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帽妖案”:古代的UFO伤人事件,最后是怎么被平息的?

北宋“帽妖案”:古代的UFO伤人事件,最后是怎么被平息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672 更新时间:2024/1/19 8:49:24

起初,这一谣言仅在西京流传开来,人们根据其形状和特征将之称为“帽妖”。其中还有胆子大的年轻人自发组成了一支“捉妖”队伍,试图将这只害人的“帽妖”捉住,但经过了一番折腾,不仅“帽妖”没捉住,反而让人们对这一谣言更加深信不疑。

城内的生活秩序开始乱套,人们不再聊天嬉笑,路上的人都行色匆匆,忙着在日落之前赶回家中,到了晚上也不敢睡觉,大门紧闭,几个人聚集在一起,一旦有人尖叫,周围的邻里便也开始叫,尖叫声此起彼伏,震动整个城市。

此外,在宋代,还有一个十分流行的新闻传播媒介——小报。小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开始出现,并在多地之间流通,主要以记载奇闻异事为主。也正因为这一传播媒介,让西京城内的“帽妖”伤人事件,很快便传到了东京、南京甚至更多的城市,造成三京等地人心惶惶。那么,对于如此浩大的谣言,三京官员分别是怎么做的?最后又是如将谣言平息的呢?

一、西京嗣宗不闻不问,以不变应万变

王嗣宗是一个不信神鬼、刚正不阿之人,对于封建迷信事件,他来是持不屑的态度。面对民众有病不求医,盲目地求神拜佛行为,他也是嗤之以鼻,甚至为了消除百姓心中的迷信思想,还曾采取强硬的措施捣毁寺庙。

所以此次“帽妖”事件的出现,他同样没有放在眼里。不仅不向皇帝赵恒禀报,同时也未曾采取有效的干预谣言的措施,在他看来,此等子虚乌有之事,何必打扰皇上清净,只要官员不理它,过几日百姓自然也就慢慢遗忘了。

但他没想到,此次谣言的发酵速度会如此之快。

此时远在东京的宋真宗赵恒已经接到了河阳三城节度使张旻的上奏,这个张旻,可以说是赵恒的亲信 ,眼看“帽妖”事件发展态势不对,他便立马上疏向赵恒禀报了此事。

不过令赵恒纳闷的是,为什么发生在洛阳的事情会由河阳三城的官员禀报,而西京的官员又去哪了?

于是,他派出了侍御史吕言,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到西京去查明“帽妖”案的来龙去脉,消除百姓恐慌,并追究王嗣宗不上报实情的责任。

不过这位王嗣宗也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面对吕言的责难,他只以轻描淡写的一句“百姓间的谣言罢了”来打发他。要说在吕言来到西京之间,或许“帽妖”事件还能用市井谣言来归类,但接下来吕言的种种做法,却将该谣言推向了一个不可逆转的方向。

在洛阳,吕言抓不到传说中的“帽妖”,便学着真宗赵恒有模有样地举行了大规模的祭祀活动,以祈求神灵的庇佑,本来谣言的传播范围还比较小,但是经过了他这一番折腾,这下好了,谣言开始以近乎疯狂的速度蔓延,传到了京城,传到了京城官员、军队的耳中,而最开始化身大狼伤人的“帽妖”,也变成了会抢夺儿童、生吃人肉的怪物。

一时间,整个大宋王朝都沉浸在一种恐怖、阴暗的氛围中。

二、东京宋真宗赵恒采取高压手段,借道士、和尚的人头平息谣言

不久,“帽妖”事件席卷到了东京开封,至此,京城也进入了风声鹤唳的状态。而在开封,不仅有皇帝赵恒居住,还有四十多万的禁军在此驻扎,此时的谣言已经在军队传播开来,士兵们晚上也不敢入睡,纷纷拿着兵器围坐在一起,时刻保持着警惕。

