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末代皇帝溥仪与民国元首张作霖二人之间的“送礼史”

末代皇帝溥仪与民国元首张作霖二人之间的“送礼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054 更新时间:2023/12/18 3:09:50

1919年,紫禁城突然收到一笔巨款,溥仪的父亲载沣打开一看,原来是奉天代售皇产庄园的款子。那时候紫禁城的开销全靠民国政府的施舍,或偷偷盗卖文物国宝度日,现在意外地收一笔数目不小的钱,自然对张作霖感激不尽。随后,由内务府选出两件古物,都是国宝,一件是《御制题咏董邦达澹月寒林图》画轴,另一件是一对乾隆款的瓷瓶,用载沣的名义,派人前往奉天向张作霖面谢。张作霖特派把兄弟张景惠携带礼物赴京答谢。1920年的4月17日,张作霖又托人给溥仪进呈了两棵东北人参。

1922年3月,张作霖做寿,溥仪特备两份厚礼送去。第一份是寿幛一轴、如意一柄、第二份是墨两匣、砚两方、宣统五彩瓷盘两件、三镶玉如意一柄、库缎衣料四件。1922年12月1日,溥仪与婉容举行“大婚”盛典,张作霖马上派人送去大洋一万元“恭贺新禧”。

1923年初,张作霖嫁女,溥仪差人备了两份厚礼:一份是给“张巡阅使”的,三镶白玉如意成匣,大卷绮霞缎八端,绿绣喜字中堂成轴,绿绣红缎喜联成对;另一份给新娘的是:细绣喜字中堂一轴,细绣喜对一副,化妆品两匣,衣料八件。到了1923年3月28日张作霖生辰,溥仪又送了一份大礼,福寿条一件、寿画一轴、如意一柄、五彩瓷瓶一对、洋烟一匣、衣料四件。

随着奉军实力大增,溥仪感到张作霖已有雄霸关内的实力,乃于1924年张作霖寿辰之际,花了血本送了重礼:无量寿佛一尊、三镶玉如意一柄、五彩九桃瓶一对、五彩双像耳瓶一对、五彩小瓷盘一对、青玉大吉葫芦小插屏一对、打簧洋钟一对、洋烟一匣、红雕漆圆盒一对、绮霞缎衣料八端。此外,溥仪还于一星期后补送“万古英风”匾额一面,并福寿字及古玩等多件。数量之多、礼品之贵重,在溥仪的“送礼史”上恐怕也属罕见。

时间回到1902年,出身低微的张作霖受清廷招安,由匪变官。剿胡匪、剿蒙匪出生入死换取了清朝的奖赏与重用。当时的皇帝帝溥仪赏赐张作霖顶戴花翎,以总兵记名,擢升为洮南镇守使,赏赐给张作霖龙袍一件。

受招安时的张作霖

辛亥革命爆‬发,张作霖果断保卫清廷,在东北大肆镇压革命,小皇帝也再次对这位忠实护主的勇士进行破格升赏,任命他为“关外练兵大臣”,并再次赏戴花翎,一心热衷于升官发财的张作霖,从未见过这么大的封赏,不禁受宠若惊。

溥仪虽退位了,但很多清室遗民一直进行复辟活动。张勋便是清廷的坚守者,张勋认为已升任为奉天省长的张作霖手握重兵,深感张作霖对清廷的耿耿忠心,派人进行联络。1917年6月7日,张勋以13省军事同盟盟主身份,率“辫子军”北上复辟,并于7月1日拥立溥仪为帝,溥仪重登宝座,任命张作霖为奉天巡抚。

张勋

张勋复辟丑剧上演后,立即引起全国的一片声讨。张勋走投无路,封张作霖为东三省总督,命他火速进京勤王。一见风头不对,张作霖马上命令其前往天津“观望风色的代表赵锡嘏,晋谒段总理,表示随时“听候总统吩咐”。段祺瑞听了大喜:“不料张雨亭,他还赞成民国。”就这样,张作霖摇身一变,又成了反对复辟的“进步人士”了。

