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军队向来以骑射为主,使用冷兵器。因为与明朝作战时吃了火器的苦头,清朝也开始学习和使用火器技术。他们开始将缴获的明朝火器装备在军队里。有的明朝将领投降清朝后,带去了大量火器,增强了清朝军队的火器技战水平。随着清朝军队大规模使用火器。火器为清朝的战争和开疆拓土,作出了极大贡献。可是,清朝在中期以后,不再继续发展和使用火器,以至于到了鸦片战争打响后,相当多的清朝军队还在使用冷兵器。少数火器也极为简陋,还停留在明朝时期的水平。直到1861年,清朝才建立了一支由八旗子弟组成的火器部队“神机营”。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的努力下,清朝才逐步开办了一批制造火器的兵工厂。
那么清朝为什么不愿意发展和使用火器呢?首先,是清朝统治者始终认为,清朝的立国之本是“骑射为长”,“弓马取天下”。在他们看来,军队放弃骑射,改用火器,是忘祖之举。基于这种理念。这样一来,当明朝留下的火器被消耗殆尽了后,清朝军队又回到了冷兵器时代。
其次,在明朝末期和清朝初期火器的质量并不高,在运用上存在许多缺陷,比如点火速度很慢,射击行动缓慢的步兵,还能从容开枪,一旦遇到行动迅速的骑兵,就有来不及开枪的情况;当时的火器射程不远、精准度不高都是缺陷。那时候火器部队必须与步兵和骑兵配合使用,否则战斗力会大幅度下降。清朝不愿意发展和使用火器,还有一点。清朝统治者向来认为,汉人很擅长使用火器,而满人擅长骑射。如果在军队里大规模推广火器,必然会导致汉人在军队里占据重要地位。这是清朝统治者绝对不愿意看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