要说如果只是百姓恐慌那倒还好办,但如今“帽妖”事件已经蔓延到了军队中,赵恒深知,如果不加紧处理,恐怕会对大宋的江山社稷造成危害。

在与吕夷简商议后,赵恒很快决定了以和尚和道士来消除恐慌。于是,他下令,凡有人举报散播谣言惑众者,有重赏。

短短几天,多人便被抓了起来,其中以和尚天赏、道士耿概与张岗最为出名。虽说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帽妖”谣言是由他们散播的,但鉴于这三人均有前科且他们对自己会旁门左道之法供认不讳,便成了此次事件的“替罪羊”,被处以弃市极刑,连同他们的追随者,门人等有关的一众人等,都受到了严重处罚。

不得不说,宋真宗的这个方法确实有效,很快,京城不再有人敢讨论“帽妖”事件了,谣言也在慢慢消退。

三、南京王曾“不信谣不传谣”,夜晚大开城门

作为三京之一的南京应天府,也是谣言的重灾区,当时的应天府由真宗时期的状元王曾所管辖。奇怪的是,“帽妖”案在南京传开后,王曾一不命令百姓关好门窗,二不求神拜佛,三不放任不管。那么,他究竟是怎么应对这一“帽妖”奇案的呢?

王曾采取的办法强硬且直接,他不仅夜晚大开城门,还下令百姓每家每户必须打开院门、房门,同时派出了一支官差每晚在城中巡逻,一旦听见有人在讨论“帽妖”就抓起来,以重罪论处。

果然这个方法很有效,十几天过去,百姓夜夜大开房门,但是却一点事也没有,谣言不攻自破。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没有人再讨论“帽妖”伤人事件,百姓也都个个完好无损,这个谣言便逐渐消散了下去。

小结

在我们现代看来,这个所谓的“帽妖”很有可能是一个类似于UFO的不明飞行物体,但是古代百姓由于缺乏相应的科学知识,便很难去解释这一产物。而那所谓的“帽妖”伤人,很可能是虚造的,因为迄今为止,任何关于UFO的记载中,没有一项结果表明它曾有过伤人的行为。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虚构的“帽妖”伤人事件,很有可能是别有用心之人,利用这一不明飞行物制造出来的恐慌,以此陷赵宋王朝于动荡之中。而最后“帽妖”事件能够得以平息,其实还是得力于王曾的强硬措施,而最开始吕言所采用的所谓祭祀,可以说是令谣言大肆传播的罪魁祸首。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唯一特例直接由母家送进后宫,历经五朝皇贵妃竟不得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第一位皇贵妃,清朝唯一保留谥号的贵妃,清朝皇室最悲惨的阿哥

    其实端恪皇贵妃,一等侍卫裕祥之女,清文宗咸丰帝妃嫔。而电视剧里的祺嫔是雍正的嫔妃,之所以有人认为是因皇贵妃刚进宫的封号就是祺嫔。(1858年)三月二十五日,纳入宫中,侍奉咸丰帝。佟佳氏并非通过八旗选秀进入皇宫,而是直接由母家送进后宫,在清朝可说是唯一的特例。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吉辰,擢恭亲王奕?为正使

  • 明朝历代皇帝在位期间都有哪些党争?(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是谁,明朝在位时间排行,明朝在位最长皇帝

    太祖朱元璋时期:朱元璋在位期间,党争最厉害的就是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和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集团之间的斗争。也亏得是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位时期,政治手段不仅高超,而且还很血腥, 所以基本也没有被两大集团所拖累,而且还是杀得人头滚滚,近三万人在这次党争之中被杀。就连流传千年的丞相一职,也被老朱给顺便抹去了。

  • 守寡的慈禧深夜却召一男子入宫,隔日男子出宫后,表示永不再进宫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她不但跟自己身边的男性和太监发生过关系,并且连皇宫外的人也没有放过,并且她的这些事情宫内外的人都知道,真是给大清王朝丢脸。因为自己权力非常大的原因,所以她对许多的男性都伸出了自己的魔爪,并且如果有人要是不从他,就会被砍头。不过却有着这样一个人,他傲视慈禧的权贵,拒绝了慈禧了命令。这个人就是汉琴师张大

