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房价连续暴涨160年,大宋君臣是怎样调控房地产市场的?

北宋房价连续暴涨160年,大宋君臣是怎样调控房地产市场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865 更新时间:2024/1/19 5:07:38

当时大宋朝廷面对国内连续上涨的房价,连续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却依然无法完全控制局面,只能稍加抑制。

清明上河图(局部)

从北宋初期到靖康之耻前夕,全国住宅均价暴涨了大约30倍。

北宋君臣也非泛泛之辈,面对此等状况,狠招频出,其中包括以下几项调控政策:

二套房限购政策:现任官员除了一套自住外,禁止在京城购买第二套住房。

宋朝公务员只准有一套自住房,想多买几套?那就别当官了,和林冲一样刺配沧州吧。

严格规范土地拍卖制度:汴京城内的土地买卖,不得私人交易,必须由开封府派出专人,先公示再拍卖,价高者得。

据载每一次“土拍”都是万人空巷,场面极其火爆,喊价者此起彼伏,以致汴京城内,地频出。而购得土地者,媒婆立刻蜂拥而至,几能踏破门槛。

看来不管哪朝哪代,娶妻生子都得先有房子,连宋朝人也讲这个。

官府强力规范二手房买卖市场和推行“廉租房”制度:

北宋朝廷为规范房地产市场,专门设立了一个管理机构:店宅务,一把手称作“勾当店宅务公事”。

官名完全符合大宋朝一贯的风格,还是那么不讲究。

店宅务职能大约等同于今天各地住建委,负责房屋买卖过户和管理“廉租房”事宜。

宋朝规定,民间二手房买卖,不得私相授受,必须经过有关部门审裁核定,交易结果才能受到官府承认和保护,店宅务便是管这块的。

清明上河图(局部)

由于房价上涨过快,以至于北宋中后期的在京官员,大多数都买不起房,很多官员一大家子只能在汴京城里租房住。

这哪能行呢,大宋号称“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但国家精英们却只能蜗居在汴京城的穷巷陋室里,实是有损朝廷颜面。

于是不知哪个人才,就想出来个“廉租房”制度,用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价格,将朝廷管理的房屋类国有资产,低价出租给官员们。

这项政策发展到后来,不仅官员能租,一般百姓也能申请了,算得上宋朝一项极大的善政。

据史料统计,至北宋后期,汴京店宅务管理和出租的房屋多达一万七千余套,规模之大,令人咂舌。

尽管大宋君臣绞尽脑汁,出台了如此众多的房地产调控措施,依然无法遏制房价上涨。

据我国著名宋史专家包伟民教授考证,北宋后期汴京城的房价收入比,远超今日之北上广深。

清明上河图(局部)

现存史料上对宋人收入有详细记载。

《夷坚丙志》上说,青年农民进城务工月薪大约为900钱。

《宋会要辑稿》记载,大宋特大央企“绫锦院”里纺织女工每月能拿2贯,1贯即1千钱,国有企业待遇就是好。

宋朝禁军每月能拿4000钱,年薪高达50贯,当然,由于大量“吃空饷”现象,禁军们实际只能拿一半左右。

除开乡村地区,大宋中产阶级人群,平均月收入基本上就在2贯左右。

那北宋的房价是多少呢?

和今天一样,宋朝房价也要分一二三线城市。

苏东坡弟弟苏辙,苏门四学士之一,被贬谪到广东龙川县时,买了一套房子十间房,花了大约50贯。流放之地,五六线城市都谈不上,自然房价便宜。

苏东坡从海南流放回来后,在江苏常州买了一套,“买一宅,为钱五百缗”,当时常州这地方自然比广东好太多,算得上是三线城市,一套房子500贯,价格虽贵但仍在接受范围内。

苏轼剧照

苏辙未被贬时,嫁女儿没钱给嫁妆,一狠心将汴京城的自住房卖了,得钱9400贯,即940万钱。而当时汴京城内的一般住宅,售价五六千贯不等,如果是大宅,基本上得两万贯起步。

