待遇。不过在慈禧掌权时期之前庆亲王并非铁帽子王。

当初永璘的孙子奕劻承袭的是贝子爵位,那时候奕劻还能是在和珅豪宅中长大的,不过咸丰皇帝继位之后,奕劻已经不是王爵了,当时咸丰的六弟恭亲王奕䜣刚被晋封为亲王,于是内务府就从奕劻手中收回了和珅的豪宅,把和珅的豪宅分给了奕䜣当恭亲王府。

先说一说和珅的豪宅第四任主人奕劻,慈禧掌权时期,奕劻凭借谄媚和讨好慈禧,不仅重新被封为庆亲王,还获得了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待遇。奕劻为人能力平庸,没有太大的作为,他最擅长的就是谄媚和讨好慈禧太后,因此才会获得重用。

奕劻和他的爷爷永璘差不多,都是喜好经商敛财,不过他比永璘更有头脑,他知道通过掌控权力来敛财,在晚清时期奕劻凭借讨好和谄媚慈禧获得了人事任免和掌控财政的两大权力。

那个时期奕劻已经认识到了大清无力回天,因此他开始疯狂利用手中权力敛财,明码标价地卖官,而且还很讲信用,号称童叟无欺。奕劻这个人也确实很讲信用,他拿别人钱必须要把事办成,比如有人找他买官,他收了钱去活动关系,但是如果最后没成,他肯定要把钱给人家原封不动退回去,就这点来说他还算是比较讲信用的贪官。

正是由于奕劻很讲信用,因此找他买官的人都在她家门口排队,当时京城百姓就给他的庆亲王府起外号为“庆氏公司”。

只不过奕劻收钱的庆亲王府并非原来和珅的豪宅,而是后来内务府在定阜大街给他安排的原大学士琦善的宅子,当年琦善因为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擅自割地赔款丧权辱国,而被道光皇帝问罪,家产被抄没。咸丰皇帝继位之后,内务府从奕劻手中收走和珅的豪宅,就把琦善的宅子分配给了奕劻当贝子府,直到慈禧掌权之后,奕劻重新获封为庆亲王,才又变成了庆亲王府。

后来慈禧和光绪去世,清末帝溥仪继位,由于溥仪继位时年仅3岁,因此清朝的政权实际上是由溥仪的生父摄政王载沣控制,载沣力主排斥袁世凯,因此袁世凯在溥仪继位后一度以养病为名赋闲在家。

袁世凯为了重新复出政坛,托人给奕劻送去了二百万两白银,因此奕劻在皇族内阁议会上力排众议用了袁世凯。最后袁世凯想借着同盟会逼迫隆裕太后同意溥仪退位,拿了袁世凯钱的奕劻当然得替其说话了,因此奕劻也劝隆裕太后尽快代替溥仪签订退位诏书,奕劻也是当时清朝灭亡之际为数不多力主溥仪退位的皇族成员。

所以溥仪长大之后十分憎恨奕劻,他曾说过:“奕劻受袁世凯的钱,劝太后让国,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就断送在奕劻手里。”

奕劻也算是中国历史上裸官第一人,在当时他的思维比较超前,比较喜欢外国银行,因此他把贪来的财富基本都存到了英国的汇丰银行。在清朝灭亡之后,英国的《泰晤士报》曾披露过奕劻在汇丰银行的存款高达712.5万英镑。

这笔钱在当时绝对是巨款,当时英国的消费水平是用2000英镑就能够买一幢独栋带花园的大别墅,这回再想想奕劻的存款712.5万英镑在当时恐怕买下英国皇室的白金汉宫都还富裕。所以奕劻如果放到现代,绝对就是一个人在国内当官,妻儿老小存款都在国外的裸官。

而奕劻凭借他的敛财能力,也让他成为了清朝历史上仅次于和珅的第二大贪官,有趣的是这两大贪官居然都曾经生活在同一座豪宅中,也许这就是冥冥之中的定数,或者和珅的豪宅风水确实好,以水聚财培养出了两位历史级别的大贪官。

再说回和珅的豪宅,当初内务府从奕劻手中把和珅的豪宅收回并分配给了恭亲王奕䜣之后,此后和珅的豪宅就作为恭亲王府一直到清朝灭亡。

后来到了民国时期,由于清朝灭亡导致奕䜣的孙子溥伟生活开始穷困潦倒,被生活所迫的溥伟只得以恭亲王府为抵押向法国神父包士杰借高利贷度日,由于后来利滚利溥伟无力偿还,在溥伟去世后包士杰向法院申请拍卖恭亲王府用以还款,最终由辅仁大学出资19.9万元依法从法院拍下了恭亲王府作为校区教学楼和师生宿舍。

此后和珅的豪宅就一直作为辅仁大学的校区使用,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被国家收归国有。后来随着文物保护意识增强,国家决定重修恭亲王府,修缮好之后,把恭亲王府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因此和珅的豪宅也变成了我们现今所看到的恭王府,这座豪宅也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前清王府。