  • 明朝历代皇帝在位时期都有哪些党争?(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穆宗朱载坖时期朱载坖从小就活在老爹强大的阴影里,虽然被立为太子,但待遇不变。这就让朱载坖心里很是谨小慎微,一不小心有可能太子的头衔就没有了。所以在朱载坖30岁登基之后,做事也是步步为营,谨小慎微。这一时期基本是是平稳度过,但就是这样谨小慎微的一位兄台,居然干了两件大事:第一件,隆庆五年和和蒙古顺义王

  • 沈眉庄的原型,14岁入宫,为雍正生下一子,是后宫晋级最快的嫔妃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看过甄嬛传的都知道,所有的女孩子进宫之前都是单纯美好的女孩子,对皇宫抱着美好的憧憬,但是却都无奈的进入到后宫这场没有硝烟的私下斗争中。非要都得你死我活的分出个胜负来。但是在后宫中做个不争不抢,过个安稳生活的人很难么?其实挺难的,但是却有一个人做到了。沈眉庄就做到了。在甄嬛传中,沈眉庄是后宫中的一

  • 西夏历代帝王(开国皇帝被削去鼻子;出现史上唯一一位状元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李元昊(1003年—1048年),西夏开国皇帝,党项族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之后,李姓为唐所赐。少年时身型魁梧,而且勤奋好学,手不释卷,尤好法律和兵书。通汉、蕃语言,精绘画,多才多艺。其父在位时,已经不断对外出战,扩大势力。1038年11月10日自立为帝,脱离宋朝,国号“大夏”,亦称西夏,定都兴庆府。

  • 实力坑爹:嘉庆死后的一道遗诏,引出了父亲乾隆皇帝的出身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历史上,并不是这样的,看过《还珠格格》的都知道,其中的乾隆皇帝也是四阿哥弘历就是老佛爷所生的,而这个老佛爷就是熹贵妃,也就是钮钴禄氏甄嬛,那么为什么乾隆皇帝的身世会被人这样改编呢?而且在那么多皇帝,为什么就他一位皇帝?其实是因为乾隆皇帝的儿子嘉庆皇帝坑的。大家都知道,乾隆驾崩之后,是嘉庆皇帝登基

  • 明太祖 朱元璋 开局一个碗 从草根逆袭成为大明洪武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1368年朱元璋在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控制江南全境后于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明朝在年号的制定程序上,通常是由翰林儒臣预先拟定几个备选方案,而后呈奏新君从中选择其一作为正式的年号。洪武却是少数的例外,它是由朱元璋本人亲自创制的。历代开国初期兵事最盛,洪武含义是洪大的武功,有张显武事之威的意思

  • 清王朝第一昏君:掌权十一年做了这3件事,致使清朝走向了衰亡!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不管是哪个朝代,要发展,不管是好还是坏,必须得经过不同性格和作为来奠定和成就。特别是满清时期,因为满清时期皇权很强大。所以,满清对于后代的培育是相当重视。翻看历史,满清国运,大部分时间都是靠掌权的皇帝支撑起来的,不像大明,皇帝几十年不上朝也没事,权臣撑起。清朝就不行,皇帝(掌权者)一停基本国家就废了

  • 北宋逼皇帝亲征的宰相寇准,竟也能写出缠绵销魂之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004年,寇凖与吏部侍郎毕士安一同拜相,授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恰逢契丹南下侵宋,寇准力促宋真宗亲征,宋将张环伏弩射杀辽军主帅挞览,订立“澶渊之盟”。然而,就是这么一位铁血宰相,竟然写出缠绵销魂之词。他的词流传到今天的有四首,都是伤时惜别之作,而且写得情致缠绵。今天要赏析的此首《踏莎