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获嘉净云寺:相传是顺治皇帝出家之地,康熙题匾“浄云寺”

获嘉净云寺:相传是顺治皇帝出家之地,康熙题匾“浄云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682 更新时间:2024/1/14 14:59:20

在获嘉广为流传的故事:顺治皇帝在获嘉浄云寺出家做和尚!!!正史上说顺治是得天花死亡的,但民间却一直有顺治出家当和尚的传说,有传说是五台山,不过在我们获嘉却一直流传着顺治出家就在我们的净云寺。在净云寺的墙上题有一首打油诗《顺治皇帝出家歌》,据县志记载顺治皇帝出家后的法名为“隆机”。

康熙四十二年(1703),50岁的康熙帝又进行了他68天的西巡长安之行。他带领着皇太子胤礽、三皇子胤祉、十三皇子胤祥及武大臣,经山西入陕西长安。回銮途中入河南北渡黄河经孟州、修武停驾获嘉县。

圣祖皇帝停驻获嘉后,由当时的县太爷陪同游览大悲院。寺内僧人见当朝万岁大驾光临,受宠若惊,又惊又喜。惊的是,当朝皇帝竟看上了这小小的寺院,唯恐有了闪失,惹了皇上,落个尸首分离;喜的是,千载良机,一旦讨得皇上欢心,大悲院可就名声远扬了。

《获嘉县志·大事记》康熙42年,康熙出巡经获嘉,超玉迎驾深得帝心,赠‘行苦神秀’横幅和‘浄云寺’匾额

游毕,康熙帝甚是满意。寺内的主持引万岁在正殿落了座,一面小心应酬,一面思量着想请皇帝为寺院题匾。原来,大悲院的原匾额是一个小人物所写,字体不咋着,又年已久远,漆迹斑驳。趁皇上龙心大悦之时,老主持提出了请万岁为寺院题匾的请求。康熙本来就喜欢舞文弄墨,又适逢心情愉悦之时,当即便应允了。寺内有一个叫超玉的和尚,眼色头极活,赶忙取来了文房四宝。在香案上铺好,磨墨献上,毕恭毕敬地垂首站立在一旁。

康熙觉得大悲院这个名字不雅,想给它换一个名字,可换个什么名字才好呢?正在这时,天上飘来几朵祥云,康熙灵感顿发,略加沉吟,就提笔蘸墨,写下了“浄云寺”三个大字。待他停笔细观,心里不由咯噔一下。原来在众目睽睽之下,堂堂的万岁爷竟把两点水的“净”字,写成了三点水,这可真是丢人又现眼。站在一旁的小和尚超玉,察觉到皇上有些诧异,随眼一瞟,明白了端倪。即刻抚掌大笑道:“圣上果然是真龙天子,水多为净,妙哉,妙哉。”既然水多为净,那三点水“浄”自然比两点水“净”字用的高明,成了神来之笔。那康熙帝正愁下不来台阶,闻听此言不禁大喜,心中暗暗叫好,好个聪明的和尚,脱口赞道:“好个大和尚”。那超玉见拍马屁得到了认可,立即双膝跪倒,高呼:“谢主隆恩!”康熙见超玉聪慧,破例将他搀起,又赐诗一首:

秦晋山河巡幸毕,

回銮揽輿历新中,

忽闻梵语如风送,

疑是江南话桂丛。

——康熙癸未冬腊月五日赐超玉和尚

次年,“浄云寺”添建了一座高数丈、足足五大间的“御书楼”,圣祖康熙所题的“浄云寺”匾额纸样以及赐超玉和尚的诗和“行苦神秀”匾额端放其中。“浄云寺”三字的刻石匾,悬挂在寺院的山门之上。浄云寺这座原来不起眼的小寺院,却因为皇上的这次题匾,一霎时威名大震,以致周边县份的善男信女和香客纷至沓来,熙熙攘攘,香火鼎盛。许多名人雅士也附庸风雅为浄云寺题诗凑趣,现录几首如下:

春日过浄云寺

吴乔龄

薄书丛里掷年光,偶出城东逸兴长,

泼火雨晴沙径软,催花风过杏村香。

闲寻僧语消迟昼,喜听农歌起远乡,

一缕茶烟禅榻畔,坐看红日下西墙。

浄云寺纳凉

风帆飘动磬声长,坐荫慈云暑亦凉,

笑门前挥汗客,底须徵逐利名扬。

棋声初歇篆烟生,留客茶瓜最有情,

僧但能诗勤把卷,自添眉宇一分清。

衣挂禅枝屐印苔,夕阳深院一樽开,

师能容我长轰饮,便学陶潜入社来。

嘶骑频催整葛巾,出门尘土易污人,

清凉惟有翻经地,始信如来语是真。

后来,超玉和尚仗着这点资本,横行获嘉县城,鱼肉百姓,激起了很大的民愤,被当时的获嘉知县判了死刑。这是后话,因与主题无关,不再详叙。

到了同治光绪年间,不争气的和尚们把这座曾经辉煌无比的寺院经营败落了。他们便擅自做主卖去了三位营的五顷五十八亩八分二厘二毫的香火地。浄云寺属临济派,民国时,佛系传至“常”字辈。民国十六年,适逢冯玉祥的毁寺逐僧之潮,神像被毁,寺院收归当时的建设局,地亩归建设、教育两局。民国二十二年(1933)改局设科,留为农场苗圃。