由于和珅的豪宅始建于“乾隆盛世”时期,又一直经历了清朝灭亡至今,可以说它见证了清朝的兴盛和衰亡,所以民间会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但是更确切地应该说是“一座和珅宅,半部清代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权倾朝野,却因贪婪之名遗臭万年的和珅,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他贪婪无度,平民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他文韬武略,又能在朝堂之上混得如鱼得水。不管皇帝更迭变换,和珅只忠心于一人,结果却是徒留万贯家产和一个贪得无厌的骂名,沦为世人笑柄。一、科举落榜无缘朝堂、另辟蹊径青云直上和珅是历史上著名的贪官,我们对于和珅的形象,大部分受影视剧影响,是一个臃肿贪婪又有几分可爱的胖子

  • 历史上大清最痴情皇帝顺治帝到底有没有出家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从史书记载顺治帝驾崩的描述中,个人倒是觉得顺治帝英年早逝的说法存在很多疑点,因此觉得出家的可能性更大,为什么这么判断呢?原因有三个方面。一、驾崩前并没有身患疾病的记载说起顺治皇帝,往往世人最先想到的是他的母亲孝庄太后,在孝庄太后的谋略之下,顺治六岁就登上帝位,成为了清朝的第二个帝王,然而却在24岁就

  • 历史上各个王朝都会修建长城,为何到了清朝却没有修建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就没有必要再去修建长城。我们都知道很多朝代修建长城是为了抵御外来匈奴的侵略,像秦长城的修建,是为了防止匈奴,明长城的修建,是为了防止蒙古部落的入侵,所以各个朝代修建长城基本上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王朝,维护边疆的和平,但到了清朝之后却没有再去修炼长城,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点就是清朝崇尚的是各个民族的

  • 李鸿章的家族都有哪些人,他们分别长什么样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鸿章个人简介,李鸿章女儿李菊藕,合肥李鸿章家族墓

    照片中就是李鸿章的母亲李氏。李氏是李鸿章的亲生母亲,也就是李文安的原配妻子。李氏与李文安成婚后为其诞下六子两女。其中,晚清重臣李鸿章与清朝两广总督李瀚章就是李氏的亲生儿子。李氏活到83了岁,在其去世后被清朝追赠一品诰命夫人,之后又晋为一品伯夫人。照片中就是李鸿章的继室赵小莲与女儿李经璹(小名李菊耦)

  • 海淀消防·清风课堂(第六期):奉行“民惟邦本”力行禁烟的能臣——林则徐(上)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上下拉动翻看这篇文章道光一朝,最著名的大臣非林则徐莫属。林则徐,字少穆,生于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8月30日,卒于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11月22日,福建侯官人,就是今天的福州。据施鸿保的《闽杂记》卷4《林文忠公取名》所载,林则徐出生时,新任福建巡抚徐嗣曾,正“鸣驺过其门”,仪仗队声势浩大从门前

  • 左宗棠旧藏的文澜阁《四库全书》原抄本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左宗棠像湖南省是古籍大省,其中湖南省图书馆收藏有古籍线装书80余万册(件)。2015年底至2016年初,湖南省图书馆举办的“册府千华——湖南省藏国家珍贵古籍特展”中,曾展出馆藏的四种珍贵古籍,分别为清张英《易经衷论》(二卷二册)、宋吴仁杰《两汉刊误补遗》(十卷三册)、汉孔鲋《孔丛子》(三卷二册)、唐

  • 乾隆很忙,保健大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丈量中国酒地理,解读中国酒文化乾隆带火的可不止是乾隆白菜, 养生酒才是这位养生狂魔的带货重点。 看过《如懿传》的朋友对乾隆的 鹿血酒想必印象深刻,但你知道吗?传说中的乾隆对 喝酒养生的执念还远不止于此。 乾隆饮酒,讲究“ 饮勿醉”和“ 适时进补”。 鹿血咸腥,但为了身体强健,乾隆说喝就喝了。 图源

  • 曹氏远祖曹锡远(曹雪芹五世祖),为正白旗包衣第五参领第一旗鼓佐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清高宗敕纂,清乾隆九年(1744)刻本,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在该通谱中,曹氏远祖曹锡远(曹雪芹五世祖)赫然在列,为正白旗包衣第五参领第一旗鼓佐领,由此可知曹家身份为正白旗下的包衣。

  • 开钱庄实现酿酒梦?盘点那些年不走寻常路的西南民国企业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但与传统的思想家、政治家不同,这批人才被日新月异的时代打上了鲜明的烙印,他们专注于实业,本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信念,为改变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也为惠及民生尽到了一份力量。肖则可:灵活经营 一生求变如果有两个字可以概括民国企业家肖则可的一生,那便是“求变”二字。肖则可出生在四川宜

  • 中国共签了多少不平等条约?准确答案让人难以相信,居然还有刚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判定标准不同迄今为止和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数量,由于评判标准不同还没有得出一个准确的数字。不过,如果按照两条最基本并且得到公认的评判标准来判定的话,我们还是能够得出想要的答案。基本评判标准有两个:1:按照条约缔结方必须是主权国家来判定的方法。2:法学意义具有不平等性质内容而进行区分的方法。也就是说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