对比普通宋人每月2贯的收入,一个宋朝普通中产家庭,大约得不吃不喝工作两百年,才能全款买下一套大宋一线城市的住房。

别看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房价很高,但比之汴京房价,拍马都追不上。

继续讲苏家,没法子,这家子案例太典型。

苏辙为了当中国好岳父,卖了汴京城里的宅子,面子保住了,里子却没了,只好一直住在朝廷给的“廉租房”里。

苏辙剧照

有一次他的好友李廌乔迁‬新居‬,苏辙‬写‬诗祝贺‬,原诗如下‬:

我年七十无住宅,斤斧登登乱朝夕;

儿孙期我八十年,宅成可作十年客。

人寿八十知已难,从今未死且磐桓;

不如君家得众力,咄嗟便了三十间。

第一句就是“我年七十无住宅”,七十岁了还在租房住,怎一个惨字了得。

诗中最后两句更有趣,“不如君家得众力,咄嗟便了三十间”,意思‬是‬还是‬陈兄台‬家里人‬给力‬,随便‬就‬给‬你‬置下‬三十‬间‬房子‬。

可见‬苏辙‬见‬朋友‬购置‬‬新房‬,那叫‬一个‬羡慕嫉妒恨‬,诗中‬酸‬意‬溢于言表‬。只是‬他‬不知‬,李廌买‬这套‬房‬,恐怕‬也是‬掏空‬了‬家里‬的六‬个‬钱包‬。

苏辙‬官拜‬‬尚书‬右‬丞‬,乃是‬当朝‬宰相‬,后‬更‬是‬‬升‬至‬太尉‬,连‬他‬都‬买不起‬房子‬,可见‬北宋‬的‬‬房价‬有‬多高‬,不仅‬宋朝‬如此‬,唐朝‬也是‬一样‬。顾‬况‬调侃‬白居易‬“长安‬居,大‬不‬易‬”,又‬何尝‬不是‬在‬抱怨‬大唐‬帝都‬长安‬房价‬贵‬呢‬。

唐宋时期生产力水平并不高,却依然房价高企,甚至远远超过今天。仿佛中国社会一到盛世,就会带来房价上涨,这恐怕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另有原因在内。至于什么原因,就只有交给经济学家们去探索研究了。

清明上河图(局部)

古今中外,普通家庭购置房产,都不是一件容易事,宋代如此,现代依然如此,历史,终究是在不断轮回。

最后,借苏轼一首《题西林壁》,送给所有正纠结在买房一事上的人们。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马鞍山这个地方,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从全省文物局长会议上获悉安徽今年将指导编制申遗文本和规划推进凌家滩、“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凌家滩墓地祭祀区(徐旻昊 摄)考古是打开遗址时光封印的钥匙。今年,我省持续推进淮南武王墩墓地考古发掘,重点开展人字洞遗址、禹会村遗址等主动性考古发掘和研究,揭示安徽在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

  • 宋江被毒杀后还有五位梁山好汉手握重兵,他们为何不替宋江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宋江死后没有人替他复仇,其实这些都是他预料之中的事情,他本人是绝对能预想到的,所以他才会在最后把唯一可能替他复仇的莽汉李逵找过来,并骗李逵一起喝下毒酒与他一同赴死,他很明白李逵一死就没有人会想着替他报仇了,这样也就能保全他的忠义之名。当初宋江为了洗白自己博得忠义之名,他强行拉着梁山好汉接受朝廷招安,

  • 大清灭亡前发生的三件怪事,看完你就知道了大清为什么就会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大清灭亡的三大怪事,大清为什么叫大清,大清灭亡的根源

    研究清朝历代皇帝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大多数的皇帝都酷爱吸烟,据传慈禧老佛爷最喜欢吸食水烟,每当其感到乏困或者是思考问题时,就会让专门伺烟的小太监跪下来为其手捧水烟袋点上火,然后自己就开始吞云吐雾好好的享受一番。单就吸水烟一项,全国上下的投入就不是个小数目(当然,仅供慈禧吸食的实际成本并不是

