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胡蝶出生在上海提篮桥颐和码头附近的一户普通人家。胡蝶虽然出身普通家庭,但其父胡少功却很聪明。在姐夫唐绍仪和弟弟的支持下,胡蝶担任靖奉铁路总督察。幼年的胡蝶随父母在天津、北京、广州等地生活。
在不同的地方生活过,胡蝶也学会了说“北京电影”、广东话和上海话。作为一个少女,胡蝶的家境并不差。她的父亲邀请她成为启蒙老师。8岁时,胡蝶进入天津圣公天主教女子学校,胡蝶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16岁那年,胡蝶随家人回到上海,同年,胡蝶考入曾焕堂创办的中国第一所电影演员培训学校——中华电影学校。有些人是适合舞台的,胡蝶无疑就是这样的人,这也让胡蝶成为了民国一代女演员。
1925年,胡蝶上演了人生的第一部话剧。受邀参与拍摄由许馨福执导,张芷韵、王元龙主演的电影《战功》,随即开启了电影演员之路。
在进一步的演艺生涯中,胡蝶主演了多部深受观众喜爱的知名影片,也巩固了胡蝶在华语电影中的地位。但她的演艺生涯并非一帆风顺。当时,中国正处于日军的进攻之下。
1941年冬,日军占领香港。日军报道课文娱课课长久田康介两次闯入胡蝶家,动员她配合拍摄,都被她拒绝;很快和玖提议让她去东京做客。拍一部电影《胡蝶游东京》宣传所谓的“中日友好”。
在民族大义面前,胡蝶值得我们敬佩。坚决不与日寇为伍,她假装怀孕连夜逃回内地。香港沦陷后,胡蝶和家人回到内地重庆,参演了《中国力量》中的《三个女性》等影片,并登台演出宣传抗战。
胡蝶的这些爱国事迹,不如胡蝶的轶事广为人知。尤其是胡蝶与军统首脑戴笠关系暧昧,甚至传出戴笠想帮胡蝶丢包厢。
戴笠动员了很多人,花了很多钱,在找不到的情况下,给胡蝶买了很多首饰。然而,胡蝶晚年从未提及过胡蝶与戴笠的关系,在他的回忆录中也未曾提及。
《戴笠传记资料》也没有提到戴笠和胡蝶。没有办法知道他们两个的真相。
胡蝶的传闻,除了与戴笠有染外,还有一个私生女胡友松。据说,胡友松年纪大了之后,反复问胡蝶他的亲生父亲是谁?胡蝶每次都说:“谁要问你,就说你有娘,别提你爹。”
胡友松长大后成为一名护士。在医院工作期间,27岁的胡友松经人介绍嫁给了75岁的民国代总统李宗仁。但这段婚姻维持了两年,李宗仁突然患直肠癌去世。
李宗仁病逝后,胡友松并没有再婚,而是靠着微薄的薪水养活自己,维持着清贫的生活。随后,胡友松两次将丈夫李宗仁的私人积蓄8万元和生活费13.7万元上缴国库。更难能可贵的是,胡友松还捐赠了160多张珍贵的历史照片。李宗仁。不得不说,胡蝶生了个好女儿。
胡友松晚年一心皈依佛门,法号妙慧居士。2008年,胡友松病逝于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海岛金山寺。她的生活很简单,没有留下孩子。
关于胡蝶的那两件轶事,恐怕也只有胡蝶自己知道了。正如胡蝶临终前所说的“蝴蝶要走了”,这句话无疑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