复辟失败后,溥仪和他的忠臣们认识到:直接决定小朝廷的安危和前途祸福的,还是那些握有重兵的军阀们。于是,溥仪开始在众多的军阀中物色他的支持者,首先他就选择了奉系军阀首领、东三省巡阅使张作霖。其一,他是手中握有重兵的权势人物;其二,他对清廷有着一种莫名的“尊崇”,属可拉拢之人;其三,就在于他所统治的地区,是大清王朝的发祥之地。

辫子军进北京

对徒有虚名的溥仪抛来的橄榄枝,张作霖有自己的如意算盘:宣统皇帝虽然只剩下一个空名了,但其在满蒙地区仍有一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可以借助他“宣统皇帝”的名号增加自己统治上的光彩,为进一步夺取满蒙造势。就这样,两个各有所图的人开始了若即若离的交往。

1920年7月12日,直皖战争爆发。张作霖派人向溥仪通报军情,并声明要“巩卫皇室”,此举再次博得了溥仪的好感,得知张作霖马上要战胜进京,异常兴奋,马上派出内务府大臣绍英前去迎接。当听说张作霖要入紫禁城内给“圣上请安”,整个紫禁城都为之沸腾了。为了迎接张作霖并给他准备赐品,溥仪的近亲重臣们还特意到醇王府开了个小会,决定应加大对张作霖的赏赐力度,要在“一般品目之外,加上一口宝刀”,对张作霖礼遇有加。但最终事务繁忙的张作霖并没有进见溥仪,让精心准备的紫禁城大为失望。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把溥仪撵出紫禁城,并把他软禁在醇王府内。得知此消息的张作霖很是愤怒,并马上进行斡旋。很快,驻守醇王府的国民军日渐撤离,门禁放宽,醇王府又呈现出“一种暂时的小康状态”。等到张作霖一进京,他立刻撤换王府的大门卫队,解除监视,并派人慰问溥仪。

1924年11月26日,张作霖派密使约溥仪身边的红人庄士敦与张文治到帅府一叙。庄士敦马上与溥仪商量,哪有空手去的道理。让庄士敦带了两样东西交给张作霖:一张溥仪亲手签名照片,另一样是一只镶满钻石的黄玉戒指。张作霖热情地接待了这两位小朝廷来的客人。然后与庄士敦单独密谈了数小时。当庄士敦把皇上的礼物拿出来,送给张作霖时,张拿着那帧照片,端详很久并沉思着。决定收下照片,退回戒指。庄士敦与张作霖的这次密谈,带给溥仪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张作霖承诺将设法“帮助皇上并挽回残局”,恢复皇帝的特权。但要特别小心,不要因此“引起共和派猜疑”,以免复辟君主制度之嫌。得到张作霖承诺的溥仪马上命罗振玉写了一份《赐张作霖诏》:“奉军入京,人心大定,威望所及,群邪敛迹。昨闻庄士敦述及厚意,备悉一切”。

庄士敦

但是,沉浸在美梦当中的小皇帝溥仪很快发现张作霖是“空言示好”,无实际举动。于是,溥仪潜往日本使馆,这就是所谓的“真龙飞”事件。得知溥仪出走的消息,张作霖大发雷霆:我已经主动向你示好,并承诺对你予以保护。在这种情况下,你悄悄跑到日本领事馆,这不是信不过我张作霖吗?张作霖的这种不满,在见庄士敦时得以宣泄。庄士敦受到了与第一次拜访时大相迳庭的待遇。站在庄士敦面前的张作霖,已经“不再是一位温和、富于同情心、温文尔雅的中国将领,而是一个傲慢、暴躁的东北胡子”。看到庄士敦进来,张作霖没有任何客套话,“他一开口就因把皇上带到使馆区而对他大加斥责”。庄刚想解释,张作霖就厉声质问:“只要我张作霖在北京,难道还会在醇亲王府发生损害皇帝的事情吗?”