  • 《大明风华》出家为僧的建文帝:这段心灵鸡汤看醒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皇上朱棣坐到了最高位置,有权又有利,他就高枕无忧了吗?不是的,内患外忧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三个儿子闹腾得让他心烦,而找不到的建文帝更是他的心病。在和建文帝的约见上,朱棣赌上了太子孙朱瞻基的命。一句我还有其他孙子,不言而喻,关键时候太子孙这颗棋子也是可以舍弃的。太子为儿子小命力争,甚至威胁皇上如果他再任

  • 中国古代历代帝王简介·清朝篇(1616年-1912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1.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位10年(1616-1626),建州左卫(今辽宁新宾县人),清朝奠基者,创建八旗制度,统一女真诸部。1616年于赫图阿拉称汗,国号大金,割据辽东,年号天命,1625年迁都沈阳。享年68岁,庙号太祖。2.皇太极,太祖八子,在位17年(1626-1643),创业之君,进行封建化

  • 朱元璋:大明江山能传几代?刘伯温:万子万孙!多年后字字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皇帝有着非常特殊的社会地位,他们往往掌握着一个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力,而在建立统治之时,很多皇帝也希望自己的统治,能够延续千秋万代。但所有的统治都有鼎盛和衰落的阶段,至今为止,也没有任何一个统治者的统治能够达到延续万年,而从不衰落。曾经,在朱元璋在位期间他问过大臣一个问题,那

  • 慈禧近臣晚清第一太监李莲英官职多高?死后却又留下了考古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莲英临死前一句话道破慈禧秘史,李莲英和李连杰是什么关系,李莲英

    然而,规矩是人立的,同样也是由人来打破的。到了清末光绪二十年,慈禧太后大权独揽,一纸命令就破坏了这个祖规,赐予了一个太监二品顶戴花翎。想必很多网友们已经想到了这个人是谁,没错,他就是大太监——李莲英,这也让其成为清朝二百多年历史中唯一一个二品太监。值得人欣慰的是,慈禧太后还没有太糊涂,估计她也熟读史

  • 朱元璋儿子路过一个小镇,起了个名字,现在是国家直辖城市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有一个小镇,因为一个皇帝路过这里小住几天,却一下不可收拾,从此成为我国重要城市。这个城市就是天津。说起天津这个城市,从历史底蕴看,它比不了北京、西安,就连南京都不上,但现在却是国家直辖市,地位与北京、上海媲美。为什么说天津这个城市历史很短呢?说起来,还要从宋朝说起,当时宋朝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大

  • 南宋抗金名将吴玠祖地探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简介南宋抗金名将吴玠祖地,玉几临轩形三公九卿之地。一弟五子十二侄皆为宋朝重臣。吴玠祖地手绘图历史简述吴玠(1093年—1139年),字晋卿,生于德顺军陇干,今甘肃省静宁,兴国州永兴,今湖北省阳新县人,南宋名将。吴玠少年时性格沉毅,知晓兵法善于骑射,早年从军御边,抗击西夏建功。后领兵抗金,在尚原之战中

  • 历史上乾隆除了富察皇后,最宠爱的就是低贱的高贵妃,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富察皇后和高贵妃,历史上的乾隆真的爱富察皇后吗,乾隆最喜欢的三个皇后

    看剧的时候觉得很奇怪,高贵妃嚣张跋扈,他的父亲又不是像年羹尧那样的大将军,只不过是在皇帝面前卑躬屈膝的文官,皇帝看起来也不是多么喜欢高贵妃,为什么还让她坐了贵妃之位。而且她也不是什么家族显赫,只不过是下等包衣出身,通过包衣选秀进入到宝亲王府,成为了宝亲王的使女(婢女)。包衣是最下等低贱的,就是伺候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