解放后原寺址为县食品公司多年。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干货,不同皇帝铸造的乾隆阿克苏都有什么区别呢?带你了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一:乾隆本朝铸造的阿克苏阿克苏局是叶尔羌局成立的第二年设置的钱局,就是乾隆二十六年成立的,乾隆朝本朝仅在阿克苏铸造了5年,就因为叛乱而搬迁至乌什,所以乾隆朝本朝铸造的阿克苏非常的稀少!乾隆本朝铸造的阿克苏版别复杂,文字风格和同时期的叶尔羌类似,也分为生隆,山底隆,角头通方头通等等,欣赏一枚乾隆本朝铸

  • “文盲皇帝”刘邦一生著诗2首,却力压乾隆4万首,已成千古绝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从一个泗水亭长,做到汉朝的开国皇帝,可谓是旷古绝今。众所周知,刘邦的文化水平并不是很高,但是他写的两首诗,却一直流传至今,甚至达到了可与专业诗人相媲美的程度。反观乾隆皇帝,从小接受正统的皇家的教育,学习诗书礼仪。他一生曾经写下四万多首诗,差不多是每天都要写诗的频率。然而,“文盲皇帝”刘邦一生著诗

  • 她13岁嫁给88岁的乾隆,历经三朝皇帝,她的经历为何如此特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乾隆的一生经历,乾隆历史上最喜欢哪一个妃子,乾隆一生娶了几个皇帝

    晋妃宫门一入深似海,此生唯有空余恨。自古后宫佳丽三千,皇帝不可能做到雨露均沾,自然会有一部分女人在漫漫长夜独守空房。然而历史上有一些不得宠的后妃却能保持心态乐观,在寂寞空虚中懂得保养自己,深知只要活着就是一种资本,也可以获得不错的名分。本文要讲的这位妃子就属于这种情况。她就是乾隆后宫最后一位妃嫔:出

  • 半世英明半世糊涂的四位皇帝,康熙强势入选,榜首被称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熟悉历史的小伙伴们都知道皇帝是史书中最受关注被评论最多的历史人物之一,因此皇帝们在位期间最大的梦想就是在史书上留下英名好评,可是这个英名好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经常关注历史的网友都了解很多皇帝都是在继位初期兢兢业业并且创下了巨大的功绩,但是随着心态的变化很多前期英名的皇帝也都开始放松自己从而导致

  • 为何清朝百姓喜欢“反清复明”,元朝百姓却不喜欢“反元复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为什么反清复明却没反元复宋,朱元璋反清复明,反清复明持续了多久

    至于说为什么清朝时的汉族百姓喜欢以“反清复明”为口号,而元朝却没有用“反元复宋”为口号,这跟宋、明灭亡的情况有关系。我们都知道,明朝的灭亡很突然:李自成兵薄北京城下,并没有经过激烈的战斗,北京城的军官太监就急相开城,迎接他进入了。而这个时候,李自成只占领了陕西、山西、湖北、河南等地,江南各省,包括明

  • 和珅曾经推出过新思想,乾隆不同意,为此大说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在当时的清朝认为他们国家在生产这方面实在是太过落后了,而在之后的日子中,他们也没有办法打破那种封建的思想,第2种情况就是当时的经济状况没有像以前那样强势,而宋朝的时候已经是属于一个资本主义社会,但是当时当时却因为常年战乱将这种平衡给打破,第3个则是君主对于整个国家没有什么太多的看法,而导致一个思维固

  • 甄嬛的历史原型钮祜禄氏出身名门,乾隆生母,享尽无数荣华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十年前,电视剧《甄嬛传》红遍大江南北,女主人公甄嬛出身普通官宦,凭借美貌聪慧、胆识韬略圈粉无数。她与雍正皇帝的缠绵悱恻及爱恨交错更是让大众为之动容,后来还做了皇四子弘历(乾隆皇帝)的养母,最终一路逆袭成为大清朝至尊至贵的皇太后。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电视剧更是需要迎合市场和大众的追求,而

  • 说说《雍正王朝》里面大家最讨厌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最不喜欢的一个人,编者以为老十四应该排在第一位。为什么要把他放在第一位呢?主要有两件事确实让人寒心。第一件事就是伪造太子手谕调兵,直接把太子给拉下马,这样的心机和胆量确实让人难以想象。第二件事就是平定西北叛乱,老八最起码在大事上还是很有底线的,他全力支持雍正平定战乱,老十四却置国家利益于不顾,竟

  • 努尔哈赤迁都辽阳前后的故事之三百二十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拜音图,系巴雅喇的第二子,生于万历三十一(1603年),在努尔哈赤时期,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一个侄子。到皇太极几时,始崭露头角,天命十一(1626年),努尔哈赤死,皇太极即位,一个月后,在更制官制的过程中,将拜因图擢升为正黄旗佐管旗务大臣,正式进入后金统治集团成员之中。天聪八年(1634年),拜音图

  • 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貌寝短视、妻妾成群,与和珅的关系还很不错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铁齿铜牙纪晓岚》,张国立饰演的纪晓岚英俊浪漫,也许是受这部剧的影响,很多观众都认为历史真相纪晓岚也是,正人君子,口舌生花。但电视剧在美化历史事实后,出现在电视剧的大屏幕上,由于含有大量的艺术元素,电视剧塑造的形象往往与实际历史相去甚远。其实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不仅长得难看,妻妾成群,大贪官与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