1925年2月后,溥仪转居天津,住进日本租界地内的张园。从此张园成为保皇复辟派的老窝。正如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所说:“我在天津的七年间,拉拢过一切我想拉拢的军阀,他们都给过我或多或少的幻想。吴佩孚曾向我称臣,张作霖向我磕过头,段祺瑞主动地请我和他见过面。其中给过我幻想最大的,也是我拉拢最力,为时最长的则是奉系将领们。这是由张作霖向我磕头开始的。”

溥仪到天津时,正值第二次直奉大战后奉系的鼎盛时期,志得意满的张作霖再次联系溥仪。先是由奉系将领、直隶督办李景林以地方官的身份拜访了溥仪,以示友好;又派亲信阎泽溥通过荣源(溥仪的岳父)给溥仪送了十万元钱,以解其经济拮据之苦,同时提出希望能在行馆里和溥仪见上一面。这一提议却遭到迂腐的清廷遗老们的坚决反对:至高无上的皇帝哪有屈尊去见一个民国将领之理?溥仪力排众议,前往曹家花园密见张作霖。

来到曹家花园,溥仪正往里走之际,身着便装的张作霖便快步迎了上来。虽然两人素未谋面,但溥仪马上认出了他。正在溥仪为用什么样的仪式对待这个民国大人物而犯难的时候,张作霖却毫不迟疑地走到小皇帝的面前,趴在地上就磕了一个响头,毕恭毕敬地问道:“皇上好!”溥仪做梦也没想到张作霖能给他磕头,受宠若惊之余,赶紧弯腰扶起张作霖,连说:“上将军好!”两声不协调的问候,道出了当时的滑稽。两人肩并肩地步入客厅坐下,亲热地攀谈起来。

张作霖先是痛骂冯玉祥“逼宫”,说冯玉祥是为了要拿宫中的宝物,而他是非常注意保护国宝文物的,不但把奉天的宫殿保护得很好,而且把北京的一套四库全书也要弄去,一体保护。溥仪对张夸奖一番,感谢对祖宗宫庙山陵的费心保护。张作霖又有些见怪地说:皇上,你不该在我带兵到了北京之后,还往日本使馆里跑,我是有足够力量保护你的。溥仪忙解释说:当时冯玉祥军队还在,我实是不得已才进日本使馆的。听溥仪这么一说,张作霖马上接道:“皇上要是乐意,到咱奉天去。住在宫殿里,有我在,怎么都行。”溥仪最爱听这样的话,他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和兴奋,“张上将军真是太好了。”张作霖又表态说:皇上以后缺什么,尽管吱声。谈话结束,张作霖亲自将溥仪送到门口。这时,他看见一个日本便衣警察正站在汽车旁边,是来监视溥仪的。张作霖故意大声说道:“要是日本小鬼子欺侮了你,你就告诉我,我会治他们!”

1926年张作霖北京任安国军总司令后,北京故宫博物院派人取回藏于景山寿皇殿的数十轴清朝皇帝和皇后画像等珍贵文物,溥仪就此事向张作霖告了故宫博物院一状,说他们锯锁闯宫抢劫大清列祖列宗的“圣容”。张作霖当即派人“拿办”,又派兵护送“圣容”安全运津,令溥仪十分感激。

清朝,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宣统皇帝溥仪,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君王。张作霖则是北洋军阀中最后一位国家元首,在1912年宣统皇帝溥仪退位前,他们是君臣。张作霖虽然尊崇溥仪,但他是‬以利己为原则,不会甘心称臣。溥仪也看清了这一点,但张作霖毕竟对溥仪是有过帮助的,等到了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炸身亡后,溥仪还特意派人送去“御笔挽幛”,以尽悼念之意,他们二人之间的礼尚往来也就结束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开国皇帝才能称“祖”,清朝为什么一反常态有三个皇帝敢称“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帝王庙号的起源中国历史之中的帝王庙号实际上是起源于最古代的商朝,从那个时候开始,位于华夏中原地区的商朝就朝着四方不断传播自己的文明。这些带着华夏子民开拓四方,扩大疆域的皇帝因为对于国家和百姓都有巨大的功劳,所以在史书的记载之中会专门的为他们举行一个盛大的礼仪环节,这个礼仪环节就是为君王建立宗庙,在继

  • 乾隆的一个玉马竟成了和珅与咸丰的淫乐工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据《清代外史》记载,和珅的府中恰巧也藏有一匹玉马,高二尺,长三尺余,通体洁白温润,竟与乾隆皇帝的玉马一模一样。原来和珅知道皇帝有这么一件宝贝后,觉得把这么好的宝贝锁入大内库房实在是可惜,于是暗地里花重金贿赂看管库房的太监,将那匹玉马偷偷的盗了出来,藏进了和府。和珅不仅对此玉马爱不释手,还为这匹玉马开

  • 皇帝故事《乾隆有多少个儿子 乾隆为何选择嘉庆帝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老了以后,继承人的选择对皇帝和国家都是一件大事。继承人没有过错甚至立功都是好的。如果成为昏君,不仅国家危在旦夕,就连末代皇帝也会被后人诟病。你会选择什么继承人?乾隆皇帝一生有17个儿子。为什么他最终把王位传给了第十五王子颜勇?真的是像《颜夕宫》里演的那样,因为爱魏吗?我们不知

  • 和珅为何被称为“二皇帝”?最高职位有哪些?是现在的什么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和珅,全名:钮祜禄·和珅,别称: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族人,清朝乾隆年间政治家,首屈一指的大贪官。也是乾隆最宠信的大臣,没有之一。和珅,一等忠襄公的爵位。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正总

  • 顺治皇帝死后遗诏,成大清疑案,是孝庄改了内容还是他另有苦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这就是临终遗言,老百姓的叫遗嘱,皇帝的当然叫遗诏了。不过,像大清王朝的顺治皇帝就显得与众不同,他发的遗诏,足足有1100多字,而且,14条大罪,通篇都是在责骂自己,活脱脱的就是一封长篇认罪书。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就带着大家一起解密,探寻历史人物的心路历程,解开历史的那道结......1、孝庄太后修改

  • 年羹尧被雍正皇帝赐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雍正要杀年羹尧###我要上头条##年羹尧从康熙年间开始做官,一路坐到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后来还加封太保、一等公爵位。年羹尧不想皇帝沉迷美色年羹尧在康熙年间,兢兢业业,很快获得康熙帝的重用。康熙四十八年间,四皇子胤禛被封为雍亲王,同时委派年羹尧和隆科多成为四皇子的门下。年羹尧,字亮

  • 获嘉净云寺:相传是顺治皇帝出家之地,康熙题匾“浄云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在获嘉广为流传的故事:顺治皇帝在获嘉浄云寺出家做和尚!!!正史上说顺治是得天花死亡的,但民间却一直有顺治出家当和尚的传说,有传说是五台山,不过在我们获嘉却一直流传着顺治出家就在我们的净云寺。在净云寺的墙上题有一首打油诗《顺治皇帝出家歌》,据县志记载顺治皇帝出家后的法名为“隆机”。康熙四十二年(170

  • 干货,不同皇帝铸造的乾隆阿克苏都有什么区别呢?带你了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一:乾隆本朝铸造的阿克苏阿克苏局是叶尔羌局成立的第二年设置的钱局,就是乾隆二十六年成立的,乾隆朝本朝仅在阿克苏铸造了5年,就因为叛乱而搬迁至乌什,所以乾隆朝本朝铸造的阿克苏非常的稀少!乾隆本朝铸造的阿克苏版别复杂,文字风格和同时期的叶尔羌类似,也分为生隆,山底隆,角头通方头通等等,欣赏一枚乾隆本朝铸

  • “文盲皇帝”刘邦一生著诗2首,却力压乾隆4万首,已成千古绝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从一个泗水亭长,做到汉朝的开国皇帝,可谓是旷古绝今。众所周知,刘邦的文化水平并不是很高,但是他写的两首诗,却一直流传至今,甚至达到了可与专业诗人相媲美的程度。反观乾隆皇帝,从小接受正统的皇家的教育,学习诗书礼仪。他一生曾经写下四万多首诗,差不多是每天都要写诗的频率。然而,“文盲皇帝”刘邦一生著诗

  • 她13岁嫁给88岁的乾隆,历经三朝皇帝,她的经历为何如此特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乾隆的一生经历,乾隆历史上最喜欢哪一个妃子,乾隆一生娶了几个皇帝

    晋妃宫门一入深似海,此生唯有空余恨。自古后宫佳丽三千,皇帝不可能做到雨露均沾,自然会有一部分女人在漫漫长夜独守空房。然而历史上有一些不得宠的后妃却能保持心态乐观,在寂寞空虚中懂得保养自己,深知只要活着就是一种资本,也可以获得不错的名分。本文要讲的这位妃子就属于这种情况。她就是乾隆后宫最后一位妃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